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手术俯卧体位的安全护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脊柱手术俯卧体位的安全护理
标签:脊柱外科;手术体位;护理
俯卧位是脊柱外科常用的手术体位,具有手术野暴露充分、便于手术医生操作等特点,但此体位可造成患者生理学的改变,导致循环、呼吸障碍,神经损伤和皮肤压疮等并发症[1]。
因此术中满意体位是保证手术顺利和安全的重要措施。
我院自2008年使用了改进型弓型俯卧位支架(以下简称支架)以来,没有发生1例严重的并发症。
现将体位护理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120例,其中男86例,女34例,年龄18~80岁,全身麻醉80例,硬膜外麻40例。
脊柱骨折内固定45例,脊柱椎体滑脱矫正25例,脊柱减压50例,手术时间1.5~5 h。
2体位护理
2.1正确安置俯卧位患者全麻后,4名医护人员分别托住患者的肩部、腰骶部、双下肢,维持脊柱水平,以滚动法将患者置于支架上。
将头放置于特制的头圈内,使头偏向一侧,避免气管导管打折或扭曲而影响正常的通气。
双前臂自然前屈于托手板上,在膝关节处垫上1个软枕,双足部垫小软枕,使踝关节自然弯曲向下,防止足背过伸引起足背神经损伤。
正确安置俯卧位,取锁骨和髂骨作为支点,尽量使胸腹离开手术台,以减轻机械性压迫对呼吸循环的影响[2]。
术中腹压过大,可导致出血增多,应立即检查腹部衬垫物是否移位,并予以纠正。
2.2避免术中发生体位损伤脊柱手术大多采用全麻,患者的保护性反射大部分消失或减弱,丧失自我调节能力,特别是脊柱骨折病人,脊柱稳定性差,如果不慎扭曲可以加重或引起脊髓损伤。
因此在变换体位时应由专科手术医师指导,保持脊柱的正常生理轴线,动作协调一致,轻、慢、稳,保证患者安全。
尤其是骨折内固定手术结束,为了避免转变体位造成植入物滑脱,变换体位一定要有足够的医护人员保证以轴心翻身。
2.3体位及受压部位护理变俯卧位前应整理好各种管道及电极线,电极粘贴处应避开受压部位。
在患者头下垫特制头圈,使头偏向一侧,每20~30 min调整头部位置1次,在调整时应用手托住患者的下颌及额部,避免从两侧托面部。
女性患者应将乳房置于支架的内侧,避免乳房受压;男性患者者注意防止阴茎压伤。
应避免肘部受压,可在双侧肘关节放上合适的软枕,外展不超过90°,术中经常检查患者肘部的受压情况,以免损伤尺神经。
在手术过程中,巡回护士要经常检查病人体位情况,重点检查前额,两侧颧骨、两侧肋骨、髂前上棘的主要受压点,观察四肢末梢血运,按摩受压肢体,每次3~5 min,防止因手术操作或麻醉不完善致病人体位移动而造成不良后果[3]。
手术结束,应及时改变患者体位,以解除压力,并按摩受压部位,在患者离开手术室之前,巡回护士要认真检查受
压部位并做好记录,并与病房护士做好交接。
3讨论
术前针对俯卧体位的护理难点,全面评估患者可能发生压伤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综合护理措施。
安全舒适体位安置需要手术团队的合作,安全舒适体位包括手术部位充分暴露、便于气道管理、通气良好、便于麻醉监测、保障病人的安全。
因此,只有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手术室护士充分沟通并相互配合,才能保证手术体位的安全舒适。
术中加强体温监测及保温。
低体温时机体关闭外循环,使受压区域血液供应减少,导致压疮形成。
所以要及时调节保温装置,防止患者低体温引起躯体血液循环不良,皮肤抵抗力下降继而发生压疮。
术中调节室温23~25 ℃,动态监测体温,采取有效的保温措施,尽量少暴露病人,术中库血输入前应先自然复温,冲洗体腔的液体要先加热,避免低体温带来一系列的并发症。
参考文献:
[1]杨翠芳.神经外科手术俯卧位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63.
[2]陈胜琼.麻醉后俯卧位致血压下降的干预[j].护士进修杂志,2006,8(21):763.
[3]黄英,曾俊,岳蕤,等.脊柱手术术中唤醒的护理体会[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8,17(4):288-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