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搬起石头打自已的脚”指的是英国也遭受到侵略,而侵略英国是“海狮计划”.
12.下列最能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西斯进行种族屠杀的证据是
A. 奥斯威辛集中营
B. 日军南京大屠杀
C。 “731”细菌部队
D。 潘家峪惨案
【答案】A
【解析】
根据题干中的要求“法西斯进行种族屠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奥斯威辛集中营是法西斯为屠杀犹太人而设的场所,A正确;B、C、D是日本在侵略中国过程中所制造的暴行,不属于种族屠杀.故选A。
【考点定位】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争
14。下列史实与法国沦亡无关的是
A。 法国政府长期执行绥靖政策
B。 德国主力突破了马奇诺防线
C. 英法在对德开战后坐失战
D. 法国贝当政府实行卖国政策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此题主要考查法国沦亡的原因有哪些,法国政府长期执行绥靖政策是其沦亡的主要原因,而德国主力突破了马奇诺防线和英法在对德开战后坐失战机是其在战争策略上的重大失误,也是其沦亡的原因,D项法国贝当政府实行卖国政策不是其沦亡的原因,贝当政府是法国沦亡后成立的卖国政府,此题正确答案为D。
①莫斯科战役使德军闪电战破产
②斯大林格勒战役根本扭转苏德战场局势
③“霸王行动”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④光复巴黎,强渡莱茵河,会师易北河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苏联在莫斯科保卫战中是德军闪电战破产,斯大林格勒战役根本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形势。故A符合题意,所以选A;参加霸王行动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是英美军队,光复巴黎,强渡莱茵河,会师易北河的也是英美军队,故排除含有③④的选项。
7。德国法西斯头目戈培尔在日记中写道:“1939年初,元首有个更大的计划,这个计划的实施,是慕尼黑协定的扩大,将使帝国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为“使帝国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德国采取的行动是
A. 吞并奥地利
B。 割占苏台德区
C. 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D。 进攻法国
【答案】C
【解析】
根据慕尼黑协定,德国割占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1939年,德国控制了捷克斯洛伐克全境,这“是慕尼黑协定的扩大”,也使德国在战略上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故C正确,B错误;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1940年德国进攻法国,AD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军事法庭将法西斯战犯起诉为:“破坏和平罪”,“战争罪”,“违反人道罪”。其中“违反人道罪”指战争发生前和战争期间,对任何平民的杀害,灭绝,奴役及其他不人道的行为.以下可以作为该罪行证据的史实是
①德国建立奥斯威辛集中营
②日本突袭珍珠港
③日本731部队进行人体实验
④德国对英国实施“海狮计划”
2.1942年,为了阻止德国获得伊朗 石油,苏联军队驻在伊朗北部。1946年初,美英将苏联继续占领伊朗北部一事提交到联合国安理会,苏联被迫撤军,与此同时,美国第六舰队部署在东地中海。美国的行动表明
A. 欧洲复兴计划开始实施
B。 其战略重点是中东地区
C. 美苏同盟关系已经结束
D。 对苏联的冷战已经开始
3.雅尔塔体制的确立使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该体制
①主要由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的协议构成
②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共同维护战后和平的精神
③在20世纪50年代初演变的特点是逐渐形成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
④建立在美苏两国划分势力范围的基础上,为美苏冷战的展开奠定了基础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点评:此题比较简单,主要考查学生对法国沦亡相关史实的掌握程度,考查的是识记能力,提醒学生要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15.1922年华盛顿会议通过《九国公约》规定,“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奖许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这一规定主要是针对
A. 日本一战期间独霸中国
6。下列说法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英国不吻合的是
A。 成为债务国
B。 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中呈上升趋势
C。 战争使英国元气大伤
D. 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答案】B
【解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英国受战争破坏大,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中呈下降趋势,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成为了债务国,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第二次世界大战也使英国元气大伤,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英国的衰落使英国的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高涨,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点睛:本题属于组合式选择题,常见解题方法有肯定法、排除法、求同存异法等。肯定法即凭借对一些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直接作答。排除法即找出一项或两项不符合题目要求的题肢,排除它,逐步缩小范围,最后留下正确选项。求同存异法即将备选项中相同的题肢放在一边不管,而将所剩余相异的题肢加以比较辨析,从而根据题干的要求得出正确答案。
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对雅尔塔体制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 反映了世界人民对和平与安全的渴望,具有一定的进步性
B. 具有大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色彩
C. 结束了欧洲国家作为世界中心的国际格局
D。 标志着两大阵营的冷战对峙局面最终形成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九国公约》”“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联系所学华盛顿会议召开的背景分析解答。
16.1919年4月22日,威尔逊对顾维钧说:“中国代表团可以看到现已造成的困难局面,劳合?乔治先生和克里孟梭先生不得不支持日本的要求。"这里的“困难局面”应该指
【答案】C
【解析】
材料“1946年初,美英将苏联继续占领伊朗北部一事提交到联合国安理会,苏联被迫撤军,与此同时,美国第六舰队部署在东地中海"反映了二战后美国挤压苏联的势力范围,说明美苏同盟关系已经结束,故C正确;材料与欧洲复兴计划无关,故A错误;美国战略重点是欧洲每股B错误;美国对苏联的冷战开始于1947年,故D错误。故选C。
C. 美国开始推行对社会主义的“冷战”政策
D. 大国间利益争夺和意识形态问题交织在一起
【答案】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苏争霸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故A项正确;A项是20世纪50年代初,排除;C项是指1946年的“杜鲁门主义",排除;D项是雅尔塔体制的特点,而不是演变的特点,排除.
点睛:注意理解时间“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
10.“本宣言签字国政府正对力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的力量从事共同的斗争,各自保证对与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材料中的“宣言”签署于
A. 1939年B. 1940
C. 1941年D。 1942年
【答案】D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1942年1月1日《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所以材料中的“宣言”签署于1942年而非1939年、1940以及 1941年,所以本题只有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冷战”政策最显著的特点是
A. 帮助欧洲复兴,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B. 支持希腊反动政权,阻止共产党掌权
C。 组建北约组织,加强与苏联抗争的实力
D. 在遏制共产主义和稳定资本主义过程中不诉诸战争
【答案】D
【解析】
【详解】美国冷战政策的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用除武力之外的一切手段遏制共产主义和稳资本主义,故D正确;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是帮助欧洲复兴,稳定资本主义制度,这不是最显著的特点,故A错误;支持希腊反动政权阻止共产党拿权,这属于冷战开始的直接原因之一,也不是冷战政策最显著的特点,故B错误;组织北大西洋联盟,加强与苏联抗争的实这属于冷战的表现和手段之一,也不是冷战政策最显著的特点,故C错误.
【答案】D
【解析】
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雅尔塔体制对于维持战后长期和平,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体现了世界人民对和平与安全的呼声,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雅尔塔体制实质是美苏两分天下,体现了大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雅尔塔体制表明美苏两国占据国际政治的中心位置,欧洲丧失了在世界政治中的中心地位,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雅尔塔体制为战后世界形成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打下了基础,但并不是两大阵营的冷战对峙局面最终形成的标志,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1939年初,元首有个更大的计划,这个计划的实施,是慕尼黑协定的扩大,将使帝国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结合所学慕尼黑阴谋以后德国的扩大侵略步伐的史实分析解答.
8.下图所示为二战时期《苏军攻克柏林》海报。图中远处是柏林标志性建筑—-凯旋门(勃兰登堡门).历史不会忘记这场神圣的反法西斯战争,其中苏联军民为战胜法西斯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下列项中对苏联在二战中的贡献,表述准确的是
A。 美与英法在分赃问题上矛盾尖锐
B。 日本在山东问题上给英法美施压
C。 德国强烈抗议英、法、美的制裁措施
D。 意大利懊恼之余退出了巴黎和会
【答案】B
【解析】
根据题干“1919年4月22日”、“威尔逊”、“顾维钧"、“劳合•乔治先生和克里孟梭先生"可知,题干与巴黎和会有关,“中国代表团可以看到现已造成的困难局面,劳合•乔治先生和克里孟梭先生不得不支持日本的要求",结合所学可以知道,“困难局面"是指日本在山东问题上给英法美施压,故B正确。其他三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CD。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德国建立奥斯威辛集中营对犹太人实行种族灭绝政策,日本731部队进行人体实验,均属于对普通平民的杀害、灭绝、奴役及其他不人道的行为.①③说法正确,故答案为A项。日本突袭珍珠港和德国对英国实施“海狮计划”,均属于军事行动,不是针对平民的措施,排除含有②或④的B、C、D项。
13. 在苏德战争关键时刻的一场战役中,斯大林发表讲话:”今天是我们在严重条件下来庆祝十月革命24周年。。我们暂时失去了一些区域,敌人已经进犯到门前.“随后战场形势迫使德军进攻重点转向南方.这次战役是( )
A。 莫斯科战役
B。 库尔克斯战役
C。 斯大林格勒战役
D. 列宁格勒战役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庆祝十月革命24周年”指的是1941年,因为十月革命是在1917年,“24周年"当然就是指1941年,而本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莫斯科战役是在1941年,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A,另外,库尔克斯战役是在1943年,斯大林格勒战役是在1942年至1943年,列宁格勒战役是在1941年至1944年,持续时间是非常长的。
B. 中国政府参加一战
C。 德国划山东为势力范围
D。 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友邦人民"指的是帝国主义列强,条约要求各国在华权利均等,实际上使中国回到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独占,可知,《九国公约》这一规定主要是针对日本的,故A正确;《九国公约》的规定主要针对日本对中国的独占局面提出的,并非针对中国参加一战问题,排除B;巴黎和会已经把德国在山东的权力转让给日本,C错误;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D。
11。1938年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说:“搬起石头打自已的脚,这是张伯伦政策的必然结果。”最能印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A.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签定》
B。 德国实施“海狮计划&#黑协定的签定
【答案】B
【解析】
张伯伦政策指的是英国的绥靖政策,而德国实施“海狮计划"是进攻英国,表明了英国是搬起石头打自已的脚,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定》是苏联的绥靖政策,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莫斯科战役的爆发和英国无关联,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慕尼黑协定的签定标志着英国的绥靖政策达到顶峰,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50年代初,美苏两极格局逐渐形成,没有出现美苏争霸,故③错误,排除;①②④符合雅尔塔体制,所以答案选C.
4。进入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雅尔塔体系演变的特点是
A。 逐渐形成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
B。 逐渐形成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