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07年1月10日
10
形成性考核
在辅导课上或在 日常自主学习过 程中使用电话、 网络等通讯工具 时参与师生、生 17 生语言实践活动、 小组活动等语言 交互方面的综合 表现。
语言 实践 综合 表现
辅导教师必须在 课程结业后终结 17 性考试前给予评 价
11
单元自学自问自答说明及要求
• 两人结成小组,在自学过程中针对每个单元 的跨文化交际基本知识和技巧,每人向对方提至 少2个问题,对方根据自己对本单元内容的预习理 解,予以回答,并在规定期限内提交。 • 共计16分,每个单元计2分。学生只要在规定 日期之前提交了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回答了同伴 的至少2个问题,则可获得1分。晚交或未交得0分。 评分标准与学生提出的问题以及对同伴问题回答 的文字多少没有直接关系。不过,辅导教师需要 引导学生理解单元自学自问自答的真实目的,即 督促学生按时完成自学任务,在自学过程中积极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良好的独 12 立自主的学习习惯。
29
题外话
• 不要为了试点而试点! • 不要因为迫不得已而试点! • 自己如果没有真正的兴趣不要参与试点!
在线自 测
4
20
自测1:10月10日 自测2:11月10日 自测3:12月 非实时讨论两部分。 实时讨论要求根据 命题或情景以小组 或班级为单位进行。 采取情景对话形式。 4×3 非实时讨论要求 + 根据命题(专题、 20 案例等)以小组或 班级为单位进行。 采取非实时跟帖的 形式。 第一次实时讨论时 间:9月28日16:0018:00 第二次实时讨论时 间:10月26日 16:00-18:00 第三次实时讨论时 间:11月28日 16:00-18:00 第四次实时讨论时 间:12月28日 16:00-18:00 非实时讨论随课程 进度进行
5
考核构成
课程总成绩为百分制,形成性考核 占课程综合成绩的60%,终结性考试 占课程综合成绩的40%。形成性考核 和终结性考试均采用百分制,60分及 格。学生必须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 考试两个部分中分别达到合格要求, 才能达到该课程的合格要求。
6
形成性考核

包括如下内容:单元自学自问自 答、在线自测、网上实时讨论、网 上非实时讨论、专题 / 案例报告、课 程学习心得报告、语言实践综合表 现。形成性考核评阅时以百分计算, 占课程综合成绩的60%。
15
网上讨论组织形式及要求
• 网上实时讨论每两个单元进行一次,共4 次,每次3分,共12分。实时讨论话题覆 盖这两个单元所学习的跨文化交际知识 和技巧。若讨论的内容切题,语言基本 正确,字数达到规定要求,计3-2分;内 容基本切题,有部分语言错误,字数基 本达到要求,计2-1分;内容明显离题, 太多语言错误影响理解,字数太少,计0 分。
在线自测作业的形式及要求
• 在线自测共计4次,涵盖教材8个单元的实 际教学内容,每次涵盖2个单元的知识要点。 在线自测作业全部采用客观题型,包括多项选 择、判断正误、填空、改错、排序等形式。每 次自测只选择其中三种题型。

在线自测作业共计20分,每次计5分。学生 必须按照规定日期完成并提交自测作业。每次 作业含15个题目,答对10个题目及以上者,得 5-4分;答对10-5个题目者,得4-3分;答对2-1 个题目者,得1-0分。未提交或逾期提交者,得 0分。 13
24
语言实践综合表现的要求
• 评分原则:能够参加60%以上的面授辅导并能 在与教师和其他学员的语言实践交互活动中表 现积极,语言交流能够有实质性内容,计17-14 分;能够参加50%以上的面授辅导并能比较积 极地参与同教师和其他学员的语言实践交互活 动,语言交流有一定内容,计13-10分;只参加 50%~30%面授辅导,并在与教师和其他学员的 语言实践交互活动中表现不很积极,计9-6分; 参加面授辅导总量不到30%,并很少参加在与 教师和其他学员的语言实践交互活动,计5-0分。
21
课程学习心得体会的形式及要求
• 课程学习心得体会旨在课程学习结束的时 候帮助学生反思自己的自主学习过程,同时, 也帮助辅导教师进一步反思自己的教学安排是 否合理,教学设计是否科学,教学效果是否满 意等。 • 课程学习心得体会要求学生记录参与实验 班学习的心得体会(所取得的进步与存在的问 题),具体包括:语言技能、学习方法、网络 技能、综合能力等。学生也可以提供自己的改 进建议或意见。
7
形成性考核
单元自 学自问 自答 8 两人结成小组,在 自学过程中针对每 个单元的跨文化交 际基本知识和技巧, 2 每人向对方提出至 少2个问题,对方 回答后在规定期限 内提交。 涵盖教材8个单元 中出现的各种语言 现象。客观题:多 项选择 / 判断正误 / 填空 / 改错/排序等。 5 每次自测只选择其 中三种题型。 16 自问自答1和2:10 月10日 自问自答3和4:11 月10日 自问自答5和6:12 月10日 自问自答7和8:1 月10日
网上讨论组织形式及要求
• 网上实时讨论:学生以小组或班级为单位,在 同一时间段内根据所给命题或情景进行网上讨 论。讨论题目根据辅导进度随时发布。学生必 须在规定日期前参加网上讨论,具体时间由辅 导教师和班级自行确定。个人每次讨论不少于 1小时,个人发言总字数不少于150词。若由于 特殊情况部分学生未能参加,辅导教师和这些 学生可以确定一个补充讨论时间段,已经参加 过讨论的学生可以自愿参加。实时讨论采取情 景对话形式。
27
关于考核质量的监控
• 课程辅导教师必须在形成性考核各项内容提 交日期后一周内给予具有实质性指导意义的反 馈和评价。 •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课程主持教师和试点班课 程辅导教师组成跨文化交际课程改革小组(简 称课程组),课程组应随时紧密跟踪每个小组 实时和非实时网上讨论的情况,了解每个组员 参与讨论的程度,适时予以提醒和督促。
9
网上讨 论
4+ N
32
形成性考核
专题 / 案例报 告 2
从8个单元的网上 讨论中选择2个专 题或案例,根据实 时或非实时讨论情 况以小组为单位撰 写总结报告。
6
12
报告一:11月10日 报告二;07年1月5 日
课程学 习心得 报告
1
参与实验班学习的 心得体会(进步与 问题),包括:语 言技能、学习方法、 3 网络技能、综合能 力等。
跨文化交际
课程考核方式改革试点介绍
刘占荣 liuzhr@ 00-66490575
1
一句感谢的话
• • • • • 中央电大牛健老师 北京电大何岚湘老师、李欣老师 广东汕头电大肖俊洪老师 浙江电大徐琰老师 陕西电大王中锋老师
2
课程简介
“跨文化交际”是开放教育英语 专业本科二年级的核心课程之一, 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教学计划统 设课中开设在第三学期。成绩合格 者可以获得4.5个学分。
• 多项选择题目考查学生对跨文化交际知 识和技巧的了解程度;案例分析题目综 合考查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知识和分析技 能。案例分析题目要求学生能够综合利 用教材中所学习过的跨文化交际的基本 知识和技巧,能够紧密结合具体案例来 理解、分析、和判断其中所揭示的跨文 化交际现象或问题,并寻求应对和解决 的办法。
14
网上讨论组织形式及要求
• 网上实时讨论每两个单元进行一次,共4 次,每次3分,共12分。实时讨论话题覆 盖这两个单元所学习的跨文化交际知识 和技巧。若讨论的内容切题,语言基本 正确,字数达到规定要求,计3-2分;内 容基本切题,有部分语言错误,字数基 本达到要求,计2-1分;内容明显离题, 太多语言错误影响理解,字数太少,计0 分。
20
专题 / 案例报告的形式及要求
• 每份报告的字数不少于400词,计6分。符合 (专题或案例)题目要求,主题比较明确,结 构比较完整,内容比较充实,行文比较流畅, 无明显语法错误,字数符合要求,计6-5分;主 题基本明确,结构基本完整,内容基本充实, 行文基本流畅,无过多明显的语法错误,字数 符合要求,计4-3分;主题不明确,结构不完整, 内容贫乏,行文不流畅,有过多明显的语法错 误,字数不符合要求,计2-1分;未提交作文或 逾期提交,计0分。2份报告共计8分。
16
网上讨论组织形式及要求
• 要求每人在每两个单元的非实时讨论中至少发 5个帖子,发言总字数不少于200词。这样,在 8个单元的非实时网上讨论中,至少要发20个 有实质性内容的帖子。每两个单元5分,共20 分。学生在每两个单元的非实时讨论中,发帖 数量超过5条(含5条),总字数不少于200词, 有针对性内容,与主题帖子紧密相关,计5-4分; 发帖数量不足5条,总字数在100-50词之间,内 容基本相关,计3-2分;发帖数量很少,无实质 性内容,字数很少,或超过规定期限发帖,计 1-0分。
19
专题 / 案例报告的形式及要求
• 由于报告以小组为单位计分,为了公平 原则,特对报告的结构做统一要求。每 份报告必须包含以下部分:1. 专题 / 案例 标题;2. 报告正文;3. 在本专题 / 案例的 讨论中,每位组员的具体贡献(各自发 言的帖子内容列表、各自的观点等);4. 报告初稿、审核以及终稿的分工情况;5. 报告撰稿人员名单。
28
关于考核质量的监控
• 课程组每周进行一次60分钟的网上值班 (office hour) ,为试点学生答疑解惑,值班时间 段向全国电大参与试点的学生开放。值班采取 轮值制,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课程主持教师和 试点班课程辅导教师轮流主持,每次至少一名 教师。 • 教师评阅: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原则 上均由教学班辅导教师负责监督和评阅。为保 证质量,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可以随时抽查评阅 情况,对于评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与课程 辅导教师联系解决。
22
课程学习心得体会的形式及要求
• 学生只要按时提交了课程学习心得体会,并包 含了上述内容就可以获得3分;若心得体会中 只包含上述部分内容,得2-1分。不按时提交者 不得分。 • 4.课程学习心得体会既可以用英语也可以用 汉语来书写。不过,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用多 用英语写作,权当是给自己的另一次运用英语 进行锻炼的机会。用英语书写者在得分基础上 奖励1分。
25
终结性考试的形式及要求
• 本课程终结性考试采用基于网络的笔 试形式,为闭卷,时间长度为一个小时, 具体时间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另行安排。 • 终结性考试包括20个多项选择题目 (每小题3分)和1个案例分析题目(40 分)两大部分。终结性考试合计100分, 占本课程综合成绩的40%。
26
终结性考试的形式及要求
23
语言实践综合表现的要求
• 语言实践综合表现指学生在辅导课上或在日常 自主学习过程中,使用电话、电子邮件、网上 聊天工具(如MSN、QQ等)、网上论坛等参 与师生、生生语言实践活动、小组活动时的活 跃度、语言准确性等综合表现。由于跨文化交 际课程本身对语言交互的特殊要求,辅导教师 要尽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面授辅导,参与师生、 生生语言实践活动、小组活动、及网上的语言 交互活动。
17
网上讨论组织形式及要求
• 若学生使用网上聊天工具如MSN Messenger、QQ等进行实时或非实时讨论, 只要内容相关,能够提供讨论的原始记 录,同样可以当作辅导教师评价的依据, 可以参照上述标准评分。
18
专题 / 案例报告的形式及要求
• 每个小组自主从8个单元的网上讨论中 选择2个专题或案例,根据实时和非实时 讨论情况以小组为单位撰写总结报告。 • 为避免学生期末负担过重,建议每个 小组从1-4单元选择一个专题或案例,从 5-8单元选择一个专题或案例。两个报告 分别在各自规定时间内提交。逾期提交 计0分。
3
课程现有资源
文字教材:
《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导学》 《高级英语系列录像 – 视听指南》 录象教材:Norman Pritchard主讲,共4讲,每 讲25分钟 计算机助学资源:《跨文化交际》个人助学版 光盘和网络版光盘
4
考核方式改革方案

考核分为两个部分:形成性考核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形成性测评系 统)和终结性考试(中央广播电视 大学网上考试系统) 。二者均采用 基于网络的考核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