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历史初一上学期试题与参考答案(2025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5年湖南省衡阳市历史初一上学期复习试题与参考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下列哪个朝代结束了我国长达近三百年的民族分裂状态?
A. 隋朝
B. 唐朝
C. 宋朝
D. 元朝
答案:A 解析:隋朝在公元581年由杨坚建立,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近三百年的分裂局面,实现了中国的再次统一。
因此,正确答案是A. 隋朝。
2、下列关于《九一八事变》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1931年9月18日发生
B. 日本关东军以柳条湖事件为借口
C. 导致了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D. 促使国共两党达成合作抗日的共识
答案:D 解析:《九一八事变》确实发生在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以柳条湖事件为借口发动进攻,导致了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然而,国共两党在《九一八事变》之后并未立即达成合作抗日的共识,而是在此后的多次谈判和时局变化中逐渐走向合作。
因此,D选项描述不正确。
3、下列哪位历史学家被称为“历史之父”?
A、司马迁
B、司马光
C、希罗多德
D、亚里士多德
答案:C
解析:希罗多德是古希腊著名的史学家,其作品《历史》是西方史学的开山之作,因此被誉为“历史之父”。
其他选项中的司马迁和司马光是中国古代的著名史学家,而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的哲学家和科学家,与历史学家的身份不符。
因此,正确答案是C。
4、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形成?
A、夏朝的建立
B、商朝的建立
C、西周的分封制
D、秦朝的统一
答案:C
解析:西周时期实行了分封制,通过将土地和人民分封给贵族,确立了周王对地方的控制,从而形成了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
夏朝和商朝是中国古代的早期朝代,尚未形成完整的封建社会。
秦朝的统一虽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但并不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标志。
因此,正确答案是C。
5、在下列历史事件中,标志着中国进入封建社会的事件是:
A.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
B. 秦始皇统一六国
C.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政策
D. 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大融合
答案:B
解析: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长期的战国纷争,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这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封建社会。
其他选项虽然都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但不是进入封建社会的标志。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是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政策和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大融合则是封建社会的发展阶段。
6、下列关于《史记》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作者为西汉史学家司马迁
B.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C. 包含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
D. 记载了大量的神话传说
答案:D
解析:《史记》是由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
《史记》以其严谨的历史编纂学态度和丰富的史料而著称,但并非主要记载神话传说。
《史记》中确实包含了一些神话传说的内容,但这些内容是为了更好地反映历史背景和人物性格,而非主要记载神话传说。
7、在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中,以下哪一项不是他们主要的食物来源?
A. 玉米
B. 麦子
C. 豆类
D. 鱼类
答案:B
解析: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距今约6000年前的黄河流域,他们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粟,而不是麦子。
因此,选项B麦子不是他们主要的食物来源。
选项A玉米是在后来的历史时期才被种植的,选项C豆类和选项D鱼类也是他们的食物来源之一。
故选B。
8、以下哪个朝代在历史上被称为“秦汉”?
A. 秦朝
B. 汉朝
C. 隋朝
D. 唐朝
答案:A
解析:“秦汉”是指秦朝和汉朝,这两个朝代在历史上连续出现,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时期。
秦朝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而汉朝继承了秦朝的统治,并进一步巩固了国家统一。
选项A秦朝符合题意。
选项B汉朝是继秦朝之后的朝代,但并非被称为“秦汉”。
选项C隋朝和选项D唐朝则不是连续出现的朝代,故排除。
故选A。
9、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科学家张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张衡发明了浑天仪和地动仪
B. 张衡是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
C. 张衡是唐代的人物
D. 张衡的成就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答案:C
解析:张衡是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发明了浑天仪和地动仪,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C选项错误,因为张衡不是唐代的人物,而是东汉时期的人物。
10、关于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造纸术是由东汉蔡伦改进的
B. 指南针的发明最初用于风水术
C. 火药的发明最初用于制造烟花
D. 活字印刷术是由宋代毕昇发明的
答案:C
解析: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活字印刷术。
其中,火药的发明最初是用于军事,而非制造烟花。
A、B、D选项描述正确。
C选项错误。
11、题干:以下哪个朝代开创了科举制度?
A. 隋朝
B. 唐朝
C. 宋朝
D. 元朝
答案:A 解析:科举制度是由隋朝开创的,隋文帝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设立了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唐朝、宋朝和元朝都在隋朝之后,因此选项B、C、D都是错误的。
故选A。
12、题干: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
A. 规定了奴隶的法律地位
B. 规定了土地的私有制
C. 规定了刑罚的严厉性
D. 规定了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答案:D 解析:《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颁布的一部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主要内容包括对奴隶的法律地位、土地的私有制和刑罚的严厉性等方面,但并未明确规定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因此,选项D不属于《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
故选D。
二、非选择题(本部分有4大题,每大题13分,共52分)
第一题
《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
全书共一百三十篇,记载了上至黄帝,下至汉武帝共三千多年的历史。
在《史记》中,司马迁通过生动的笔触和深刻的见解,展现了众多历史人物的形象,为我们了解古代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阅读材料后,请回答以下问题:
1、司马迁是谁?
答案:司马迁是西汉史学家。
2、《史记》的体裁是什么?
答案:《史记》的体裁是纪传体。
3、《史记》中记载了哪些历史时期?
答案:《史记》中记载了上至黄帝,下至汉武帝共三千多年的历史。
第二题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思想家们对宇宙、人生、道德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形成了丰富的哲学思想。
以下是一些著名的哲学流派及其代表人物和主要思想。
材料一:
儒家:孔子(名丘,字仲尼),主张“仁爱”、“礼治”,提倡以德治民,强调君臣、父子、夫妻之间的道德关系。
道家:老子(名耳,字聃),主张“道法自然”,强调顺应自然规律,反对过度干预,主张无为而治。
法家:韩非,主张“法治”,强调法律的权威和作用,主张严格的法律制度来维护社会秩序。
墨家:墨子(名翟),主张“兼爱”、“非攻”,反对战争,提倡节俭,反对奢侈。
材料二:
在战国时期,各国诸侯为了争夺地盘和权力,战争频繁。
墨子提出了“非攻”的思想,认为战争会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痛苦,主张通过道德修养和外交手段来解决争端。
1、根据材料一,简述儒、道、法、墨四家哲学流派的主要思想。
答案:儒家主张仁爱、礼治;道家主张道法自然,无为而治;法家主张法治,严格的法律制度;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反对战争。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墨家“非攻”思想产生的背景及其意义。
答案:背景:战国时期,战争频繁,人民痛苦。
意义:墨家的“非攻”思想反映了人民对战争的厌恶,主张通过道德修养和外交手段解决争端,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代中国哲学思想的看法。
答案:古代中国哲学思想博大精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道德观念和治国理念,还体现了古人对自然和社会的深刻认识。
在现代社会,我们可以借鉴这些思想,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益的启示。
材料一: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他推行郡县制,将全国划分为36个郡,郡下设县。
在文化上,秦始皇统一了文字,规定全国使用小篆作为统一的文字。
在军事上,秦始皇修筑了长城,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
材料二: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唐太宗扩充了国子监,增设了六学二馆,使更多的士子有机会接受教育。
武则天时期,科举考试科目更加多样化,包括明经、进士、明法等。
唐朝科举制度的完善,选拔了大量的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材料三:
明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度,将相权分散到六部。
他还设立了锦衣卫和东厂等特务机构,以加强皇权的监控。
在农业方面,明朝推行了屯田制度,鼓励农业生产。
这些措施使得明朝初期政治稳定,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小题1、秦始皇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案:秦始皇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推行郡县制、统一文字(小篆)、修筑长城等措施。
小题2、唐朝科举制度的发展有哪些特点?
答案:唐朝科举制度的特点包括科举考试科目多样化(明经、进士、明法等)、唐太宗扩充国子监、武则天时期增设六学二馆等。
小题3、明朝初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案:明朝初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废除丞相制度、设立锦衣卫和东厂等特务机构、推行屯田制度等措施。
在我国古代,秦朝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以下是对秦朝统一措施的相关描述。
材料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改革。
在政治上,他废除了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在经济上,他统一了度量衡,促进了国内贸易的发展;在文化上,他统一了文字,使全国各地使用相同的书写文字。
材料二:为了巩固统一,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军事行动,如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长城等。
材料三:秦始皇还实行了一系列严酷的法律,如焚书坑儒,严厉打击反对派,以确保国家的稳定。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秦始皇在政治上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2、秦始皇在经济上采取了哪些措施?
3、秦始皇在文化上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案:
1、秦始皇在政治上采取的措施是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2、秦始皇在经济上采取的措施是统一度量衡。
3、秦始皇在文化上采取的措施是统一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