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6 江苏省2017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检测)二轮专题提优 变异与进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择题专练】
一、单项选择题
1. (2016·镇江一模)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基因突变不一定导致生物性状发生改变
B. 基因重组一般发生在受精作用的过程中,是生物变异的重要来源
C. 三倍体无子西瓜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D. 与基因突变不同,染色体结构变异可以在高倍镜下观察到
2. (2016·苏北四市联考)下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变异类型,基因a、b仅有图③所示片段的差异。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4种变异中能够遗传的变异是①③
B. ③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
C. ④中的变异可能是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或重复
D. ①②都表示易位,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
3. (2016·南通三模)下列关于染色体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染色体结构变异可导致基因数量改变,性状不会改变
B. 二倍体生物的体细胞中都有同源染色体,能产生配子
C. 多倍体生物在植物中比较常见,在动物中极其少见
D. 由于单倍体生物体细胞中只含1个染色体组,所以高度不育
4. (2016·苏北四市联考)下列关于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自然条件下,二倍体多数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B. 单倍体的体细胞不—定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C. 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个体都是单倍体
D. 三倍体无子西瓜体细胞含有3个染色体组
5. (2016·南京三模)甲磺酸乙酯(EMS)能使鸟嘌呤变成7- 乙基鸟嘌呤,后者不与胞嘧啶配对而与胸腺嘧啶配对。

为获得更多的水稻变异类型,育种专家常用适宜浓度的EMS溶液浸泡种子后再进行大田种植。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使用EMS浸泡种子可以提高基因突变的频率
B. EMS的处理可使DNA序列中G—C转换成A—T
C. 获得的变异植株细胞核DNA中的嘌呤含量高于嘧啶
D. 经EMS处理后,水稻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保持不变
6. 在培育三倍体无子西瓜的过程中,收获三倍体种子是在()
A. 第一年、二倍体母本上
B. 第一年、四倍体母本上
C. 第二年、三倍体母本上
D. 第二年、二倍体母本上
7. 野生猕猴桃是一种多年生富含V C的二倍体(2n=58)小野果。

下图是某科研小组以大量的野生猕猴桃种子(aa)为实验材料培育抗虫猕猴桃无子新品种的过程,分析正确的是()
A. 该培育过程中不可使用花药离体培养
B. ③⑦过程必须使用秋水仙素
C. ⑤的亲本不是同一物种
D. ⑥过程得到的个体是四倍体
8. (2016·扬州一模)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隔离的实质是阻断基因交流,种群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意味着新物种形成
B. 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始材料,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C. 人为因素和外来物种入侵都可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
D.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共同进化的结果
9. (2016·南通三模)某种蛾翅膀的颜色由一对等位基因T和t决定,基因型为TT和Tt的个体翅膀颜色为褐色,基因型为tt的个体翅膀颜色为黄色。

生物学家对此蛾种群进行了十年的跟踪调查,结果见下图。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基因型为TT个体的数量逐年增加
B. 第8年时,t的基因频率为0.5
C. 自然选择直接选择基因t导致其频率上升
D. 黄色翅膀的蛾能适应环境的变化,数量增加
10. (2016·苏锡常镇二模)某地因甲虫成灾,长期使用某种杀虫剂,甲虫的数量先减少后又逐渐回升。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数量回升是甲虫通过与杀虫剂之间的生存斗争来实现的
B. 使用杀虫剂后,甲虫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从而出现新的物种
C. 长期使用杀虫剂,将诱导甲虫产生抗药性突变
D. 使用杀虫剂后,甲虫数量逐渐恢复是主动适应环境的结果
11. (2016·南京二模)许多动物在不同生活季节数量有很大差异。

春季繁殖,夏季数量增加到最多;到了冬季,由于寒冷、缺少食物等原因而大最死亡。

第二年春季,由残存的少量个体大量繁殖,形成一个如下图所示的瓶颈模式,图中·为抗药性个体,瓶颈部分表示动物数量减少的时期。

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 突变和基因重组决定了该种群进化的方向
B. 在图中所示的三年间,该种群进化形成了新物种
C. 在自然越冬无杀虫剂作用时,害虫中敏感性基因频率反而升高,说明变异的有利或有害取决于环境的变化
D. 在使用杀虫剂防治害虫时,其抗药性基因频率的增加,是因为有抗药性基因的害虫繁殖能力增强了
12. 某植物种群中,AA个体占16%,aa个体占36%,该种群随机受粉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和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依次是()
A. 增大,不变;不变,不变
B. 不变,增大;增大,不变
C. 不变,不变;增大,不变
D. 不变,不变;不变,增大
二、多项选择题
13. (2014·江苏卷)羟胺可使胞嘧啶分子转变为羟化胞嘧啶,导致DNA复制时发生错配(如下图)。

若一个DNA片段的两个胞嘧啶分子转变为羟化胞嘧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该片段复制后的子代DNA分子上的碱基序列都发生改变
B. 该片段复制后的子代DNA分子中G—C碱基对与总碱基对的比值下降
C. 这种变化一定会引起其编码的蛋白质结构改变
D. 在细胞核与细胞质中均可发生如图所示的错配
14. (2016·盐城三模)绿色荧光标记的X染色体DNA探针(X探针),仅能与细胞内的X染色体DNA 的一段特定序列杂交,并使该处呈现绿色荧光亮点。

同理,红色荧光标记的Y染色体DNA探针(Y探针)可使Y染色体呈现红色荧光亮点。

同时用这两种探针检测体细胞,可诊断性染色体数目是否存在异常。

医院对某夫妇及胎儿的体细胞进行检测,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注:。

绿色荧光亮点·红色荧光亮点
A. X、Y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B. 据图分析可知妻子和流产胎儿性染色体数目存在异常
C. Y染色体DNA上必定有一段与Y探针相同的碱基序列
D. 该夫妇选择生女儿可避免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疾病的发生
15. (2015·南京一模) 通过下列育种方法产生的后代,其染色体数一般不发生改变的是()
A. 单倍体育种
B. 植物体细胞杂交育种
C. 杂交育种
D. 转基因育种
16. 人们多次用X射线、紫外线照射青霉菌后,从中选育出了青霉素产量很高的菌株。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青霉菌经射线照射后,青霉素的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B. 青霉菌经射线照射后,产生的所有变异都是进化的原材料
C. 按人类需求选育青霉菌,会改变青霉菌进化的速度和方向
D. 青霉菌经射线的长期照射,种群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
【选择题专练答案】
选择题专练
一、单项选择题
1. B【解析】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所以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导致生物性状发生改变;基因重组一般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三倍体无子西瓜是由于染色体数目变异导致的,属于可遗传的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而基因突变不能。

2. C【解析】图①是同源染色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前期),图②是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D错误;图③是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属于基因突变,B错误;图④是染色体中多了或少了一个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增添(重复)或缺失,C正确;图中4种变异都属于可遗传变异,A错误。

3. C【解析】染色体结构变异可导致基因数量改变,也会引起性状改变;二倍体生物的体细胞中不一定有同源染色体,如马和驴杂交产生的骡;单倍体生物体细胞中可以含有1个或多个染色体组。

4. C【解析】自然条件下,二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来或由体细胞培育得到,A正确;单倍体不一定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B正确;植物组织培养是指利用特定的培养基将离体的植物细胞、组织或器官培养成完整植株的过程,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是单倍体植株,C错误;三倍体的体细胞中含有3个染色体组,D正确。

5. C【解析】获得的变异植株细胞核DNA中嘌呤含量等于嘧啶含量。

6. B【解析】在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形成过程中,第一年用秋水仙素处理西瓜幼苗,使之形成四倍体西瓜,当年,四倍体植株开花后产生的卵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当其接受二倍体西瓜的花粉后,受精卵就含有3个染色体组,发育成三倍体种子。

所以收获三倍体种子是在第一年、四倍体母本上。

7. C【解析】图中②过程中可用花药离体培养,再诱导染色体加倍获得AA个体,A错误;秋水仙素或低温诱导均可导致染色体数加倍,B错误;⑤的亲本中,AA为二倍体,AAAA为四
倍体,不是同一物种,C正确;⑥过程为基因工程导入抗虫基因,获得的仍是三倍体,D错误。

8. A【解析】种群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意味着种群基因库的改变,并不一定形成新物种。

9. D【解析】由图中基因型为tt的个体数逐年增加,说明该环境中,黄色性状是有利于生存的;自然选择直接作用的对象是表现型,然后引起基因频率的变化;调查过程中,t基因频率增加,T基因频率下降,所以TT个体的数量逐年下降;由于不知道第8年时Tt的个体数,所以t的基因频率不能确定。

10. A【解析】基因频率发生改变不一定出现新的物种;甲虫突变后产生差异,有些抗药性强,有些抗药性弱,杀虫剂可以将抗药性强的甲虫选择下来;长期使用杀虫剂后,效果越来越差,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活下来的甲虫通过繁殖使数量逐渐恢复。

11. C【解析】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进化的方向;在图中所示的三年间,该种群发生了进化,但并没有形成新物种;使用杀虫剂防治害虫时,抗药性强的害虫能够生存下来,导致害虫抗药性基因频率增加。

12. C【解析】由题意知,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40%,a的基因频率为60%,随机受粉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的百分比为40%×40%=16%,aa个体的百分比为60%×60%=36%,Aa个体的百分比为48%,A的基因频率为16%+48%×1/2=40%。

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的百分比为16%+48%×1/4=28%,aa个体的百分比为36%+48%×1/4=48%,Aa个体的百分比1/2×48%=24%,A的基因频率为28%+1/2×24%=40%。

二、多项选择题
13. BD【解析】由图示可知,胞嘧啶转化为羟化胞嘧啶后不再与鸟嘌呤配对,而是与腺嘌呤配对。

该片段复制后的子代DNA分子上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并非碱基序列都发生改变,A错误;因羟化胞嘧啶不再与鸟嘌呤配对,故复制后的子代DNA分子中G—C碱基对在总碱基对中所占比例下降,B正确;这种变化为基因突变,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不一定引起编码的蛋白质结构改变,C错误;细胞核与细胞质中都含DNA,复制过程中都可能发生图示的错配,D正确。

14. AD【解析】X、Y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有的与性别决定无关,如红绿色盲基因;生女儿无法避免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疾病的发生。

15. ACD【解析】单倍体育种过程中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后代的染色体数没有发生变化;植物体细胞杂交产生的后代的染色体数是两种植物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之和;杂交育种和转基因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染色体数不发生改变。

16. ABD【解析】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和多害少利性,因此青霉菌经射线照射后,青霉素的产量有的可能升高,有的可能降低,A错误;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这些变异均属于可遗传变异,而不可遗传变异不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错误;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因此按人类需求选育青霉菌,会改变青霉菌进化的速度和方向,C正确;变异只能提供进化的原材料,而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