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缺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成都市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上期半期考试题
高一年级历史学科
一、选择题(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从甲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但奇怪的是他们不是直接向他们心目中的最高神——“帝"请求,而是托祖先转达。

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商代( )
A.国家大事完全通过占卜来决定B.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C.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已经形成D.祖先的地位高于神
2.明成祖朱棣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

其成功地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永乐盛世”。

但后来的封建史家仍以“篡位”视之,主要是因为他()
A.破坏了分封制B.皇位继承不符合古代宗法制C.是以武力夺取帝位的D.损害了封建史家的利益
3. (2013·江西九江二模)检索文渊阁《四库全书》,“专制”一词出现1800多次、“颛制”(颛,通“专")75次,用于君主的“专制”仅有几条,其余全部用于臣民;“独断"一词出现则多于“专制”,绝大部分用在君主身上.这说明()
A.古代中国不存在君主专制制度B.“专制”一词古今应用语境有异
C.古代中国君权与相权互为消长D.“独断"一词古今含义完全相同
4。

汉景帝时,皇弟梁孝王入宫晋见,皇帝相当亲热,得知梁孝王有五位儿子,便赐给他们五人侯爵之位,并赏赐许多物品。

梁孝王死后,景帝将梁孝王所遗之国分为五份,每位侯爵一份,又把他们的爵位通通提升为王。

历史学者读到这段故事,最恰当的解释是( )A.皇帝友爱兄弟,也疼爱子侄
B.用提升其子孙的爵位来削弱封国实力
C.加强位于边境的梁国屏障功能,以抵御外患
D.皇帝推行开发边疆政策,使边境国梁国迅速发展
5. 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先后出现了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制度。

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加强() A.专制皇权B.中央集权C.监察权力D.对农民的控制
6.中国古代用封建官制代替世袭制,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主要是因为( )
A.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B.扩大了统治基础
C.君主控制了用人权D.实现了选贤任能
7。

(2014·湛江测试)元朝赵天麟说:“今立行省于外,维持错综,众建其官,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可谓于审力之形矣。

”表明元代设置行省是为了( )
A.拓宽选官渠道,扩大统治区域B.分割官员权力,牵制地方重臣
C.管辖边疆地区,提高行政效率D.削弱地方割据,减少财政开支
8.(2013·广东六校联考)“淳化中……太宗患中书权太重,且事众,宰相不能悉领理。

向敏中时为谏官,上言请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据此分析北宋强化君权的显著特点是()
A.重用亲信B.频换丞相C.分化事权D.废除宰相
9.秦朝的郡县制和元朝的行省制度都能有效加强中央集权,主要是由于( )
A.都是地方行政制度B.都有利于发挥地方自主性C.都有严密的监察体系D.其最高官员都由中央直接任命
10.(2014·汕头质检)宋代有个叫钱昆的少卿,世代都是余杭人。

余杭人喜欢吃蟹。

钱昆曾经要求外放到地方上去当州官,别人问他想到哪个州去?钱昆回答说:“只要有螃蟹而没有通判的地方就可以了。

”这讽刺了宋代()
A.君主专制的过度膨胀B.中央集权的高度强化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C.重文轻武的政治原则D.程朱理学的空疏学风
11.(2013·中山期末)“内阁制度始终没有突破它发展中遇到的瓶颈,即始终没有使明朝实现真正的‘虚君政治’”。

材料意在揭示( )
A.内阁制未改变明朝皇权专制的本质B.内阁官员权力弱小,无法助理国政
C.明朝皇帝与内阁间的矛盾日益激化D.内阁内部争权夺利,无法发挥效用
12。

(2013·顺德测试)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改革中存在着的一贯的理念是()
A.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B.弥合君权和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
C.强化君主集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D.制度的完善在于不断改革
13.某地洪水为患,消息上报朝廷后,皇帝一方面交代工部尽速抢修溃决的堤防,勿使水患继续扩大;另一方面责成户部尽速调度粮食,运往灾区,赈济灾民。

幕僚根据皇帝之意,写成诏书,经皇帝确认无误后,直接送至工部、户部等部门执行。

这是哪个时期的制度( )A.秦汉B.隋唐C.宋元D.明清
14。

“(封函传递迟速)判明于函外,曰马上飞递者,不过日行三百里。

有紧急则另判日行里数,或四、五百里,或六百里,并有六百里加快者。

即次一事,已为前代未有者。

”按这样的方式和速度传达皇帝“御旨”的是( )
A.唐朝的尚书省B.明朝的内阁
C.清朝的军机处D.清朝的议政王大臣会议
15.(2014·衡水调研)戴逸先生评论清王朝某项制度时说:“它是皇帝私人的工作班子,直接听命于皇帝,帮助皇帝出主意,写文件,处理重大政务,如升革文武官员、审理重大案件、制定大典礼节、查考兵马钱粮等。

”与“它”相关的是( )
A.“掌丞天子,助理万机”B.“中书取旨,门下封驳”C.“首辅独专票拟,阁权至重" D.“军国大计,罔不总揽”16. 雅典梭伦改革、秦朝实行郡县制和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在历史上发挥的共同作用是
①都加强了中央集权②都有利解决社会矛盾③都打破了世袭特权④都奠定了民主政治基础
A。

②③ B. ①②C。

③④
D。

①④
17. 恩格斯说,国家和旧的氏族组织不同之处有二:一是“按地域来划分它的国民”,二是“公共权力的设立”.据此判断雅典由氏族过渡到国家的重要标志是()
A.城邦制的形成B.梭伦改革
C.克利斯提尼改革D.伯利克里改革
18。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谈到雅典的现状时说:“所有这一切总起来使得这里的公民灵魂变得非常敏感,只要有谁建议要稍加约束,他们就会觉得受不了,就要大发雷霆……他们真的不要任何人管了。

”从该谈话中可看出他()
A.推崇民主制度B.认为雅典民主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
C.欣赏僭主政治D.认为雅典政治受到人性的负面影响
19.右图为古罗马正义女神像。

它体现了罗马法的诸多
原则,如高擎的秤体现的是裁量公平,手握利剑体现的是
法律的强制力。

据此,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是,法官审案应
A.主要依据道德良知
B。

侧重听取证人证言
C.不受表象迷惑洞察事实真相
D.排除一切干扰遵从民众意愿
20。

古罗马大将恺撒(BC102—BC44)进军埃及,与埃及女王一见
钟情,并有了一个儿子。

恺撒归国后,女王向罗马法庭为自己和儿子申请罗马籍。

罗马法庭的处理方式最有可能是()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A.依据公民法拒绝女王申请B。

请求凯撒裁决并修正法律
C.依据万民法同意女王申请D。

运用自然法精神理性判决21.白之浩将英国政治制度分成两个部分,一是“尊严的部分”,一是“效率的部分”.“尊严的部分”具有激发和保留人们崇敬之心的功能,它使政治制度获得了权威和动力,而“效率的部分”是对这种权威的现代运用。

“尊严的部分”和“效率的部分”分别指的是( )A.君主制和共和制B.君主制和议会制
C.立宪制和共和制D.立宪制和议会制
22.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

”这里“转折点”指的是
A.通过《权利法案》结束了国王的权力B.国家权力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D.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23.汉密尔顿在《联邦党人文集》中说:“在美国的复合共和国里,人民交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然后把各政府分得的那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

因此,人民的权利就有了双重保障。

两种政府将互相控制,同时各政府又自己控制自己。

"材料反映了美国民主政治中的()
①人民主权原则②联邦制原则③分权制衡原则④民主共和原则
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
24.按照美国1787年宪法、法国1875年宪法规定,下表中①②③
B. 国民议会间接选出、七年、行政权、不对议会负责
C. 国民议会间接选出、四年、立法和行政权、对议会负责
D。

普选方式、七年、立法与行政权、不对议会负责
25.钱乘旦说:大革命后法国“社会持续动荡……工业化进程缓慢。

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这说明作者( )
A.否定法国大革命的作用B.强调兴民权的重要性C.强调政治协商的重要性D.反对大规模社会变革26.18世纪的法国大革命从许多方面来看都是美国革命的一个直接结果,但它要解决的问题却不同于美国革命,而和一个半世纪以前的英国革命如出一辄。

英法革命所要解决的如出一辄的问题是A.摆脱外国殖民统治B.建立民主共和政体
C.促进资本主义发展D.推翻封建君主专制
27.“人类社会技术的发展可以分为两大类:集约性技术和延展性技术.所谓集约性技术,是指那些能提高人类的生产效率、增强对自然资源的汲取和利用能力的技术;而延展性技术则指的是那些能提高人类(特别是国家)的组织和协调能力的技术。

"下列各项属于英国首创的延展性技术的是()
①分权制衡思想②资产阶级成文宪法③联邦制④责任内阁制
A.①④B.①②④C.②④D.②③④28、法国1875年宪法规定:“凡曾统治过法国的家族成员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从而在法律上阻断了保皇派的复辟之路。

以下条文也出自该宪法的是
A.“除经国会同意,平时在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非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法”
B.“共和国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议法律之权”
C.“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
D.“帝国依据本宪法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帝国法律高于各邦法律"
29.下列宪法中,赋予议会制约政府的权力最小的是()
A.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C。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D.1787年美国宪法30.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第二十条规定:“帝国国会由秘密的普遍、平等、直接、无记名的选举产生。

”此规定表明帝国国会( )A.代表人民监督政府B。

是帝国的最高权力机构
C。

依照直接民主原则产生 D.其产生方式具有民主特征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40分)
31、专制与民主是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中国政制)速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

……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

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和秦朝的主要政治制度。

分析说明西周、秦朝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别。

(7分)
材料二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

见其所拟,帝一一省揽审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以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更拟;再不符意,谯让随之矣。

政阁臣无不惴惴惧者。

——《皇明大政记》
材料三清代政府发布最高命令的手续,又是非常不合理。

他的最高命令称上谕,上谕又分为两种:一种是明发上谕,一种是寄信上谕。

明发上谕都是比较不关紧要的事……寄信上谕是清代特有的,不按上述程序,而直接由皇帝军机处寄给受命令的人。

譬如给江苏巡抚的上谕,直接寄给巡抚,旁人谁也不知遗……后来凡是紧要的事,差不多都用寄信上谕发出了.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2)结合材料二、三,说明明清两朝在发布政令方面的异同.并结合所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学知识,说明明清时期政治发展的趋势.(5分)
材料四以雅典为代表的古希腊民主制度,从梭伦改革开始,到克里斯提尼改革时确立,到伯里克利时期达到巅峰,最后因马其顿亚历山大的征服而结束.古希腊民主虽然只存在很短的时间,同时其制度设计也是相当的简单和粗糙,且带有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弱点和局限牲;但是它却是人类实践民主和追求自由的开始,是后世追求民主、自由的不蝎的智慧源泉,是人类文明史上璀璨的明珠。

——任建林《关于古希腊民主制度之局限研究》
(3)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希腊民主的“自身无法克服的弱点和局限性”.(4分)
3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古今中外人类都做了有益的探索,它一直在拷问着人类的政治智慧。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汉统治时期,御史大夫专门行使监督权,其下属御史申丞专门负责监督王室和宫廷,也可以说是监察皇帝的;另一下属御史丞则负责监督政府,不论中央、地方都在内。

……唐代单独设立御史台,其职权限于监察政府。

但在政府中,仍存在专责监督皇帝的,那就是谏官,谏官由宰相任命,宋朝谏官改由皇帝任命,他们就不再监督皇帝,反过来监督宰相。

——《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宪法学透视》
(1)根据材料一,概括从汉朝到宋朝监察制度的变化趋势。

据此简要评价我国古代的监察制度。

(7分)
材料二:“罗马的法律贤明地把国家的权力分配给许多高级官吏,这些官吏之间起支持、制止和限制的作用”;……它永远能够制裁任何滥用权力的事件”;罗马共和国还设立了监察制度.。

...使保民官和野心家不能操纵选举,使甚至人民自己也不能滥用自己的权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力”.
——摘编自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2)根据材料二,从法律的角度概括指出孟德斯鸠认为罗马兴盛的原因?(3分)
材料三:美国的行政监督系统,包括议会监督、政府内部监督、司法监督和社会监督等。

行政监察的任务被分散在各个部门分别执行,没有专门负责行政效能监察的机构。

但是……公职人员受到议会、法院、民众和舆论各方面强有力的监督,因而官僚主义和低效率等情况较少,工作效率较高。

—-摘编自《西方行政监察制度对中国的启示》
(3)根据材料三概括美国行政监察制度的特点(4分)
33、国家结构形式是指一个国家的整体和其组成部分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相互关系.国家结构形式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划分国家的领土,以及如何规范国家整体和组成部分,中央和地方之间的权限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元代的)行省的职掌,在忽必烈时期主要是钱粮、户口、屯种、漕运等事务.成宗即位后,颁给行省长官虎符,使其就领本省军队……各行省的重大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则需呈报枢密院(执掌军权的中央机构),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能调动军队.-—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1。

据材料一,指出元代是如何规定中央和地方的权限的?分析其作用。

(4分)
材料二在理论上,我们可以把1787年宪法想象成定义一些封闭的“权力圈子”。

对于各州权力,这些“圈子”规定了限制范围:在圈内的权力是被禁止使用的,所有在圈外的权力则被假设允许使用.对于联邦政府,这些“圈子”则规定了授权范围:只有在圈子内的权力是被允许使用的,凡是在圈外的权力都被假设为无效而受到禁止。

-—张千帆《西方宪政体系》材料三新帝国由22个邦和3个自由市组成……最大的邦是普鲁士王国,占帝国全部面积的55%和人口的61%……当时有人讽刺说,这是一个由一只大猛兽、半打狐狸和十几只耗子组成的联邦。

新帝国形式上是作为一个联邦组织起来,参加帝国的各邦表面上并未失去各自的原有地位,但是统治权属于普鲁士控制的帝国政府,而不属于各邦。

—-丁建宏《德国通史》
2。

据材料二、三,分别概括美德两国国家结构形式的特点。

并结合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其形成的历史背景。

(6分)
3。

根据材料,为导致各国国家结构形式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