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师德禁行红七条心得体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高校教师师德禁行红七
条心得领会
教育部公布的《对于成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体制的建议》中
明确:成立健全高校教师违犯师道德为的惩办体制,划出对高校教师拥
有警告教育意义的师德禁行行为“红七条”,并成立问责体制,对教师
严重违犯师道德为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结果的,追查高校主要负责人的
责任。

“红七条”包括伤害国家利益,伤害学生和学校合法权益的行为;在教育教课活动中有违反党的路线目标政策的言行;在科研工作中故弄
玄虚、剽窃剽窃、窜改并吞别人学术成就、违规使用科研经费以及滥用
学术资源和学术影响;影响正常教育教课工作的兼职兼薪行为;在招生、考试、学生推优、保研等工作中营私作弊;索要或收受学生及家长的礼物、礼金、有价证券、支付凭据等财物;对学生实行性骚扰或与学生发
生不正当关系;其余违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

高校教师有违犯
“红七条”情况的,依法依规分别赐予相应处罚。

教师为民师表,就应当坚固建立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学生做出
师范,在学生心目中建立起教师崇高的人品形象,从而做到“亲其师、
信其道”发挥教师对学生的示范、指引作用。

作为高校教师要清醒地
认识到自己一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博爱之心,
清醒地认识到“红七条”是不得同意超越的。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增强教师的师德师
风教育是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热门焦点问题。

我国《教育法》明确规定,教师应当恪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关怀、爱惜全体学
生,尊敬学生人品,促使学生在道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经过学习,在思想上和意识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充足认识了作为一
名新时代教师的责任和重担,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说个人的心得体
会:
一、敬业爱岗,乐于奉献
敬业爱岗,这是师德的基础,敬业爱岗是使所有其余素质成为可
能的特点。

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辛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情、
时间、精力以致所有心血的付出,这类付出是要以激烈的使命感为基
础的。

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人,要甘于孤独,甘于辛勤,乐于奉献。

作为教师,我们必定要有热爱教育事业的使命感和甘为人梯的奉献精
神、敬爱和爱惜学生的人文精神、为人师表和严以律己的风采以及关
怀集体和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二、热爱学生,以情育人
爱心是师德修养的重要表现。

关爱学生,尊敬学生人品,促使他们
在道德、智力、体质各方面都获得发展。

多与学生进行感情方面的交流,做学生的贴心朋友。

爱需要教师对学生倾注相当的热忱,对其各方面赐
予关注。

爱使教师与学生互相依存中获得心灵达到交流,共同分享成
功的欢喜,分担挫折的烦忧。

和睦的师生关系,是促使学生学习的激烈
动力。

要做到能爱、善爱。

要爱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微
小“闪光点”,要爱他们拥有极大的可塑性。

要爱他们在教育过程中
的主体能动性;要爱他们成长过程中孕育出来的一串串教育劳动成就。

“爱”要视同一律,锲而不舍;“爱”要面向全体学生。

多给他们一
份爱心,一声赞叹,一个浅笑,少一些说教。

要多和他们谈心,在学
习上和生活细节上关怀他们。

三、抢先垂范,为人师表
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这是一个多么神圣的字眼,老师
职责不但是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以教书育人为崇敬的职责,并能从
中享遇到人生的乐趣。

以自己的真挚去换取学生的真挚,以自己的正
直去修建学生的正直,以自己的贞洁去塑造学生的贞洁,以自己人性
的美好去描述学生人性的美好,以自己崇高的道德去培育学生崇高的道德。

教师应是最能言传身教的人。

教师的思想感情,办事真谛、人生看法、道德境地、道德涵养甚至言谈举止、音容笑容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
的印象,对学生有着熏陶引诱和耳濡目染的影响。

这就要讨教师言教、身教,而且做到身教重于言教。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学生老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拟的对象。

教师的一言
一行,一举一动,常常被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内心,模拟内行动上。

因此,我们教师需要到处为人师表,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抢先垂范,作出楷模。

教师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类人。


学生勤苦学习,自己就一定学而不厌,手不释书;要学生仔细劳动,自
己一定热爱劳动;要学生讲文明礼貌,自己一定辞吐高雅,远离庸俗。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
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从而“乐其道”。

四、踊跃进步,不停学习
作为一名教师终生学习,不停进步,这是时代呼喊,也是新一论
课程改革的要求,新课程的开放性、研究性、多元性等等特征使我们面
对严重的挑战。

我们建立终生学习看法,不停在念书学习中拓宽知识
视线,更新知识构造,这是我们的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

要深入学习教
育学、心理学、教育方法等方面的知识,把教育理论最新研究成就,导
引学科的发展。

对于一个“传道受业解惑”的教师,知识的多少是特别重要的标准,况且现在世界知识倍增和知识更新的速度愈来愈快。

教师要指引学生
成为个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体,就应当有终生学习的精神和能
力要在不停更新自己的知识、思想和看法的同时,掌握新的信息和教
育技术、方法、手段,从而适应创新教育的重要学习精神还能够提高教
师与学生间交流的层次和水平,学生因有了更高的目标而遇到激励,
教师因学生的主动精神而感觉压力,形成双主体间的互动场面,增强
教育活动的实效。

五、热爱学术,求真求实
高校教师要有知识教授和优异道德塑造的能力,既要有教书育人的责任,又要有科学研究的责任。

学术道德规范作为高校教师师德系统中的重要构成部分,是权衡教书水平的重要尺度。

这就要求我们要在学术的研究过程中热爱学术,追求真谛,养成谨慎治学,探究创新;不怕艰辛,奋勇行进;甘于孤独,淡泊名利;坚持真谛,修正错误;
尊敬客观事实,同等对待学术活动,以及尊敬别人学术成就,互相学习,促使交流。

上述几点是每一名教师都应当拥有的,也是最基本的行为质量。

有人说:“假如一个教师把热爱教育和热爱学生联合起来,他就是一
个完满的教师。

”反过来说,假如我们只知道教书而不知道育人,那么,只好称其为“教书匠”,所谓“人类灵魂工程师” 也是空有其名。

由此看来,“德”是给予人灵魂的基石。

道德的培育和提高,不论是
对教师自己仍是对学生都是尤其重要的。

作为高校教师的我们,必定要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同时,担负起提高民族素质,增强综合国
力的历史重担,浑身心投入到高等教育事业不停向前发展的伟大实践
过程中,不停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易职业道德质量,使自己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优异高等学校教师。

在思想上崇尚、恪守师德,内行为上,表现师德,只有在社会实
践中进行道德涵养,才能真实认识善和恶,才能体验到增强道德涵养的紧急性。

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依赖自己的师德标准去耳濡目染的影
响每一位学生,从而在教书育人中感觉一份欢乐,一份成功。

在优异的师德中表现自我的存在,实现自我价值。

商学院:
2016年 8月 10 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