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13 音乐巨人贝多芬训练案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音乐巨人贝多芬
一、基础知识练习
一、根据拼音写汉字
1.深suì________ 2.踌chú________ 3.pán________石
4.门kǎn________ 5.niē________弄 6.清xī________
7.头lú________ 8.喧 xiāo________
二、解释加粗字
1.小心翼翼() 2.零乱不堪()
三、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描写方法
A.他敲敲自己的耳朵,随手拿过来一张纸一枝铅笔给客人。

()
B.客人带着好像敬畏又好像怜惜的神情,默不作声地望着他。

()
C.一个身高五英尺左右的人,两肩极宽阔,仿佛要挑起整个生命的重荷及命运的担子。

()
二、综合能力练习
他接着说:
“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扎出来。


贝多芬激动而又沉郁的情绪深深感染了来访者,客人不停地记下来。

命运加在贝多芬身上的不幸是将他的灵魂锁闭在磐石一样密不通风的“耳聋”之中。

这犹如一座不见天日的囚室,牢牢地困住了他。

不过,“聋”虽然带来了无可比拟的不幸和烦忧,却也带来了与人世的喧嚣相隔绝的安静。

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

贝多芬留客人在他屋子里吃简便的晚餐。

在晚餐桌上说起他往昔的许多故事,包括他在童年时跟海顿和巴赫学习时的生活,包括他为了糊口指挥乡村音乐队的生活……请看一看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在那本大书里流着一条大河,那条大河就是从贝多芬身上流出来,并且加以引申开的。

贝多芬向他的客人叙述最后一次指挥音乐会的情形。

那次节目是《费黛里奥》。

当他站在台上按着节拍指挥时,听众的脸上都有一种奇怪的表情,可是谁也不忍告诉他。

演奏告终,全场掌声雷动。

贝多芬什么也听不见,很久很久背身站在指挥台上,直到一个女孩拉着他的手向观众答谢时,他才缓缓地转过身来。

原来他完全聋了!他永远不能担任指挥了!
贝多芬对客人大声地说:“听我心里的音乐!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觉!一个乐队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
1.“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这里的“永恒”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看一看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在那本大书里流着一条大河,那条大河就是从贝多芬身上流出来,并且加以引申开的。

”这句话应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听我心里的音乐!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觉!一个乐队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这句话有何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拓展延伸练习
心灵之灯
表姐从事特殊儿童的教育工作,使我有机会和那些有残障的小朋友打交道。

一次,我替表姐接一位盲童回家过夜。

夜很深了,他不肯睡觉,却安静地坐在我身边。

他的发问打破了夜的沉默:“您能告诉我‘红’是什么样子?”这下可把我问住了。

思考了一阵,我只有笨拙地解释:“你感受过‘火’吗?火是‘红’的。

”“那‘红’一定很烫呀!”他说。

我又讲:“老师给你讲过太阳吗?太阳是‘红’的。

”“那‘红’一定可以给你们光明了?”“我们身体里的血也是‘红’的”。

“那‘红’一定是流动的。

”我发现自己根本无法给他解释清楚抽象的“红”是个什么样子,因为在他的世界里只有黑一种颜色。

我颓然地想:失去了眼睛,实在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这时,盲童自言自语地说:“红是流动的、是烫的、是发光的,好美丽哦!”在我们明亮的眼睛中一成不变的事物,到了他的世界里却具有了这么多种美好的属性,多么敏锐的感觉!
“大哥哥,你听!”他突然喊道,“你听,外面有小猫在叫。

”我仔细聆听,却没有听见什么动静。

我茫然地沉默不语。

他拉着我的手坚持说:“是有猫叫!”我只好顺从地打开门,呀!真有一只冻得瑟瑟发抖的小猫“喵喵”地在叫。

他失去了眼睛,耳朵却比常人更能倾听外界的声音,他是用心在领悟这个世界,而我们这些正常人只是运转我们的感官,听到的是谁家在吵架,谁家在打麻将之类的嘈杂之音。

他的遭遇使他更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在普通声音中分辨出最动人最惹人爱怜的声音。

他是不幸的,却又是幸运的。

幸运的是他比我们多一分细腻的情感,比我们更加珍惜活着的美丽。

有一个故事说,乡下有位瞎婆婆在自家院门外安装了一盏灯,她说这是为了过路行人的安全。

老人用灯为别人照路,同时也点亮了自己持久不息的生命之灯。

我黯然,检讨自己在物欲横流的商业社会,是否已经迷失方向,已经不能承受生活的平凡之美?
1.给字注音。

颓()然悲天悯()人
2.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题: ________。

3.你能体会出当无法给他解释清楚抽象的“红”是个什么样子时“我”的心理吗?请描述此时的心理:________。

4.在“我颓然”时,盲童却自言自语“好美丽哦!”此时,你有什么感想?
5.文章最后作者为什么要写“瞎婆婆”的故事?
第十三课
参考答案
一、1.邃 2.躇 3.磐 4.槛 5.捏 6.晰 7.颅 8.嚣
二、1.小心谨慎的样子 2.能忍受
三、A.动作描写 B.神态描写 C.肖像描写
四、1.“永恒”指作为心灵载体的音乐艺术 2.《约翰·克利斯朵夫》以集中表现克利斯朵夫的生活遭际和人生追求为基本内容,贯穿在小说中的是克利斯朵夫对艺术和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不懈追求。

克利斯朵夫的经历和性格与贝多芬相似,罗曼·罗兰完成于此前的《贝多芬传》是最著名的贝多芬传记,《约翰·克利斯朵夫》最初就是受贝多芬精神的感召而创作的。

3.贝多芬以他整个的生命和热情从事音乐创作,音乐在贝多芬的笔下和心里,
已经成为生命的象征,而乐队只能奏出有声的音符,却不能完美传达心灵的律动和生命的节奏,即贝多芬“心里的音乐”。

课外阅读:
1.略
2.幸运的是他比我们多一分细腻的情感,比我们更加珍惜活着的美丽
3.参考:对盲童不能像我们一样感受生活很同情,也很痛苦
4.盲童很乐观,很热爱生活,让我们自愧不如。

5.瞎婆婆和盲童虽身有残疾但在他们的心灵深处都有盏生命之灯使他们更热爱生活,热爱生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