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商业建筑综合体内部公共形态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商业建筑综合体内部公共形态设计
摘要:在分析结合城市空间的设计原则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从事商业建筑综合体设计工作的实践经验,多角度探讨了其内部公共空间形态设计的实践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希望对于全面提升商业建筑内部形态空间设计水平有所帮助。
关键词:商业建筑,商业综合体,内部空间,形态设计
在现代化城市进程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城市商业综合体是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名片,给城市经济发展带了性的活力,也有助于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和流通。
从实际来看,不同的商业建筑的装修设计的实践过程中,公共空间的形态及功能设计具有较大的差异性,这里结合自身从事商业建筑的空间设计经验,探讨了商业建筑综合体内部公共形态设计要点,希望对于广大同仁起到一定抛砖引玉的作用。
1 商业建筑综合体的设计原则
在具体的商业建筑空间的设计实践中,应凸显出时代特色,坚持如下方面的设计原则,旨在全面保障构建舒适、充满活力的公共空间。
1.1人性化原则
在大型的商业空间设计过程中,更加突出“体验性经济”的特点,重点则应突出如何保障能帮助相应顾客体会到长时间步行而需要休息的特点,这也是购物中心所应该关注的重点,只有全面重视加强逐步朝着购物之外的消费体验的关注,合理化设置相应的休息场所,这样才能进一步满足相应的以人为本的原则,能考虑到顾客的生理及心理方面的需求,更好享受到休闲生活的乐趣。
1.2整体性原则
商业建筑中的公共空间属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有效实现良好的内外空间的过渡,进而能有效引领人流到建筑内部,并能满足循序渐进组
织交通的作用,充分体现出空间的引导性的作用,有效构建较为完整的场所。
同时,在此过程中,应重点明确发挥出统一化的材质、色调及主题的要求,凸显出
空间的整体性要求。
1.3经济性原则
在具体的公共空间的设计过程中,考虑到其对于整体建筑的重要性,但如果采用片面化追求气派、过于夸张的表现手法,则也是不可取的。
一定要从
经济的角度出发,选择因地制宜的方式,充分从消费者心理出发,借助于巧妙的
空间设计工作,更好地也能反映出经营者的利益所在。
2 内部公共空间形态设计
2.1对内部空间形态的要求
结合商业建筑综合体内部的实际情况,考虑到公共空间的设计实践要求,应
体现出商业功能复合性的特点,以便能进一步实现更好地消费体验要求,尽量满
足能符合实际的商业形态的聚集要求,同时,充分展示出更多种类的商品背景下,展示出更好地优质服务,提到了一定的凝聚作用,有助于构建相应的商业氛围,
聚集更多的商业人气,这样自然会大大激发消费者的消费欲望,促进经济发展。
同时,结合城市的发展要求,还应保障内部公共空间形态应展示出一定的特色,这样能激发消费者的参与其中的兴趣,有利于实现良好的消费体验。
其中,
应从细节出发来落实空间及辨识度的要求,并能满足空间设计中的舒适性要求。
在营造良好的舒适范围的实践中,也是意味着能进一步提升经济效益。
另外,还
应合理化空间的整体温度及人流量的控制,落实具体所配套的符合休息的场所及
设施,便于更好地为顾客营造良好的购物环境,体现出顾客为主体的原则。
2.2内部空间形态设计方面
在设计内部公共空间形态的实践中,应从整体出发,有效落实具体的空间细
节环节中,如,开展符合一定特色的广场及中庭的设计。
考虑到城市商业综合体
的公共空间的组织结构的特点,结合城市空间组合的发展要求,具体可以涉及到
环形空间、放射型空间、线型空间等情况。
其中,线型组织结构较为常见,主要
是沿着主线来开展排列相关的功能空间,能有效在一定主题要求下,实现走廊、
步行街等形态设计相应的串联要求,保证体现出相关的秩序性要求。
考虑到城市商业综合体的室内步行街的发展情况,属于典型的线性空间的特点,并能融合出相应的多样化的商业业态,并在其中还应搭配良好的环境,便于
消费者愿意聚集在此,构成相应的公共空间。
具体来看,主要涉及到通过点、线
组合方式,体现出一定的适应性特点。
具体在进行设计内部的公共空间形态的环节,还应重视顶界面和侧界面的情况。
顶界面在设计环节中,应体现出相应的视
觉展现形态,并加强相应的定期化清理工作,落实明确保障较高质量的视觉效果。
具体顶界面设计,应展示出个性化特点,旨在突出空间中良好体验。
侧界面主要
集中在相应的台阶、自动扶梯、壁面情况,这些都是侧面的实体要素。
在具体的
空间设计环节中,应明确主题下的特色化要求,体现出较强的协调感,满足环境
的美观及舒适的要求。
2.3注重中庭空间的形态设计
结合城市商业建筑综合体的空间组织的情况,如果始终坚持单一化的空间组
织形式,则难以满足预期要求。
这就应保持中庭空间的多样化特点。
比如,针对
双向中庭的形态设计来说,意味着能体现出两面向外敞开的特点,进而展示出相
应的通透性的要求,实现预期良好的感官效应,有利于激发消费者参与其中。
对
于三向中庭的设计意味着突出一侧敞开的特点,能实现通风的要求。
而对于四向
中庭的形态设计中最为突出就是四面封闭而向上敞开的特点,这种主要是集中表
现出一定的休息要求。
同时,在进行条形中庭的生态设计环节,可以选择合理化
的连接方式,进一步展示出水平空间的向上感、延展性的要求。
具体的合理化设计中庭空间形态的特点,应明确相应的尺度要求,过大、过
小都难以满足空间的要求。
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下,合理化开展公共内部空间
的中庭形态设计实践中,应明确发挥出最优距离,有效控制设计距离在20-25m
的范围。
并能满足的最佳视线角度是45°的要求下,合理化设置5-7层的要求。
通过这样形态设计工作,能有助于实现预期的经济效益目标,更好地推动经济发展。
3 结语
综上所述,结合商业建筑综合体的内部公共空间形态的多角度的设计及思考,为了进一步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应突出合理化的精确化设计措施,加强中庭形
态设计优化,进而展示出相应的内部公共空间形态设计的优化,促进本地区域经
济的快速发展,也有助于树立良好的城市名片,进而带动着城市发展中的内部空
间形态设计的不断完善,更好地维系好我国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立军.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的地域文化重构[J].包装工
程,2019,40(6):297-300.
[2] 郑成艳.基于多元公共空间的建筑设计与室内空间的融合[J].建筑结
构,2020,50(20).
[3] 管如意.生态建筑下建筑设计的应用探讨[J].工程与建
设,2017,0(6):773-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