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河南省焦作市县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焦作市县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共24小题,共48分)。
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地理爱好者小明,寒假乘坐火车从哈尔滨(约45°N,127°E)出发,途径河套平原、河西走廊,至新疆奎屯市(约44.7°N,85°E),目的是考察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小明的出发地哈尔滨所在省(区)的简称是()
A. 甘
B. 新
C. 黑
D. 宁
2. 此次考察路线起点至终点的直线距离约为()
A. 2330km
B. 3300km
C. 4660km
D. 6660km
3. 考察发现,河套平原与河西走廊种植业的差异主要是()
A. 灌溉水源
B. 作物品种
C. 作物熟制
D. 机械化水平
4. 考察发现,导致哈尔滨与奎屯市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年降水量
B. 年太阳辐射总量
C. 地形地势
D. 植被的覆盖率
〖答案〗1. C 2. B 3. A 4. A
〖解析〗
〖1题详析〗
哈尔滨属于黑龙江省,简称为黑,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题详析〗
此次考察的起点为(东经127度,北纬45度),终点为(东经85度,北纬44.7度)。
因此两点的经度差相差42度,纬度差相差0.3度。
计算东西方向的纬线长度即可,两点间的直线距离=111×cos45°×42≈3300千米,B正确。
故选B。
〖3题详析〗
根据区域地理知识可知,河套平原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依赖黄河水的灌溉发展农业,河西
走应位于干旱地区,相当丁沙漠中的绿洲,依赖祁连山上的冰雪融水发展农业。
A正确;所处的温度带基本相同,作物的品种和熟制相同,机械化水平差不多,BCD错误,故选A。
〖4题详析〗
读文字材料:哈尔滨与奎屯市纬度位置相近,影响气候差异的因素就是海陆、地形、大气环流和洋流,但是哈尔滨与奎屯市距海远近不同,导致降水量不同,A正确;纬度和海拔基本相同,植被的覆盖率对气候影响不大,BCD错误。
故选A。
米线是由优质大米经过发酵、磨浆、蒸煮、压条、晾晒等工序制作而成,新鲜大米制作的米线口感最佳。
因其吃法多样、口感独特深受攀枝花市民的喜爱。
攀枝花市某中学地理学习兴趣小组在研学旅行中,发现盐边县某村生产的米线畅销市内外。
下图为该村局部等高线分布及攀枝花气候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 正常年份,该村最适合晾晒米线的月份是()
A. 1月
B. 4月
C. 7月
D. 10月
6. 下列最适合晾晒米线的地点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5. D 6. B
〖解析〗
〖5题详析〗
晒米粉应该选择降水量小、气温高的月份,盐边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C错误;冬季气温较低,A错误;10月正值稻米收获时节,大米新鲜,且此时气温相对较高,同时雨带已退出中国大陆,晴天多。
所以正常年份,当地最适合晒米粉的月份是10月份,D
正确,B错误;故选D。
〖6题详析〗
晒米粉需要充足的光照,由等高线图可知,甲丙位于山峰的北侧,为阴坡,光照较差,不适合晾晒米线,故AC错,丁位于山谷位置,湿度较大,植被茂密,不适合晾晒米线,故D错,乙位于山体阳面,靠近山脊部位的西侧,10月份晴朗的下午,太阳位于西南方,光照充足,所以乙地是四个地点中最适合晒米粉的地方。
B正确,ACD错误。
下表是30°N附近我国某城市和北京的气候资料。
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7. 该城市1月平均气温比北京高,原因主要是()
A. 海拔高
B. 纬度低
C. 距海远
D. 植被少
8. 该城市7月平均气温比北京低,影响的主要因素是()
A. 太阳辐射
B. 大气环流
C. 地形地势
D. 人类活动
9. 该城市应位于我国的()
A. 横断山区
B. 四川盆地中部
C. 长江三角洲
D. 台湾山脉东麓
〖答案〗7. B 8. C 9. A
〖解析〗
〖7题详析〗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该地位于北纬30°附近,该地的与北京相比,纬度较低,受冬季风的影响较小,且太阳高度较大,获得太阳辐射较多,因此气温较高,B正确,降水比北京多,说明受夏季风的影响更强,位置更靠近海洋,且海陆位置主要影响降水,植被多少对气温影响较小,CD错误;虽然通过气温相比,该城市海拔比北京高,但是对于1月气温而言,纬度的影响更显著,A错误。
故选B。
〖8题详析〗
根据材料可知,该地位于北纬30°附近,冬季气温高于北京,夏季气温低于北京,说明该
地的海拔高于北京,造成7月份气温低于北京的主要原因是地形地势的影响,C正确,故选C。
〖9题详析〗
根据1月份平均气温进行判断,该地位于30°N地区中海拔较高的区域,结合四个选项可知,四川盆地中部、长江三角洲、台湾山脉东麓1月份平均气温应大于0℃,而横断山区由于海拔高,气温会低于0℃,故选A。
热带云雾林一般分布在热带山地的山顶或山脊,有持续性或季节性云雾覆盖,植株相对矮小、树干弯曲。
海南岛热带云雾林分布在海拔1200米以上,下图为该岛云雾林主要分布区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推测海南热带云雾林水汽的主要来源是()
A. 西南季风
B. 东南季风
C. 盛行西风
D. 东北信风
11. 海南热带云雾林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A. 热带雨林
B. 常绿阔叶林
C. 针叶林
D. 苔原
12. 热带云雾林植株矮小、树干弯曲的原因是()
A. 热量不足
B. 土壤贫瘠
C. 风力强劲
D. 地质灾害多
〖答案〗10. A 11. B 12. C
〖解析〗
〖10题详析〗
由图可见,云雾林分布在山峰西南方向,可知其水汽应主要来自西南季风。
A正确,B、C、
D错误。
故选A。
〖11题详析〗
海南岛为热带季风气候,海拔每上升 1000 米,气温下降约 6℃,最有可能是常绿阔叶林。
B正确;1200 米以上不可能出现所需热量更高的热带雨林A错误;气温也没下降到针叶林和苔原的生长条件,C、D错误。
故选B。
〖12题详析〗
山顶或山脊处风力强劲,植株高容易倒伏断裂,在风的影响下树干弯曲,C正确;热量不足、土壤贫癖等树干弯曲没有关系,A、B错误;山顶或山脊的地质灾害可能有滑坡和崩塌等,但与植株矮小、树干弯曲关联不大,D错误。
故选C。
2021年4月13日,松花江干流全线开江,较黄河开河晚了近1个月。
开江期间,松花江干流佳木斯江段发生局部冰凌卡塞河道,发生超警戒水位以上凌汛洪水,今年洪水较常年水位偏高。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3. 松花江开江较黄河开河晚,主要是()
A. 松花江流域植被覆盖率高
B. 黄河流域平均海拔较低
C. 黄河流域人口多,经济发达
D. 松花江流域纬度较高
14. 今年洪水水位较常年高,主要是()
①去年冬季封江时水位较低②冰层厚度较大
③春季气温回升快④冬季降水偏多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5. 从流向上判断,冰凌卡塞河道较严重的河段是()
A. 自西南流向东北
B. 自西北流向东南
C. 自正北流向正南
D. 自正西流向正东
〖答案〗13. D 14. B 15. A
〖解析〗
〖13题详析〗
河流开江时间主要受气温的影响,而松花江开江较黄河开河晚,主要是因为松花江流域纬度较高,气温回升慢导致的,D正确。
植被覆盖率、流域人口和经济等因素对开江时间影响不大,AC错误。
黄河流域平均海拔并不比松花江低,B错误。
故选D。
〖14题详析〗
去年冬季封江时水位低,会导致洪水水位低,①错误;冬季降水越多,冰层厚度越大,春季气温回升越快,会导致春季融冰时冰凌越多,河道堵塞越严重,最终导致洪水水位越高,②③④正确。
故选B。
〖15题详析〗
容易发生凌汛的是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河段,从流向上判断,北半球为向北流的河段,所以四个选项所给流向中,只有自西南流向东北的河段容易发生凌汛,冰凌卡塞河道比较严重,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亚历山大群岛位于阿拉斯加东南部沿海,邻近阿拉斯加渔场。
该群岛由1100个大小岛屿组成,是地壳下沉,海水淹没陆地,山顶露出海面而成。
该群岛年降水量超过2000毫米,且全年分配均匀,岛上有陡峭的海岸和茂密的森林。
下图是亚历山大群岛位置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 亚历山大群岛海岸陡峭的主要原因是()
①断层发育形成岛屿②长期受海浪侵蚀
③风力侵蚀作用明显④山顶出露海面形成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17. 亚历山大群岛分布着茂密的森林,主要是由于()
A. 受沿岸暖流增温增湿作用
B. 全年气候温和,位于西风带迎风坡,降水丰富
C. 地处中纬度地区,温度适宜
D. 夏季白昼时间长,光照条件充足
18. 下列选项中最有可能成为亚历山大群岛支柱产业的是()
A. 水产品加工
B. 服装加工
C. 仪表制造
D. 海滨浴场旅游
〖答案〗16. D 17. B 18. A
〖解析〗
〖16题详析〗
由材料可知,亚历山大群岛是地壳下沉,海水淹没陆地,山顶露出海面而成,④符合;长期处于海洋之中受海浪侵蚀,海岸陡峭,②符合;不是断层发育形成岛屿,①不符合;处于海洋之中,风力侵蚀作用不明显,③不符合;综上,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7题详析〗
亚历山大群岛处于40°~60°大陆西岸,位于西风带迎风坡,降水丰富,全年气候温和,分布着茂密常绿的温带雨林,B正确;沿岸暖流有增温增湿作用,但影响相对较小,A错误;地处中纬度地区,温度适宜,这不是主要原因,C错误;夏季白昼时间长,光照条件充足,但对降水影响小,D错误;故选B。
〖18题详析〗
亚历山大群岛位于阿拉斯加东南部沿海,邻近阿拉斯加渔场,适宜发展水产品加工,A正确;人口稀少,劳动力少,不适宜发展服装加工,B错误;岛屿中制造技术不高,不利于仪表制造,C错误;属于基岩海岸,海岸陡峭,不利于发展海滨浴场旅游,D错误;故选A。
中国和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提琴市场,巴西红木是制造各种提琴琴弓的重要原料。
巴西红木主要生长在临海的高温暖湿环境,生长极为缓慢,成材大概需要80年,故其原生林面积较小,经济价值高。
下图为巴西区域简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9. 巴西红木最可能生长在图中的()
A. ①地
B. ②地
C. ③地
D. ④地
20. 巴西红木成为提琴琴弓原料的主要原因是()
A. 材质稀有
B. 运输方便
C. 木质颜色
D. 木质坚硬
21. 用巴西红木加工提琴琴弓的企业布局在欧洲的最主要原因是()
A. 临近市场
B. 运输成本
C. 加工技术
D. 气候温和
〖答案〗19. A 20. D 21. C
〖解析〗
〖19题详析〗
根据材料巴西红木生长在临海的高温暖湿环境,读图②③居于内陆地区,故BC错误;④地位于巴西高原,热带草原气候,有干湿两季,故D错误;①位于巴西东南部受信风、地形、暖流等因素的影响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又临海,符合巴西红木的生长环境,故A正确。
〖20题详析〗
琴弓需要质地坚硬,根据材料巴西红木生长极为缓慢,成材需要80年,所以其木质坚硬,故D正确;材质稀有、木质颜色以及运输方便都不是选取红木作为琴弓的主要原因,ABC错误,所以该题选D。
〖21题详析〗
根据材料中国和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小提琴市场,欧洲生产技术先进,加工提琴琴弓的企业布局在欧洲可以充分利用其先进的技术,保证提琴的质量,故A错,C对;原料来自巴西主要市场为中国和美国,生产琴弓的企业布局在欧洲,增加了运输成本,故B错误;气候对琴弓生产企业的要求较低,故D错误,所以该题选C。
〖『点石成金』〗本题要注意材料中信息的提取,如红木生长的环境为沿海高温暖湿的环境,可以直接排除内陆的两个地方;市场主要在中国和美国而不是欧洲,在欧洲生产琴弓主要是技术。
爱尔兰岛是不列颠群岛中面积较大的岛屿之一,有“绿宝石岛”之称。
岛上河网密布,多湖沼;中部平原面积广,边缘为山地,最高点为西南部的卡朗图厄尔山,海拔1041米;海岸线曲折,岛屿西海岸有许多深入内陆的海湾。
下图示意爱尔兰岛地理位置。
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22. 该岛屿上河流的主要水文特征是( )
A. 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凌汛频发
B. 流域内植被稀少,河流含沙量大
C. 纬度位置高,河流结冰期长
D. 降水季节变化小,河流流量稳定
23. 该岛屿被称为“绿宝石岛”,其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地形
B. 光照
C. 水分
D. 土壤
24. 岛屿西岸有许多深入内陆的海湾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壳运动活跃,地形破碎
B. 风大浪高,海水侵蚀强烈
C. 河流落差大,下蚀作用显著
D. 石灰岩发育,风化作用强
〖答案〗22. D 23. C 24. B
〖解析〗
〖22题详析〗
爱尔兰岛位于西风带内,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受其影响,河流不结冰,无冰期,更无凌汛,A、C错误;气候湿润,岛上植被茂密,河流含沙量小,B错误;由于降水季节变化小,河流流量稳定,D正确。
故选D。
〖23题详析〗
爱尔兰岛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由于降水丰富且季节分配均匀,岛上植被茂密,河网密布,多湖沼,使该岛屿被称为“绿宝石岛”,故“绿宝石岛”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水分,C正确。
故选C。
〖24题详析〗
海湾是因为该地受西风影响大,由于海边风大浪高,海水侵蚀强烈,形成诸多海湾,B正确;这里地处板块内部,地壳运动不活跃,A错误;岛屿中部平原面积广,边缘为山地,最高点
海拔1041米,河流落差不大,C错误;这里石灰岩极少,风化作用也不强烈,D错误。
故选B。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共52分)
25.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图中两水文站所测河流泥沙含量的差异,任选一个水文站分析其原因。
(2)指出图中的山脉名称、走向,并简述其自然地理意义。
〖答案〗(1)张家山(咸阳)水文站河流泥沙含量高(低)。
泾河张家山(渭河咸阳)水文站以上河段流经黄土高原(南部山地),植被覆盖率低(高),张家山(咸阳)上游落差大(小),流速快(慢)。
(2)秦岭,呈东西走向。
地理意义:中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秦岭以北暖温带、以南亚热带);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界线(以北为半湿润地区,以南为湿润地区);界线以北以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为主,以南以常绿阔叶林为主。
〖解析〗本题以图为载体,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能力,区域认知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
〖小问1详析〗
自然原因:流域内的土质状况、植被、流速、径流量等,人为原因:主要为植被的破坏。
从图中可以看出张家山水文站泥沙含量高于咸阳)水文站含沙量,张家山水文站位于泾河上,水文站以上河段流经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覆盖率低,落差大,流速快,含沙量大,而咸阳水文站位于渭河上,水文站以上,流经南部山区和平原区,植被覆盖率高,落差小,流速慢,河流含沙量小。
〖小问2详析〗
读图可知该山脉为秦岭,呈东西走向。
秦岭大致的纬度位置为北纬32度到北纬34度,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冬季0度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也是中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和800mm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所以是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界线,界线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以落叶阔叶林为主,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以常绿阔叶林为主,以南为水田为主,以北以旱田为主等。
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疆伊犁河谷,位于中国天山山脉西部,三面环山,气候温和湿润,是新疆最湿润的地区。
而汉水谷地是大西北的“另类”,无论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都恰似陕西的一只脚伸到了南方,一扫西北的荒凉贫瘠,满目是青山绿水,有秦巴山区的“明珠”之称,是我国重要的柑橘生产区,也是我国柑橘分布北界。
下图示意伊犁河谷和汉江谷地。
(1)参照图中对伊犁河谷的描述,对汉水谷地进行描述。
(2)简析伊犁河谷成为“新疆最湿润的地区”的原因。
〖答案〗(1)位于秦岭南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河流为外流河;农业以种植业为主;有水田农业;种植水稻、柑橘等。
(2)伊犁河谷北、东、南三面环山,形成向西开敞的喇叭口谷地,有利于西北风从北大西洋带来的海洋湿润气流进入,在山地迎风坡受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从而成为“湿岛”。
〖解析〗本题以图为载体,考查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影响降水的因素等,考查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和地理实践力。
〖小问1详析〗
参照图中对伊犁河谷的描述,结合汉水谷地图中信息可知,汉水谷地位于秦岭的南部,秦岭
是亚热带季风和温带季风的分界线,所以汉水谷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汉水为长江的支流,所以为外流河,位于江汉平原区,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多水田农业,主要种植粮食作物水稻、经济作物油菜,水果柑橘等。
〖小问2详析〗
读图可知,伊犁河谷位于天山山脉的西侧,伊犁河谷北、东、南三面环山,西部有缺口,形成向西敞开的喇叭形谷地,有利于盛行西风携带来自北大西洋的海洋湿润气流进入,在山地迎风坡受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降水较附近地区多,从而成为“湿岛”。
2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陂,古代水利工程。
木兰陂位于福建省莆田市木兰溪与兴化湾海潮汇流处,2014年被评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下图是木兰溪局部流域图。
木兰陂建设前,木兰溪下游平原是一片冲积荒地,溪海为患,只生蒲草,不长禾苗;木兰陂建成后才成为鱼米之乡。
木兰陂工程枢纽部分为闸坝,可按需求提闸、落闸,配套部分为沟渠和海堤。
2015年当地政府启动建设宁海闸工程。
(1)当地古代人民先建了钱陂,但毁于洪水。
与钱陂相比,分析木兰陂选址合理之处。
(2)说出在正常年份木兰陂发挥蓄水拒咸功能的时期。
(3)从水文角度,分析宁海闸建成后对木兰陂的保护作用。
〖答案〗(1)木兰陂位于钱陂的下游,河道较宽;地形较平坦,落差较小,水流较缓;溪水对木兰陂的冲刷能力较弱。
(2)时期:枯水期和涨潮期。
(3)宁海闸拦蓄木兰溪来水,降低木兰陂上下游水位差,流速变缓,减弱对木兰陂的冲刷作用;阻挡海潮上溯,防止海水侵蚀。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河流的水利工程建设的相关知识。
(1)从图中可以看出木兰陂位于钱陂的下游,河道相对较宽,河水不易堆积;钱陂位于低山丘陵地区,落差大,流速快,溪水对钱陂的冲刷力度强,而木兰陂地形较平坦,落差较小,水流较缓;溪水对木兰陂的冲刷能力较弱。
(2)枯水期,河流流量小;涨潮期,海水上溯,落闸蓄水,防止海水倒灌;引所蓄溪水沿北、南干渠及沟渠灌溉田地,冲.淡盐度。
(3)宁海闸可以拦截来自木兰溪的水,从而降低木兰陂上下游水位差,使得河流流速变缓,减弱河流对木兰陂的冲刷作用,降低河水对木兰陂的破坏;同时还可以阻挡海潮上溯,防止海水侵蚀和海水倒灌。
28.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长江源区从东南到西北依次分布高寒草甸、高寒草原、高寒灌丛等植被类型。
源区内根据植被生长状况及土壤水热过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冻结期(10月中旬—次年4月上旬)、生长前期(4月中旬—5月中旬)、生长期(5月下旬—8月中旬)和生长后期(8月下旬—10月上旬)。
源区内不同阶段,尤其是冻结期和生长期之间日均蒸散发量(水分蒸发和散发量的简称)差异显著。
下图示意长江源区位置及各典型高寒草地的面积年均变化率。
(1)分析长江源区不同阶段蒸散发量差异显著的原因。
(2)说明长江源区高寒草地的总体变化趋势及带来的影响。
(3)推测长江源区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变化的主要因素。
〖答案〗(1)冻结期,气温很低,地表水和土壤冻结,蒸散发量维持在一个很低的水平;生长前期,气温升高,土壤温度随之升高,冻土开始融化,蒸发导致蒸散发量快速增大;生长期,气温迅速上升并升至最高、降水增多,蒸散发量迅速增加并达到极值;生长后期,气温快速回落,蒸散发量急剧减小。
(2)趋势:总体上长江源区高寒草地的面积减少;高、中覆盖度高寒草地面积减少,低覆盖度高寒草地面积增加,高寒草地覆盖度降低。
影响:导致该地区草地水源涵养能力降低,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3)气温升高引起的区域暖干化;人口增多,过度放牧等人类不合理的开发。
〖解析〗
〖小问1详析〗
由材料可知,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气温着手,再结合四个不同阶段的气温特点分析作答。
冻结期(10月中旬—次年4月上旬),受冬季风影响,气温低,使地表水和土壤冻结,蒸散发量低;生长前期(4月中旬—5月中旬),太阳直射点北移,太阳辐射增强,气温升高使土壤温度升高,冻土融化,土壤中的含水量增加,使蒸散发量快速增大;生长期(5月下旬—8月中旬),太阳辐射量最大,受夏季风影响,高温多雨,蒸散发量迅速增加并达到最高值;生长后期(8月下旬—10月上旬),随着太阳直射点南移,太阳辐射量减少,且夏季风减弱,气温快速回落,蒸散发量快速下降。
〖小问2详析〗
从图中来看,长江源区高寒草地面积减少,高寒草地的覆盖度降低;高、中覆盖度高寒草地面积减少,低覆盖度高寒草地面积增加。
其影响主要从植被减少带来的不利影响分析,即导致该地区草地水源涵养能力降低,加重了水土流失,使生物多样性减少,破坏了生态系统。
〖小问3详析〗
注意分析题设要求,推测长江源区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变化的驱动因素和主要驱动因素,即分析长江源区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变化(高寒草地减少、覆盖度降低)的原因,并判断出其影响最大的因素。
高寒草地减少、覆盖度降低,既有自然因素(气温升高引起的区域暖干化),也有人为因素(人口增多,过度放牧等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其中以人为因素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