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岳麓版选修三练习:课时跟踪检测(十二) “冷战”的缘起 Word版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年级:
时间:
课时跟踪检测(十二)“冷战”的缘起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苏、英等国召开了一系列国际会议,达成了若干协议,由此形成了雅尔塔体系,这一体系的实质是( )
A.维护战胜国利益,保证世界和平
B.以实力为依据,美苏划分势力范围
C.维护反法西斯联盟,共同主宰世界
D.两大阵营对立,形成争霸局面
解析:选B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在雅尔塔等国际会议上,美、英、苏等国讨论了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和战后和平等问题,达成了若干协议。
这样,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雅尔塔体系确立,它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
2.二战后,捷克斯洛伐克贝奈斯总统领导的民主联盟曾被视为东西方之间可能的桥梁,但在预定举行的大选中将面临失败的共产党人在1948年2月夺取了政权。
从当时国际环境看,这一变化反映出的是()
A.美苏两国关系的日趋紧张
B.“冷战”由捷克斯洛伐克问题而引发
C.两极格局形成导致欧洲的分裂
D.马歇尔计划激化了欧洲国家内部矛盾
解析:选A 1947年,美苏冷战局面形成,双方对抗加剧,关系日益紧张,在这种国际环境下,苏联支持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夺取政权,故选A项;B、C、D三项不符合题意。
3.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政治领域产生的最重大影响是( )
A.形成了以美苏为主导的雅尔塔体制
B.推动了美国与西欧各国的战略合作
C.造成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彻底崩溃
D.引起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广泛改革
解析:选 A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雅尔塔体制标志着近代以来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现代国际关系开始进入一个新阶段。
4.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美国总统杜鲁门说:“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更强大了。
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
”这表明()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大国
②美国要求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中居首位③随着实力增强,美国扩张野心膨胀④美国要求确立在世界上的领导地位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选B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产物,显然与题干中的时间不符,将含②的选项排除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民民主力量不断壮大,其突出表现是社会主义阵营的建立。
出现这一局面的关键因素是()
A.东欧诸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B.苏联成为军事政治强国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D.西欧帝国主义列强受到严重削弱
解析:选B 东欧、中国只是社会主义阵营的主要成员,不是关键因素,由此排除A、C两项。
苏联是社会主义阵营形成的倡导者、领导者,是关键国家,故选B项.西欧帝国主义列强不属于社会主义阵营,排除D项。
6.二战后美国总统杜鲁门指出:“世界已分为‘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
"他把世界分成“两个敌对堡垒”的标准是()
A.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 B.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C.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 D.是否推行霸权政策
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的分析理解能力,主要考查“冷战”的相关知识点.材料中杜鲁门所说的“极权政体”是指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自由国家”是指资本主义国家。
故A项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第7题12分,第8题14分,共26分)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一切能得到的指数来看,除了现役军人之外,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许多美国人,包括政府中的主要人物,都认为他们能够运用他们的力量命令全世界朝着美国式的民主资本主义方向走去。
——斯蒂芬·安布罗斯《全球主义的兴起》材料二基辛格博士在其所著《大外交》中说:“罗斯福的战后世界秩序观,却是以美、英、法三个战胜国,加上中国,以类似世界理事会的角色来维持和平……每个体系都能反映出企图
透过有共同价值观的胜利者同盟,来维持平衡。
”
材料三谁解放领土,谁就把自己的社会制度推行到他们的军队所到之处。
——斯大林
(1)材料一安布罗斯的言论说明了什么问题?其实质和条件分别是什么?(4分)
(2)根据20世纪国际格局中心的变化,评论材料二的观点。
(6分)
(3)简述材料三斯大林言论的含义.最终形成了什么局面? (2分)
解析:回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国家实力对比分析问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和军事强国的美国力图在全世界推广资本主义制度;苏联在其占领区推行社会主义制度,最终导致两极格局的形成.
答案:(1)说明:美国在全世界推行资本主义制度。
实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企图建立世界霸权.条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和军事强国,实力膨胀.
(2)在20世纪,以欧洲为中心的政治格局演变为美苏两极格局.
评论:基辛格的观点是有道理的.国家实力对比发生变化了,国际关系的中心自然会随之变化。
国际关系的变化都是实力强大的国家为维护自身利益而达成的某种妥协,都是讨价还价的产物,都是实力决定一切。
(3)含义:在占领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局面:两极格局。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战后英国的国际地位急剧下降,从昔日的世界霸主沦为二流国家.早在1944年,丘吉尔就提出了“三个伟大实体"的思想。
1946年9月,丘吉尔又在瑞士苏黎世发表题为《欧洲的悲剧》的演说,提出了“三环外交”的基本架构。
1948年,他在保守党年会上正式提出“三环外交”的具体设想。
他说:“……第一环自然是英联邦和英帝国及其所包括的一切。
其次是包括加拿大和其他英联邦自治领在内,还有美国起着如此重要作用的英语世界。
最后就是联合起来的欧洲.这三个大环同时并存,一旦它们联结在一起,就没有任何力量或力量结合足以摁倒它们,或者敢于向它们挑战。
”而在这三环中,英国“正处在交接点上”,处在这三环海运和空中航线的中心,“有机会把它们全部联结起来”。
该设想本身逻辑严密,算计精明,因而既被保守党接受,又为工党所承认。
“三环外交”对战后英国外交产生了重要影响,和平时期的丘吉尔政府沿着这条外交策略展开外交活动。
然而战后世界历史发展的客观进程冲破了丘吉尔的如意算盘。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等(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丘吉尔提出“三环外交”战略思想的背景。
(6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说明丘吉尔提出“三环外交"思想的战略意图。
(8分)
解析:第(1)问,据材料“二战后英国的国际地位急剧下降,从昔日的世界霸主沦为二流国家”得出二战后英国的国际地位和实力下降;根据所学知识得出美苏两国是超级大国,冷战与两极格局逐渐形成;英国仍保有英联邦、自治领.第(2)问,可以从提高英国对英联邦、自治领、对世界的政治、文化影响力,提高英国在欧洲的话语权,“三环外交”的冷战和对抗社会主义的倾向,提高英国的国际地位,维护其国家利益等方面回答。
答案:(1)背景:二战后英国的国际地位和实力下降;美苏两国是超级大国,冷战与两极格局逐渐形成;英国仍保有英联邦、自治领。
(2)意图:加强英国对英联邦、自治领的影响力;提高英国对世界的政治、文化影响力;联合欧洲各国,共同复兴;其“三环外交”具有意识形态联盟的特点,具有冷战和对抗社会主义的倾向;提高英国在欧洲的话语权;提高英国的国际地位,维护其国家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