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九年级初三语文隆中对_2.docx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整理九年级初三语文教案隆中对隆中对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把握文章脉络,理清诸葛亮隆中对策的思路。
2、注重文言词语古今意思的差异,准确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
3、学习阅读浅易文言文的方法。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范仲淹说:得贤杰天下治,失贤杰而天下乱。
龚自珍也有诗云: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正因于此。
刘备为“兴复汉室”不远千里,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才有了这一段千古流传的佳话——“隆中对”。
让我们来一起看看那“未出茅庐,而已知天下三分”的雄才大略吧!
二、熟读课文,疏通文意
1、学生自朗读课文,把不会读的字、读不顺的句子勾画下来,读完后教师组织学生相互解答。
长句如:将军身率益州之从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易读错字:好为()乐毅()诣()存恤()
度德量力()胄()殆()
2、听录音跟读,注意节奏和字音。
3、生对照注解再读课文,标出不理解的字词、句子集体讨论解决。
如:“时人莫之许也”、“遂用猖獗”、“……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4、生自读课文思考,师生共同探讨后明确。
①诸葛亮从哪几个方面给刘备分析了当前的形势?
②诸葛亮提出了怎样的战略方针?
③诸葛亮对策的核心是什么?
三、比较阅读
刚才我们阅读了《三国志》里的《隆中对》,明代的罗贯中以此用蓝本创作了小说《三国演义》里的隆中对,让我们来读一读罗贯中的小说,看看小说与史籍在写法上各有什么特点?
(下发《三国演义》第三十七、三十八回片断,学生阅读讨论)
1、启发思考
①史籍把事件简略带过,把人物的语言记载得十分详尽,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②小说做了哪些加工?为什么要这样加工?
③课文中有没有运用衬托的手法?
2、用一段话概括你心目中的诸葛亮。
四、品味语言
找出文中你感触深刻的句子,反复读,谈谈自己的体会。
如:①亮躬耕陇备,好为《梁父吟》,身高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②文中倒数第二段的“善”字
③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五、自主测评
1、解释加点字
①时人莫之许也()②谓为信然()③先主器之()
④此人可就见()⑤遂用猖獗()⑥然志犹未已()
2、诸葛亮给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是什么?
3、你还知道诸葛亮的其他故事吗?请写出一个。
(50—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