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花米饭”的传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色花米饭”的传说
每年清明节来临,黔西南许多民族都要制作“五色花米饭”,到祖宗墓地上坟,作为特定供品。
关于“五色花米饭”,这里边有一个极富正能量的民间传说呢。
相传很久以前,有回、汉、苗、壮、布依五个民族的五个孤儿在北盘江河畔放牛认识“打老庚”(即同岁相拜为异性弟兄)。
后来,五老庚干脆相邀在北盘江边建房组成一个大家庭。
他们开荒种地,捕鱼牧羊,都娶上媳妇有了孩子,过着丰衣足食的幸福生活。
后来,五老庚的共同家庭人口急剧增长,到了该分家的时候。
五老庚商议:北盘江流域土地很多,干脆分成五家,相互通婚,相隔两里地左右各自发展成寨。
回族大哥阿兴往左两里居住称“大哥寨”,汉族二哥阿旺往右两里居住称“二哥寨”,苗族三哥阿发往上两里居住称“三哥寨”,壮族四哥阿达往下两里居住称“四哥寨”,布依族老五阿瞒居住原址称“满哥寨”。
五老庚的子孙在盘江河畔相互扶持,相互帮助,发展都很好,通过几百年后都形成了五个上百户的村寨。
五老庚死后坟墓都葬在一起。
所有的后裔都称五老庚的坟墓为“五老庚祖坟”,共同祭祀和管理。
一年清明节,五族子孙上坟时共同商议,要用一种饮食文化来纪念“五老庚”当年的团结协作的精神,于是大家献言献策。
最后形成决议:用五种颜色制作“花米饭”。
怎么制作呢?于是分配任务:回族制作精美白米饭,汉族制作黄米饭,苗族制作黑米饭,壮族制作紫米饭,布依族制作红米饭。
制作“花米饭”,其实主要是染色问题。
白米饭本色就是白色,制作不难;黑米饭采用“鸭樟榔树叶”取汁染色,也不难;红色采用红豆也可以染色,亦不难。
其中的黄、紫二色却是花了些经历的。
清明时节,芳草依依,百花鲜艳。
汉族家族派了个年轻小伙阿灵去山上找黄色染色植物,壮族家族派了个聪明绝顶的姑娘阿巧去找紫色染色植物。
阿灵来到南山,没有找到黄色染色植物,但是却意外发现了虎杖(紫草);阿巧来到北山,没有找到紫色染色植物,也意外地发现了黄米饭花。
太阳快落山了,两人来到南北山汇合处的山垭口,因都没有找到各自需要的颜色染色植物,心中郁闷,都找了一块石头坐下来,唱起了山歌。
阿灵:太阳下山天要阴,哥找黄色费精神。
南山找齐北山转,不见颜色哥灰心。
阿巧:劝哥不要太灰心,雨下久了天就晴。
天下本来多怪事,买姜难遇卖姜人。
阿灵:出门找色是清明,大山垭口遇美人。
听妹山歌含义重,知道跟哥说一声。
阿巧:妹家跟哥说一声,黄色妹家已知情。
妹家难找紫色草,哥家知道说一声。
阿灵:鲜嫩紫草南山生,哥家偶然也知情。
只要南北两山会,完成任务一身轻。
阿巧:哥家本是聪明人,明明白白是知音。
只要哥妹联起手,五色米饭敬祖人。
阿灵和阿巧通过山歌互通有无,互相帮助,找到了虎杖(紫草)和黄米饭花。
通过研究,制作出了香喷喷的黄米饭和紫米饭。
五个家族把五种颜色的糯米饭混合在一起,就成了花米饭。
族中老人说,这五种颜色象征五个民族和家族,混合在一起表示相互团结协作的意思。
后来,阿灵和阿巧因寻找原色而结缘,最后成了一对夫妻。
两夫妻后来对花米饭又进行潜心研究,包括从选择优质糯米,色彩染法,制作五色花米饭的工艺流程等,最后制作出来的花米饭既有药用价值,又是一道香喷喷的美食。
据说,这道美食被黔西南各族群众学了去,成了供奉祖先、祭祀山神、水神、泼洒圣水、全民欢乐的传统节日上不可或缺的祭品饭食。
至今,各地民族仍保留着原始制作工艺及配方。
“花米饭”的制作过程相当复杂。
每年的秋后,人们就把上等的糯米挑选出来,单独放好留做花米饭用。
到次年三月,到没有污染的山上,采回可食用的野生色素植物,把根、茎、花、叶分别捣碎,提取出色素,用盆装好,以备后用。
用来染成黑色的植物称“鸭樟榔树叶”。
将不老不嫩,适合染色的鸭樟榔树叶洗干净,再将其捣碎,取其汁,再将汁水加热,取其色水浸泡而成。
用来染成黄色的植物布依语称“杜亚(糯娅)”,科学术语称“密蒙花”,又称小棉花、黄米饭花、清明花。
清明花为多数花蕾密聚而成花序小分枝,呈不规则团块状,表面黄色或棕黄色,并有单个散在的花蕾,生于山坡、河边、丘陵和杂木林地带,通常为半阴生。
在民间疗法中,单方熬汤服用能治疗糖尿病、头晕等症状。
用来染成红、大红、紫三色的植物是用一种叫做“姊妹饭叶”的植物汁来浸泡,颜色间的区别是叶浓度的差别。
科学术语叫虎杖。
将这些植物洗净,再放入锅中煮,将汁水加热,取其色水,浸泡而成。
待几种染色原料加工好后,再将泡好的糯米分别装入盆中,将色汁分别掺进去搅拌,待色汁完全将糯米浸透后,就把米淘洗干净,分层放入甑子里蒸熟。
一小时后,满甑子红、黄、紫、黑等鲜艳的色彩在浓浓的蒸气中呈现,米饭的香味隔很远就能闻到,真是“一家蒸饭,十里飘香”。
蒸好的“花米饭”还要倒入簸箕内晾干,此时的五色花米饭色泽鲜艳、五彩斑斓,喜甜食的再加上一点蜂蜜,又香又甜的花米饭清香四溢、纯正味道富有植物清香,吃起来令人清香可口、回味无穷。
“花米饭”可蒸热再吃,也可凉吃。
做好的花米饭如果在节日期间吃不完,还可以做成圆圆的小饭团,或让其自然晒干后收藏起来,日后慢慢吃。
小饭团用油炸来吃,不仅外观好看,而且色香味极佳。
晒干后的花米饭,也可以用开水泡成花米粥,如果在粥
里再煮几个荷包蛋,这鸡蛋花米粥就是待客的最高礼仪了。
“花米饭”的颜色,不仅仅是直观的植物色彩、美食,它还蕴含着布依族人民的民族色彩、生活色彩、节日色彩和文化色彩。
【编辑: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