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达标测试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
七年级·语文上(R版)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1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3分)
A.陌.生(mò)宿.儒(sù)秕.谷(bǐ)暂.时(zàn)
B.确凿.(záo) 绽.开(dìng) 惭愧.(kuì) 赠.送(zēng)
C.菜畦.(qí) 浸.满(qìng) 不惑.(huò) 尴尬.(gà)
D.蝉蜕.(duì) 搓捻.(niǎn) 笃.志(dǔ) 不愠.(wēn)
2.下面各项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云宵感慨人迹罕至风流倜傥
B.严厉驾驶截然不同全神贯注
C.脊梁跨进浑为一谈诲人不倦
D.缠络慕名油然而升不求甚解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浙江的一位老医生为给患者看病废寝忘食
....的照片被传上网络,获得众多网友点赞。
B.在云南万人捉鱼狂欢活动中,捉鱼大军浩浩荡荡涌入南垒河,
顿时河岸上下人声鼎沸
....,人欢鱼跃。
C.展览馆里展出的各种工艺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
D.国庆节期间,广场上摆满了一串红,真是花团锦簇
....。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为了杜绝中国式过马路的不良行为,每个人心中都必须绷紧一根安全弦。
B.这种网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质量。
C.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解决、分析、观察问题的能力。
D.由于全社会厉行节约之风,给高端餐饮企业和星级酒店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5.请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根据语境,在横线上补写句子。
(3分) 生活中,许多人和事的意义不是单一的。
父母,不只是生养我们的亲人,更是我们精神的导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功,不只是滴落的汗水,更是失败的结晶。
厚重的生活需要我们用心领悟。
6.古诗文默写。
(6分)
(1)________________ __ ___,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峨眉山月歌》)
(2)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3)子在川上曰:“________________,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
(4)________________,应傍战场开。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5)《论语·学而》中表明一个有修养之人的心境不受别人影响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中写诗人登临城楼所望到的景象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你为大家做《朝花夕拾》的荐读演讲。
下面是演讲稿的片段,请按要求填空。
(5分)
亲爱的同学们:《朝花夕拾》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我建议大家读一读。
在书中,有描述“我”与小动物为友的①________;
有表现“我”在日本与师友交往的②________;也有反映“我”
的家乡的赛会风俗的③____________。
这些温馨的回忆里,蕴含着作者④__________________和⑤__________________,令人回味无穷。
(1)将下面篇目的序号填在①、②、③处的横线上。
(3分)
A.《狗·猫·鼠》B.《阿长与〈山海经〉》
C.《〈二十四孝图〉》D.《五猖会》
E.《无常》F.《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G.《父亲的病》H.《琐记》
I.《藤野先生》J.《范爱农》
(2)在④、⑤两处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短语。
(2分)
8.综合性学习。
(5分)
某初中学校对在校学生有关“阅读”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将调查发现公布如下:
材料一课外阅读
材料二语文学习困难生
阅读能力:10%的学生基本读不懂作品,55%对作品的内容写法似懂非懂,35%看不出作品好在哪里。
写作水平:情感积累欠缺,矫揉造作;知识面狭窄,素材贫乏;立意肤浅,认识能力偏低;写法粗陋,语言枯燥。
(1)研读以上两则材料,写出你探究发现的结果。
(3分)
(2)该校某班拟于“世界读书日”期间开展以“爱读书、会读书”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有针对性地设计一项活动;仿照示例写一句话,以表达你对读书的感悟。
(2分)
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仿写示例:读书犹如览胜,山川之俊美,江河之绮丽,林木之神秀,
尽收眼底。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探究(39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15分)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9.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4分)
(1)与朋友交而不信.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不堪.其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饭.疏食,饮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择其善者
..而从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11.与成语“取长补短”的意思相近的一则语录是第________则;在学习文言文时只注重朗读背诵而忽视理解词语的意思,就很容易迷惑而无所得,如果让你针对这种情况从上述语录中选取合适的句子来劝勉自己,应选第________则。
(4分)
12.请联系实际,谈谈你对“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体会。
(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8分)
孔子见罗雀者①
孔子见罗雀者,所得皆黄口②小雀。
夫子问之曰:“大雀独③不得,何也?”罗者曰:“大雀善惊而难得,黄口贪食而易得。
黄口从大雀,则不得;大雀从黄口,亦可得。
”孔子顾谓弟子曰:“善惊以远害利食而忘患,自其心矣,而以所从为祸福。
故君子慎其所从,以长者之虑则有全身之阶,随小者之戆④而有危亡之败⑤也。
”
(选自《孔子家语》)
【注释】①罗雀者:张网捕鸟的人。
②黄口:雏鸟的嘴为黄色,后又借指雏鸟。
③独:唯独,只有。
④戆(zhuàng):愚直。
⑤败:祸乱,祸害。
1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3 分)
(1)所得皆.黄口小雀______________
(2)黄口从.大雀,则不得______________
(3)孔子顾.谓弟子曰______________
14.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
(画一处)(2分)
善惊以远害利食而忘患
15.你从本文中获得了哪些启示?(写出两点即可)(3 分)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6分)
想起那年读书时
谷煜
①真的,读书,是件特别好玩的事情。
②十来岁,三年级,天不怕地不怕的感觉,不管生疏,常常和同学去串门。
到了别人家里,是安静的,不声不响,微笑,直盯着土屋墙壁上的黑白报纸。
那些报纸,是一些富裕人家不知从哪里弄来的,贴在墙上,给土屋一点美观,不至于到处露着暗灰的墙皮。
有字,可读,真好。
③看着看着,身子会趴下,因为,靠底下的一些字,实在是看不
清了。
而下面的报纸,往往是更旧一些,泛着黄色,伴随着一丝丝潮潮的味道。
而于我,是温润,是隆重,闪着华丽的光,仿佛是琥珀。
④慢慢读完一面墙,真畅快呀。
⑤当时,除了课本之外,再也找不到书可读,偶然在同学家发现这样的“报纸墙”,自是欣喜若狂,也就有了这“串门”的雅好。
⑥慢慢地,很多人知道我喜欢“读字”,便有人告诉我,谁谁那里有小人书,可以借着看看的。
听了那些陌生的名字,怵头,哪里认识人家呀?怎么办?
⑦便央求妈妈去借,大人总会和人家说上话的吧。
⑧那时候的小人书,人人当宝贝的,自是不会轻易借出。
便苦口婆心地求人家,一遍遍保证,不会弄丢的,不会弄脏的,不会弄扯的,一定按时还……终于,在人家一遍遍的叮嘱里,在犹豫的眼光里,拿到了小人书。
⑨抱着书,飞奔回家,小心翼翼放在床头一角,赶紧吃饭写作业,然后,扎在灯下,一声不吭,一页页,仔仔细细看过去。
⑩夜,深了,抚摸着小人书,恋恋不舍地睡去,天亮,它就该物归原主了。
○11还有让人欢喜的,是过年放鞭炮,很多鞭炮是用废弃的书本卷成的,鞭炮在炸开的刹那,很多带着字的碎片,仿佛一个个精灵,舞蹈着,纷纷而来。
我笑着跑着去迎接那些碎片,在碎片里,看到一个个的“断句”,或者几个词语,那种此起彼伏的文字阅读,仿佛海边的波浪,一波波地涌动而来,真好。
12当然,也会有大的收获,就是包鞭炮的纸张是大一些的(有时放○
学路上也会捡到一张大大的报纸,然后一路开心),捡来,展开,抚平,偶尔会读到一段故事,也许没有开头,也许没有结尾,但有一些词:万水千山,碧波荡漾,寂静芬芳,花来衫里,影落池中……它们,总像是春天拂过的风,暖暖的,通身清透。
13拥有淋漓畅快的读书机会,是因为村里一户人家,做起了废品○
收购的买卖。
他家的院子里,堆满了瓶瓶罐罐,纸箱书本。
没有任何人邀请,我就成了人家的“座上客”,只要一有空闲,就跑到人家的院子里,那个小小的院落,被我一寸寸地丈量过了。
也是在那个时候,我看到了一本本完整的杂志,一本本很旧很破,几乎还是繁体字的《西游记》《反唐演义传》……一路读起来,磕磕绊绊的,但总算能读过去。
14坐在小小的院子里,有书天地,满心欢喜。
○
15看不完的时候,要拿回家看,人家说不行。
谁会无缘无故相信○
一个不认识的小姑娘呢?
16怎么办?
○
17偷呗。
悄悄偷回家,连夜看,赶紧看。
第二天去的时候,再悄○
悄把书放下,生怕人家发现找到家里来,那样,肯定会有一顿暴揍的。
也会有晚放的时候,是因为看到了喜欢的地方,要抄下来,就会晚一些送过去。
还好,一直没有发生血腥事件。
18慢慢地,条件好了,来到乡里读书,可读的书多了起来。
但是,○
却因为爱熬夜,受到了妈妈的限制。
为了防止妈妈批评我,我钻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电池没得太快,也不是长久之策,就和妈妈打游
击战。
19那时候,没有雾霾,夜晚总是清亮亮的,我就盼着每个月的十○
五六,在月光下看,但眼睛看得疼啊,试了几次之后,也就放弃了。
20月光下,窗台边,一股清凉气,几声蟋蟀鸣的浪漫场景,却是○
在少年的记忆里,飘飘欲仙。
21后来啊,读书的种类,读书的桌子,读书的茶台,读书的座椅,○
读书的场地……慢慢丰富起来,读书的每一个刹那,都仿佛是时光滋养的花枝,慢慢开出耀眼的花来。
22多年以后,到底还是因为这书,生出了一些灵性,鲜亮了人生。
○
23蓦然回首,一路走来的读书时光,在阳光丽日里,散发着温暖、○
生动、可爱、亲切。
一纸一片,在呼啦啦的青春里,依然于素色中呈现着夺目的光芒,素手拈花,好似故人来。
这好玩的读书往事,想想就笑意盎然,关乎经脉,关乎底气,怎不值得终生记忆?
(原文有删改) 16.作者回忆了“那年读书时”的哪些事?请简要概括。
(5分)
17.下面句子的语言富有表现力,任选一个角度加以赏析。
(3分) 抱着书,飞奔回家,小心翼翼放在床头一角,赶紧吃饭写作业,然后,扎在灯下,一声不吭,一页页,仔仔细细看过去。
18.作者回味一路走来的读书时光,写了“素手拈花,好似故人来”
的句子,句中的“花”指的是什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19.结合全文,说一说文末画线句子有何作用。
(4分)
这好玩的读书往事,想想就笑意盎然,关乎经脉,关乎底气,怎不值得终生记忆?
三、作文(50分)
20.请以《给老师点赞》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叙事完整;②围绕中心;③不少于500字。
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1.A点拨:B项“绽”应读zhàn,“赠”应读zèng;C项“浸”应读jìn;D项“蜕”应读tuì,“愠”应读yùn。
2.B点拨:A.宵—霄;C.浑—混;D.升—生。
3.D点拨:“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景象,用在这里不合语境。
4.A点拨:B项搭配不当,“加快”和“质量”不搭配;C项语序不当,“解决、分析、观察问题”应为“观察、分析、解决问题”;D项成分残缺,可删去“由于”。
5.示例一:朋友不只是顺境中的锦上添花更是困境中的雪中送炭
示例二:读书不只是知识的积累更是心灵的远足
示例三:成长不只是年龄的增长更是心智的成熟
6.(1)峨眉山月半轮秋(2)落花时节又逢君(3)逝者如斯夫(4)遥怜故园菊(5)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6)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7.(1)①A②I J③D E(2)④深沉的情感⑤理性的批判
8.(1)当前绝大多数初中学生对读书缺乏浓厚兴趣和整体性计划,缺少正确的读书目的和读书方法(或积累思考的习惯),因此导致了部分学生尤其是语文学习困难生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的低下状态。
(2)活动示例:开展“成长离不开阅读”主题演讲活动;举办“名人与书”故事会;开展“被一本书感动”好书推介活动;举办“学会阅读”读书经验与方法交流会……
仿写示例:读书犹如探宝,高山之灵芝,深海之珍珠,地下之金石,尽归囊中。
二、(一)9.(1)诚信。
(2)能忍受。
(3)吃。
(4)好的方面,优点。
10.(1)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浮云一样。
(2)博览群书广泛学习,并且坚定志向,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
11.五二
12.示例:孔子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精神十分可贵,但更可贵的是,他不仅以善者为师,而且以不善者为师,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
他的这段话,对于指导我们处世待人、修身养性、增长知识,都是有益的。
(二)13.(1)都。
(2)跟随,跟从。
(3)回头。
14.善惊以远害/ 利食而忘患
15.示例:一是不要只顾眼前利益;二是要多借鉴长者的经验;三是要有忧患意识;四是要谨慎择友;五是不仿效年轻人的愚蠢鲁莽。
(写出两点即可) 【译文】孔子看到张网捕鸟的人,捕到的都是黄口的小雀。
夫子问捕鸟的人:“唯独大雀捕不到,为什么呢?”捕鸟人说:“大雀容易警觉,所以不易捕到;小雀贪吃,因此容易捕到。
如果小雀跟从大雀,就捕不到(小雀);如果大雀跟从小雀,也能捕到(大雀)。
”孔子回头对弟子说:“容易警觉就远离了祸害,贪吃就忘记了祸害,这是出自它们的本性,但却由于所跟从的对象不同或得到福或得到祸。
因此君子应当慎重地选择所要跟随的人,依靠年长者的谋虑就会有保全自身的凭借,跟从年少者的愚直就会有面临危险死亡的祸患。
”
(三)16.去别人家读“报纸墙”;借小人书读;捡包鞭炮的纸读;到经营废品收购买卖的人家的院子里读书;来到乡里读书,月光下读书。
17.一连串动词,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我”得到书的喜悦心情,及对读书强
烈的渴求。
18.句中的“花”指的是书。
这句话生动地写出了作者回忆“那年读书时”的心情,表现了作者对读书的依恋。
19.总结全文,点明主旨,呼应开头,强化作者对读书往事的怀恋。
三、20.思路点拨:首先明确写作对象是“老师”,当然这位“老师”可以理解为学校中为我们传授知识的老师,也可以理解为“能给予自己知识的人”“对自己有积极影响的人”。
“点赞”表明这位老师的行为传递了正能量。
写作时要联系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来写。
例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