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2.4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导学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3年级上册:2.4估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导学案)

估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第1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15页例4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估算方法,能将三位数看成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进行近似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
3.通过学习估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过程与方法:经历将一个三位数看成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的估算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
学习重点掌握估算的方法。
学习难点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理解能力。
导学案设计(一)自主学习一、复习旧知1.请找出与下列各数最接近的几百几十数。
182 346 602 8712.请找出与下列各数最接近的整百数。
203 197 517 899二、探究新知1.比较大小168+587 〇 800 720-112 〇 500106+438 〇 500 619-201 〇 4002.估一估393+120 782+391 189+488 583+411()()()()2.一本书总共237页。
小明看了142页,大约还有多少页没有看?3.某养殖场有小鸡607只,小鸭189只,那么养殖场大约一共有多少只小鸡和小鸭?(二)质疑探究知识点一: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估算小强和小东收集矿泉水瓶的情况统计如下:第一周:180个第二周:340个第三周:192个第四周:219个(1)小强和小东第三周和第四周大约一共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2)小强和小东第一周和第三周大约一共收集多少个矿泉水瓶?知识点二:三位数减三位数的估算1.找出合适的算式864-243 258-171 726-115348-226 525-239 720-112比500大的算式:比400小的算式:2.北京到大连的飞机票620元,火车票147元。
坐火车比坐飞机大约便宜多少钱?(三)实践应用1.估一估,连一连293+174 802-179 205+127比600大比500小393+507 415-208 214+1732.估一估,算一算248+399 582-198 204+268()()()531-295 506+296 429-363()()()3.一个书包169元,一双球鞋242元。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精品导学案教案小学优秀完整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一、情况分析(一)班级情况分析:在经过了两年的数学学习后,学生在数学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
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
但是一部分学困生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
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
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
再加之有一些厚爱生的基础比较差,计算能力、思维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一些数学学习中的良好习惯还有待于加强,对于这些学生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习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二)教材分析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千米和吨的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习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1、会笔算.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三位数加减三两位数的估算

1、学习例4.
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
(1)列式:
师:因为只问能否坐得下吗,所以不需要求出具体总人数,可以用估算
我会估算:
(2).把你的想法告诉本小组成员
三、实践运用
1、想一想:如果两个旅行团分别有196名和226名团员,这两个旅行团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
你是怎样想的?
2、估一估,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估算)导学案
主备人:学习小组:学习小主人:学习时间:月日
学习内容:课本第16页例4及相关练习。
学习目标:1.掌握估算方法,能将三位数看成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进行近似计算。2、培养方法。
学习难点: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07+294 684-163
我是这样想的:我是这样想的:
507看成,684看成,
294看成,163看成,
()+()=()()+()=()
3、北京到沈阳,飞机票700元,动车票218元。从北京到沈阳,坐动车比坐飞机大约便宜多少钱?
4、给同学们买烤包用了647元,给同学们买矿泉水用了232元。买这两种食品大约花多少钱?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到数学王国里去探索数学的奥秘,你们准备好了吗?我们出发吧!!!!!
一、自主学习。
1、看谁都能算正确。
800+700= 330+150= 400+500=
420-110 = 900-500= 190-160=
2、下面这些数接近哪个整百数?
196接近()518接近()221接近()
你认为这次学习你能获得多少颗星,请你涂一涂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加、减法的估算∣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加、减法的估算∣人教新课标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加、减法的估算∣人教新课标。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三年级上册的数学,本节课主要讲解第二单元的加、减法的估算。
我们将通过实际例题来讲解估算的方法,以及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估算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估算的概念,掌握加、减法估算的方法,并能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加、减法估算的方法,难点是让学生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估算问题,并能够灵活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PPT、黑板、粉笔等教具,同时要求学生准备好笔和纸,以便进行随堂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拿出了一袋苹果,告诉学生我有一些苹果,但是不确定具体有多少个,然后我拿出了20个苹果,问学生:“如果我再拿出10个苹果,你猜一猜,我会有多少个苹果?”学生通过实际观察,可以大概估算出答案。
2. 例题讲解:然后我出示了一道例题:“小明有15个橘子,小红有20个橘子,他们一共有多少个橘子?”我引导学生运用估算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我先让学生估算一下15和20的和,然后再给出准确的答案。
3. 随堂练习:我在黑板上出示了一些类似的题目,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和估算,然后给出答案。
4. 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写下了“加法估算”和“减法估算”的字样,并在下面列出了我们刚才解决的实际问题和例题。
5. 作业设计:我布置了一道作业题:“妈妈买了30个香蕉,爸爸又买了20个香蕉,他们一共买了多少个香蕉?”并要求学生运用估算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加、减法的估算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他们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估算问题,并能够灵活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对于估算的方法还不够熟练,所以在课后,我打算再给他们一些练习题,让他们多加练习,以加深对估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 4 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 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 4 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估算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估算三位数加、减法2. 估算方法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方法。
2.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估算方法解决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估算的意义和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1)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三位数加、减法的规律。
例题:估算以下各题的结果① 312 475② 804 - 356(2)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总结出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方法。
方法:① 把三位数看作接近的整百数或整百整十数。
② 进行口算,得出估算结果。
3. 巩固练习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练习题:估算以下各题的结果① 528 371② 903 - 468③ 756 229④ 504 - 2874. 拓展提高设计一些联系生活实际的问题,让学生运用估算方法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① 小明有312元,他买了一本书花了475元,估算一下他还剩多少钱?② 学校有804名学生,其中有356名参加了数学竞赛,估算一下还有多少名学生没有参加数学竞赛?5. 课堂小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方法。
6.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题目,让学生课后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3.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六、板书设计略本节课通过实例导入、探究新知、巩固练习、拓展提高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方法,并能运用估算方法解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2.4《估算》(23页教案导学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时《估算》导学案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根据现实的问题情境合理选择估算策略,掌握估算方法,能将三位数看成接近的整百数或整十数进行近似计算。
2.通过估算方法的学习,使学生体会估算在生活实际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估算方法,能将三位数看成接近的整百数或整十数进行近似计算。
教学难点:能根据现实的问题情境合理选择估算策略。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口算。
2.下面的数接近几十,连一连。
二、探究新知1.阅读与理解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1)问题是什么?需要利用哪些信息?(2)要解决这个问题,实际是求什么呢?(3)怎么解决呢?具体说说你的想法。
我的想法是:先求出( ),()+()得多少呢?(4)这个问题是问能不能坐得下,并没有让我们去求两者之间具体的差,也就是说不一定要算出(),我们可以()。
2.分析与解答方法一:把加数看成整百数把221看成(),把239看成(),221大于(),239也大于(),221+239一定大于(),所以()。
方法二:把加数看成整十数把221看成(),把239看成(), 221>(),239>(),()+()=(),221+239一定()450,所以()。
3.回顾与反思你的估算合理吗?我的想法是:结论是:4.比较上面的两种方法,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相同点:都把三位数看成与它接近的整十、整百数,然后相加再与原数比较。
不同:第一种估算方法不能解决问题;第二种方法能解决问题。
5.思考:为什么第一种估算方法不能解决问题?第一种估算方法将两个数都估成整()数,与原数相差比较()。
而第二种方法是将这两个数估成与它们接近的整()数,相差比较()。
6.我们在利用估算解决问题时,要根据数据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单位,才能有效解决问题。
7.运用巩固如果两个旅行团分别有196名和226名团员,这两个旅行团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三、随堂检测1.填一填。
《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教学案 (市优)2022年小学数学精品教案

《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估算的意义,掌握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
2、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培养估算意识。
学习重点:理解估算的意义,掌握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
一、自主学习自学第15页例41、一到三年级来了()人,四到六年级来了()人。
巨幕影院有()个座位。
2、要求六个年级的学生能否同时坐得下,就是把()与()进行比较。
如果大于441,就();如果小于441,就()。
3、因为只问能否坐得下,所以不需要求出具体总人数,()即可。
4、自己尝试估算一下,能不能坐下?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一)、小组讨论1、221看作(),239看作(),221+239一定大于(),但()(能或不能)确定是否大于441。
2、将221看成220,239看成230,这样就与实际结果非常接近。
221>220,239>230,220+230=450,所以221+239一定大于450,而座位数是441,441<450,所以肯定()。
3、规范解答4、如果两个旅行团分别有196名和226名团员,这两个旅行团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二)、汇报交流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估算方法:把每个三位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或(),再进行计算,取()数还是()数,要视情况而定。
三、达标检测:1、一台电扇145元,一口电饭锅287元,妈妈有400元钱,买这两样商品够吗?2、幼儿园有男生286人,女生193人。
一共有500个苹果,如果每个人吃一个苹果,这些苹果够吃吗?四、反思总结五、课后作业1、完成练习三第七、6、7、8题2、拓展提高妈妈用500元买了几件物品,猜一猜她买的可能是下面的哪几件?故事丛书裙子电扇电饭锅118元孙134元230元248元第2课时学习目标1. 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并结合生活经验会看整时。
2. 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3. 活动过程中培养观察能力、归纳表达能力及合作交流意识。
重点:能准确的说出钟表面上表示的整时时刻和大约时刻。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2.2.2《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估算》教案(含反思)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估算》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估算方法,能较熟练地进行估算。
2.能应用合理的估算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过程与方法1.经历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积累经验。
2.体会合理选择估算策略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体会到估算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估算的热情。
2.在估算中感受到数学点难点重点:掌握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估算方法。
难点:结合具体情境选择合理的估算方法。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学情检测卡学生准备练习本教学过程板块一互动游戏,导入新课1.出示学情检测卡。
见本书48页1口算并说出口算方法。
2游戏:找邻居,看谁找得又对又快。
2.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就与刚才的游戏有关,看看谁能利用游戏中的方法解决问题。
操作指导:在进行“找邻居”的游戏时,让学生练习找与某个数最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为学习新知进行预热,为接下来学习估算做好准备。
板块二自主尝试,合作探究活动1阅读理解,收集信息课件出示教材15页例4情境图。
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1.学生观察分析,了解图中的数学信息及要解决的问题。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自主收集数学信息:1巨幕影院有441个座位;2一到三年级来了223人;3四到六年级来了234人。
明确题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2.引导思考:怎样才能知道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能否坐得下呢?先独立思考,然后同桌或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先求出六个年级的学生总数,再与巨幕影院的座位数相比较,比441大就坐不下,比441小或等于441就坐得下3.尝试列式解决问题。
学生列出算式223+234活动2分析题意,估算解答1.揭示课题:要想知道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能否坐得下,其实不必算出准确数,只要算出223+234大约得多少就可以了,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估算。
估算就是口算出大约得数,不是准确得数,所以,不用列竖式计算,我们一起来学习估算的方法。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估算导学案(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估算导学案(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估算导学案第【1】篇〗《估算》教学设计及反思一、课题:估算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根据现实的问题情境合理选择估算策略,掌握估算方法,能将三位数看成接近的整百数或整十数进行近似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估算方法的学习,使学生体会估算在生活实际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及合作、交往的意识,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估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估算。
教学难点:根据现实情境,合理选择估算策略。
四、教具、学具准备:课件、练习卡五、课前预习设计:1、填空。
(1)实验小学今年有学生1021人,约是()人。
(2)小明家到学生有492米,约是()米。
(3)一台电视机售价是1095元,约是()元。
(4)学校图书馆又买来新书702本,约是()本。
2、结合生活实际,了解估算。
(1)小红想买一支5元的钢笔,一个4元的笔记本,你能快速说一说小红大约要带多少钱吗?(2)一盆花25朵,一盆花33朵,一共大约几十朵花?六、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一、复习旧知,问题引入(一)复习旧知1.课件呈现:P9的主题图,这一所学校的学生正要乘汽车去世博会参观,谁能再次快速地口算出各年级的人数?请学生直接报出答案后,再说一说是怎么算的。
2.学生汇报完毕,教师点击课件:小精灵也算了一算,这个学校的一到三年级来了221人,四到六年级来了239人。
3.点击课件呈现本课P15的主题图中的巨幕影院:他们参观完了世博园,来到了上海球巨幕影院看一场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电影。
(二)引入新课1.点击课件,呈现P15的主题图,出现三条数学信息。
2.引导学生阅读与理解: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1)学生汇报:巨幕影院有441个座位;一到三年级有221人;四到六年级有239人;(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时,教师及时给予引导与肯定,最后引出本课的问题是: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3)让学生讨论解题思路:要想解决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能不能坐得下的问题,其实就是求什么?引导学生发现:其实就是比较六个年级的学生人数与座位数的大小,所以要先求出六个年级学生的总人数,而后引导学生列出算式:221+239=3.适时引导,引入新课(1)师:我们还没有学习过三位数加三位数,怎么办?可能有学生说:我会算。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解决问题导学案

学生2:223大于220,234大于230,220+230=450,223+234一定大于441。
3.交流方法:分析哪种更合适。
4.得出结论:估算时要把数看成与之最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17页第6、7、8题。
学生独立完成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四、课堂总结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布置作业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自由谈一谈
五、教学板书
用估算解决问题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估算方法:
把每个三位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再进行计算,取整百数还是几百几十数,要视情况而定。
答案:589小于600,287小于300,589+287一定小于900,所以900元买这两样商品够。
二、自主探索,体验新知。
课件出示教材第15页例4
1.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1)从题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
(2)你知道用哪种运算解决吗?
2.引导学生进行估算。
把算式中的加数看成什么样的数才便于口算出得数。
3.引导比较估算方法,哪种方法好要视情况而定。
4.小结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估算方法。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估算方法:把每个三位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再进行计算,取整百数还是几百几十数,要视情况而定。
1.(1)读题,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寻找信息。
(2)列出算式:223+234。
2.小组合作,尝试估算。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切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列举生活中关于估算的例子,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体验到应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的成功和快乐。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教案

4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第1课时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课时目标导航一、教学内容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
(教材第15页例4)二、教学目标1.学习估算的一般方法,能将三位数看成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进行近似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
3.逐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加、减法估算的方法。
难点: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情境引入1.填空。
(1)实验小学今年有学生1021人,约是()人。
(2)小明家到学校有492米,约是()米。
(3)一台电视机售价是1095元,约是()元。
(4)学校图书馆买来新书702本,约是()本。
小结:这种猜测大约数量的过程叫估计。
2.结合生活实际,了解估算。
(1)小红想买一支5元的钢笔,一个4元的笔记本,你能快速说一说小红大约要带多少钱吗?(2)一盆花25朵,另一盆花33朵,一共大约有几十朵花?师:刚才的过程不仅估计了价钱和数量,还进行了计算,就是一种估算。
二、学习新课教学教材第15页例4。
(1)创设学习情境。
师: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学校组织全校学生去电影院看巨幕电影,一到三年级来了223人,四到六年级来了234人,可是巨幕影院只有441个座位,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出示教材第15页例4情境图)师:怎样才能知道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能否坐得下呢?需要利用哪些信息?(点名学生回答,老师板书)师:这位同学回答得很正确。
要判断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能否坐得下,首先要知道六个年级的总人数,即223+234得多少,再与巨幕影院座位数441比较。
不过,三位数和三位数的加法运算我们还没有学过,那么,是不是就没有办法解决了呢?学完这节课的内容,相信同学们就能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
(板书课题: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2)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要比较六个年级的总人数和巨幕影院座位数的大小,其实并不需要准确计算223+234的大小,我们可以进行估算。
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第一单元:时、分、秒课时一:秒的认识学习目标: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使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学习重点:时间单位“秒”的认识,知道1分=60秒。
一、自主学习1、看教材2页,这是春节联欢晚会现场。
看墙上的大钟,你能告诉大家,现在是:()时()分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10 、()、 8 、()、()、 52 、()新年钟声就要敲响了。
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就要用到比分更小的单位()。
3、说一说,在哪些地方还用到时间单位秒()、()、()。
4、你认为哪些钟表是可以计量“秒”()、()、()。
5、钟面上有( )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 )个小格.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秒针走一圈是()分.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一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1、请大家拨一拨你手上的钟面,你有什么发现?(提示:分针走()格,秒针走()。
秒针走()圈,分针走()。
2、秒针走()圈是()秒,分针正好走()小格,由此得出1分=()秒。
3、1分钟到底有多长呢?请你静静地观看钟面上的秒针走一圈。
4、现在给你们1分钟时间,1分钟我们能画()、能写()、能算()。
(要求第1、2、3大组同学从做口算、画画、写一段话中任意选一件做,第4组的同学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5、尽管()很短,但好好利用它可以做许多事情。
三、达标检测: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大约每天睡9()穿衣服大约需要20()烧一壳开水大约需要25()2、人1分钟脉搏跳()下,1分钟做()道题,1分钟写()个字。
3、深呼吸1次用()秒,15秒内能深呼吸()次。
从1数到30用了()秒。
*1分=()秒,120秒=()分4、绕操场跑1圈,王刚用59秒,李月用了1分零3秒,谁快些?四、反思总结五、课后作业1、练习一1、2、3、4、5题2、拓展提高:课时二:时间的计算学习目标:1、使学生会根据1时=60分,1分=60秒进行简单的换算。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4.估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 4.估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估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方法,并能准确进行估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内容1. 估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概念与意义2. 估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方法与技巧3. 估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实际应用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估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方法与技巧2. 教学难点:如何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估算方法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2. 学具:练习本、计算器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PPT展示一些估算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估算的概念和意义。
2. 新授:详细讲解估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方法和技巧,通过实例进行演示。
3. 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估算练习,互相讨论、交流。
4. 巩固:利用PPT展示一些实际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尝试用估算的方法解决。
板书设计1. 估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2. 内容:估算的概念与意义估算的方法与技巧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让学生完成一些估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练习题。
2. 实践作业:让学生尝试用估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掌握了估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方法和技巧,是否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 教学改进:对本节课的教学方法和过程进行反思,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以便在下一节课中进行调整。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在掌握估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基础上,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
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严谨的用词、流畅的段落衔接,希望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重点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1. 导入阶段:利用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估算实例,如估算购物时商品的总价,估算旅行时所需的时间等,引导学生了解估算的概念和意义。
人教版三年级2.4 教案 估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具准备
情境图、小黑板、多媒体
教学流程
教师组织引领过程
学生交流展示活动
一、情境引入
明确目标
二、小组交流
合作研讨
三、展示汇报
成果分享
四、巩固练习
深化理解
五、自我反思
总结升华
1.完成教材第16页练习3第3题。
教师分别出示数字卡片:集体评价订正。
2.独立完成教材第18页练习3的第9题。把结果填在书上,然后集体交流评价。
学生分析出本题中的隐蔽条件
板书
设计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估算(练习课)
教学反思
通过对于近似数的复习引出加减估算的自主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尝试、交流、讨论中掌握估算的一般方法,体验估算策略的多样性。
讲一讲自己是怎样想的
思考后发言
试试
学生积极汇报
讨论算法
明确学习任务
各自独立尝试着估计
同组内交流
学生结合刚才自己估算得出的结果,回答问题
听问题后发言
说一说各自的估算过程
板书
设计
估算
教学
反思
重点
在具体的情境中,掌握加减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难点
体验估算的多样性,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估算策略。
教具准备
多媒体、情境图
教学流程
教师组织引领过程
学生交流展示活动
一、情境引入
明确目标
二、小组交流
合作研讨
三、展示汇报
成果分享
四、巩固练习
深化理解
五、自我反思
总结升华
一、复习近似数
1.实验小学今年有学生1601人,约是( )人,
小学数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导学案”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估算导学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估算导学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估算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探究加减法估算的方法,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教学难点:探究加减法估算的方法教学过程:1、在生活中有时并不需要算得很精确,你只需要算出一个大概的数就可以了。
2、出示主题图。
妈妈带了100元钱够不够,需要精确计算吗?怎样快速口算出一个大概的结果。
3、运用自己的方法进行估算,并在小组内交流。
4、观察、比较这些估算方法,汇报,归纳。
5、完成P31页做一做。
仔细看图,理解题意,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估算方法。
小结:我们在解决同一问题时可有不同的方法,在生活中有时不需要一个精确的数时,就可以通过估算算出一个大概的数。
6、完成P32练习六第1题学生分小组讨论完成。
7、完成练习六第2 题看图理解题意,思考解题方法。
学生汇报,并说明估算方法。
8、完成练习六第3题,学生交流汇报。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估算导学案第【2】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使学生学会从多角度思考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基本的除法估算的方法,正确地进行除法的估算。
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估算方法。
教学难点:训练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激活基础1、口算下面各题。
640÷8= 500÷5=60÷3= 200÷4=4200÷6= 1200÷2=36÷3= 360÷9=80÷4= 300÷6=2400÷6= 42÷2=2、先判断商是几位数,再计算。
576÷3= 386÷4=二、学习新知,探究规律课件出示主题图。
师:节假日,小丽一家三口出去游玩,要在宾馆住三天,他们遇到了一些问题,仔细观察主题图,你能帮帮他们吗生:能!1、初步学习估算师: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生1:我知道了住宿3天一共花了267元,求每天的住宿费是多少。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第2单元 4加减法估算 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第2单元 4加减法估算人教新课标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第2单元“加减法估算”。
本节课在学生已经掌握基本的加减法运算基础上,引入估算的概念,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加减法估算的意义,掌握估算的方法,并能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加减法估算的概念,掌握估算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演示和小组合作,让学生学会运用加减法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难点1. 学生对加减法估算概念的理解。
2. 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估算方法的准确性。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计算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快速得出答案,引出加减法估算的概念。
2. 新课讲解:详细讲解加减法估算的意义和方法,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估算的步骤。
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一个实际问题,要求用估算方法解决。
4. 成果展示:每组派代表展示讨论成果,其他组进行评价和讨论。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加减法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板书设计1. 加减法估算2. 内容:加减法估算的概念、方法、步骤、实例演示。
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加减法估算的方法。
2. 提高练习:解决实际问题,要求用估算方法。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课后作业和学生的反馈,了解学生对加减法估算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 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总结本节课通过实例演示和小组合作,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了加减法估算的方法,培养了他们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关注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提高教学效果。
2021年三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估算(第4课时)教案新人教版

2021年三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估算(第4课时)教案新人教版第4课时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估算【教学目标】1、体会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估算的意识及能力,并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2、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及合作、交往的意识,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初步形成独立摸索的适应。
【教学重难点】重点:把握加、减法估算的方法。
难点: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填空。
(1)实验小学今年有学生1021人,约是()人。
(2)小明家到学生有492米,约是()米。
(3)一台电视机售价是1095元,约是()元。
(4)学校图书馆又买来新书702本,约是()本。
小结:这种推测大约数量的过程叫估量。
2、结合生活实际,了解估算。
(1)小红想买一支5元的钢笔,一个4元的笔记本,你能快速说一说小红大约要带多少钱吗?(2)一盆花25朵,一盆花33朵,一共大约几十朵花?(多媒体出示图片)总结:刚才的过程不仅估量了价钱和数量还进行了运算,确实是一种估算。
(板书:估算)二、探究新知1、阅读与明白得。
提问:观看教材第15页图文,题中的问题是什么?解决那个需要利用哪些信息?组织学生读题,并摸索。
(1)六个年级的学生共约多少人?(2)如何才能使电影院里坐得下六个年级的学生?2、分析与解答。
师:如何解决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的问题呢?生:先求出六个年级的总数,然后将总人数与电影院的座位数进行比较,小于座位数时能坐得下。
师:六个年级的总人数是223+239,这是我们没有学过的运算,它等于多少呢?师明确要向明白总人数是否小于座位数,除了运算出223+239的准确值外,还能够进行估算,然后比较大小。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估算的方法,然后交流。
生1:223大于200,239也大于200,223+239一定大于400,但依旧不确定是否大于441。
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2单元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估算(第4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2021学年)

2017年三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估算(第4课时)教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年三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估算(第4课时)教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年三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估算(第4课时)教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2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4课时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估算【教学目标】1、体会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估算的意识及能力,并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2、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3、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及合作、交往的意识,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加、减法估算的方法。
难点: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ﻫ【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ﻫ、填空。
ﻫ(1)实验小学今年有学生1021人,约是( )人.ﻫ(2)小明家到学生有492米,约是( )米.(3)一台电视机售价是1095元,约是( )元。
(4)学校图书馆又买来新书702本,约是( )本.ﻫ小结:这种猜测大约数量的过程叫估计。
ﻫ2、结合生活实际,了解估算。
(1)小红想买一支5元的钢笔,一个4元的笔记本,你能快速说一说小红大约要带多少钱吗?(2)一盆花25朵,一盆花33朵,一共大约几十朵花?(多媒体出示图片)总结:刚才的过程不仅估计了价钱和数量还进行了计算,就是一种估算。
(板书:估算)二、探究新知ﻫ1、阅读与理解。
提问:观察教材第15页图文,题中的问题是什么?解决这个需要利用哪些信息?组织学生读题,并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备人:审核人:审核日期:小组:数学组全体成员
授课教师授课日期: 学生姓名:
课题பைடு நூலகம்
2.4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
课型
自主探究
课时
6
学习
目标
1、理解估算的意义,掌握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
2、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培养估算意识。
学习重难点:
重点:理解估算的意义,掌握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
展示提升操作验证
小组讨论 1、221看作( ),239看作( ),221+239一定大于( ),但( )(能或不能)确定是否大于441。
如果两个旅行团分别有196名和226名团员,这两个旅行团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 (二)、汇报交流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估算方法:把每个三位数看作与它接近的( )或( ),再进行计算,取( )数还是( )数,要视情况而定。
难点:解决问题
学习过程
学案
修改栏/笔记
情境导入
教材15页例4情境图六年级学生看巨型电影坐得下吗?
自学体验
问题是什么?------------------------------------------------
需要利用那些信息?---------------------------------------------要求六个年级的学生能否同时坐得下,就是把( )与( )进行比较。如果大于441,就( );如果小于441,就( )。因为只问能否坐得下,所以不需要求出具体总人数,( )即可。 自己尝试估算一下,能不能坐下?
学习检测
巩固练习教材17页5、6题
随堂达标
1、一台电扇145元,一口电饭锅287元,妈妈有400元钱,买这两样商品够吗? 2、幼儿园有男生286人,女生193人。一共有500个苹果,如果每个人吃一个苹果,这些苹果够吃吗?
课堂总结
自我评价
你认为自己本节课自己的表现怎么样呢?
A非常棒 B比较棒 C一般 D不够好,还需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