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同步练习9、古诗三首能力提升B版(部编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语文同步练习9、古诗三首能力提升B版(部编含答案)
积累运用
一、用“√”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傍晚,在瑟.(sè shè)瑟的江边,文友们吟诗作对真的是一件风雅之事。
2、他向对方投降.(xiánɡ jiànɡ)是有缘.(yuán huán)由的,“兵不厌诈”是一
种计谋。
3、惜秦皇汉武,略输.(sū shū)文采;唐宗宋祖,稍逊.(sūn xùn)风骚.(sāo zāo)。
二、我会认会给加点的字注音。
暮.江吟.瑟.瑟有缘.骚.人逊.色输.了
三、看拼音写词语。
zuò tí cè miàn shān fēnɡ lóu ɡé fèi jìn xùn sè
( ) ( ) ( ) ( ) ( ) ( )
四、词语积累。
“题”按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应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按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应先查部首() ,再查()画,“题”在字典中的意思有:A.题目写作或讲演内容的总名目。
B.练习或考试时要求解答的问题。
C.写上,签署。
选出下列句子中“题”的意思。
1、考试过程中你要认真审题。
( )
2、题西林壁。
( )
五、划分朗读停顿。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珍珠月似弓。
六、给句中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入括号里。
1.可怜
..九月初三夜( )
A.怜悯B.可惜C.可爱
2.题.西林壁( )
A.书写,题写
B.练习或考试时要求解答的问题
C.品评,评论
3.只缘.身在此山中( )
A.人与人之间命中注定的偶遇机会
B.因为
C.边
4.梅须逊.雪三分白( )
A.退避,退让
B.谦让,恭顺
C.不及,比不上
七、补充诗句。
1、梅须逊雪三分白,()。
2、(),只缘身在此山中。
3、一道残阳铺水中,()。
八、写出诗句的大意。
1.可怜九月初三夜,露是珍珠月似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根据要求填空。
1、《题西林壁》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_____,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
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
除了《题西林壁》他还写了。
前两句写了诗人从_____、____不同的角度,处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位置观看_____的感觉。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
?
2.俗话说:“当事者迷,旁观者清。
”诗中有哪句诗说明这个道理,请填在横线上。
?
3、《题西林壁》前两句写,后两句写,这首诗借写庐山的自然景象,还告诉我们。
4、《题西林壁》这首诗中,有三组反义词,分别是
( )—— ( ), ( )—— ( ), ( )—— ( )。
阅读理解
十、课内阅读,精彩欣赏。
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1、残阳照射在江面上,诗人不说“照”而说“铺”,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诗人为什么觉得“九月初三夜”是可怜的?试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3、全诗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体会“露似真珠月似弓”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课外阅读,提升核能力。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①(kuí),朝露待日晞②(xī)。
阳春布德泽③,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kūn)黄④华⑤叶衰。
百川⑥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⑦徒⑧伤悲。
【注释】
①葵:“葵”是蔬菜名,是中国古代重要蔬菜之一。
②晞:天亮,引申为阳光照耀。
③布德泽:布施恩惠。
布:布施,给予。
德泽:恩惠。
④焜黄:形容草木凋落枯黄的样子。
⑤华(huā):同“花”。
⑥百川:大河流。
⑦老大:指年老了,老年。
⑧徒:白白地。
1、给加点的字注音。
朝.露阳春.光辉.恐.衰.百川.何.时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这首诗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小练笔
十二、学习《题西林壁》中的观察方法,从不同角度观察一种事物,并写写它的样子。
参考答案
积累运用
一、用“√”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sè
2、xiánɡ yuán
3、xùn sāo
二、我会认会给加点的字注音。
mù yín sè yuán sāo xùn shū
三、看拼音写词语。
略
四、词语积累。
T tí页 9
1、B
2、C
五、划分朗读停顿。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六、给句中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入括号里。
1、C
2、A
3、B
4、C
七、补充诗句。
1、雪却输梅一段香。
2、不识庐山真面目
1、半江瑟瑟半江红。
八、写出诗句的大意。
1、九月初三这个夜晚是多么可爱啊,岸边草茎树叶上的露珠像珍珠一样晶莹剔透,而升起的一弯新月像一张精巧的弯弓。
2、横着看,庐山是一条山岭,连绵不断;侧着看却仿佛变成了一座山峰。
向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看到的庐山景色都不相同。
3、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相让。
这可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
九、根据要求填空。
1、宋苏轼三苏《惠崇春江晓景》横侧远近高低庐山在正面看都是连绵不断的山岭,在侧面看都成了一座座山峰。
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形状、姿态是不同的。
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写景明理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
4、横侧远近高低
阅读理解
十、课内阅读,精彩欣赏。
1、“一道残阳铺水中”,残阳照射在江面上,不说“照”,却说“铺”,这是因为“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确象“铺”在江上,很形象;这个“铺”字也显得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
“
2、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初三凉露下降的月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珍珠,一弯新月仿佛一张精巧的弓。
这两句写九月初三新月初升的夜景。
诗人流连忘返,直到新月初上,凉露下降。
此时风光,犹如一幅精描细绘的工笔画。
3、蕴含着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也从侧面反映出诗人离开朝廷后的轻松愉快的心情。
4、用“真珠”作比喻,不仅写出了露珠的圆润,而且写出了在新月的清辉下,露珠闪烁的光泽。
十一、课外阅读,提升核能力。
1、略
2、略
3、这首诗告诉我们时节变换得很快,光阴一去不返,因而人们要珍惜青年时代,发奋努力,使自己有所作为。
小练笔
十二、学习《题西林壁》中的观察方法,从不同角度观察一种事物,并写写它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