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的酸、苦、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先感谢在座的各位领导和老师们给我这次机会,让我向大家展示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探索。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来到唐马路小学工作已经过去了5年。
在这5年中,我如蝶蛹一般为自己积蓄能量,日渐成长。
未来的日子里愿我能如破茧而出的蝴蝶,在数学教学的天空中划出了美丽的彩虹!
成为“蛹”的过程是艰难的,这中间可以说是五味陈杂,只有经历了这些才能得到锻炼,才能成长。
回顾这5年,有酸、有苦、有甜,有付出,也有收获。
这5年是我教学生涯中值得纪念的5年,也将是我记忆中美好的5年。
酸
小时候,我最喜欢吃酸梅这类食物,因为总会让我非常地渴望,吃到嘴里以后又是回味无穷的,一听到梅,立刻就有条件反射了,嘴里马上就有酸的感觉。
有时候人的心,也会有酸酸的感觉,非常令人渴望却又无法如意的时候,受委屈的时候,感动得时候,不都是这样一种心酸的感觉吗!
从小到大,我都一个比较要强的孩子,总是希望自己能够做到最好。
踏上了工作岗位以后,我依然改不掉这个长久以来的习惯。
在栗园镇时,我一直对自己上课时的表现充满着自信,总觉得自己是不错的,教学班的成绩一直也是名列前茅的。
而当我来到了唐马路小学,一下子面对40多人的班级和繁重的作业量,我有些不适应。
同时,学校里的组织老师讲课,听课等各种活动,每参加一次活动,我就感觉每个教师都各个身怀绝技,尤其是同组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严谨的教学态度更是让我折服。
“唐马路小学真是藏龙卧虎呀!”这是我来到唐马路小学第一年中一直在我脑海中不断出现的话语!那一年,我教的是六年级,每次测验,我们班的成绩总是第三。
每一次测验的结果出来,我的心就会变得酸酸的,原来我也渴望自己能做得很好,可是却无法如意。
那时候,同组的5位教师安慰了我,马宝军老师告诉我别太在意,其实我课上得不错,只要再教学的过程中更细致一些就可以了。
杨爱军老师还告诉我说,其实一堂课是没有完美的课的,需要不断的修改和完善,就算这样做了,依然会在课堂上生成新的问题,因为你面对的是孩子们,而不是机器人,他们有思想,会思考,而我们教师就是要不停地根据孩子们的现状抓住他们的想法来引导。
……听了她们安慰的话,我感动了,心也是酸酸的,的确如此,我太在意自己的表现,太在意课堂的形式化,却忽略了最重要的孩子,忽略了教学的本质。
明白了这些,我的心情豁然开朗的起来。
我告诉自己,有这些老师教我,帮我,我以后会做得更好!
在那一年我懂得了:一个教师的成长,固然离不开公开课,但是最能磨炼人的,则是日复一日的家常课。
因为教师的真正价值,体现在自己所教的学生身上!回顾自己所走的的教学人生,如果说前几年,是处于懵懵懂懂的状态,只知道教着一本书,不知道为什么教这本书。
对数学的思考,仅仅停留在怎么样把一节课上得让学生喜欢的层面上。
来到唐马路小学,我开始对数学教学有了些思考,我开始追问:数学能为学生做些什么?有了这样的认识,我开始反思自己的课堂,究竟我所做的哪些事,是对学生发展有帮助的;哪些事情纯粹是在搞形式化教育。
经过解剖,我发现,自己的很多教学行为,的确是搞了花架子、追教学中的一些“流行风”,而不是给孩子们最好的数学养料。
发现这些,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经过一段
时间的思考,我重拾信心,课堂上,我尽力做到不搞无用的情境,不搞琐碎的提问,努力让孩子在课堂中踏实的汲取知识,让孩子的大脑思考起来,响起愉快的笑声。
我始终以“让学生学得快乐、学得扎实”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在自己的课堂上贯彻着新课程的一些理念——把生活中的数学引入课堂,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景,让学生感觉学习数学有用、有趣。
苦
夏日里,家里总要买些苦瓜,据说有清热祛暑,明目解毒的作用,它真的很苦,是名符其实的“苦”瓜!有时候,工作一忙,我就感觉生活就如同那苦瓜一样地“苦”。
每天很忙,忙得没时间,要补课,要备课,要准备课件,特别是在公开展示课的时候,我就更忙,也更苦了。
产假后,我仿佛变了一个人一样,变得迟钝,课堂上缺乏了一种灵动的感觉。
而要强的个性,让我不甘于此,于是不管是主动请缨,还是通过评比参加的公开课,我都大包大揽下来,所以这期间的苦我是狠尝了一次,就仿佛吃了一整盘苦瓜。
2008年3月,我提前一个月到校上班,由于有一定的课件制作基础,我接受了参加教育局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课评比的任务。
在确定了讲《美丽的轴对称图形》一课后,我开始设计教学,制作课件。
由于微机技术有限,很多东西都要请王宝峰老师制作,比如flash,影像截取等等。
每当这时他都会痛快答应,有时做不完,他还要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
课件完成后,我请刘校长、陈校长和同事们为我的教学设计把关,在试讲了三个班后,这堂集大家智慧于一体的数学课,通过了教育局信息技术科老师的审核,进而参加区级说课比赛,并最终获得参加全国信息技术整合课比赛的资格。
在筹备全国比赛的前一周内,我每天晚上1点前没睡过,哄完孩子,我就坐在电脑前,不断的修改说课稿和课件。
由于时间的限制,原来3000多字的稿被缩成1800多字,既要简洁还要说的清楚,很是伤脑筋,这样文字不能表达的就用课件替代,改完说课稿,就要改课件。
最后几经易稿,我带着这节《美丽的轴对称图形》踏上了全国比赛的征途,最后获得了全国二等奖。
2008年11月,我又接到通知参加区级数学优质课评比,由于自己的疏忽把12月5日听成了12月15日。
马上就要开课,我还没准备充分,这时我是真的傻眼了。
因为临近期末考试,我还来不及给差生补课,又要讲公开课,确实是时间很紧。
记得那一周,我每天又要上课,批改作业,还要做好公开课的准备。
这一次,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苦,甚至要一度放弃准备工作。
这时刘校长和同组的杨爱军,蔡玉彤老师帮我选定《折扣》一课,我们通过研讨发现这一课时的内容,学生在五年级有基础,六年级不过是将分数变成百分数来教学,考虑到教学内容过于简单,我们大胆的将后面的学会购物一课的教学内容与其结合起来。
教学设计出炉了,我的心轻松了一大半,接下来又是课件制作,为了贴近学生的生活,我选取了开平主道上的一些商店和超市中的折扣信息。
我利用假期拿着摄像机、照相机在超市和商店门前照各种打折信息,每当这时商店里都会有人出来阻止,我免不了解释一番,遇到好说话的就可以照,遇到不好说话的,轻的大声叫你走,重的连推再搡……好不容易取得素材,制成课件,我就在校试讲了两个班。
在每节课后,领导和老师们都会给我提出许多宝贵的意见,从板书到语调到评价语……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信心满满的参加比赛去了,最后获得了区级一等奖。
这学期,我们数学课题组展开了风风火火的教研活动,自己报课,一课三讲,在一节课
中提高自己的数学教学能力。
我这次是“自找苦吃”,第二个讲了《圆柱的认识》。
准备的过程自然不必说一定是辛苦,但看到在六年级的三个班里讲的效果还不错,我觉得这个苦吃的值!同时,我们六年级数学组接受了分析冀教版第12册第5单元的任务。
要求做出书面分析和示范课录像一节,我们组合作愉快,教材分析后,由我做示范录像课。
当你好好品尝苦瓜的时候会发现,吃下去是苦的,可是不一会儿在嘴里却有一种甘甜,回味无穷。
也许苦也会带来甘甜的,只是我们没有用心去体会,去发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