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II)卷(练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市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I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
1. (2分) (2018高二上·清远期末) 下列能源符合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
①天然气②煤③核能④石油⑤太阳能⑥生物质能⑦风能⑧氢能
A . ①②③④
B . ⑤⑥⑦⑧
C . ④⑤⑥⑦⑧
D . ③④⑤⑥⑦⑧
2. (2分)下列关于氢键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HF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这是由于分子间存在氢键
B . 每个水分子内有两个氢键
C . 分子间形成的氢键能使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升高
D . 氢键是一种特殊的化学键
3. (2分)(2015·苏州模拟)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 NH4Br的电子式:
B . S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C . 乙醇的结构简式:C2H6O
D . 原子核内有18个中子的氯原子: Cl
4. (2分)(2017·浙江选考) 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 . 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CO2+OH‾═HCO3﹣
B . 金属钠和水反应2Na+2H2O═2Na++2OH﹣+H2↑
C . 酸性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双氧水2Fe2++H2O2═2Fe3++O2↑+2H+
D . 三氧化硫与氯化钡溶液生成沉淀的反应SO3+Ba2++H2O═BaSO4↓+2H+
5. (2分) (2018高一下·城中期末) 短周期元素W、X、Y和Z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这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电子数之和为21。

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 氢化物沸点:W<Z
B . 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Y>W
C . 化合物熔点:Y2X3<YZ3
D . 简单离子的半径:Y<X
6. (2分) (2016高一下·衡水月考) 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X,Y元素的金属性X<Y
B . 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溶于稀氨水
C . 一定条件下,W单质可以将Z从其氢化物中置换出来
D . 常温下,Z单质与W的常见单质直接生成2W2
7. (2分)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的是()
A . 六氟化氙(XeF6)
B . 次氯酸(HClO)
C . 二氧化碳(CO2)
D . 三氟化硼(BF3)
8. (2分) (2017高二下·高青期中) 通常状况下,NCl3是一种油状液体,其分子空间构型与氨分子相似,下列对NCl3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 分子中N﹣Cl键键长比CCl4分子中C﹣Cl键键长长
B . 分子中的所有原于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C . NCl3分子是非极性分子
D . NBr3比NCl3易挥发
9. (2分) (2016高二上·集宁期中) 有关热化学方程式书写与对应表述均正确的是()
A . 稀醋酸与0.1 mol/L NaOH溶液反应:H+(aq)+OH﹣(aq)═H2O(l)△H=﹣57.3 kJ/mol
B . 密闭容器中,9.6 g硫粉与11.2 g铁粉混合加热生成硫化亚铁17.6 g时,放出19.12 kJ热量.则Fe(s)+S(s)═FeS(s)△H=﹣95.6 kJ/mol
C . 氢气的燃烧热为285.8 kJ/mol,则水电解的热化学方程式:2H2O(l)═2H2(g)+O2(g)△H=+285.8 kJ/mol
D . 已知2C(s)+O2(g)═2CO(g)△H=﹣221 kJ/mol,则可知C的燃烧热为11.5KJ/mol
10. (2分) (2015高二上·秦安期末)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凡有能量变化的过程都是化学变化
B . 吸热反应只能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
C . 放热反应可能需要加热才能进行
D . 天然气在空气中燃烧时,其化学能将全部转化为热能
11. (2分) (2016高二上·淮阳开学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利用二氧化碳等原料合成的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替代聚乙烯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
B . 硅晶体的导电性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广泛应用于制造集成电路、光导纤维、
太阳能电池板等
C . pH计不能用于酸碱中和滴定终点的判断
D . 2013年11月22日,中科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宣布,该中心科研人员在国际上首次“拍”到氢键的“照片”,实现了氢键的实空间成像,为“氢键的本质”这一化学界争论了80多年的问题提供了直观证据.水分子间的氢键是一个水分子中的氢原子与另一个水分子中的氧原子间形成的化学键
12. (2分)用加热法可以分离的一组物质是()
A . 氯化铵和氯化钠
B . 碳酸氢铵和过氧化钠
C . 氯化铵和消石灰
D . 碘和氯化铵
13. (2分) (2016高二上·孟津期末) 下列有关晶体的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有()
①依据构成粒子的堆积方式可将晶体分为金属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子晶体;
②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晶体就是原子晶体;
③分子晶体的堆积均采取分子密堆积;
④SiF4、NaF、MgF2 三种晶体的熔点依次升高;
⑤金属键只存在于金属晶体中;
⑥离子键只存在于离子晶体中;
⑦H2O的性质非常稳定,原因在于分子之间存在氢键;
⑧SO2和SiO2晶体在熔化时破坏的作用力不相同.
A . 3种
B . 4种
C . 5种
D . 6种
14. (2分) (2019高二上·剑河期末) 如下图,铁有δ、γ、α三种同素异形体,三种晶体在不同温度下能发生转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γFe晶体中与每个铁原子距离相等且最近的铁原子有6个
B . αFe晶体中与每个铁原子距离相等且最近的铁原子有6个
C . 将铁加热到1 500 ℃分别急速冷却和缓慢冷却,得到的晶体类型相同
D . 三种同素异形体的性质相同
15. (2分) (2015高二上·河北开学考) 下列各组中的两种固态物质熔化(或气化)时,克服的微粒间相互作用力属于同种类型的是()
A . 碘和氯化钾
B . 金刚石和重晶石
C . 二氧化硅和干冰
D . 软脂酸甘油酯和冰醋酸
二、填空题 (共4题;共30分)
16. (8分)有A、B、C、D、E 5种短周期元素,A与B可形成BA型化合物,且A元素是卤族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金属B的原子核内质子数比它前一周期同主族元素原子的质子数多8;C元素有3种同位素C1、C2、C3 ,其中自然界中含量最多的是C1 , C3原子的质量数是C1的3倍,C2原子的质量数是C1的2倍;D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而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酸;E元素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1)写出下列元素的元素符号:D________,E________。

(2)写出C1、C2、C3三种核素的符号:C1________,C2________,C3________。

(3) E2-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

(4) A与B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
最常见的E与C2形成的分子中含________个中子。

17. (7分) (2018高二上·双流开学考) A、B、C、D、E、F六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A、E同主族,且E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A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的两倍。

B、C两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D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C、D两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F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D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

回答下列问题:
(1)用电子式表示B、F两元素形成化合物的过程:________。

(2) A、C两元素的化合物与B的氢氧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3) 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C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4)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指出化学键类型。

B2E:________、________; EF2:________、________。

18. (10分)(2015·河北模拟) 含氮化合物种类繁多,卟吩(图A)连有取代基时即称为卟啉,卟啉的四个氮原子易与金属离子结合生成叶绿素(图B)等多种物质.请回答:
(1)
卟吩中N原子采用的轨道杂化方式是________
(2)
下列有关叶绿素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填选项序号).
A . 图1中1﹣5号C中有三个具有手性
B . 分子中存在配位键
C . 图1中1、2、3、4号C共面
D . N的第一电离能大于O
(3)
卟啉与Fe2+合即可形成血红素,Fe2+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
(4)
氰化氢(HCN)是一种含氮剧毒化合物,其分子中σ键与π键的个数比为________.由分子结构推测,氰化氢________(填“易”或“不易”)溶于水,原因是________.氰化氢进人人体后产生的CN﹣能使人迅速中毒,请举出两种CN﹣的等电子体________.
(5)
N与B能够形成一种硬度接近金刚石的物质,其晶体结构如图2,若其晶胞边长为apm,则其密度为________g.cm ﹣3(只列算式).
19. (5分)(2015·奉新模拟) 某实验小组用0.50mol/L NaOH溶液和0.50mol/L硫酸溶液进行中和热的测定.
(1)
配制0.50mol/L NaOH溶液
a.若实验中大约要使用245mL NaOH溶液,至少需要称量NaOH固体________ g.
b.从图中选择称量NaOH固体所需要的仪器是(填字母):________.
名称托盘天平(带砝码)小烧杯坩埚钳玻璃棒药匙量筒
仪器
序号a b c d e f
(2)
测定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中和热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a.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和热为57.3kJ/mol):________.
b.取50mL NaOH溶液和30mL硫酸溶液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①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温度实验次数
起始温度t1/℃
终止温度t2/℃
温度差平均值
(t2﹣t1)/℃H2SO4NaOH平均值
126.226.026.130.1
227.027.427.233.3
325.925.925.929.8
426.426.226.330.4
②近似认为0.50mol/L NaOH溶液和0.50mol/L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J/(g•℃).则中和热△H=________(取小数点后一位).
③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57.3kJ/mol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________.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
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二、填空题 (共4题;共30分)
16-1、16-2、16-3、16-4、17-1、17-2、17-3、17-4、18-1、18-2、18-3、
18-4、
18-5、
19-1、
19-2、
第11 页共11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