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练】深圳市南山二外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经典练习卷(课后培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小强对光现象很感兴趣,通过学习,他对光现象有以下一些理解,正确的是 ( ) A .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前端发光二极管发出红光,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
B .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玻璃三棱镜首次将太阳光分解成了七种颜色的光
C .使用验钞机时,我们看到的验钞机发出的淡紫色的光就是紫外线
D .雨后天边的彩虹门是半圆形,说明光在空气里不是沿直线传播B
解析:B
A .红外线可以用来进行遥控,电视机遥控器的前端有一个发光二极管,按下不同的功能键时,可以发出不同的红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故A 错误;
B .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七种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故B 正确;
C .验钞机是利用紫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的效应进行防伪的,紫外线看不到,故C 错误;
D .雨过天晴天空会出现彩虹,它是由折射形成的,是光的色散现象,故D 错误。
故选B 。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 .物质只存在固态、液态、气态
C .人眼看不见的光线就是紫外线
D .宇宙中存在静止不动的物体,我们将之看作参照物A
解析:A
A .一切发声体在振动是正确的,因为振动产生声音,故A 选项正确;
B .物质不仅仅存在固态、液态、气态,还有固液共存态等,故B 选项错误;
C .人眼看不见的光线除了紫外线还有红外线,故C 选项错误;
D .静止是相对的,宇宙中不存在静止不动的物体。
任何物体都可以作为参照物,故D 选项错误。
故选A 。
3.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光在真空中2s 内传播的距离大约是 86.010m
B .全新的初三物理课本宽约18 dm
C .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37 ℃
D .正常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 Hz~2 000 Hz A
解析:A
A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3×108m/s ,那么在2s 内传播的距离
s =ct =3×108m/s×2s=6.0×108m
故A 符合题意;
B .物理课本宽度约为18cm ,故B 不符合题意;
C .人体正常温度约为37 ℃,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约为26℃,故C 不符合题意;
D.正常人的听觉频率范围为20Hz~20000Hz,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太阳光是沿直线传播到地球的
B.当一束光垂直入射到平面镜上,反射角大小为90°
C.验钞机利用红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
D.有时对着墙壁按遥控器键也能控制电视机,这是因为红外线发生了反射D
解析:D
A.由于大气层不均匀,故太阳光是沿直线到达地球的是不正确的,故A选项错误;B.当一束光垂直入射到平面镜上,反射光线与法线重合,故反射角为零,故B选项错误;
C.验钞机利用紫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故C选项错误;
D.有时对着墙壁按遥控器键也能控制电视机,这是因为红外线发生了反射,是正确的,故D选项正确。
故选D。
5.如图所示,平镜面位于水平位置,入射光和镜面成15°,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入射角为15°
B.入射光线与法线夹角为15°
C.反射角为75°
D.反射光线与平面镜夹角为75°C
解析:C
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15°,由反射定律得,入射角等于
90°-15°=75°
即入射光线与法线夹角为75°,又因为入射角与反射角相等,故反射角也等于75°,反射光线与平面镜夹角为15°,故C正确。
故选C。
6.入射光线和平面镜的夹角为30°,转动平面镜,使入射角减小15°,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间的夹角将变为()
A.150°B.120°C.90°D.60°C
解析:C
入射光线和平面镜的夹角为30°,则入射角为
︒︒=︒
90-3060
转动平面镜,使入射角减小15°,即此时入射角为45°,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反射角为45°,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间的夹角为
︒+︒=︒
454590
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7.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以下是有关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其中分析错误的是()
A.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也会直接变干是升华现象
B.“声纹门锁”能辨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这是依据声音的音色来识别的
C.汽车观后镜是一面凸面镜,可以扩大观察视野
D.医院体检的“B超检查”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D
解析:D
A.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也会直接变干,从固体直接变为了气体,故是升华现象,A 选项正确,但是 A选项不符合题意;
B.“声纹门锁”能辨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这是依据声音的音色来识别的,声音的品质,故B选项正确,但是B选项不符合题意;
C.汽车观后镜是一面凸面镜,可以扩大观察视野是正确的,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D.医院体检的“B超检查”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D选项错误,D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8.如图所示,为我们教材上几幅插图,下面对这些插图的解释正确的是()
A.影子游戏和水中桥的倒影都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B.镜面玻璃能发生光的反射现象而毛玻璃不能发生光的反射现象
C.虽然我们通过凸面镜和凹面镜看到的图像不同,但是它们都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D.粼粼波光和公路上的“海市蜃楼”都是由于
光的折射形成的C
解析:C
A.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而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错误;
B.光在镜面玻璃上发生的是镜面反射,在毛玻璃面上发生的是漫反射,故B错误;C.凸面镜和凹面镜的成像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正确;
D.粼粼波光是光的反射现象,海市蜃楼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C。
9.2020年6月21日下午,在我国的部分地区可看到如图所示的“金边日环食”奇观,下列现象中与日食成因相同的是()
A.海市蜃楼
B.树荫下的圆形光斑
C.凸面镜扩大视野
D.水中舞月 B
解析:B
根据图像,日食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A.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A项不合题意;
B.树荫下的圆形光斑是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和日食形成原因相同,选项B符合题意;
C.凸面镜扩大视野,是光的反射现象,C项不合题意;
D.水中的月亮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D项不合题意。
故选B。
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红外线具有杀菌消毒的功能
B.红、绿、蓝叫做光的三原色,按不同比例混合后,可以产生各种色光
C.我们看到红色的花,是因为此花只反射红光,其他颜色的光都被吸收了
D.发生漫反射时也遵循光的反射定律A
解析:A
A.紫外线具有杀菌消毒的功能,红外线的具有热作用强等特点,故A错误,符合题意;B.红、绿、蓝是色光三原色,这三种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产生各种色光,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我们看到红的花,是因为此花只反射红光,吸收其它的光,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不管是漫反射还是镜面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二、填空题
11.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发生了反射和折射,FO与OG垂直,请判断:反射光线是_____,折射角大小为_____。
OF60°
解析:OF60°
[1][2]从图中可以看到,CO与EO的夹角是30°,而CO与OF的夹角是30°,这两个角大小相等,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判断,这两条光线是入射光线或反射光线,那么OG是折射光线,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可知,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那么EO是入射光线,OF是反射光线,可知入射角大小是30°,因为FO与OG垂直,那么OG与OD的夹角是60°,即折射角大小是60°。
12.一只小鸟在美丽的西湖湖面上水平飞过,若水深10m,小鸟距水面3m,映在平静湖面上的鸟的“倒影”是______像(选填“实”或“虚”),它是由于光的______形成的,该“倒影”距小鸟______m。
虚反射6
解析:虚反射6
[1][2]“倒影”的形成是因为光照到水面上发生反射,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成了物体的像,像是虚像。
[3]“倒影”的形成是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因为小鸟到平面镜的距离为3m,则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为3m,所以“倒影”距小鸟6m。
13.如图所示,一只小鸟栖息在清澈见底的平静湖边,湖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______(选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______(选填“实”或“虚”)像,当它展翅飞离的过程中,小鸟在水中的像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反射虚不变
解析:反射虚不变
[1][2]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湖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因此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3]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与物的大小相等,所以当它展翅飞走时,它在水中的像的大小将不变。
14.南通的濠河被誉为“江城翡翠项链”,濠河“水清鉴人”,是由于光可以在水面发生___(选填“镜面”或“漫”)反射而形成人的__(选填“实像”或“虚像”);漫步河畔,看到河边水中浸没的石块,看起来比实际位置浅了,这是由于光的__的缘故。
秋日的清晨河面浮着缕缕薄雾,雾是水蒸气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该过程要__(选填“吸热”或“放热”);夏天雨后的濠河常在彩虹的映衬下显得分外妖娆,彩虹是由于光
的__现象形成的。
镜面虚像折射液化放热色散
解析:镜面虚像折射液化放热色散
[1]水面比较光滑,故是镜面反射。
[2]水面是平面镜,故成像是虚像。
[3]通过水看水里的石头,故是光的折射。
[4]雾是小水滴,是水蒸气的液化。
[5]液化从水蒸气变成了液体,故需要放热。
[6]彩虹形成的原理是光的色散。
15.身高为1.7m的小明,站在竖直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高度为1.5m的平面镜前6m处,则小明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________m,镜中的像的高度为________m;如果小明向平面镜走近2m,则镜中的像到小明的距离为________m,像的高度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78不变
解析:1.78不变
[1]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则小明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6m处,可得镜中所成的像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6m。
[2]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形大小相同,所以身高1.7m的小明,他镜中所成的像高也是1.7m。
[3]如果小明向平面镜走近2m,此时他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
6m-2m=4m
他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4m,则镜中的像到小明的距离为
4m+4m=8m
[4]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不管是靠近平面镜还是远离平面镜,他像的大小都不会改变,他的像高是1.7m。
16.为有效预防新冠肺炎病毒的传播,落实“入校前体温检测”制度,抚州市各中小学校配备了如图所示的“测温枪”,该测温枪是利用监测窗口接收人体辐射出的 ______ 线来测量体温的。
各中小学校除了用“84”消毒液喷洒预防外,有的地方还用 ______ 线灯来灭菌。
红外紫外
解析:红外紫外
[1]测温枪是接收人体辐射出的红外线来测温的。
[2]生活中除了用消毒液消毒外,还可以利用紫外线来灭菌。
17.港珠澳大桥是在“一国两制”框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设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
程,它是全球最长跨海大桥。
(1)当客车在大桥上行驶时,以______为参照物,坐在座位上的乘客是静止的;
(2)大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______现象形成的,倒影看起来比较暗是由于光射入水时部分光线在水面发生了______导致的。
客车反射折射
解析:客车反射折射
(1)[1]当客车在大桥上行驶时,乘客相对于客车的位置保持不变,故以客车为参照物,坐在座位上的乘客是静止的。
(2)[2]大桥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发生反射形成的。
[3]光射到水面时,一部分光线发生了反射,另一部分发生了折射而进入水中,所以大桥在水中的倒影的看起来比实际物体本身暗一些。
18.芜湖巿镜湖公园由大小镜湖组成,园中景点众多。
如图中步月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_____现象,步月桥在水中的像比自身_____(选填“亮”或“暗”);桥上的游客快速下桥时,他在水中的像大小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游客看到水中小鱼比鱼的实际位置_____(选填“高”或“低”)。
反射暗不变高
解析:反射暗不变高
[1][2]步月桥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由于一部分光线发生了折射,所以步月桥在水中的像比自身暗。
[3]桥上的游客快速下桥时,他在水中的像的大小与他大小相同,故保持不变。
[4]游客看到水中的小鱼是鱼的虚像,是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形成的,像的位置比鱼的实际位置高,如图所示:
19.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间最快的速度,其大小是______m/s,电视机遥控器可以发出不同的______,以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
3×108红外线
解析:3×108红外线
[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2]红外线可以用来遥控,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出不同的红外线来控制电视机。
20.我国著名思想家墨子和他的学生在2400年前,用“小孔成像”实验,解释了光是沿______传播的。
小孔成像所成的像是______(填“倒立”或“正立”)的,当物体到小孔
距离大于光屏到小孔的距离时,成______(填“放大”或“缩小”)的像。
直线倒立缩小
解析:直线倒立缩小
[1][2]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物体经过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
[3]像的大小和物体到小孔的距离、小孔到光屏的距离有关。
当物体到小孔距离大于光屏到小孔的距离时,物体成缩小的实像。
三、解答题
21.如图所示,小明想要利用一块平面镜使此时的太阳光竖直射入矿井中。
(1)请你通过作图标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2)小明学习了声学知识后,于是也想探究一下矿井的深度。
在井口旁向井底大喊一声,经过0.5s后,听到从井底反射回来的回声,则井的深度约为多少米?
解析:(1);(2)85m
解:(1)由于反射光线竖直射入井内,过入射点O竖直向下做出反射光线O B;然后作
∠AOB的角平分线即为法线(ON)。
由图知: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
∠AOB=30°+90°=120°
则反射角
∠BON=1
2
∠AOB=
1
2
×120°=60°
如图所示:
(2)声音传播到井底的时间为总的时间的一半,所以
t=1
2
×0.5s=0.25s
由
s
v
t
得,井的深度
s=vt=340m/s×0.25s=85m
答:(1)请你通过作图标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如图所示:
(2)小明学习了声学知识后,于是也想探究一下矿井的深度。
在井口旁向井底大喊一声,经过0.5s后,听到从井底反射回来的回声,则井的深度约为85米。
22.金秋时节,细心的小明同学在天高气爽的夜晚。
发现星光总是闪烁不定的。
请你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闪烁不定的原因______。
解析:见解析
大气层中的空气分布不均匀,恒星的光线经过大气层时发生折射,传播方向一直发生改变,所以星光看上去总是闪烁不定的。
23.2018年12月8日,我国在西昌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月球背面探测的新旅程,由于月球始终以同一面朝向地球,所以嫦娥四号与地间的通讯成为了一个难题,为解决该问题,我国在2018年5月发射了人类历史上首个月球信号中继卫星“鹊桥”.
(1)为测出“鹊桥”与地球间的距离,科学家事先在其上安装了一个如图所示的角反射器,它是由几面互成直角的平面镜组成,这种结构使反射回地球的激光与从地球发来的激光平行,请你说出一个与其相似的生活应用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嫦娥四号”成功着陆后,将通过“鹊桥”与地球进行通讯.假设在如图所示位置,“鹊桥”与地球间距离为46万km,与月球间距离为6.5万km,请计算出通讯信号由地球到达“嫦娥四号”所需要的最短时间__________.(通讯信号的速度为3×108m/s)
解析:自行车“尾灯” 1.75s
【分析】
(1)据自行车尾灯的原理回答;
(2)激光从发出到达“嫦娥四号”所经历的路程是从地球表面到“鹊桥”的距离加“鹊桥”到“嫦
娥四号”的距离,根据公式v=s
t
求出时间.
(1)由图知,角反射器是由几面互成直角的平面镜组成,这种结构使反射回地球的激光与从地球发来的激光平行.自行车的尾灯是由相互垂直的平面镜组合而成的,利用光的反射将射来的光按照原来的方向再次反射回去,如图所示:
因此与其相似应用是自行车“尾灯”.
(2)激光从发出到达“嫦娥四号”所经历的路程s=4.6×l08m+6.5×l07m =5.25×l08m,
∵v=s
t
∴激光从发出到到达“嫦娥四号”所经历的时间:
t=s
v
=
8
8
5.2510m
310m/s
⨯
⨯
=1.75s.
24.阅读短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城市光污染——繁华背后几多忧
现代社会,光照的不合理使用带来了一种可怕的灾难——光污染。
有些建筑物用玻璃做外墙,在阳光照射下,玻璃面就会反射出刺眼的光芒。
“不夜”的明亮城市诉说着繁荣的同时,也暗藏隐忧:灯光之下,无法再看见璀璨的星空;超亮的户外广告牌发出的光芒很容易让人感到眼花缭乱,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小危害;公路上一束束汽车大灯的光,照的人眼睛睁不开。
光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被称为五大污染。
(1)阳光照射到建筑物玻璃做的外墙上发生的是_________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2)如图所示,一束光沿AO照射到玻璃墙上,在图中画出它的反射光线___________。
(3)请你提出一条减小光污染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镜面反射将玻璃外墙换成表面不光滑的其他材料
【解析】
(1)玻璃做的外墙外表面光滑,所以光线照射到上面时要发生镜面反射。
(2)根据光的反射定律,过入射点O作垂线即为法线,AO与镜面成60°角,所以入射角为3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玻璃中法线右侧画出反射光线;(3)分析发生光污染的原因可知,可以使表面粗糙些,使其发生漫反射。
25.如图所示,在x轴的原点放一点光源S,距点光源为a处,放一不透光的边长为a的正方体物块,若在x轴的上方距x轴为2a处放一个平行于x轴并且面向物块的长平面镜,则在x轴上正方体的右边有部分区域被镜面反射来的光照亮。
试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光的反射定律和相应的几何知识完成以下问题:
(1)作出点光源S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S’(保留作图痕迹);
(2)作图找出正方体的右边被镜面反射来的光照亮区域的长度并在图中标为L。
(3)试推证:L=a。
解析:(1);(2)见(1)图;(3)见解析。
【解析】
(1)先根据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点光源S的像点S′;(2)设正方体的上
面两个端点分别为A. B,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连接S与正方体的A点,延长交于镜面于G,连接S′G并延长交x轴于D点,即为能照射到
的最右端;连接S′与正方体的B点,交于镜面于H点,并延长S′B交x轴于C点,即为能
照射到的最左端;正方体的右边被镜面反射来的光照亮区域的长度L即为图中的CD;(3)因为S距离平面镜为2a,则S′距离平面镜也为2a,那么镜中的像S′与点光源S相距
2a+2a=4a;连接SA,光反射到D点,连接S′B,光反射到C点:
由图可知:BE =2a,SS′=4a ,S′E =4a−a =3a ,因为△S′EB ∽△S′SC ,所以SC EB =SS′S′E ,即SC 2a =4a
3a ,则SC =8a 3,SF =AF =a,则△SFA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SF =∠HGS =45°,∠SGD =
90°,△SGD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故SD =4a ,则L =CD =SD−SC =4a−8a
3=4a 3.
【点睛】
(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规律作出点光源S 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S’;(2)根据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和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分别确定在x 轴上能照亮的最右端和最左端;(3)根据平面镜成像的规律结合数学知识证明.
26.如图所示,一块竖立的平面镜,从侧面看它的厚度为d ,图上打斜线的一面是涂了银白色反光物质的,光在这一表面上发生反射。
将铅笔的笔尖水平地顶在玻璃上。
(1)画出笔在镜中所成的像;
(______)
(2)两个笔尖之间的距离是_____。
解析: 2d
【解析】
【分析】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可以先作出物体A 、B 端点AB 的像点A′、B ′,连接A′、B ′即为物体AB 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2)根据平面镜成像中像距等于物距,由于铅笔尖垂直接触玻璃镜面,笔尖的像到笔尖间的距离,即玻璃的厚度应为物距加像距之和.
(1)先作出端点A. B 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 ′、B ′,用虚线连接A ′、B ′即为物体AB 的像,如图所示:
(2)因为像在镜面的后面,铅笔尖垂直接触玻璃镜面,题中给出的玻璃板的厚度为3mm,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则笔尖和它所成的像的距离为2d.
27.为了估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一位男孩面对一座距自己85m的峭壁发出喊声,一会儿听到了回声.他分三次用电子表测量从他发出喊声到听到回声经历的时间分别为0.49s、0.50s、0.51s.
(1)你认为他能听到回声的条件是:________.
(2)此测量过程主要利用声音能传播________的特性.(选填“信息”、“能量”)(3)此种方法也可以测量光速,因为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________传播,且可以发生________现象.
(4)此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_________?
解析:原声和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差至少0.1s以上;信息;直线;反射;340m/s。
【解析】
【分析】
(1)回声是指声音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的现象。
人耳能听到回声的条件是原声与回声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
(2)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3)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在不透明物体表面会发生反射;
(4)已知三次用电子表测量从他发出喊声到听到回声经历的时间分别为
0.49s、0.50s、0.51s,可求得所用时间的平均值,知道路程,然后利用速度公式求解。
(1)人耳能分辨回声与原声的时间间隔是0.1s,即原声和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差至少0.1s 以上;
(2)用电子表测量从他发出喊声到听到回声经历的时间,利用了声音的反射,故此测量过程主要利用声音能传播信息的特性;
(3)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在不透明物体表面会发生反射。
(4)t=0.49s+0.50s+0.51s
3
=0.50s,声音在空气中的路程s=2×85m=170m,则声音在空
气中的传播速度v=s
t =170m
0.50s
=340m/s;
故答案为:(1)原声和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差至少0.1s以上;(2)信息;(3)直线;反射;
(4)此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点睛】
此题涉及到回声、回声测距离的应用、声与信息、光的直线传播等多个知识点,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
28.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无知的代价
本报3月8日讯:(记者张宏明通讯员刘兆清)福山区一姓王蔬菜大棚种植户突发奇想,
将大棚原来使用的白色塑料薄膜换成了绿色薄膜,结果棚内种植的蔬菜生长缓慢,甚至枯萎,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老王喜欢观察与思考.他注意到蔬菜的叶子多数呈现绿色,由此他猜想,蔬菜的叶子是绿色的,可能是由于蔬菜喜爱绿色的缘故,假若将温室的白色薄膜换上绿色的,又让阳光中的绿色光通过并照射蔬菜,这样蔬菜就会生长得更快,产量更高.有了这样的想法.于是他就将大棚全部用上了绿色薄膜,结果酿成了悲剧.通过了解农科所的科技人员他才恍然大悟,原来,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光来决定的,叶子呈绿色,说明蔬菜反射的是绿光,也就是说绿色正是蔬菜所不喜爱的.只给蔬菜照射绿光,蔬菜就会因缺少所需要的其他色光,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因而生长缓慢,直至枯萎死亡.
(l)绿色蔬菜喜爱______颜色的光;
(2)请你分析.红花会反射______ 颜色的光;
(3)在姹紫嫣红,色彩缤纷的花的世界里,我们看到的黑色花却很少,原因是______;(4)银幕常用粗糙的白布做成,其优点在于:一是白布能反射_____颜色的光,能使观众看到色彩正常的画面;二是利用_______使坐在各处的观众都能看到画面.
解析:其它红黑色的物体吸收所有色光,吸收7种色光,受高温伤害就更大,也更难生存;所有漫反射
(1)绿色蔬菜之所以呈现绿色,是由于它只能反射绿光,而吸收其它颜色的光,因此绿色蔬菜喜欢绿光以外的其他色光.
(2)红花只能反射红光,而吸收其他颜色的光,因此它喜欢红光以外的其他色光.
(3)黑色的物体吸收所有色光,吸收7种色光,受高温伤害就更大,也更难生存,所以黑很少;
(4)银幕常用粗糙的白布做成,是因为白色的物体反射所有光,光遇到粗糙的物体会发生漫反射,使坐在各处的观众都能看到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