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Z-7型制动机综合作用教学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Z-7型制动机综合作用教学研究
摘要通过对Jz-7型制动机综合作用教学的研究,优化教学方法,突破制动机教学中的难点,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Jz-7型制动机;综合作用;教学质量
1研究目的
Jz一7型制动机广泛应用于铁路机车和轨道工程机车上,由于结构复杂,管路较多,在实际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难度,根据我在机务段教育室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一套JZ-7型制动机综合作用教学方法,主要是通过部件位移的教学方式,突出管路中充、排风的重点,寻找规律,化繁为简,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员的理解力,使大家真正理解和掌Jz-7型制动机综合作用知识。

2JZ-7型空气制动机控制原理
自阀一均衡风缸一中继阀一制动管风压变化一车辆制动机一机车分配阀一作用阀一制动缸。

3综合作用过程分析
中继阀接受自阀的控制,控制列车管的风压变化,使机车的分配阀产生相应的动作,进而控制机车的作用阀动作,使制动缸充风或排风,机车产生制动或缓解作用(列车管压力变化控制车辆三通阀,从略)。

准备工作:把中继阀进行逆时针旋转90度,使其内部连接模板的阀杆呈竖直方向,与分配阀主阀部的空心阀杆、作用阀的空心阀杆,三者方向一致。

气路分析:中继阀模板上下管路分别为:2号、4号,分配阀空心阀杆连接的模板上下管路分别为:14号、2号(2号实际在主阀部大模板上,由于大小模板串接,小模板下方又通大气,所以把2号视为在小模板下方),作用阀空心阀杆连接的模板上下管路分别为:12号、14号。

他们之间的控制关系依次为:自阀*4号管充风或排风一中继阀2号管充风或排风一分配阀14号管排风或充风一作用阀上12号管排风或充风一机车缓解或制动。

这三个阀件所产生的共同现象为:阀杆上移均是向模板上部的管路充风,阀杆下移均是模板上部的管路排风(简称为:上充、下排)。

如表1所示。

通过表1,对照制动机综合作用管路图,很容易理解制动机的综合制动作用/缓解作用的过程,在了解和熟练综合作用以后,进而为理解其它作用过程提供
了一个原理基础。

如:自阀过充位,即在4号充满风(达到定压)的基础上追加30-40kpa风压,导致中继阀2号在定压的基础上也增加30-40kpa风压;在分配阀上,使其模板迅速下移,14号快速排风;在作用阀上,使其模板迅速下移,12号快速排风,达到机车迅速缓解的目的(列车管迅速向车辆充分的目的)。

4结论分析
通过实验活动,教学效果是显著的。

主要体现在学员对理解制动机的综合作用方面提供一个简易方式,由简入繁,使学员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1)学员对学习活动的态度。

①教学中学员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高。

在教学过程中,学员不是停留在被动接受的层面上。

而是在教师引导下,结合制动机综合作用,自主发挥,积极发言。

②通过多次问卷调查,学员普遍认为对学习制动机知识感兴趣,不再有畏缩情绪,降低了知识学习的难度,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2)学员的主体作用得到发挥。

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为讲清楚一个作用过程,需要在挂图上反复指点,形成教学“满堂灌”的局面,其结果大大削弱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而在此次试验活动中,学员很容易就接受了制动机的综合作用,为讲解其它作用原理提供了一个知识平台,为学员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使其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