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第22课《范进中举》课件 (共40张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文通过范进中举前后截然不同的 生活对比,刻画了范进这个为功名利禄 而神魂颠倒的典型形象,尖锐地抨击了 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及封 建社会的世态炎凉。
写 ①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性格。
作 手
②夸张、对比进行讽刺。
法
其他人物形象
(1)胡屠户: 欺贫爱富,粗俗势利,蛮横倨傲(前);
阿谀奉承,趋炎附势(后)的市侩形象。 (2)张乡绅:
作者用了哪些方法描写人物?
❖ 语言 准确、生动、洗练 ❖ 动作 ❖❖表正面情描写、侧面描写
夸张、对比
❖ 深入分析了解作品的社会背景
思考:有阅读经验的人往往善于从优秀作品
中的描写中了解社会。作品中看似闲笔的地方, 往往大有深意。作者描写范进中举的疯态及前 后不同境遇,我们对范进生活的社会有哪些了 解?
读完本文后,你能说说你 今后的理想和打算吗?
。2. 一份耕耘,份收获,努力越大,收获越多,奋斗!奋斗!奋斗!3. 让我们将事前的忧虑,换为事前的思考和计划吧!4. 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5. 不管现在有多么艰辛,我们也要做个生活的舞者。6. 奋斗是万物之父。— —陶行知7. 上帝制造人类的时候就把我们制造成不完美的人,我们一辈子努力的过程就是使自己变得更加完美的过程,我们的一切美德都来自于克服自身缺点的奋斗。8. 不要被任何人打乱自己的脚步,因为没有谁会像你一样清楚 和在乎自己的梦想。9. 时间不在于你拥有多少,只在于你怎样使用10. 水只有碰到石头才能碰出浪花。11. 嘲讽是一种力量,消极的力量。赞扬也是一种力量,但却是积极的力量。12. 在我们成长的路上也会遇到一些挫折,一些困 难,那韩智华就是我们的榜样,永不认输,因为我知道挫折过后是一片晴朗的天空,瞧,成功就在挫折背后向我们招手,成功就是在努力的路上,“成功就在努力的路上”!让我们记住这句话,向美好的明天走去。13. 销售世界上 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自己。在你成功地把自己推销给别人之前,你必须百分之百的把自己推销给自己。14. 不要匆忙的走过一天又一天,以至于忘记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生命不是一场速度赛跑,她不是以数量 而是以质量来计算,知道你停止努力的那一刻,什么也没有真正结束。15. 也许终点只有绝望和失败,但这绝不是停止前行的理由。16. 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17. 我颠覆了整个世界。只为了摆正你的倒影18. 好的想法是十分钱一打,真正无价的是能够实现这些想法的人。19. 伤痕是士兵一生的荣耀。20. 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 21. 多对自己说“我能行,我一定可以”,只有这样才不会被“不可能”束缚,才能不断超越自我。22. 人生本来就充满未知,一切被安排好反而无味——坚信朝着目标,一步一步地奋斗,就会迈向美好的未来。23. 回避现实的人, 未来将更不理想。24. 空想会想出很多绝妙的主意,但却办不成任何事情。25. 无论什么思想,都不是靠它本身去征服人心,而是靠它的力量;不论靠思想的内容,而是靠那些在历史上某些时期放射出来的生命的光辉。——罗曼·罗 兰《约翰·克利斯朵夫》26. 上帝助自助者。27. 你的爸妈正在为你奋斗,这就是你要努力的理由。28. 有很多人都说:平平淡淡就福,没有努力去拼博,又如何将你的人生保持平淡?又何来幸福?29. 当事情已经发生,不要抱怨,不 要沮丧,笑一笑吧,一切都会过去的。30. 外在压力增加时,就应增强内在的动力。31. 我们每个人都应微笑面对人生,没有了怨言,也就不会有哀愁。一个人有了希望,就会对生活充满信心,只要你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总是以 乐观的精神面对人生。32. 勇敢的人。——托尔斯泰《袭击》33. 昨天下了雨,今天刮了风,明天太阳就出来了。34. 是的,成功不在于结果,更重要的是过程,只要你努力过,拼搏过,也许结果不一定是最好的那也走过了精彩的过 程,至少,你不会为此而后悔。35. 每一天的努力,以后只有美好的未来。每一天的坚持,换来的是明天的辉煌。36. 青年最要紧的精神,是要与命运奋斗。——恽代英37. 高峰只对攀登它而不是仰望它的人来说才有真正意义。38. 志不可立无可成之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飘荡奔逸,何所底乎?--王守仁39. 拿望远镜看别人,拿放大镜看自己。40. 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狄更斯41. 士人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曾国42. 在我们能掌控和拼搏的时间里,去提升我们生命的质量。43. 我们不是等待未来,我们是创造未来,加油,努力奋斗。44. 人生如画,一笔一足迹,一步一脚印,有的绚丽辉煌,有的却平淡无奇。45. 脚跟立定以后,你必 须拿你的力量和技能,自己奋斗。——萧伯纳46. 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
昏厥
疯跑
跌倒
疯跑上集
侧 老太太的慌 烘托范进昏厥的怕人。 面 报录人和众邻 烘托范进疯跑的飞快。 描 居都吓了一跳 写 众人拉不住 烘托范进疯劲之大。
夸张
讽刺了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 毒害及对人的灵魂的扭曲。
课文写范进的喜极而疯说明了什么?
在封建社会,读书人一旦中举,那就平步青云。 范进 未中举前穷愁潦倒,受尽屈辱。中举后, 即能吐尽几十年的苦水闷气, 从此将身价百倍, 享尽富贵荣华。因此,这是范进梦寐以求的, 一旦到手,竟 喜极而疯。文章着重刻画范进颠 狂的丑态,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 书人的毒 害。
2、语段运用了怎样的描写手法? 表现了胡屠户怎样的性格特征?
联接
对比
中举前
中举后
称呼:现世宝
称呼:贤婿老爷
骂:烂忠厚没用的, 癞蛤 赞:才学高
蟆想吃天鹅肉,尖嘴猴腮
品貌好
动作:腆着肚子去了
动作:那手早颤起来
一口啐在脸上
替他扯了几十回
笑咪咪的去了
语言 动作
欺贫爱富 趋炎附势
张乡绅: 趋炎附势
乡邻: 趋炎附势 迷信无知
殿试由皇帝主持,贡士有资格参加,考中的 称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 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 甲录取三名,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 三名称探花,合称三甲鼎。科举考试实际上是由 下而上的层层考试。科举考试明朝以后主要考八 股文以四书五经中某个文句为题作文,文章有固 定的格式,内容是阐释孔孟之道,从内容到形式 都不允许越轨半步,严重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加之参考人数多,入选者少,官场黑暗,许多读 书人老死科场,利欲熏心,精神畸形,成了科举 的奴隶,成了科举制度的受害者。
出身于世代书香的官僚
吴敬梓 地主家庭,早年热衷科举,考 秀才,但再也未中举人。考场 上的失意,家庭生活由富到贫 的变化,在与官僚、绅士的交 往中,他逐渐看透了他们丑恶 的灵魂,对现实,龙其对科举 制度有了较深刻地认识,这些 对他写作《儒林外史》有很大 的影响,鲁迅先生说他“身为 士人,熟悉其中情形,故其暴 露丑态就能格外详细。”
范进形象
迂腐懦弱而又圆滑世故。热衷功名。
中举前唯唯诺诺,中举后则坦然地同方面大耳 的张乡绅平起平坐,打起官腔,成了封建社会 的新贵,特权阶级的人员。
范进对功名的热衷除了从他坚持不懈地参 加考试中可以看出之外,还有一处细节可以体 现:即平日他不是一个感情容易外露的人,所 以他可以忍受胡屠户的辱骂,可以冷静的卖鸡 救命,但一见喜报帖便欢喜得疯起来,鲜明的 反常,可以充分表现他的利欲熏心、可悲可笑。
是一部章回体长篇
《儒林外史》讽刺小说,共55回。全
书通过对封建科举制度 的弊害和知识分子的精 神生活的腐朽堕落的描 绘,深刻地接露和强烈 地抨击了封建社会道德 风俗的败坏和政治的黑 暗,它是一幅刻画入微, 形象逼真的封建社会儒 林百丑图。
在预习的基础上,速读全文,请用简 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
开端:范进被胡屠户教训及向他借钱赴考。 发展:范进放榜当日因高兴过度而疯了。 高潮:范进对他的巴结。
课文结构
《范进中举》按故事情节的发展,可分 为 中举前 和 中举后 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1、2段)中举前贫困的生活和 卑微的社会地位,以及他不顾一切参加乡 试的情况。
第二部分(3——12段)写范进中举喜极 发疯及中举以后社会地位显著变化。
跳读全 文,思考: 1、范进中举前、中举后在经济状况和 社会地位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范进中举前、中举后在性格上有了 怎样的改变?
范
进
中
吴
举
敬 梓
学习目标:
一、了解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 二、理解对比和讽刺的写法与 作用。
简介封建科举制度 封建科举制度是隋以后封建王朝用考试选拔官
吏的制度。科举是分科举人的意思。明清两代的 科举制基本相同。清代规定:凡参加正式科举考 试之前必须参加童试,童试参加者称儒童或童生 (不管年龄大小),经过童试被录取入县学的称 秀才,也叫生员、相公,还叫进学等。这是得功 名的起点。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三级,即乡试、会 试、殿试。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城举行一次, 考试时间在秋季。秀才才有资格参加乡试,考中 者称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会试在乡试后第二 年春天在京城礼部举行。参加者是举人,考中的 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1) 封建科举制度使落第者贫困潦倒,使及第者飞 黄腾达。
(2) 科举制度毒化了整个社会,把一般人的灵魂扭 曲得不成样子。
(3) 封建官僚不仅享有巨大的特权,而且贪污腐败, 读书人一旦爬上去,就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这便诱 使读书人一心追求功名利
主题
范进中举前后状况的变化,反 映了封建社会科举制度对读书人命 运的主宰,以及在这种制度下人与 人之间的势利关系和世态的炎凉。
3、小说三要素------- 人物、情节、环境
(1)人物形象:小说的人物形象是虚构的。
(2)故事情节:包括开端(发生)、发展、高潮、 结局
有时开端前有引子(楔子、序幕),发展后 有进一步发展,结局后有尾声。
(3)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风景画,交代人物活动的时间、
地点、季节等 社会环境:风俗(情)画,交代时代背景
小说知识
1、小说它是一种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 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 生活的文学体裁。它与散文、诗歌、戏剧文学并 称四大文学样式。
2、小说的分类(以字数来分): (1)长篇小说:10万字以上
(2)中篇小说:1万-10万字
(3)短篇小说:1千-1万字
(4)微型小说(小小说):
范进 胡屠户
小结
语言 动作
变对 比
讽刺了科举制度对封建知识分子的摧残。 讽刺了当时趋炎附势的人情世态。
研读“范进疯了”这一精彩片段,思考:
1、范进喜疯的过程可分为几个过程?
2、语段中哪些内容属于侧面描写?这些侧面描 写分别起了什么作用?
3、对范进疯态的描写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讽 刺了什么?
疯态:
早已中举,做过知县,是地方上的一霸。范进中举 的当天就来拉拢,送银送房,与范进称兄道弟。这就表 明他急于结交新贵,攀附范进宗师周学道和汤知县,以 达到巩固和扩大自己权势和目的。道貌岸然,老奸巨滑。
(3)众乡邻: 嫌贫攀富,前倨后恭,说明封建科举的流毒已
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从他们身上足见封建社会 的世态炎凉。
中举后
中举前
返回
中 举
“岳父见教的是” 唯唯连声 千恩万谢
前 借钱被骂得摸门不着
连考三十五年
对
比
中 “噫!好了!我中了!”
举 “晚生久仰老先生”
后 再三推辞,方才把银
子收了。
甘受屈辱 唯唯诺诺 热衷功名
逢迎自如 虚伪世故
返回
听录音揣摩下面两组描写,思考:
1、胡屠户对范进的态度发生了怎样 的变化?
科举制度:
❖ 童生:要取得正式考试的资格,先要参加 童试,参加童试的人称为儒生或童生。 生员:录取入学的童生称为生员。 秀才:生员肆业后称为秀才。 举人:通过本省学政巡回举行的科考的成 绩优良的秀才参加每三年一次的在省城举 行的乡试之后,考中的称举人,第一名称 解元,其他的称亚元。 贡士:举人于乡试后第二年春天参加礼部 举行的会试,取中后称为贡士,第一名称 为会元。 进士:贡士参加殿试,取中后称进士。进 士分三甲---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 出身。第一甲录取三名---状元、榜眼、探 花。
读小说不仅能得到艺术的享受,而且 能从中得到对社会、自然、人生的感悟, 我们学过的《我的叔叔于勒》让我们看到 了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资本主 义社会是这样,那么封建社会人与人之间 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学习 《范进中举》,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 们将透过范进中举前后经济地位和社会地 位的变化,看到封建社会嫌贫爱富、趋炎 附势的世态人情。
联接
对比手法的运用
思考:作者从哪些方面将范进中举前后的状 况进行对比,并从课文中找出依据。
(1)经济地位 (2)社会地位(别人的态度)
中举前 对比 中举后
经 住茅房
济 每日小菜饭
状 母亲常挨饿
况
乡试无盘缠
社 会
岳丈斥骂
地 众邻不理睬
位 张乡绅不识范进
赠房 拿蛋送鸡 背米送酒 送银 贤婿 文曲星
称老爷 巴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