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每个2分;共16分) (共8题;共16分)
1. (2分) (2019八上·新田期中) 声波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波传递能量的是()
A . 上课铃声响起
B . 敲打西瓜鉴别生熟
C . 播放歌曲
D . 超声波清洗物体
2.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密度大的物体质量一定大
B . 给病人测体温时体温计中水银在温度上升过程中始终不变的是水银的密度
C . 电磁起重机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工作的
D . 月球上的宇航员可以直接听到陨石撞在月球上的声音
3. (2分)测量物体长度时造成误差的原因有()
A . 刻度尺的刻度没有贴近被测长度
B . 刻度尺放得不正
C . 读数时视线跟刻度尺不垂直
D . 刻度尺热胀冷缩
4. (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 .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 . 只有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才具有惯性
D . 物体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5. (2分)小明同学在学习了声现象后,总结了以下四点,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A . 超声波清洗机清洗眼镜,是利用了声波能传递能量
B . 在音乐会中,我们能区分出小提琴和钢琴的声音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特性
C .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0×108m/s
D . 摩托车消音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6. (2分) 2012年5月21日,美丽的日环食像一个金环挂在我国东南沿海的上空,如图所示。

下列所述现象中与日环食的光学成因相同的是()
A . 拱桥倒影
B . 海市蜃楼幻影
C . 立竿见影
D . 毕业合影
7. (2分)(2020·甘孜) 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

若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则听到的声音()
A . 频率不变,音调变高
B . 频率变高,音调变低
C . 频率变低,音调变高
D . 频率变低,音调变低
8. (2分)图所示的光路图中,能够正确表示光由水中射入空气中的是()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3分) (共10题;共23分)
9. (2分) (2018八上·茂名期中) 长度测量的工具是________,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________。

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铅笔的长度记作________;
10. (2分) (2019八上·天等期中) “立竿见影”这个现象是由于光的________造成的。

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表面时发生了_______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11. (2分)演奏二胡时,琴弦________发声;演奏者不断用手指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12. (2分) (2017八上·丰县月考) 我市云龙湖湖水经过市政府治污后清澈见底,晴朗无风时的湖面可称之为“镜湖”,是由于光在水面发生________(填“镜面”或“漫”)反射的缘故.湖中心水族馆里的小金鱼在球形鱼缸中供游客观赏,球形鱼缸相当于________(填光学元件名称),我们通过鱼缸侧面能看到小金鱼正立、放大的________(填“实像”或“虚像”)。

13. (2分)我们在教室的各个方向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这是光的________ 现象;而学习或工作用的台灯上有一个灯罩,其作用是利用光的________ 将光线尽量集中照到需要照射的地方,因此灯罩内表面应尽量
________ .
14. (2分)在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第一步(图甲),需要改变________ 的方向,观察反射光线方向怎样改变;第二步(图乙),需要把纸板的半面F向前折或向后折,则不能看到________ 。

15. (2分) (2018八上·扬州期中)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声音是由________产生的,声音能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传播,但不能在________中传播。

16. (1分) (2018八上·阳江月考) 一辆汽车朝山崖匀速行驶,在离山崖s=700m处鸣笛,汽车直线向前行驶s1=40m后,司机刚好听到笛声的回声,求汽车行驶的速度________。

(已知气温是15℃)
17. (2分) (2018八上·东源期中) 阅读以下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1)如图所示,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1 (选填“A”或“B”),物体的长度为2cm。

(2)如图所示,在读取温度计示数时,眼睛应从1(选填“A”、“B”或“C”)处观察,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2℃。

(3)如图所示,机械停表的示数是1 s。

18. (6分)在中考场里,开考前监考老师正在强调考试要求.
(1)监考老师的声音是由声带的________产生的,是通过________传播传入考生耳中的,考生能分辨出两位老师的声音是因为他们各自的________不同.
(2)考试期间,考点周边禁止鸣笛、禁止附近工地开工,这种措施属于在________处减弱噪声.
(3)中考当天气温为15摄氏度,则可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
三、作图题(每个1分;共4分) (共2题;共4分)
19. (3分)(2020·青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微波通信
电磁波可以用来传递信息,通常用于广播、电视等通信。

微波是电磁波家族中的一员,它的性质比中波和短波更接近光波。

信息理论表明,作为载体的电磁波,与中波和短波相比,微波在相同的时间内可以传输更多的信息。

用微波传递信息时,必须每隔50km左右就要建设一个微波中继站,如图甲所示。

信号传递的距离越远,需要的中继站越多。

在雪山上、大洋中,根本无法建设中继站,所以人类用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做微波通信的中继站来进行通信如图乙所示,在地球的周围均匀地配置Ⅰ、Ⅱ、Ⅲ三颗同步通信卫星作为太空微波中继站可使地球上任意两点间保持通信,接收地面站传来的电信号,经过处理后,再发送到另一个或几个地面站。

现在通过卫星电视,某地举行体育赛事,其他地方的人几乎可以立刻看到现场的画面。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用微波传递信息时,必须每隔50km左右就要建设一个微波中继站,这是因为________(选填序号)。

①多修建中继站,有利于微波产生更多的信息
②微波的传播距离比中波近,只能传播50km
③微波沿直线传播,不能沿地球表面绕射
(2)如图丙所示,a、b分别是Ⅰ、Ⅱ两颗卫星正下方的地面站,把通信卫星假想成一个平面镜,要使地球上b处地面站接收到a处发送的信号,请仿照光路图,在图中画出平面镜及微波传播的路径和方向。

(3)已知三颗通信卫星距地面的高度都是3.58×104km,任意两颗卫星之间的距离都是7.30×104km。

则a 处发送的微波信号传送到b处所用的时间是________s。

20. (1分)如图所示,小红要从房A点出发到河岸打水后再送到房B点,请通过作图法替小红找出最短的路径.画出小红走的路线。

四、实验题(每空1分;共27分) (共4题;共27分)
21. (5.0分) (2018八上·龙岗月考) 微风吹过,金属管风铃发出悦耳的声音,小明想探究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与长度、直径的关系。

他选取了材料与管壁厚度都相同长度和直径都不同的三根直管,将它们用细线悬挂,敲击后,测出各自发出声音的频率。

编号长度/cm直径/cm频率/Hz
125.00 1.502131
231.00 2.001284
348.50 2.50656(1)三根管中音调最低的是________号(填编号)。

(2)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随长度直径的增大都会减小”的结论?请说明你的理由。

答:________(能/不能);理由:________。

(3)小明发现悬挂的金属管发出声音时在做有规律的摆动,认为金属管发出的声音是由于摆动所产生的。

小明设计一简单的实验来检验自己的想法。

实验方案:取一根金属管轻轻摇动听其是否发出声音;判断方法:若金属管没发出声音,说明________。

22. (6分) (2017八上·长春期末) 如图所示,在研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平面镜M平放在平板上,E,F是两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可绕垂直于镜面的接缝ON转动.
(1)如图甲,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若将AO 向ON靠近,则OB________ON.(选填“靠近”或“远离”);
(2)如图乙,把半面纸板F向前或向后折,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________(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纸板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3)要得到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规律,需测出图甲中的反射角∠________(填写字母)和入射角大小,若这二个角相等,得到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规律.你认为这样做需改进的是________.
23. (6.0分) (2018八上·大丰期末) 为了探究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如图所示.
A.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B.借肋于仪器观察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图象不同.
C.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D.用一张硬纸片先后在木梳的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听声音的变化.
(1)你认为,能说明声音产生和传播条件的两个实验现象是________.(选填字母)
(2)其他现象虽然不能说明声音和传播产生的条件,但是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①________(选填字母)说明________.
②________(选填字母)说明________.
24. (10分) (2019八上·揭西月考) 为了探究声音的三个特性,同学们用两把大小完全一样的钢尺和塑料尺分别进行了以下操作,如图所示:
(1)将钢尺一端紧压在桌面边缘,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它,听声音,看现象,从
而得出了声音的________与振动________有关。

(2)保持钢尺伸出长度不变,用大小________(选填“不同”或“相同”)的力拨动它伸出桌面的端部,听声音,看现象,从而得出了声音的响度与________有关。

(3)把(2)步骤中的钢尺换成塑料尺,其他操作相同,听出了两次声音的________不同。

(4)以上探究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下列研究问题的方法不是采用这种方法的是。

A . 用悬挂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弹开
B . 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与琴弦长短、粗细、松紧的关系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每个2分;共16分) (共8题;共16分)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解析:
答案:7-1、
考点:
解析:
答案:8-1、
考点:
解析: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3分) (共10题;共23分)
答案:9-1、
考点:
解析:
答案:10-1、考点:
解析:
答案:11-1、考点:
解析:
答案:12-1、考点:
解析:
答案:13-1、考点:
解析:
答案:14-1、考点:
解析:
答案:15-1、考点:
解析:
答案:16-1、考点:
解析:
答案:17-1、答案:17-2、答案:17-3、考点:
解析:
答案:18-1、答案:18-2、答案:18-3、考点:
解析:
三、作图题(每个1分;共4分) (共2题;共4分)答案:19-1、
答案:19-2、
答案:19-3、
考点:
解析:
答案:20-1、
考点:
解析:
四、实验题(每空1分;共27分) (共4题;共27分)答案:21-1、
答案:21-2、
答案:21-3、
考点:
解析:
答案:22-1、
答案:22-2、
答案:22-3、
考点:
解析:
答案:23-1、
答案:23-2、考点:
解析:
答案:24-1、答案:24-2、答案:24-3、答案:24-4、考点: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