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2.0与我们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个人知识管理
1.What is PKM? Personal? self-awareness of knowledge and skills Knowledge? Data >> Information >> Knowledge Management? Organized, Secured, Shared Knowledge
推荐阅读
HOW MUCH INFORMATION 2003? EDU2.0——开放,协作,分享(GOOGLE望赏 论坛) EDU2.0——开放,协作,分享(GOOGLE望赏 论坛) 开放 益学会: 益学会:教学死了,万岁学习 益学会 教学死了,
粗略统计: 粗略统计: 学习网站,编程及动画技术的67人; 学习网络应用的82人; 想学习语言(英语,藏语及其他)的7人; 学习心理的5人; 学习影视制作与鉴赏的3人;
How much information?2003
P2P file exchange on the Internet is growing rapidly. Seven percent of users provide files for sharing, while 93% of P2P users only download files. The largest files exchanged are video files larger than 100 MB, but the most frequently exchanged files contain music (MP3 files). How we use information. Published studies on media use say that the average American adult uses the telephone 16.17 hours a month, listens to radio 90 hours a month, and watches TV 131 hours a month. About 53% of the U.S. population uses the Internet, averaging 25 hours and 25 minutes a month at home, and 74 hours and 26 minutes a month at work ? about 13% of the time.
25万种.……1976年的大学毕业生到1980年已有50%的知识陈 旧了."(田夫等编著《科学学教程》,科学出版社1983年 在信息爆炸的社会里,有限的注意力与无限的信息构成了一 对矛盾. "我们生活在信息的海洋中,但却忍受着知识的饥渴".
How much information?2003
The World Wide Web contains about 170 terabytes of information on its surface; in volume this is seventeen times the size of the Library of Congress print collections.
三,个人知识管理
2. Why PKM? && World information production equals 250 megabytes for every man, woman and child. && On an average weekday the New York Times contains more information than any contemporary of Shakespeare's would have acquired in a lifetime. -------Anonymous && "Everybody gets so much information all day long that they lose their common sense." --Gertrude Stein
OOPS
1.What is OOPS OOPS: Opensource Opencouseware Prototype System 开放式课程计划
视频:O网络学习心理
以下这八项标准是国外心理学家为了判断一个孩子是否对网络游戏上 了瘾而提出的, 是否有"网瘾综合症" : 是否觉得上网已占据了你的身心? 是否觉得上网已占据了你的身心? 是否觉得只有不断增加上网时间才能感到满足,从而使得上网时 是否觉得只有不断增加上网时间才能感到满足, 间经常比预定时间长? 间经常比预定时间长? 是否无法控制自己上网的冲动? 是否无法控制自己上网的冲动? 每当因特网的线路被掐断或由于其他原因不能上网时,是否会感 每当因特网的线路被掐断或由于其他原因不能上网时, 到烦躁不安或情绪低落? 到烦躁不安或情绪低落? 是否将上网作为解脱痛苦的唯一办法? 是否将上网作为解脱痛苦的唯一办法? 是否对家人或亲友隐瞒迷恋因特网的程度? 是否对家人或亲友隐瞒迷恋因特网的程度? 是否因为迷恋因特网而面临失学,失业或失去朋友的危险? 是否因为迷恋因特网而面临失学,失业或失去朋友的危险? 是否在支付高额上网费用时有所后悔,但第二天却仍然忍不住还 是否在支付高额上网费用时有所后悔, 要上网? 要上网? 如果你有4项或 项以上表现,并已持续一年以上, 项或4项以上表现 如果你有 项或 项以上表现,并已持续一年以上,那就表明你已 患上了"网瘾综合症" 患上了"网瘾综合症".
三,个人知识管理
Blog, wiki, podcasting 内隐知识 Google document 外显知识
Web2.0 平台
个体知识 Wiki, SNS, blog 团队知识
个 人 知 识 管 理 系 统
四,EDU2.0
1是把web2.0应用在教育中,推动教育发展. 2是用web2.0的理念和内涵来转变现有教育.
第二讲 web2.0与我们
主要内容:
信息社会的冲击 木桶原理 个人知识管理(PKM) EDU2.0 网络学习心理
一,信息社会的冲击
"从本世纪开始,科学知识在短时间内发生了急剧的增长.国 际上把这种情况形象地称之为知识爆炸.……当今世界平均每
信息爆炸 天发表1万余篇论文,平均35秒有一篇问世.各种书籍每年增加 知识爆炸
三,个人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KM,知识管理(KM, Knowledge Management)) 管理学者彼得杜拉克早在一九六五年即预言:"知识将取代土地,劳动,资本 与机器设备,成为最重要的生产因素." 个人知识管理(PKM, 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 PKM是一种新的知识管理的理念和方法,能将个人拥有的各种资料,随手可 得的信息变成更具价值的知识,最终利于自己的工作,生活.通过对个人知识 的管理,人们可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信息素养,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体 系, 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竞争力,为实现个人价值和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七项知识管理的技巧与方法是21世纪的知识工作者所必需的,可以概括为: 检索信息的技巧;评估信息的技巧;组织信息的技巧;分析信息的技巧; 检索信息的技巧;评估信息的技巧;组织信息的技巧;分析信息的技巧;表达 信息的技巧;保证信息安全的技巧和信息协同的技巧. 信息的技巧;保证信息安全的技巧和信息协同的技巧.
Instant messaging generates five billion messages a day (750GB), or 274 Terabytes a year. Email generates about 400,000 terabytes of new information each year worldwide.
其一,只有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足够高,那木桶才 其一,只有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足够高, 能盛满水.其二,只要这个木桶里有一块不够高度, 能盛满水.其二,只要这个木桶里有一块不够高度, 木桶里的水就不可能是满的. 木桶里的水就不可能是满的.
信息素养——木桶的短板,信息时代的大学生,从个人素养出发,如不注重信 木桶的短板,信息时代的大学生,从个人素养出发, 信息素养 木桶的短板 息素养的培养,必将盛不满水. 息素养的培养,必将盛不满水.
其他还有想学习俄罗斯文化,世界历史,香 水瓶装饰,如何通过网络赚钱等等.
�
一,信息社会的冲击
大学生如何应对信息爆炸
(1) 信息素养 (2) 良好的信息道德和网络心理 (3) 学会网络自主学习 (4) 让思考成为习惯
二,木桶原理
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 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 的那块木块,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 的那块木块,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
三,个人知识管理
2. Why PKM? "There's no such thing as knowledge management; there are only knowledgeable people. Information only becomes knowledge in the hands of someone who knows what to do with it." ----Peter Druc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