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确定工序尺寸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确定工序尺寸
典
加工表面
加工方法
加工余量 (mm)
加工表面
加工方法
加工余量 (mm)
型 表 面 加
粗 车 2~5
粗铣、粗刨 2~3
外 圆 表 面
半精车 1.5~2
精车
高速:0.8~1 低速:0.2~0.4
平 面
粗 磨 0.2~0.5
精 磨 0.05~0.1
精铣、精刨 粗磨 精磨 研磨 刮削
0.5~1 0.1~0.2 0.05~0.08 0.003~0.01 0.1~0.4
9
确定工序尺寸
案例分析
某轴(锻件)直径尺寸为
50
0 0.016
mm(精度IT6),粗糙度为
Ra0.8μm。若加工方法为: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试确定工序尺寸。
10
确定工序尺寸
确定工序尺寸的要点:
1)查表确定余量(工序粗加工余量不用查表) 2)求工序基本尺寸:
最终工序的工序尺寸和公差需查看零件图;中间工序计算需从最终工序逐级向前推算。 3)确定各工序尺寸公差及表面粗糙度:
研磨孔 0.005~0.02
珩磨孔 0.02~0.15
6
确定工序尺寸
加工余量选择方法
1)查表修正法 根据生产实践和试验研究,已将毛坯余量和各种工序的工序余量数据于手册 。确定加工余量时,可从手册《机械加工工艺手册》中获得所需数据,然后结合 工厂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正。查表时应注意表中的数据为公称值,对称表面(轴孔 等)的加工余量是双边余量,非对称表面的加工余量是单边的。这种方法目前应 用最广。 2)经验估计法 3)分析计算法
7பைடு நூலகம்
确定工序尺寸
案例分析
某轴(锻件)直径尺寸为
50
0 0.016
mm(精度IT6),粗糙度为
Ra0.8μm。若采用加工方法为: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试确定
各加工工序的加工余量。
查表确定毛坯总余量8mm,粗加工工序的加工余量不应查表确定,
而是用总加工余量减去各工序余量求得。
确定其它工序:半精车余量1.1mm、查表确定粗磨车余量0.3mm
2
确定工序尺寸
1、加工余量的概念
什么是加工余量、工序尺寸?
毛坯上留作加工用的材料层,称为加工余量。加工余量又有总余量和工序余
量之分。某一表面从毛坯到最后成品切除掉的总金属层厚度,即毛坯尺寸与零件
设计尺寸之差称为总余量,以Z0表示。该表面每道工序切除掉的金属层厚度,即
相邻两工序尺寸之差称为工序余量,以Zi表示。
工 余
研 磨 0.005~0.02
钻 孔 --
扩 孔 2~5
齿
铣 齿 -滚 齿 -插 齿 --
量 选
铰 孔 0.15~0.4
形
剃 齿 0.08~0.15
内
粗 镗 2~4
珩 齿 --
圆
半精镗 1.5~2
磨 齿 0.5~0.5
取 范
表
精 镗 0.1~0.3
面
拉 孔 0.4~0.8
磨 孔 0.2~0.4
围
n
Z0
Zi
i 1
3
确定工序尺寸 单边余量及双边余量
图1
图2
图3
思考:余量留大点好还是小点好?如何确定?
4
确定工序尺寸
2、确定加工余量
加工余量选择原则: (1)最小的加工余量,以求缩短加工时间; (2)充分的加工余量,保证规定的表面粗糙度及精度; (3)考虑零件热处理时引起的变形; (4)考虑采用的加工方法和设备、加工过程中零件可能发生的变形; (5)考虑被加工零件的大小。
最终工序尺寸公差等于设计公差,表面粗糙度为设计表面粗糙度;其它工序公差和表面粗 糙度按此工序加工方法的经济精度和经济粗糙度确定。 4)标注工序尺寸公差:除最终工序外,其余各中间工序按“入体原则”确定工序尺寸公差, 毛坯的公差查表确定,一般为双向对称标注。
11
THANKS FOR LOOKING
、查表确定精磨车余量0.1mm。
加工余量确定后,就可以计算出各工序的公称尺寸。
8
确定工序尺寸
3、确定工序尺寸
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确定,则要根据工序基准或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 是否重合,采取不同的计算方法。
重合时,各工序尺寸公差及表面粗糙度按工序加工方法的经济精度和 经济表面粗糙度确定。最终工序尺寸公差等于设计公差,表面粗糙度为设 计表面粗糙度。标注工序尺寸公差:除最终工序外,其余各工序按“入体 原则”标注工序尺寸公差不重合时,需要用尺寸链计算。
TECHNOLOGY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确定工序尺寸
确定工序尺寸
任务:某轴(锻件)直径尺寸为
50
0 0.016
mm(精度IT6),粗糙度
为Ra0.8μm。若采用加工方法为: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试确定
各加工工序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
思考:
❖ 什么是加工余量、工序尺寸? ❖ 如何确定工序尺寸?
确定工序尺寸
典
加工表面
加工方法
加工余量 (mm)
加工表面
加工方法
加工余量 (mm)
型 表 面 加
粗 车 2~5
粗铣、粗刨 2~3
外 圆 表 面
半精车 1.5~2
精车
高速:0.8~1 低速:0.2~0.4
平 面
粗 磨 0.2~0.5
精 磨 0.05~0.1
精铣、精刨 粗磨 精磨 研磨 刮削
0.5~1 0.1~0.2 0.05~0.08 0.003~0.01 0.1~0.4
9
确定工序尺寸
案例分析
某轴(锻件)直径尺寸为
50
0 0.016
mm(精度IT6),粗糙度为
Ra0.8μm。若加工方法为: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试确定工序尺寸。
10
确定工序尺寸
确定工序尺寸的要点:
1)查表确定余量(工序粗加工余量不用查表) 2)求工序基本尺寸:
最终工序的工序尺寸和公差需查看零件图;中间工序计算需从最终工序逐级向前推算。 3)确定各工序尺寸公差及表面粗糙度:
研磨孔 0.005~0.02
珩磨孔 0.02~0.15
6
确定工序尺寸
加工余量选择方法
1)查表修正法 根据生产实践和试验研究,已将毛坯余量和各种工序的工序余量数据于手册 。确定加工余量时,可从手册《机械加工工艺手册》中获得所需数据,然后结合 工厂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正。查表时应注意表中的数据为公称值,对称表面(轴孔 等)的加工余量是双边余量,非对称表面的加工余量是单边的。这种方法目前应 用最广。 2)经验估计法 3)分析计算法
7பைடு நூலகம்
确定工序尺寸
案例分析
某轴(锻件)直径尺寸为
50
0 0.016
mm(精度IT6),粗糙度为
Ra0.8μm。若采用加工方法为: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试确定
各加工工序的加工余量。
查表确定毛坯总余量8mm,粗加工工序的加工余量不应查表确定,
而是用总加工余量减去各工序余量求得。
确定其它工序:半精车余量1.1mm、查表确定粗磨车余量0.3mm
2
确定工序尺寸
1、加工余量的概念
什么是加工余量、工序尺寸?
毛坯上留作加工用的材料层,称为加工余量。加工余量又有总余量和工序余
量之分。某一表面从毛坯到最后成品切除掉的总金属层厚度,即毛坯尺寸与零件
设计尺寸之差称为总余量,以Z0表示。该表面每道工序切除掉的金属层厚度,即
相邻两工序尺寸之差称为工序余量,以Zi表示。
工 余
研 磨 0.005~0.02
钻 孔 --
扩 孔 2~5
齿
铣 齿 -滚 齿 -插 齿 --
量 选
铰 孔 0.15~0.4
形
剃 齿 0.08~0.15
内
粗 镗 2~4
珩 齿 --
圆
半精镗 1.5~2
磨 齿 0.5~0.5
取 范
表
精 镗 0.1~0.3
面
拉 孔 0.4~0.8
磨 孔 0.2~0.4
围
n
Z0
Zi
i 1
3
确定工序尺寸 单边余量及双边余量
图1
图2
图3
思考:余量留大点好还是小点好?如何确定?
4
确定工序尺寸
2、确定加工余量
加工余量选择原则: (1)最小的加工余量,以求缩短加工时间; (2)充分的加工余量,保证规定的表面粗糙度及精度; (3)考虑零件热处理时引起的变形; (4)考虑采用的加工方法和设备、加工过程中零件可能发生的变形; (5)考虑被加工零件的大小。
最终工序尺寸公差等于设计公差,表面粗糙度为设计表面粗糙度;其它工序公差和表面粗 糙度按此工序加工方法的经济精度和经济粗糙度确定。 4)标注工序尺寸公差:除最终工序外,其余各中间工序按“入体原则”确定工序尺寸公差, 毛坯的公差查表确定,一般为双向对称标注。
11
THANKS FOR LOOKING
、查表确定精磨车余量0.1mm。
加工余量确定后,就可以计算出各工序的公称尺寸。
8
确定工序尺寸
3、确定工序尺寸
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确定,则要根据工序基准或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 是否重合,采取不同的计算方法。
重合时,各工序尺寸公差及表面粗糙度按工序加工方法的经济精度和 经济表面粗糙度确定。最终工序尺寸公差等于设计公差,表面粗糙度为设 计表面粗糙度。标注工序尺寸公差:除最终工序外,其余各工序按“入体 原则”标注工序尺寸公差不重合时,需要用尺寸链计算。
TECHNOLOGY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确定工序尺寸
确定工序尺寸
任务:某轴(锻件)直径尺寸为
50
0 0.016
mm(精度IT6),粗糙度
为Ra0.8μm。若采用加工方法为: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试确定
各加工工序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
思考:
❖ 什么是加工余量、工序尺寸? ❖ 如何确定工序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