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宝宝观后感三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包宝宝观后感三篇
包宝宝观后感1
最近看了一段短片《包宝宝》,赚足了我的眼泪。
一个平凡的__家庭里,老婆婆正在独自一人吃着包子,我不禁疑惑起来:她的老伴和孩子呢?为什么没人陪伴她?
当她将包子塞进嘴里时,包子突然活了,老婆婆收养了这个小家伙,和他一起进餐、打太极度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
渐渐地,包宝宝长大成人了,开始叛逆,处处躲着老婆婆。
甚至几天不回家。
一天,包宝宝回来说要和女朋友搬出去住。
老婆婆恼火了,一口把包子吃了下去。
天呐,与我相依为命的儿子就这样被吃掉了!老婆婆悲痛欲绝,放声大哭
其实这一切是老婆婆做的一个梦。
她的儿子几年都没有回家了。
老伴常年在外,这个家就如同一堆丢弃在角落里的布,陈旧、冷清。
这一切,就是这个家的真实投影。
当我看到老婆婆的儿子回来的时候,我的眼泪止不住流下来。
他俩在温暖的灯光下靠在一起吃蛋糕,时光似乎倒流回到从前,这个家又变回原先温馨的模样。
父母都是万般疼爱子女的,视她们为掌上明珠、心头肉。
可当他们长大了,终究是要远走高飞的。
爸爸妈妈老了,只希望孩子能抽出点时间看望、陪伴她们,别让他们孤苦伶仃,了无生气地度过晚年。
如果大家这几天对第91届奥斯卡奖项有留意的话,一定不会对其中喜摘最佳动画小金人奖的动画短片《包宝宝》陌生,短片描述的是一位母亲,
意外收获了由一枚包子变成的小男孩,点燃了她做母亲的热情。
她每天把新儿子捧在手心里,给予他无微不至的照料,给他喂食,帮他洗澡、带他逛街。
随着儿子慢慢长大,儿子对世界充满好奇和探索,有了自己的爱好、朋友圈,可是母亲却对儿子进行了种种限制,在最后为了阻止儿子离家出走,在绝望中将儿子整个吞到自己的肚子里。
儿子的一生被毁,而母亲也活在了悲伤之下。
影片中没有一句语言对白,却让__式亲子关系走上头条,引发热议。
作为一名母亲,其实我是理解影片中包妈妈的所为的。
一句不落俗套的老话叫孩子就是父母身上的一块肉,是,孩子就是我们自己,爱孩子是父母的一种本能,从孩子嗷嗷待哺起,我们就开始在为人父母之路上不断去有所为,需尽父母之责照顾好孩子的起居饮食,需孩子健康快乐成长,需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有乐观的心态积极的生活态度,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巨大的成就美好的人生从幼儿到长大成人还要时刻保护他,生怕孩子他受伤受骗。
《包宝宝》中的妈妈,就是害怕孩子受伤害怕孩子学坏害怕孩子不再需要自己,才有了影片的最后一幕。
很多时候,很多孩子都被教育的乖巧、听话、顺从,学习成绩也非常优秀,是很多人眼中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
父母也自然感觉圆满。
可也不乏一大部分孩子,他们不想过多的被限制在条条框框中,随着见识增长,他们慢慢有自己的思想,希望打破陈规去探索未知的世界。
女儿在对《包宝宝》的观后感就写道:母爱是伟大的,但如果以爱的名义剥夺了孩子自由的权利,那就是错的。
如果真的爱他/她,那就要放手,让他们像鸟儿一样自由自在的在天空中飞翔。
那作为父母,我们该怎么办呢?是不是意味着父母就什么都不需要做呢? 不是的,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承担的角色可多了,可以是父母,可以是朋友,还可以是兄弟、姐妹(像我和我女儿,哈哈),而且三岁前基本还是累人的保姆。
而我想表达的是,对父母来说,孩子既是你的,又不是你的。
每一段经历对孩子都是一种成长,我们的孩子都需要在经历碰撞的过程中长大和认识世界,这种时候,父母可以做的是,把事情的利弊告诉孩子,让孩子去权衡和选择;父母可以对孩子原则之上的犯错给予机会,帮助孩子尤其在逆境中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而不是在父母的控制中、教条下长大,这对父母来说无疑也是一种成长。
因此,良好的亲子关系,我觉得沟通非常重要。
父母与孩子,相互成为朋友,让孩子选择信任父母,双方有充分沟通作为基础,那么所有关于孩子独自出外、游玩、交友、远足都不将成为父母的困扰。
就如,女儿在作文中写的想妈妈放手,想像鸟儿一样自由自在的在天空中飞翔,那么父母就应该能做到,分析飞翔中可能遇到暴风雨和狩猎者,告诉这只鸟儿在飞翔前要做的准备,以及在飞翔中怎么规避风险,或者遇到风险后如何脱险。
做到了在沟通中了解孩子理解孩子,并在过程中不断关注,有亲密关系又适当保持距离,孩子永远还是我们的,无需担心孩子的离开。
回到影片,包妈妈对包宝宝只有直接粗暴的阻挠,却不见有沟通对话的画面。
因此,在缺乏沟通和了解孩子的情况下,包妈妈只有一味的希望占有有人说,对孩子真正的教育,是懂得撒开手,真正的母爱,是一场得体的退出。
我想补充一句,真正的教育,是要父母和孩子之间建立起信任的
桥梁,并保持良好的沟通对话,有温度的放手,尽得体的退出。
一个小心愿,希望女儿看到这篇文章,能选择爸爸妈妈当你的可信任朋友哦。
《包宝宝》中,当孩子大了,有自已的想法时,他不再满足于生活中只有妈妈,他开始尝试着他想尝试的,可是妈妈很担忧,怕比他大的孩子会欺负他,怕他会受伤。
为什么我之前会和你说一定要你珍惜三岁前的亲子时光,因为到了这一阶段的孩子有了新的变化。
孩子好奇心和情绪如量血压时的高低压线。
上起下伏,让你倍感无奈与焦虑。
初宝这个阶段不仅是笑点低,哭点一样低。
一言不合就咧嘴哇哇。
而且有了自已的主意。
三岁前,你让她东,她必东,你让她西,她必西。
可是三岁以后,你让她东,她西,你让她西,她可能干脆就不听你的向南了。
顶嘴也在这时开始了。
你说:看小电脑时间长伤眼睛。
她说:那你也别看手机。
你说:吃凉的不好。
她说:我就喜欢凉的。
明明她做错了,你说她,她反过来边哭边跟你理论:妈妈,你这么做是不对的,你不该这么对孩子。
当然,毕竟是自已的孩子,还是很可爱的。
她会搂着你的脖子说:妈妈,我爱你,我永远永远不会离开你的。
她会拉着我们的手自言自语:我们是幸福的一家。
可爱时忍不住对她亲了又亲,抱了又抱。
可气时恨不得有个魔法把她变成三岁前。
随着孩子成长的磨合阶段每个家庭都存在,只是作为父母,我们只能不断的学习调整,毕竟孩子在成长,社会在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