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罡指所需的研习心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罡指所需的研习心得
天罡指穴法是峨眉宗六大专修功法之一,与峨眉十二庄相须为用。

指穴法原本的作用有二:
用于疾病的治疗,乃至修习内景功夫的纠偏之用;
2、技击克敌制胜。

既往指穴法的著作大多疏于“功法”而详于“手法”,这大概是因为“技击克敌”本来就是一个口传身授的过程,不可能完全看书学会。

从指穴法之八式大导引用法当中也可以看出,“指穴法”虽然以手法为主,如果想完整和熟练地应用必须有身法、步法的整体配合。

单从指穴法而言,也是有不同次第的功夫的,比如十二庄之蛹动、通臂等功法都可以为指穴法服务,另有一些属于指穴法的专修功夫,比如廖厚泽先生曾言:“鹤嘴劲之练法为手指捋兰花……”
本文介绍鹤嘴劲的用法和简易功法。

鹤嘴劲
鹤嘴吞蛇又啄鱼
啄松颈活翅分离
用时翅嘴相因果
反复八圈八法宜
1、基本手型
鹤嘴劲的手型是拇指和食指腹面接触,其余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张开,拇指和食指为“鹤嘴”,中指、无名指和小指为“鹤翅”。

前端拇、食指为“啄”,手腕为“颈”;拇、食指有“凤眼”、“龙睛”之吞吐变化;拇、食指指间关节伸直正常合拢为“含”,为凤眼;含起皮肤拇、食指回缩为“吞”——“凤眼”变“龙睛”,相反为“吐”——“龙睛”变“凤眼”;
吞吐变化的细节:凤眼——食指第一指间关节背伸,拇食指并拢用力,呈“菱形”;龙睛——拇、食指指间关节屈曲呈“圆形”;
鹤嘴劲有“吞鱼”、“啄蛇”之变化,二者用法有别,吞蛇用劲大而开散,啄鱼用劲小而集中;上下横竖的方向也有不同。

2、出处及发劲关窍
出处——天地庄之屈指描太极
发劲关窍——中指、无名指、小指,鹤翅张开鹤嘴上的指劲就会变大,嘴和翅相互协调;发劲的重点在鹤翅上。

3、基本用法
①-③含-吞-吐:
含:拇食指并拢,含住穴位;用于固定不移的穴位。

吞:凤眼变龙睛,含住穴位处的皮肤向外拿拉。

吐:龙睛变凤眼,放松吞的劲力为吐,将拿拉的皮肤放松。

三法交替使用,要点在指腹的滚转和指间关节的运动,这种变化动作大而劲小。

其他动作大多动作小而劲大。

④揉:
以鹤嘴食指外侧角劲按揉穴位,在穴位上按揉。

作用于筋骨之间。

⑤披:
将鹤嘴闭拢,拇指呈笔直的形状,用拇指外侧角劲向术者自身胸前45°的斜方向划,反复操作即披法。

本式多用于肌肉较厚处或麻木处,为带起皮肤向外上划动,这种“披”又与提捏之力不同。

披的动作宜短促有力。

外形动作小,内里动作大,外表不动、短促有力——手指与皮肤不发生相对运动,“披”劲贯入皮下层和肌肉层。

⑥弹:
鹤嘴弯曲形成“龙睛”并将鹤翅舒张的同时,以食指的“甲劲”突然向外弹击穴位。

要点:食指绷紧在拇指的腹面,鹤翅笔直张开,才能弹得“脆”。

又分阴阳两种,阴掌所发的脆劲较阳掌为轻,阴掌劲只发于指尖;阳掌则发自腕臂,故用力较重。

阳掌弹击可把劲放长,使指尖的接触面积大些,可轻一些不致伤人。

阴掌——掌心向地;阳掌——掌心向天;“甲劲”——指尖爪甲那一面的劲;
多用在三阳经肌肉较薄的地方,如鱼腰、印堂、天目、中正、司空、神庭、日角、月角、眉冲、攒竹、率谷、玉枕等穴位。

主要作用是退火,凡三阳经风热重时,配合其他手法而用,可疏导开散经穴有余之气。

在武功上的用处,是三阳经被敌方点中穴位后,用此手法解救。

此手法为弹击穴位的劲法,主要用于头面部肌肉较薄的位置,或武技之中的点穴术,多为控制对方进攻节奏的方法。

⑦震透法:
又名雷震法,是将鹤嘴紧闭呈“凤眼”形状,鹤翅张开,食指呈笔直,以“顶劲”点在所取穴位上,同时运气到指尖,自然瑟瑟震动使力透入深部。

这是一种重手法,发的是内力“通臂劲”。

也就是上自肩髃、肘、腕,下达指尖,全臂的力量都要集中运用到指尖上。

本法的操作要领是臂、腕、指皆要呈一直线,将全臂力量集中在食指尖端,自然震撼透入到深处。

所谓“顶劲”:就是用食指尖端的劲下按;通臂劲:是整个臂、肘、腕、指尖结合起来的劲,同时伸右臂则缩左臂,伸左臂则缩右臂,以意运气到伸开的手上去(出天地庄的三通背)。

此法多用于多气多血、肌肉丰厚的穴位,也可用于震开骨缝关窍需有一定功力方能操作。

⑧反鹤嘴推法:
是将鹤嘴闭拢,拇指尖端顶住食指末节的腹面,同时鹤翅张开,以食指的甲劲点压所取穴道。

这种手法虽然用得轻,劲力却最为尖锐威猛,多用在皮薄肉浅的穴位上。

与揉法不同的是,此式用爪甲背上,力量较大。

点穴准确,力量也能够集中在一点,反应也特别明显,操作要领是必须用食指的甲劲,力要用在爪甲背上。

鹤嘴劲的简易专修功:
1、灵敏度专修:鹤嘴劲的手型类同“兰花指”,许多推拿按摩门派都有手指力量训练,比如推拿功法易筋经之“卧虎扑食”等式。

灵敏度则与力量同等重要,廖老所传方法为捋兰花叶,兰花叶细长条以鹤嘴劲手法沿其叶面捋动,要求用力均匀连续而不断劲,以练习灵敏度、灵活性和指尖之“听劲”功夫。

2、鹤嘴劲专修庄法:
①大字裆站立(双脚平行略比肩宽),双手自然下垂与体侧略停,平心静气待觉身体放松后开始操作。

②双手呈鹤嘴劲拇指、食指捏合,无名指、中指、小指张开;
③双臂略向两侧外展15-20°,双臂内旋使神门穴向外(外转神门)、合谷穴向内(身体一侧,约与风市相对);此时鹤嘴直向地面,鹤翅不断开阖劲力也不断吞吐收放。

保持此姿势站桩静立片刻,待觉指掌腕困顿时停止,做蛹动及通背数次即可——平素上虚下实、虚阳上越者需配合练习虎步功。

手呈鹤嘴劲时注意手臂伸直方能发出通背劲,与十二庄之通背练法仅双臂角度不同(天地庄练法为双手平伸),双臂旋转角度以鹤嘴可发上劲为度。

学员需根据自身肘关节角度及肩关节状态决定手臂内旋的角度,文中所列仅为大概,需有一定“经络内景”修炼的基础方能体会。

所谓:
得诀归来好看书
又谓:
未有神仙不读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