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3《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word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课第二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知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培育“四有”公民。
了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②了解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途径是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③明确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意义,通过了解近年来人民群众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所创造的丰富多彩的形式,提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2.能力目标:
①积极参加有意义的精神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陶冶学生的思想道德,升华学生的道德境界。
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初步探究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热爱生活,自觉成为“四有公民“,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以实际行动投身于和谐文化建设。
【教学重点】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和谐文化的重要地位。
【教学难点】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导入新课】:
上一节我们知道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导各方面文化工作。
因为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这一节我们进一步探究如何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问题。
【讲授新课】:
一、根本目标:培养“四有”公民
师:我们这节课的学习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书上100页到102页的内容,该部分内容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即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是什么?以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第二部分是课本103页的内容,该部分主要是关于如何构建和谐文化的相关内容。
首先我们先来看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我们通常回答“为什么”的问题是从两方面考虑,一是考虑其必要性,二是考虑其重要性(意义)。
必要性也就是说我们不得不这样做,重要性就是说这样做对我们有什么益处。
大家想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必要性是什么?
生:……
师:在解释必要性之前,我们不得不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根据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大家可以得出三个文明的关系吗?生:……
师:首先,物质文明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提供物质基础,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提供政治保障,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由此可见,它们三者之间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相辅相成。
所
以,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必要性在于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的发展能够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
那么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性是什么呢?生:……
师: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奋,各项事业就会全面兴盛。
精神文明建设搞不好,人心涣散,精神颓废,各项事业都难以搞好。
教材从正反两方面帮我们指出了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比如:前不久,一富二代在澳门豪赌,一夜之间输掉15亿致倾家荡产,还有教材100页的案例等,这些事例启示我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反作用于物质文明,为物质文明的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因此要搞好精神文明建设。
用邓小平的一句话就是: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在这里我们要区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先进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关系,即:联系——三者的主要内容是一致的,建设中国特色社的文化,就是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后者是前者的主要内容。
区别——侧重点不同。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来说的,精神文明则是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的。
接下来,我们来解决这节课的重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是什么?同学们刚才浏览了课本,其根本任务是什么?
生:……
师: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
有理想就是要有共产主义理想;有道德就是要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有文化是指通过学习,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具备一定的智力的技术水平等;有纪律是指增强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和法纪观念,自觉遵纪守法。
理想、道德、文化、纪律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相成、相互促进,是一个缺一不可的有机整体,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公民的必备素质。
“四有”中的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是对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要求,有文化则是对人的科学文化素质方面的要求。
理想是人们的主要精神支柱。
有了革命理想,才能自觉运用道德和纪律约束自己,才能有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强大动力。
道德与理想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理想的破灭也常常导致道德的沦丧。
纪律是理想和道德的表现,也是实现理想、遵循道德的保证。
科学文化知识是坚定理想、遵守道德和纪律的重要基础。
师:我们知道了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培养一代又一代的“四有”公民。
这也是我们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呢?或者说,我们应该通过什么途径去培养“四有”公民呢?请大家思考一下。
二、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师: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看两个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希望工程三个标志性照片
1992年,著名摄影记者解海龙用镜头进行农村教育状况调查时,透过窗户纸看到孩子们正在读“山、石、水、火”等字。
“大鼻涕”读得特别卖力,他皱着眉头,流着鼻涕。
1992年至今,希望工程共捐助了275万名贫困学生,援建了11888所希望小学,收到海内外累计捐款27.3亿元。
师:从放羊娃的故事、希望工程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什么?
生:……
师:常言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可见教育是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
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这是教育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那么我们如何发展教育事业呢?
生:……
师:(1)优先发展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2)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接班人。
“大眼睛” “大鼻涕” “小光头”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第二个手段是发展科学事业。
那么发展科学事业的原因是什么?
生:……
师: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具有重要作用,所以要大力发展科学事业。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小平同志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关于生产力的理论,于1988年提出的精辟论断。
科学技术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首要力量;科技革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量,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
当今世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那么,发展科学事业要求怎么做呢?
生:……
师:我们注意教材是从三个角度来说的。
①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大力加强科学基础设施建设(态度上);
②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具体上);
③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气氛(宏观上)。
探究:当我们提到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重要性的时候,要辨析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哲学社会科学算不上真正的科学;另一种认为,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102页的探究,你赞同哪个观点?为什么?生:……
师:自然科学: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
揭示自然界发生的现象以及自然现象发生过程的实质,进而把握这些现象和过程的规律性,为在社会实践中合理而有目的地利用自然界的规律开辟各种可能的途径。
社会科学:以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认识和掌握社会规律和人类自身发展规律。
一般属于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的范畴。
(1)观点一要全面地分析。
①它认识到自然科学的重要性,是正确的;②但它否认了哲学社会科学的巨大作用,是错误的。
观点二是正确的,因为它既承认了自然科学的重要性,又承认了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作用。
(2)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主要是:①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②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③是推动人类自身发展的思想武器;④是解放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理论武器。
二者的关系:哲学社会科学为自然科学提供世界观、方法论上的指导,起着“方向盘”的作用。
拓展:《逃出克隆岛》
《逃出克隆岛》这部电影相信很多人看过,导演用虚构的手法,演绎了一群“克隆人”的生活。
这些克隆人住在一个小岛上,他们的存在只是为了给他们的“原型”提供各种更换用的身体零件,他们死后的价值远比生前更高。
后来有“克隆人”发现了这一秘密,便带着岛上的克隆人逃出了岛,从而出现了极为混乱的现象。
导演用电影的手段,指出了“克隆人”存在的伦理等方面的问题,这就是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所在。
总之,自然科学和哲学都为社会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所以应该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
师: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第三方面是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
其原因是什么?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原因书上没有明确的提到,同学们想想应该是什么呢?
生:……
师: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精神生活方面得需求也是越来越多,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是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的重要途径。
同时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要求怎么做呢?
生:……
师:①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
②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
③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
拓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区分:
文化事业是指弘扬主旋律,提倡高雅文化的文化产品,例如公益性宣传,教育的产品、公共的科研、卫生、体育等,应当作为公共的大文化事业来建设。
例如图书馆、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政府推行的群众健身、义务教育和体育等。
文化产业是指属于群众个性喜好,愿意花钱享受,有市场,能盈利的项目。
例如高尔夫球、保龄球、卡拉ok歌舞厅、网吧等成人消费的项目,以及非治疗性的保健服务等。
师:接下来,我们进入这节课的第二部分内容的学习——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首先,我们为什么要建设和谐文化呢?也就是说建设和谐文化有什么样的意义。
生:……
师: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
那么,建设和谐文化要求怎么做呢?
生:……
师: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
大家可以看一下教材103页“相关链接”,就老师自身而言,在2011年我参加了赴怀化市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州坳上镇坳上中学“三下乡”活动,在那里度过了难忘的15天,所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需要我们每个人亲身参与,是亿万人民参加爱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这就揭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本质,其实它就是亿万人民参加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意思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并不是政府的事儿,也不是某个公民的事儿,而是需要亿万人民参与进来共同进行文化建设的实践活动。
下面,书上介绍了一些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一些丰富多彩的形式。
例如:“希望工程”、“送温暖”、“手拉手”、“幸福工程”、“春蕾计划”“扶残助残”等等很多丰富多彩的形式。
建设和谐文化,对我们青年有什么要求啊?
生: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事件,为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作贡献,做新时期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播者。
师:好,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学习的内容。
我们现在来回顾一下,我们这节课的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讲了三个问题: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解决这个问题从必要性和意义两方面来回答的。
第二个问题讲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是什么?这也是这节课的重点,其根本任务就是培育“四有”公民,然后我对“四有”的每一项做了具体的阐述,并梳理了一下它们之间相互相成的
关系。
第三个问题讲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我们知道是从三个方面入手,即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
然后我们就对其中的每一个方面做了讲解。
完了之后就进入第二部分的学习——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也是讲了为什么?怎么做?然后重点强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亿万人民的事儿,亿万人民在这一活动中创建了丰富多彩的形式。
最后,讲到,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当代青年成长成才的必然选择,鼓励青年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
【板书设计】: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根本目标: 培
育“四有”公民
1.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3.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
发展教育、科
学和文化事业
1.发展教育的原因、要求
2.发展科学的原因、要求
3.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原因、要求
建设和谐文化
培育文明风尚
1.建设和谐文化的必要性
2.建设和谐文化的途径
3.积极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实践
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