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之“靶子”“调子”“路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脱贫攻坚之“靶子”“调子”“路子”
作者:曹宴瑞
来源:《新长征》 2018年第4期
2018 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只有对症施治、精准施策,才能真脱贫不返贫,才能打赢这场攻坚战。
要瞄准“靶子”。
精准扶贫要坚持大扶贫格局,扭转贫困户把扶贫当福利的思想;扭转村
干部偏亲向友和害怕检查的思想;扭转基层干部怕担责的思想。
要主动对接中央、省、市脱贫
标准,准确把握政策内涵,做好政策文件的细化深化和延伸拓展。
要收拢五指,集中力量办让
群众真真正正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
要定准“调子”。
精准扶贫不是一时的给财给物,而是为贫困人口建立稳定的收入增长机制,变“输血”为“造血”;不能简简单单地落实文件指标,而是要让扶贫项目建设真正能给
地方带来经济效益,兼顾财力和效益;不能只管项目“上马”,不管后续运营和后期投入,要
在项目立项谋划阶段充分进行可行性论证,防止盲目建设和急躁冒进,避免造成资金浪费和群
众财产损失。
要找准“路子”。
把产业发展问题解决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
要充分发挥自身禀赋
优势,既要有吹糠见米、立竿见影的项目,也要有打基础、管长远的项目,同时还要将扶贫项
目与市场充分对接,符合市场经济规律。
扶贫项目成长性要好、带动性要强;到村项目要符合
地方实际、不违背群众意愿;到户项目要符合农户自身条件和经济实力,更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扶贫项目要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避免短时间、大规模、急就章式的项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