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清洁生产培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公司清洁生产培训
清洁生产培训
一、清洁生产介绍
清洁生产的产生背景
环境保护历史的回顾-直接排放时间:20世纪60年代以前主要表现:忽视环境问题高消耗、低效率、污染重直接排放或者稀释排放污染物后果:环境污染事件不断发生威胁人类的生存4
二十世纪主要环境污染事件回顾马斯河谷事件1930年12月1~5日,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
工业区处于狭窄盆地中发生气温逆转,工厂排出的有害气体在近地层积累。
3天后,有人发病,症状为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等。
一周内有60多人死亡。
心脏病、肺病患者死亡率最高。
多诺拉事件1948年10月26~31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多诺拉镇。
该镇处于河谷,10 月最后一个星期大部地区受反气旋和逆温控制,使大气污染物在近地层积累。
二氧化硫及其氧化作用的产物与大气中尘粒结合是致害因素。
发病者5911人,占全镇总人口43%。
症状是眼痛、肢体酸乏、呕吐、腹泻;死亡17人。
5
二十世纪主要环境污染事件回顾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20世纪40年代初期,美国洛杉矶全市50多万辆汽车每天消耗汽油约1600万升,向大气排放大量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
该市临海依山,处于50千米长的盆地中,汽车排出的废气在日光作用下,形成以
臭氧气为主的光化学烟雾,65岁以上老人死亡400余人。
伦敦烟雾事件1952年12月5~8日,英国伦敦市。
5~8日,英国几乎全境为浓雾覆盖,4 天中死亡人数较常年同期约多4000人,45岁以上的死亡最多,约为平时3倍;1岁以下死亡的,约为平时2倍。
事件发生的1周中,因支气管炎死亡的人数是平时的9.3倍。
6 二十世纪主要环境污染事件回顾四日市哮喘事件1961年,日本四日市。
1955 年以来,该市石油冶炼和工业燃油产生的废气严重污染城市空气。
重金属微粒与二氧化硫形成硫酸烟雾。
1961年,哮喘病发作。
1967年,一些患者不堪忍受痛苦而自杀。
1972年,全市共确认哮喘病患者达817 人,死亡10多人。
米糠油事件1968年3月,日本北九洲市、爱知县一带生产米糠油时所用的脱臭热载体多氯联苯作,由于生产管理不善,混入米糠油中,人食用后中毒,患病者超过1400人。
至7―8月份,患病者超过5000人,其中16人死亡,实际受害者约__人。
7
二十世纪主要环境污染事件回顾
水俣病事件1953~1956 年,日本熊本县水俣市含甲基汞的工业废水污染水体,使水俣湾和不知火海的鱼中毒,人食毒鱼后受害。
1972年,日本环境厅公布:水俣湾和新县阿贺野川下游汞中毒者有283人,其中60人死亡。
痛痛病事件1955~1972年,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锌、铅冶炼工厂等排放的含
镉废水污染了神通川水体。
两岸居民利用河水灌溉农田,使稻米含
镉,居民食含镉稻米和饮用含镉水而中毒。
1963―1979年3月,共有患者130人,其中死亡81人。
8
环境保护历史的回顾-认识环境问题蕾切尔卡逊1907年5月27日生于宾夕法尼亚州泉溪镇,并在那儿度过童年。
她1935年至1952年间供职于美国联邦政府所属的鱼类及野生生物调查所,这使她有机会接触到许多环境问题。
1958年,她接到一封来自马萨诸塞州的朋友奥尔加
哈金丝(Olga Owens Huckins)的信,诉说她在家居后院所饲喂的野鸟都死了,1957年飞机在那儿喷过杀虫剂消灭蚊虫。
她决定收集杀虫剂危害环境的证据,用一年时间写个小册子,但随着资料的增加,她渐渐感到问题的严重性。
1962年《寂静的春天》出版,《寂静的春天》像黑暗中的一声呐喊,唤醒了广大民众,引起西方工业化国家的强烈反响。
《寂静的春天》犹如旷野中的一声呐喊,用它深切的感受、全面的研究和雄辩的论点改变了历史的进程。
如果没有这本书,环境运动也许会被延误很长时间,或者现在还没有开始。
-美国前副总统阿尔戈尔1972年在瑞典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并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
许多国家开始走上了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工业污染防治之路。
9 环境保护历史的回顾-末端治理阶段时间: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开始
主要表现:环境运动蓬勃兴起环境政策法规、排放标准制订进行大量的污染治理末端治理技术的发展及广泛应用结果:局部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环境科学得到发展10
环境保护历史的回顾-末端治理存在的问题虽然尔后更多的环保法令
和行动被实施了,但我们的环境在整体上仍继续恶化。
每年新出现的环境问题比解决的多,环境危害正由局部向大区域甚至全球扩展。
我们所面临的困境不是由于我们无所作为,而是我们尽力做了,但却无法遏制环境恶化的势头。
这是一个信号,把魔鬼从瓶子里放出来的人类已失去把魔鬼再装回去的能力。
愈来愈多的迹象表明,环境问题仅靠发明一些新的治理措施、关闭一些污染源,或发布一些新法令是解决不了的;环境问题的解决植根于更深层的人类社会改革中,它包括对经济目标、社会结构和民众意识的根本变革。
-阿尔.戈尔11
环境保护历史的回顾-末端治理存在的问题单纯依靠末端治理存在的问题代价很高、积极性差污染物产生后再进行处理,处理设施基建投资大,运行费用高。
“三废”处理与处置往往只有环境效益而无经济效益,因而给企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使企业难以承受。
根
据废水水质、处理工艺流程及基础设施情况不同,处理1吨水/时需要基建投资2~6万元。
据统计:处理1吨化工废水需要1~4元,而去除1公斤COD 则往往需要2~6元。
目前许多企业由于种种原因,使物料流失严重,提高了物耗和产品成本,已经造成经济损失,而流失到环境中的物料还需要很高的费用去处理。
12
环境保护历史的回顾-末端治理存在的问题单纯依靠末端治理存在的问题技术难度和污染转移现有的污染治理技术还有局限性,使得排放的“三废”在处理、处置过程中对环境还有一定的风险性,如废渣堆存可能引起地下水污染,废物焚烧会产生有害气体,废水处理产生含重金属污泥及活性污泥等等,都会对环境带来二次污染。
13
环境保护历史的回顾-末端治理存在的问题单纯依靠末端治理存在的问题资源短缺污染控制与生产过程控制没有密切结合起来,资源和能源不能在生产过程中得到充分利用。
任一生产过程中排出的污染物实际上都是物料,如农药、染料生产收率都比较低,这不仅对环境产生极大的威胁,同时也严重的浪费了资源。
国外农药生产的收率一般为70%,而我国只有50~60%,也就是一吨产品比国外多排放100~200公斤的物料。
因此改进生产工艺及控制,提高产品的收率,可以大大削减污染物的产生,不但增加了经济效益,与此同时也减轻了末端治理的负担。
14 环境保护历史的回顾-末端治理存在的问题单纯依靠末端治理存在的问题产品特性一次性产品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基因产品使用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新的化学品应用带来的环境风险新材料使用带来的环境风险国家、政府政策所带来的环境风险诸如以上环境类的问题是末端治理所不能解决的难题,需要一种全新的环境保护模式和理念。
15
环境保护历史的回顾-寻求新的解决途径面对严重的环境污染,20世纪60年代末期环境保护进入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综合防治阶段,美国于1970年开始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基于末端治理的局限,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西方工业化国家开始反思,并探索在生产工艺过程中减少污染的产生,由此出现了废物最小化、源头削减、无废少废工艺、污染预防等新的污染预防概念,清洁生产的理念逐渐形成16 环境保护历史的回顾-清洁生产1976年欧共体在巴黎举行了“无废工艺和无废生产国际研讨会”,会上提出“消除造成污染的根源”的思想美国
3M公司1974年开展的“3P”计划被认为是清洁生产的第一个里程碑。
“3P”计划证明污染预防可以提高企业竞争力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大量类似
“3P”计划的污染预防行动得以推广。
1989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成立清洁生产规划处,开始在全球推广清洁生产。
1992年6月,在巴西举行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UNCED) 各国代表提交《21世纪议程报告》,确认清洁生产是协调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键方法。
17
清洁生产的定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清洁生产是一种新的创造性思想,该思想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增加生态效率和减少人类及环境的风险。
对于生产过程,要求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淘汰有毒原材料,减降所有废弃物的数量和毒性。
对产品,要求减少从原材料提炼到产品最终处置的全过程生命周期的不利影响。
对服务,要求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和所提供的服务中。
18 我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的定义
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其它措施
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
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
危害
具体措施
初始目标
最终目标19
清洁生产的主要内容清洁生产
清洁的能源
清洁的产品产品设计应考虑节约原材料和能源,少用昂贵和稀缺的原料。
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及使用后不会含危害人体健康和破坏生态环境。
产品的包装合理,产品使用后易于回收、重复使用和再生,使用寿命和使用功能合理。
清洁的生产过程采用无毒、无害或者优质的原辅材料采用无废、少废、先进、安全的生产工艺以及布局,合理并实行科学管理的高效生产设备。
合理利用能资源,降低消耗和毒性,搞好末端治理,综合利用。
节约能源,降低能耗,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清洁利用矿物燃料,发
展高效、清洁的燃煤节煤技术和先进的除尘脱硫、脱硝技术等。
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
如水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等。
清洁生产的特性-污染预防最终进入环境的污染物
安全处置或排放
废物流
末端治理削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