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 代 农 蚂蚁垒窝要落雨。 谚 选 粹 燕子低飞要落雨。
麻雀囤食要落雪。
古 代 农 谚 选 粹
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 龟背潮,下雨兆。
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
泥鳅静,天气睛。 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同学们,用你们的慧眼、灵心去发现、 倾听大自然,用你们的妙笔去记录大自然 吧!请用准确生动富有科学性的语言写一 篇观察日记。
前者:1741年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 木抽青和开花日期 后者:1921年到193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 木抽青和开花日期
拓展链接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请运用课文介绍的知识来解释这一奇怪的现象。
•
诗人在初夏时节游览大林寺,四月,平地已是 春归芳菲落尽,但是诗人却意外发现这高山古寺 中竟有刚盛开的桃花。这首诗正好说明了课文中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高下的差异:“植物 的抽青 ,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 迟。”
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 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 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 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只”、“就”字能否删去,为什么?) 不能。“只”字说明相差较少;“就” 字表示春天短促。
四、说明方法的运用
举例子: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 分类别: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 打比方: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列数字:使事物更加准确、具体化。 作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下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 作诠释:能对事物的非本质性特征进行补充性说明。 引 用: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 摹状貌: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具体。 画图表:使读者对说明对象有更直接、更具体的了解。
• 用一些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 如:“翩然”一词,把活泼伶俐的小燕子 的形象一下子就浮现在读者的眼前。 • 如:“簌簌”一词,把变黄的树叶落下来 的样子写得有声有色,让人如闻其声。
本文语言除了生动、形象外还 有什么特点?请举例说明。
准确、严谨,也就是说平实。 句子中用了一些限制性的词 语。
下列句中加横线的字能否删掉,为什么?
我国现代物候学的每一份成就都是和他的辛勤工作分不开鬓毛衰翘首翘尾巴差异差遣差劲参差观测道观播种耕种落叶丢三落四落枕区别读音多音字shuicuqioqiochchichgungunzhngzhnglu13456101112引出物候和物候学引出物候和物候学113物候观测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物候观测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445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661010
运用一些修辞手法,使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
“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 • “大自然的语言” 指的是“物候现象” 。 • 这是比喻的说法,把大自然人格化,巧妙、 形象,能吸引读者。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 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 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 婆,割麦插禾。” (加红色的词语好在哪里?) 都是拟人手法,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可读 性。
生动、形象:说明文中穿插描写 运用一些修辞手法 用一些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平实:句子中用了一些限制性的词语, 使文章语言准确、严谨。
第一段描写一年四季的词语 春 夏 秋 冬
大地苏醒 炎热 冰雪融化 草木萌发 各种花次第开放
孕育果实
果实成熟
销声匿迹
叶子渐插描写的好处:使文章 生动形象,如一幅四季风光画。
1、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 知识。
2、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 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 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
3、植物的抽青、发芽等物候现象……不过研究这 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情况。 1、2题中的词语限制较严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 的准确性、科学性,第3句加线的句子表现了作 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尊重事实的科学精神。
竺可桢
竺可桢 浙江上虞
人,气象学家、地理 学家。他在气象学、 气候学、地理学、自 然科学史等方面的造 诣都很高,而物候学 也是他呕心沥血做出 了重要贡献的领域之 一。我国现代物候学 的每一份成就都是和 他的辛勤工作分不开 的。
区别读音——多音字
衰草连天 shuāi ——— 鬓毛衰
翘首 qiá o ———翘尾巴 qià o 差异 chā ——差遣 chāi ——差劲 chà ——参差 cī 观测 guān ——道观 guà n 播种 zhǒng
经度对物候的影响
四月的内蒙古草原
四月的大连
高下的差异对物候的影响
天山山顶和山腰的差异
古今的差异对物候的影响
古代三月的长城
现代三月的长城
课文可以分为四部分:
一、(1-3)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二、 (4-5)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三、 (6-10)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四、 (11-12)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二、理清说明顺序
思 引出物候和物候学(1-3) 路 物候观测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4-5) 清 晰 ,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6-10) 层 次 分 研究物候学的意义(11-12) 明 启示:写说明文要有条理, 。
做到思路清晰,层次分明。
物候现象的来临的决定因素:
纬度的差异
主要
空间
经度的差异
高下的差异 古今的差异
• 本文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举例说明。
1、举例子 2、列数字 3、作比较 4、下定义 5、作诠释 6、分类别 7、摹状貌 8、引用
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 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年 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 日期同1921年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 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 前九天。(“前者”和“后者”各指什么?)
次要
时间
介绍这四个因素的先后顺序可以改变 吗?为什么?
不可以,因为这四个因素是按照影响程度, 由大到小、由主到次来排列的 ;同时表明是按 从空间 (纬度、经度、高下差异)到时间(古 今差异)的顺序来安排的,使文章条理清晰。
三、跳读课文:体味文章语言
我们已学过几篇说明文,对说明文的 语言有了一定的了解。文中有的地方的 语言像《桥之美》那样生动、形象;有 的地方的语言又像《中国石拱桥》那样 平实。试举例说明。
——耕种
cuī
zhò ng
落叶 luò ——丢三落四 là
o ——落枕 là
一、默读课文: 梳理课文内容
• 读课文思考:
• 1、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纬度对物候的影响
三月的内蒙古草原
三月的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