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命题特点、题型及答题技巧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蹈的”,可以是“合拢双手,纵情歌唱的”,甚至可以是“啥 也不做,就这样自由自在信步徜徉的”,这些独特的感 受,既是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解读,也是源自学生内心 深处的期盼和渴望,是个人情感在诗意语境中的外化体 现。正如一代词人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湘 西之境,美的是环境,是作者的诉说,也是读者的期待。
中学教学参考 2018·9 上旬 20
式,带给学生灵魂的震撼,那么,文字的诉说,就是一段 涓涓的溪流,浅唱低吟地完成学生由体验到实践的转 变。在课堂上,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提笔意识,既能高 效地记录有效的知识,也能及时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以 文字之美,诉心中之情。端午,是学生熟悉的节日,教师 不妨在课堂上,鼓励学生通过片段的描写,说一说自己 记忆中的端午,再将其与沈从文笔下的端午相比较。参 照使人进步。多数的学生,受自己思维的约束,只是探 究端午的起源,诉说端午的习俗,而忽略了端午中,最终 的主角——个体生命。端午之美,不仅在于惯例习俗之 美,更在于数千年来,人们这种近乎朝拜的仪式感,在于 在端午佳节中,人们显现出来的原始生命力和对祖先的 敬重。这种仪式感与敬重,赋予端午佳节茂腾的生命力 和厚重的历史感。
环境之语向来是精雕细琢、精巧设计的,外在的自 然之美与内在的情感体会相互融合,染景于情,融情于 景。而语文的美意,正是在这一遍遍的朗读、一次次的 想象之中,美景之美,美美与共。
三、关注民俗,落实审美实践 美来自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存在于蔚为壮观的 自然山水中,也存在于日常的柴米油盐中,它在凝视者 的眼中,看似寻常熟悉,却也需要留心关照。而语文的 魅力,正是在于帮助学生历练这一双探寻美的眼睛,引 导学生在叹四时之景的同时,关照自己的生活,在民风 民俗的呈现中,欣赏美,创造美。 湘西的美景,古来有之,在这样一个被上帝宠坏的 地方,“边城”是独一无二的,它既是大自然的馈赠,也是 作者沈从文内心美学追求的实践成果。教师在解读《边 城》诗意时,亦须增强指导意识。如民俗风情是《边城》 中的一个亮眼瑰宝,沈从文笔下的“边城”,有傍水而建 的吊脚楼,有停泊在码头的小篷船。端午时节,妇女小 孩需要穿新衣,茶峒的人们要看赛船、赶鸭子,这种农耕 文明下的庄严性与仪式感,在快节奏的当下,显得尤为 可贵。教师可以结合影视片段,引导学生入境入情,进 而强化审美体验。如果说视频的引入,是以直观的方
(责任编辑的 7%,考查的 形式有观点论述、故事链接和仿写对联三种。
1. 观点论述题 一般是考查学生对身边某些热点问题进行分析评 价和连贯、准确表达的能力,要求学生提出自己合理的 观点,做出正确、客观的评价,并且理由要充分。 2. 故事链接题 这类题目一般配有故事插图,主要考查学生的图文 转换能力和文学常识,要求学生结合图片和已有的文化 知识,用概括性的语言把故事内容叙述出来。 3. 仿写对联题 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对联的了解和 传承,要求学生能够有效仿写对联。 二、各题型的答题技巧 1. 观点论述题 这一题型的材料通常是学生身边的热点话题,与中 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相关,要求学生就相应现象表明自 己的立场,发表观点要求有理有据,客观公正地给予评 价。答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认真阅读材料,提取观点,表明立场。认真 阅读材料很关键,并且要读懂它。因为材料本身就已经 透露出作者的观点和价值取向,所以我们要学会从中提 取。例如,2017 年北部湾四市中考观点论述题讨论的话 题是“如何正确对待我们的英雄”,不言而喻,这个话题 就已经告诉我们答案了,我们应该持支持的态度。因为 英雄与国家、民族、个人是紧密相连的,英雄是我们学习 的榜样,我们应该正确对待英雄,学习英雄的事迹,弘扬 英雄的精神。 第二,陈述观点,理由充分,有理有据。值得注意的 是我们提取的观点一定是积极向上、带有正能量的,对 于违背道德伦理、消极低俗的观点我们要给予否定,并 且给出的理由要充分,要有层次。例如,2017 年北部湾 四市中考题“如何正确对待我们的英雄”,我们之所以学 习英雄的事迹,弘扬英雄的精神,是因为英雄是国家和 民族的脊梁,是历史的丰碑,我们对英雄充满向往和敬 仰,可以结合实际来进行分析,可以通过举例子、作比 较、讲道理的方法来阐明道理。 第三,归纳总结,注重答题格式。要求考生会用概 括性的语言对观点进行归纳总结,并懂得答题的格式, 因为答题格式已经给了学生一个答题的基本框架,只要 学生按要求把内容套进去就行,并且每个得分点都能兼 顾,不容易丢分。观点论述题的答题格式是:观点(赞同 或反对)+ 理由(要求充分,有理有据)+结论。这样就比 较直观,学生比较容易掌握。 2. 故事链接题 一般考查的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名人典故、名著故 事或寓言故事等,要求学生学会看图概括故事的主要内
语文的审美实践,不仅仅在于欣赏课堂上的一曲音 频、一段视频,更在于学生透过音频、视频,感受到激荡 千年的庄严传统,和传统背后,生生不息的生命传承。 一如席勒所坚持的,教育不仅要以审美活动来教育人, 而且把审美活动作为人实现自由,恢复“完整的人”的基 本途径。
从高山流水的清雅之美,到大漠孤烟的磅礴之美, 人们在美的征程上已探索千年。在今天,语文课堂仍然 需要执着地追求审美教育,追求灵魂的交流与碰撞,生 命的解读与感悟,使学生在充满诗意的书本中,探寻生 存的意义,领悟生命的真谛。
语文·考试研究
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命题特点、题型及答题技巧
广西浦北县第五中学(535300) 刘 勇
[摘 要]综合性学习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去发现、分析、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性强,能够体现出学生的真 实水平。教师必须深入研究考纲,钻研考题,分析考点,把握得分点,科学合理地指导学生进行复习,争取中考的胜利。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命题特点;题型;答题技巧;中考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25-0020-02
2018 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四市同城初中学业水平 考试语文学科说明中明确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考 查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发现、分析、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考查通过对信息和资料的分析判断,提出假设或批 判性、建设性意见等的语文综合能力。”为此,我们作为 初中语文科的老师,必须深入研究考纲,钻研考题,分析 考点,把握得分点,科学合理地指导学生进行全面深入 的复习,争取中考的胜利。下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浅 析。
������������������������������������������������������������������������������������������������������������������������������������������������������������������������������������������������������������������������������������������������������������������
一、命题的特点 2018 年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四市同城中考的第二 年,有了第一年中考的经历和经验,教师指导学生进行 中考复习相对轻松点,毕竟对中考的题型及难易程度有 了一定了解。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综合性、开放性很 强的考题,命题的目的很明确,主要考查学生针对社会 某一现象,分析、探究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某些观点表 达自己独到的见解,表明自己的立场,并且要有理有据。 同时,也考查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理解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