广东省东莞市寮步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3课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导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
一、目标:
1、知道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培养识读历史地
图的能力和历史想像能力。
2、了解闭关政策产生的原因;简述“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正确分析其历史影响,培养辩证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郑和下西洋的史实,同时要培养学生的历史识图能力和历史想像能力。
难点:正确分析闭关政策的影响。
三、练习
1、下面叙述郑和下西洋的使命与功绩不正确是()
A、推行和平外交,稳定东南亚国际秩序
B、发展海外贸易,传播中华文明
C、开拓海洋事业,铺平亚非航路
D、炫耀了大明的武力与金钱政策。
2、2004年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我国将要开展纪念活动请你判断哪个设计活动方案不正
确()
A、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仿真航模开展
B、发行的《郑和下西洋》小型张邮票
C、世界华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航海论坛举办
D、开新闻发布会,推出大国海洋霸权新主张
3、郑和下西洋的船队,英国的李约瑟博士在全面分析“明代海军在历史上可能比任何亚洲国家都出色,甚至同时代的任何欧洲国家,以致所有欧洲国家联合起来,可以说都无法与明代海军匹敌.”原因是()
①人数众多,组织严密②船舶种类齐全③装备先进④指南针的帮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4、下面有关郑和下西洋目的不正确是()
A、宣扬国威 B 到西洋取宝 C 不计经济利益 D 给国家带来商机
5、()——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
(马克思语)
A、文化专制 B 重农抑商 C 与外界隔绝 D 对外交往
6、和七下西洋,并没有像哥伦布等航海家一样,为世界历史带来翻天覆地的转变,可是,
它亦取得若干实质成果:()
①郑和远航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最长的跨洋航行,在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开辟了广泛而稳定的航线,实为人类征服海洋的壮举。
②郑和远航使中国与亚、非各国之间建立起经常而友好的联系,推动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相互了解
③郑和远航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之间的物资交流,同时也推动了南亚诸国的开发
④郑和远航向亚非各国传播了中华文明,促进了亚、非各国的文明进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7、明清时期对外关系的特点包括()
①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②中国与外来侵略势力的矛盾日益尖锐
③中外之间发生过大规模的侵略与反侵略斗争
④明清政府闭关自守禁绝对外贸易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8、闭关政策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A、限定通商口岸B进出口货物的无限制。
C、提高关税,抑制出口。
D、实行行商制度,垄断对外贸易,监视外国商人
9、清朝政府为什么要实行闭关政策?不正确是()
A经济上没有迫切需要 B为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C、防御西方殖民势力 D统治者吸取前朝教训
四、课后检测
1、材料分析
材料1:以海外之有余,补内地之不足,内地无足轻重之物,载之番境皆为珍品。
是以沿海居民操作小巧技艺及女工针绣,皆于洋船行销,岁收入番岛银洋货物百十万入我中土——《中国古代经济史纲》
材料2: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游手无赖亦为欲富所驱,尽入番岛,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
——《论南洋事宜》
材料3:即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蹙。
居者苦艺能之无用,行者叹至远之无方,故有四五千斤所造之洋船,系维朽蠹于断港荒岸之间。
……但能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
——《论南洋事宜》
回答:(1)据材料1、2指出沿海对外贸易的有益之处。
(2)据材料3的政策归纳其危害,你怎样评价这一政策
2、问答题
你能从左表中看出什么端倪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