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土─水系统z电位的测定(实验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科学基础实验报告
专业
班、组
学号
姓名
粘土 ─ 水系统 ζ - 电位测定
一.目的意义
ζ - 电位是固液界面电位中的一种,其值的大小与固体表面带电机理、带电量的多少密切相关,直接影响固体微粒的分散特性、胶体物系的稳定性。
对于陶瓷泥浆系统而言,ζ - 电位高时,泥浆的稳定性好,流动性、成型性能也好。
本实验的目的:
1. 了解固体颗粒表面带电原因,表面电位大小与颗粒分散特性、胶体物系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2. 了解粘土粒子的荷电性,观察粘土胶粒的电泳现象。
3. 掌握通过测定电泳速率来测量粘土 ─ 水系统 ζ - 电位的方法。
进一步熟悉 ζ - 电位与粘土 — 水系统各种性质的关系。
二.基本原理
在硅酸盐工业中经常遇到泥浆、泥料系统。
泥浆与泥料均属于粘土 ─ 水系统。
它是一种多相分散物系,其中粘土为分散相,水为分散介质。
由于粘土颗粒表面带有电荷,在适量电解质作用下,泥浆具有胶体溶液的稳定特性。
但因泥浆粒度分布范围很宽,就构成了粘土 ─水系统胶体化学性质的复杂性。
固体颗粒表面由于摩擦、吸附、电离、同晶取代、表面断键、表面质点位移等原因而带电。
带电量的多少与发生在固体颗粒和周围介质接触界面上的界面行为、颗粒的分散与团聚等性质密切相关。
带电的固体颗粒分散于液相介质中时,在固液界面上会出现扩散双电层,有可能形成胶体物系,而 ζ - 电位的大小与胶体物系的诸多性质密切相关。
固体颗粒表面的带电机理,表面电位的形成机理及控制等是现代材料科学关注的焦点之一。
根据胶体溶液的扩散双电层理论,胶团结构由中心的胶核与外围的吸附层和扩散层构成。
胶核表面与分散介质(即本体溶液)的电位差为热力学电位E 。
吸附层表面与分散介质之间的电位差即 ζ - 电位,见图1。
带电胶粒在直流电场中会发生定向移动,这种现象称为电泳。
根据胶粒移动的方向可以判断胶粒带电的正负,根据电泳速度的快慢,可以计算胶体物系的 ζ - 电位的大小。
进而通过调整电解质的种类及含量,就可以改变 ζ - 电位的大小,从而达到控制工艺过程的目的。
微电泳仪测量 ζ - 电位的原理如图2所示。
胶体分散相在直流电场作用下定向迁移。
胶粒通过光
学放大系统将其运动情况投影到投影屏上。
通过测量胶粒泳动一定距离所需要的时间,计算出电泳速率。
依据赫姆霍茨方程即可计算出 ζ - 电位。
图1. 热力学电位与 ζ - 电位和胶团结构示意图
ζ = 3002 ×E
v 4εηπ 伏特 (1) 式中,η为粘度,ε为介电常数,它们都是温度的函数。
v 是电泳速率。
E 是电位梯度(其值等于电极两端电压U 除以电泳池的长度L )。
根据欧姆定律:
E = U / L = I R / L = i /(λo A ) (2)
式中:电阻R = ρL / A ; A 为电泳池测量管截面积;λo = 1 / ρ为电导率;i 为通过电泳池测量管的电流,其值可以通过电流表读得的电流值I 乘以因子1 / f 得到,即i = I / f 。
因此,
E = I /( f λo A )
将E 代入赫姆霍茨方程得:
ζ =(3002 × 4 π η / ε)×(f A )× v λo / I (3)
令 C = 3002×4 π η / ε (其值是一个与温度有关的常数,见表14-1 );
B = f A (其值是取决于电泳池结构的仪器常数,标于仪器上),则有:
ζ = C v λo B / I 毫伏 (4)
考虑到C ~ T (C 值~温度)对应关系中物理量单位以及仪器常数中有关单位的限制,上述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分别为:v — μm / s ; λo — Ω-1.cm -1 ; ζ — mV 。
三.实验器材
1. 仪器设备
⑴ JS94H 型微电泳仪,1台。
⑵ 托盘天平,1台。
⑶玻璃杯,玻璃研钵,温度计,PH 试纸等。
2. 材料
⑴ 氯化钠溶液(0.1N )1瓶;
⑵ 氢氧化钠溶液(0.01N )1瓶;
⑶ 蒸馏水若干;
⑷ 粘土试样1瓶。
四.测试步骤
1.样品制备
图2. DPW -1型微电泳仪原理方框图
称取0.2 g粘土试样,置于研钵内研磨5 分钟后放入玻璃烧杯内,加入氯化钠水溶液至250 ml,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为8 。
2. 启动
进入js94h子目录,运行子目录中的dh.exe 即可启动微电泳仪应用程序。
微电泳仪应用程序主界面如图3所示:
图3 电泳仪应用程序主界面图
3. 采样操作模块使用说明
屏幕左侧的大正方形区域为图像显示区,当摄像机打开时,显示区显示当前摄像机摄入的图像内容。
屏幕右侧为采样操作模块的功能菜单,现将菜单各项功能详述如下:
⑴温度:显示当前电泳槽环境温度
单位:摄氏度℃
精度:0.1 ℃
⑵电流:显示当前电泳槽内的电流值
单位:毫安 mA
精度:0.1 mA
工作时电流一般控制在18mA以下,可通过调节电压来控制
⑶电压:可控制当前输出电压值
单位:伏特 V
精度:0.2 V
调节范围:0~30 V
步长:0.2 V
⑷电压切换:可控制当前电极极性切换周期。
单位:毫秒 ms
精度:10 ms
调节范围:500~1200 ms
步长:1 ms
⑸pH 值:可输入溶液pH值
调节范围:0~14
步长:0.1
⑹文件名:图像文件和数据交换文件的文件名
图像文件名的组成:由所得到的字符串分别自动添加01.bmp,02.bmp,03.bmp,04.bmp组成一组图像文件。
⑺启动:据上述第⑶、⑷项所确认的值开始工作。
⑻存盘:将图像显示区的图像和上述第⑴~⑸项所确认的参数以及当前日期分别存入第⑹项所确认的文件之中
⑼分析程序:调用分析计算模块。
屏幕上方为快捷键:
Q:向上移动取景框;
A:向下移动取景框;
Z:向左移动取景框;
X:向右移动取景框;
{,}:对比度;
〈,〉:亮度。
4. 使用步骤
4.1 沟通
进入主界面后请点击OPTION菜单中的CONNECT选项,出现“Connect ok”,表明计算机与仪器的通讯沟通成功,如出现出错信息,请检查计算机与仪器的连线。
4.2 调焦与定位
用去离子水冲洗电泳杯和十字标,将被测样品注入电泳杯,插入十字标后洗涤数次,并让十字标充分湿润;取0.5ml样品注入电泳杯,倾斜电泳杯,缓缓插入十字标,石英片的表面有前后2个表面,将含有十字标的那个表面接近镜头,即将标有“前”的一面面向自己插入,细心观察,不要产生气泡;擦拭干电泳杯的外面,将电泳杯平稳放入样品槽,轻轻按到底,切忌重压,如图4所示。
图4 插入十字标
点程序主界面上的活动图像,图像应为灰度,因不同的显卡兼容问题,有时会出现伪彩色,此时可点击Option中的RGB16BIT或RGB15BIT选项调节到灰度图像。
然后调节上下、左右旋钮和焦距,直到在计算机屏幕看到清晰的十字图像,如拍图5所示。
(注:因为每种样品的折光率的不同,所以使用另一种样品时需要重作调焦与定位。
同种样品做一次即可)
图5 十字标调焦示意图
4.3 采样操作
找到十字标后就可以开始试样的测量,用去离子水冲洗电泳杯和电极,将被测样品注入电泳杯,插入电极后洗涤数次,并让电极装置充分湿润;取0.5ml样品注入电泳杯,倾斜电泳杯,缓缓插入电极装置,细心观察,不要产生气泡;擦拭干电泳杯外面,将电泳杯平稳放入样品槽,轻轻按到底,切忌重压,连上电极连线,如图6所示。
(注:对于Cl-比较多的体系,采用Ag电极)
图6 电极连接示意图
然后点按活动图像,调节所需电压,设置文件名,输入样品pH值,按启动,图像上颗粒会随电极的切换左右移动,使用快捷键调节,使待测颗粒处于取景框内,立刻按存盘,程序将截取图像供分析计算时使用。
4.4 设定
点击Option菜单中的Setting…选项,出现对话框,如图7所示,输入文件名和电压切换时间。
如使用不太熟练,电压切换时间可使用程序预先的设定,但应根据用户需要在测试样品前预先设好文件名。
图7 设定对话框
4.5 截图
点按活动图像,调节所需电压输入样品pH值(pH值要事先用pH计测得),按启动,图像上颗粒会随电极的切换左右移动,使用快捷键调节所需画面和画质,然后按存盘,程序将截取图像供分析计算用。
4.6 分析
按分析程序进入分析计算子程序界面。
分析计算模块屏幕布局如图8所示:
图8 分析计算主程序界面图
在屏幕左侧有三个长方形的区域分别为定标分析区#1、#2、#3,右侧由上至下有三个区域,第一个是操作区,第二个是环境参数区,第三个是定标数据区。
点按开始,系统要求输入文件名,如图9所示。
图9 文件名对话框
文件名要求:文件名应是采样模块中输入的文件名。
如不太熟练,请按OK使用程序的默认的文件名。
输入正确的文件名后,系统将调出相应的图像和数据供用户分析。
分析区#1、#2是两张颗粒运动灰度图像,其时间间隔由电压切换参数决定,分析区#3是#1、#2图像相减而得,颗粒运动轨迹较明显,可作为定标时的参考,使用鼠标点击图中颗粒,定标数据区的光标位置会有数字显示,表明当前定标的位置。
分析图像时,首先在分析区 #1内确认一个颗粒,方法是将定标线移到这个颗粒所在位置,鼠标点击确认,在定标数据区内的颗粒0A位置将显示所确认的位置数据,然后根据颗粒位置的相关性,在分析区 #2中确认同一颗粒(即分析区 #1内所确认的颗粒,参考分析区 #3的颗粒位置),其位置数据显示在定标数据区内的颗粒0B 后,至此获得第一组数据,然后在分析区 #1内再确认其他颗粒,用同样方法获得第二组数据,依此类推,可获得多至十组数据。
然后按继续键,系统将调出第二组图像供用户分析,用户在用同样方法再获得十组数据后,按存盘,程序要求判断颗粒电荷极性,如图10所示。
图10 输入电荷极性对话框
用户可根据分析区 #3中右侧“+”或“-”符号以及分析区 #1、 #2所显示的颗粒走向判断颗粒所带电荷极性并输入“+”或“-”符号。
请用户确认。
系统自动计算出分析结果。
按OK退出分析计算子程序,回到主界面,进行下一项测量。
如分析中出现操作错误,可按鼠标右键,可逐一取消输入的数据,重新输入。
也可按CANCEL键,退出子程序,直接按分析程序重新进入,按上述步骤进行操作。
注意:如数据误差过大,请重新调整三维平台观察十字标成像,注意严格按照上述操作规程操作。
五.数据处理
实验结束以后,可以利用目录下的dhprint.exe程序打印实验数据和图像。
思考题
1.影响电泳速率的因素有哪些?
2.影响 -电位的因素有哪些?
3.粘土带什么电荷?它会带相反的电荷吗?为什么?
阳谷一中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阶段测试
高二政治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7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1-40每小题1.5分,共60分;41-50为附加题,每小题1分,
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2014年10月13日,法国教授让·梯若尔(Jean Tirole)因其对市场力量和管制的研究分析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从哲学角度看,经济学家的这一研究成果()
A.提供了认识世界的根本方法 B.源于经济学家对经济活动的观察和思考
C.构建了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桥梁 D.是对自然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2.美丽的花朵,五颜六色。
世界上有黑色的花朵吗?有人说,没有,因为至今从未见过黑色的花。
下列说法与这种判断方式一致的是()
①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②万物皆备于我③事物是理念的影子④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3.“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暑往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这是《易传》中的观点。
该观点主要体现了()
①世界的本原是物质②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相对的
③运动是事物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④认识到事物处于运动变化之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爆发于非洲的埃博拉疫情以其蔓延速度快、死亡率高震惊了世界,世界卫生组织也集中力量加快对此疫情的研究,经过不懈努力,2014年10月科学家终于发现了对抗埃博拉病毒的抗体。
上述材料说明()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②思维能够直接创造存在
③思维对存在具有促进作用④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只有尚未认识之物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5.以下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
①存在就是被感知②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
③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A.③→④→② B.②→③→④ C.③→②→④ D.②→①→③
8
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①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②是科学之科学③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④吸收了合理的自然科学和哲学成果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7.传统的横版中国地图沿经线分割,地图呈东西方向,给人的错觉是中国东西长、南北短,同时
南海诸岛是以插图形式表现,读者无法全面直观地认识中国全图。
湖南地图出版社采用中科院专家设计的“广义等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方法”,沿纬线分割,绘制出的竖版中国地图更具直观性,海域展现更完整。
从哲学上看,这表明()
①地图绘制技术的发展对认识活动产生重要影响②作为测绘结果的地图是对陆域海域的能动反映③沿纬线分割方法比沿经线分割方法更具优越性④越具直观性的东西越能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唐山市南湖改造前曾是垃圾成山、杂草丛生的采煤沉降区,该市经过多次考察论证,决定用绿色植物的生态功能彻底改善下沉区的生态环境,经过多年的治理改造,南湖如今成为独具特色景观的森林公园。
唐山南湖“化腐朽为神奇”的嬗变充分说明()
①人的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创造性②人的意识是沟通物质与精神世界的桥梁③人们的科学观念是成功改造事物的基础④人们能够在正确意识的指导下改造世界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9.网上曾经流传一个帖子,“世界排名前十位的奢侈品”不是什么名表豪车,而是生生不息的信念、点燃他人希望的精神特质等。
其理论依据在于()
①理想、信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②高昂的精神使人振奋,萎靡的精神让人颓废
③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决定作用④发挥意识的主观能动作用,有利于获得成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燃料电池具有能量转化效率高、零排放无环境污染等渚多优点。
然而,燃料电池中的核心部件“质子传导膜”存在燃料渗透等难题,极大地限制了燃料电池的大规模应用。
最近中德荷科学家的研究表明,质子可以较为容易地“穿越”石墨烯和氮化硼等二维材料,从而解决了燃料渗透的问题。
这表明()
①人们的认识能力始终受到实践能力的制约②科学研究成果始终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③认识决定于实践并指导实践活动的开展④认识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推翻已确定的真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20世纪70年代,以青草鲢鳙为主的亚洲鲤鱼被引入美国,用于清除池塘中泛滥成灾的藻类和其他植物,以改善生态环境。
但随着数量的增加,亚洲鲤鱼已经向美国五大湖蔓延,对当地生态造成巨大威胁。
从哲学的角度看,这说明()
9
①规律是客观的,不能人为地干预生物的生存环境和条件
②联系是具体的,不能人为地改变自然界固有的生态平衡
③发展是永恒的,要认识到事物的量变必然引起事物的质变
④矛盾是普遍的,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待外来物种的引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2.爱因斯坦曾经说他相信有上帝,但是相信的不是一个人格化的上帝。
他不满意玻恩和海森伯对
量子性质随机性和不可精确预期性的诠释,说了一句名言:“上帝永远不会掷骰子。
”对爱因斯坦世界观的正确理解有()
①爱因斯坦否认物质世界存在着规律性②爱因斯坦倾向于世界具有统一性
③爱因斯坦相信客观世界受规律支配④爱因斯坦没有清晰一致的世界观立场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13.巴西科研人员通过反复研究,在实验室中培育出具有特定DNA序列的蛛丝蛋白,进而制作出世界上首条人造蛛丝。
这种人造蛛丝不仅具有弹性好、韧性大等优点,还能够生物降解,未来有望在纺织材料、医疗和飞机船舶制造等领域得到应用。
人造蛛丝的成功研制说明
()
①人可以根据主观需要创造出新的具体的物质形态
②人能够通过实践将观念中的存在变成现实的存在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科学研究获得成功的必要前提
④离开了对规律的尊重主观能动性就不能发挥作用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14.一直以来人们对彗星充满无限遐想。
为了解彗星的形成、进化和结构等,欧洲航天局于2014年11月通过“罗塞塔”号探测器向彗星“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核成功发射着陆器“菲莱”。
对彗星的科学探测活动将进一步佐证()
①人类的好奇、兴趣和遐想是推进有关彗星认识的直接动力
②现代科技和探测手段的发展推动有关彗星认识的深化发展
③严密的逻辑和精心的准备能确保彗星探测实践的如期成功
④实践发展提出的客观需要是推进有关彗星认识的根本动力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15.《五子十童图》是以人为题材的共生画,画中画了一群活泼可爱的儿童,
只有五张脸、五双手、五双脚,故称“五子”。
但通过身体部位的相
互借用,却可以数出姿态各异的“十童”。
关于共生画,下列评析正
确的是()
①构造画面需要立足整体,把握各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
②欣赏画作需要欣赏者发挥意识能动性,自主建构画面
③画的创作要敢于突破人体结构规律,匠心独运、巧妙设计
④审美趣味因人而异,画面的内涵取决于欣赏者的审美取向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6.古语云:“流丸止于瓯臾(意为瓦器),流言止于智者。
”流言之所以止于智者,主要是因为
()
A. 流言是对客观事实歪曲错误的反映
B. 智慧是检验流言正确性的唯一标准
C. 主体对外部世界的反映具有能动性
D. 智者善于透过事物现象把握其本质
17.习近平主席指出:“亚洲各国就像一盏盏明灯,只有串联并联起来,才能让亚洲的夜空灯火辉煌。
”习近平以“明灯”比喻亚洲国家,寄语各国只有加强互联互通建设,才能共同编织和平、富强,进步的亚洲梦。
这表明我国()
①在事物的固有联系中把握和改造事物②以美好意愿为基础建立与各国的具体联系
③看到了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着联系④掌握和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实现最佳效果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8.一位领导同志在谈到“一把手”应当是什么样的人时说,干部总有更替,任职总有期限,但一
个地区科学发展的总体方向不能变,科学规划的基本思路不能变,应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每一位领导干部都应该有“功成不必在我任期”的境界。
这一认识的哲学依据是()
①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②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事物的发展是一个量的积累过程④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9.人类正从IT(Information Technology)时代走DT (Data Technology)时代。
IT是以我为主,方便我管理,DT是以别人为主,强化别人,支持别人。
DT思想是只有别人成功,你才会成功。
由IT到DT,这是一个巨大的思想转变,会带来技术的转变。
这表明()
①矛盾具有同一性,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②看问题的角度决定了事物之间的界限和本质的差别
③人的思想观念只有反映了事物的本质才具有创造性
④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0.某市从2011年10月起在当地医院部分科室率先试行“先住院后付费”诊疗服务模式。
试行期
间未发生过一起逃费、欠费的情况。
在总结试行经验的基础上,该市从2014年8月起,在全市二级以上医院推行“先住院后付费”模式。
该市上述做法的辩证法依据是
①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②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
转化③矛盾普遍性寓于矛盾特殊性之中④矛盾特殊性通过矛盾普遍性表现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21、中国古人说“钉子缺,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
灭。
”这说明:()
A.事物是由量变引起质变的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D.事物的本质是由现象表现的
22、画家通过对水、墨等物质材料的加工、组合,创作美术作品,表现个人内心世界。
这表明,
美术作品的创作是( )
①创造物质材料新的必然联系来表现人的内心世界②建立系统和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赋予作品以精神内涵③建立物质材料之间的具体联系,以表现内心世界的主观联系④依据物质材料的固有联系,建立作品与内心世界的具体联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3、《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多头管理,个别部门为了眼前利益,竭泽而渔,非法捕捞,当地群
众在实地过度放牧,造成了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急剧减少,湿地濒危。
上述事实说明()
A.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 B.人类的活动是自然界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C.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D.矛盾双方绝对的相互转化
24.巴以冲突爆发后,有分析人士认为,人性决定思维,态度决定一切。
犹太人与阿拉伯人的生活观与世界观就决定了,这是对立的双方。
“人性决定思维,态度决定一切。
”这句话从唯物论角度看,有其不合理之处,是因为:()
A.违背了意识决定物质 B.违背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C.没有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违背了客观规律
25.人们能够利用木料制出桌椅来,体现了人们可以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使自然物人工化。
但是,自然物人工化的基础与前提是:()
A.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人本身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物
C.人有动物所没有的制作能力 D.客观存在的自然物及其属性
26、“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无水喝,”这一故事说明:( )
A.部分离不开整体,整体具有部分没有的功能,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时,必须学会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B.关键部分对整体功能的发挥,在一定条件下甚至起决定作用
C.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功能发挥离不开部分
D.整体功能小于部分功能之和
27.下列观点包含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有: ()
①近水知鱼性,近山知鸟音;②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③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④百
闻不如一见;⑤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④⑤ D.①③④
28、“寒江雪柳日新晴,玉树琼花满目春。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该诗蕴涵的主
要哲理是( )
A.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C.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相互结合 D.严冬过去就是春天的到来
29.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期间,共在北京21个作业点持续发射了1104枚火箭弹,实现了奥运史上首次成功的人工消雨。
实施人工消雨作业表明:()
①人们可以认识利用规律造福于人类;②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③人们可
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规律;④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A.①④B.①③ C.③④D.①②
30.当今,各地城市建设除了追求“人文、生态、宜居”的目标,还注重展现个性魅力、地方特色和时代气息。
这种城建思路体现的哲理是( )
A.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B.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D.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31.“从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来说,改革会使人人受益”,但“改革不是一首田园诗,它伴随着眼泪和痛苦”。
这两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主要是:()
A.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B.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C.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事物的性质
D.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2.一头驴子又渴又饿,在它面前等距离放着一束干草和一桶水,因为驴子不能确定先喝水还是先吃干草,结果死于饥渴,这就是法国哲学家布里当提出的著名的论点——“布里当的驴”。
回答:“布里当的驴”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①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寻求最优目标;②抓住时机,促成事物的飞跃;③坚持一切从
实际出发,及时作出取舍④认识的最终目的在于指导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