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社会”理论:阐释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新视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民社会”理论:阐释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新视角
袁祖社
【期刊名称】《当代教师教育》
【年(卷),期】2001(000)001
【摘要】市民社会与现代化之间有一种天然的渊源关系。

市民社会本身既是现代化的产物 ,同时又在历史的演进中构成现代化发生的动源机制。

作为“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国家 ,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必然是一个复合驱动的过程 ,是包括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精神等在内的全面而深刻的转型的过程。

因此 ,中国社会要实现现代化 ,必须也只能以中国特色“市民社会”的建构作为一个综合动力来驱动 ;不仅如此 ,中国社会现代化的目标和价值亦应以中国式“市民社会”的成熟程度作为主要的衡量指标之一。

【总页数】4页(P69-72)
【作者】袁祖社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副教授、博士;西安71006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09
【相关文献】
1.哈贝马斯市民社会理论的阐释与评价 [J], 李远杰
2.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当代意义阐释——一种政治哲学的思考维度 [J], 卢德友
3."市民社会"理论:阐释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新视角 [J], 袁祖社
4.马克思早期“市民社会”概念的历史化阐释——《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市民社会”概念再研究 [J], 刁超群;
5.市民社会的变革与阶级斗争的历史发生学阐释——青年恩格斯的阶级观及其理论意义 [J], 唐正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