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法整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的一生好比走路,会遇到很多岔路口,每到一个路口 都面临一次选择,而每次选择无不影响着未来。每一个人都 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挫折,是舍,是得?是放弃,是坚 持?充满了辩证法。生活对人生最大的考验不仅是“得”,也 有“失”,即放弃。哪些需要放弃,哪些永不放弃?此时此 刻,需要智慧,也需要勇气。 伏尔泰说,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 粒沙子。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必须学会随时倒出“鞋里” 的那粒“沙子”。这小小的“沙粒”就是需要我们放弃的东 西。什么也不放弃的人,往往会失去更珍贵的东西。 放弃是一门学问,一种艺术,懂得放弃的人才会拥有更 多。快乐的人放弃痛苦,高尚的人放弃庸俗,纯洁的人放弃 污浊,善良的人放弃邪恶。聪明的人勇于放弃,高明的人乐 于放弃,精明的人善于放弃。 正如一则广告词说得那样,“舍清溪之幽,得江海之 博”。经历风雨,未必能见到彩虹;但不经历风雨,根本不 可能见到彩虹。这或许就是人生的真谛。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联系的含义联系的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条件性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整体与部分的统一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普遍性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人类社会是发展的发展的实质矛盾的观点含义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普遍性矛盾特殊性普遍性与特殊性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两点论和重点论矛盾分析法练习巩固
2.《决定》提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 为先用人标准。这一标准体现的哲理 是( ) A.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B.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 C. 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D. 矛盾特殊性原理
2009年 10月1日,天安门广场举行了隆 重的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庆祝祖国60年诞。 群众游行以“我与祖国共奋进”为主题,其中 “思想篇”包括《奋斗创业》《改革开放》 《世纪跨越》《科学发展》四个部分。这四个 部分依次行进体现了( ) A.联系是客观的、无条件的、普遍的 B.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 C.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 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1)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要敢于承认矛 盾,揭露矛盾,善于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 止片面性。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也存在 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只有更加积极 主动地正视矛盾,才能想方设法地化解影响社会 和谐的矛盾和问题。 (2)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我们 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只有这样,才恩 能够创造条件促进社会由不和谐向不和谐转化。 (3)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 分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我们党依据 当前社会中存在的不少影响和谐的矛盾和问题的 实际而做出的重大决策。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 新意识
联系观
唯物辩证法
发展观 矛盾观
创新
联系的含义
唯物辩证法 的联系观
联系的特点
客观性 普遍性 多样性 条件性
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用联系的 观点看问题
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自然界是发展的 发展的 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世界是永 普遍性 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恒发展的 发展的实质 前途是光明的, 道路是曲折的 做好量变的准备, 促进事物的质变
(1)发展具有普遍性,发展就是新事物的产生, 旧事物的灭亡。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 长。农村改革是一个不断进行的发展过程,要积 极扶持土地流转这个事物,鼓励制度创新。 (2)事物的发展最终要通过质变来实现,没有 质变就没有发展,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就要 不失时机地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要善于抓住推进土地流转的机遇,促进农业的发 展。 (3)事物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要 求我们既要坚信前途光明,对未来充满信心,又 要迎接和战胜困难,正确对待我们社会主义事业 前进中遇到的困难。土地流转从根本上符合绝大 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对其应有信心;但土地流 转还要经历一个不断完善、被认识的过程,要有 克服困难的准备。
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也存 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我们 要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深刻认识我 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影响 我国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 因,更加积极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 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 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运用辩证法矛盾的观点,分析说明材料蕴 含的哲理。(16分)
创新的哲学依据 唯物论依据: 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而客观实际是变 化发展的,所以必须从变化的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 事求是。 ②创新是主观能动性的表现,体现了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 主观能动性的统一,坚持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统一。 辩证法依据: ①一切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因此,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 问题发展。创新就是要反对因循守旧,思想僵化,坚持 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②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 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③辩证法的 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思想观念要随着事物的不断变化 而变化,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认识论依据: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要求我们坚持与时俱 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 验和发展真理。
30年前,以“承包”为关键词的分田到户, 让广袤的农村换了人间;30年后,同样是农民在 田野上的发明创造,土地流转将促进农业的适度 规模经营,对于中国农业来说,这可能是又一次 发展机遇。 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土地流转还处在一个 分散、自发、不规范的阶段,规模化程度不高, 在改革中遭遇了一些困难,但这些问题是在农村 改革和发展进一步深化过程中出现的,必须在改 革和发展中加以解决。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的知识, 分析对待土地流转我们应该采取的态度。(12分)
唯物辩 证法的 发展观
用发展的 观点看问题
含义
同一性和斗争性
矛盾普遍性矛盾的 观点 Nhomakorabea矛盾特殊性
普遍性与特殊性
主次矛盾 矛盾主次方面 两点论和重点论
矛 盾 分 析 法
练习巩固
2009年9月15日,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 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回答1-2题。 1. 全会强调,全党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 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勇于变革、勇于 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这体现的哲理是 ( ) ①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②世界是永恒 发展的,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③坚持辩证否定观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④要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