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激励问题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员工激励问题研究
作者:杨斌
来源:《中外企业家》 2016年第3期
杨斌
(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贵州贵阳550081)
摘要:激励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它表现为对人的需求欲望予以适当满足或限制,而实质是人在追求某种既定目标时的愿意程度。

在新形势下,本文对激励面对的主要问题及其
重要性进行简单探讨。

关键词:员工;激励;绩效
中图分类号:F272.9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6)07-0177-01
收稿日期:2016-01-23
作者简介:杨斌(1983-),男,陕西铜川人,本科,经济师。

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一、员工激励的概念
激励就是指一个有机体在追求某种既定目标时的愿意程度,是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

一个激励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人的需求满足的过程,它以未能得到满足的需求开始,以得到满
足的需求而告终。

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来说,“激励”的概念可以表述为:组织通过认识
和理解员工的内在心理动力系统的内容和特性为基础,借助于各种信息手段,采取各种有针对
性的措施激发其潜能和工作热情,并促使组织成员目标与组织目标相统一的过程。

二、员工激励的主要问题
1.认为激励就是奖励
目前很多单位简单地认为激励就是奖励。

因此,在设计激励机制时,往往只片面地考虑正
面的奖励措施,而轻视或不考虑约束和惩罚措施。

有些虽然也制定了一些约束和惩罚措施,但
碍于各种原因,没有坚决地执行而流于形式,结果难以达到预期目的,在管理科学中,激励不
等于奖励。

管理激励,从完整意义上说,应包括激发和约束两层含义。

奖励和惩罚是两种最基
本的激励措施,是对立统一的。

惩罚措施与奖励措施应互相对应,一项奖励措施可能会引发员
工的各种行为方式,但其中的部分行为并不是企业所希望的。

因此必须辅以约束措施和惩罚措施,将员工行为引导到特定的方向上。

对希望出现的行为,企业用奖励进行强化;对不希望出
现的行为,要利用处罚措施进行约束。

2.绩效评估标准不科学
评估体系是激励的基础,有了科学的、准确的评估才能有针对地进行激励,才能更有效。

如果在执行中对这个人一个样,对另一个人又一个样,此时一个样,彼时又一个样,这样的制
度就会给管理带来麻烦,不科学的评估制度是企业激励中的大忌。

3.摆脱恶性竞争的激励陷阱
在大多数管理者看来,竞争是激励的法宝,竞争观念应作为企业激励的指导思想。

然而,
竞争也分恶性和良性。

恶性竞争反而会适得其反,对企业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应遏制员工之
间的恶性竞争,引导他们进行良性竞争,以促使其形成良性的竞争激励机制。

4.士气低落时才激励
管理者一般都关注于处理大事或紧急事务,总觉得激励是常规性事物,不需要花太多精力。

因此,将其搁置一边,直到感觉士气低落时才想起激励,但为时已晚。

为激励员工所花费的时间、财力等成本要比原来大得多,效果也不好。

三、员工激励的重要性
1.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工作效果和效率取决于员工的工作能力和精神状态两个方面。

前者是能不能的问题,后者
是为不为的问题。

能不能的问题当然不容忽视,它可以通过选择合格的员工,以及加强员工培
训等措施来解决。

但能为而不为,或不尽力地为,都使工作效果大打折扣。

激励就是解决为与
不为的问题,使他们能够发自内心地主动发挥自己的潜力,为组织目标的实现做出贡献。

2.发挥员工潜在能力,促进员工充分发挥其才能和智慧
员工在有效的激励状态下,会更努力地工作,并常常达到非激励状态下无法完成的工作。

人的潜力往往是巨大的,不仅别人无法准确了解,有时本人也意识不到。

因此,搞好员工激励
工作,不仅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而且有利于员工成长,使他们从平庸变为杰出。

3.造就良性的竞争环境
科学的激励制度包含一种竞争精神,它的运行能够创造出一种良性的竞争环境,进而形成
有效的竞争机制。

在具有竞争性的环境中,组织成员就会受到环境压力,这种压力将转变为员
工努力工作的动力。

在这里,员工工作的动力和积极性成为了激励工作的间接结果。

4.弥补管理者力量的不足
管理者的责任就是对实现组织的目标负责。

但管理者在组织中只是少数,其能力再强,也
不能面面俱到。

因此管理者必须依靠组织中其他成员的努力来完成自己的使命。

如果只有管理
者有积极性,员工积极性不高,管理者就是用尽力气,也无法把工作搞好。

但当员工受到有效
激励时,就能配合管理工作,共同做好各方面的工作,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

因此,激励员工
也是管理者的基本职责和重要管理内容。

5.弥补物质条件的困难
完成一定的目标,总需要特定的资源保障,即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

但在大多数情况下,
物质条件会完全具备。

如果按常规办事,往往就会影响既定目标的实现,或使其推迟。

但通过
激励,充分发挥员工的能动作用,在物质条件相对不足的情况下,也可做出出色的业绩。

四、结语
激励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在鼓舞员工士气、提高员工素质、增强组织凝聚力等方
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激励过程中无论选择什么样的类型,都要对激励时机、激励频率、
檄励程度和激励方向予以适当掌把握,因为这些激励机制对激励效果都有着直接和显著影响。

在激励过程中,只有遵循正确的原则,才能使激励充分发挥其功能。

参考文献:
[1] 谢明.激励-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途径[J].中国人民大学行政
学系学报,2005(3).
[2] 邓瑾轩.人力资源管理[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孙伟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