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A5技术支持的研修《认识周长》课堂导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描述——《认识周长》教学主题《认识周长》
教学内容“认识周长”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内容。
这一课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空间与图形”这一知识领域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在生活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
是在学生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的,这是学习平面图形周长的基础。
学生只有对周长的概念做到真正的理解,才能对周长的测量、计算及应用有更好的理解认识。
教材通过呈现一些规则和不规则的实物和图形帮助直观理解周长的含义,紧接着呈现几位同学小组讨论的情景,有的用绳子围树叶,有的用尺子量数学书封面的边,在掌握方法的同时进一步感悟周长的实际含义。
这样安排,一方面使学生逐步感知了周长的含义,体会到周长的概念来自于生活实际,另一方面为探索后一节课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作了准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
活动认识周长、理解周长概念,培养操作
能力和合作探究意识,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
鼓励学生学会与人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
方法,采用不同方法测量周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
切联系,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激发
学生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兴趣。
教学对象三年级的学生已经了解一些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孩子通过美术课也应该明白“边线”的含义,因此我让学生在“描一描”“摸一摸”“指一指”“量一量””说一说“等基础上来理解周长的含义,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课堂导入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1.导入形式单调,没有充分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直接告诉孩子什么是周长,学生没有经历概念形成的过程,这样不容易理解周长的概念。
2.三年级的孩子正处于好动阶段,如果直接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告知”什么是周长”,不但枯燥无味,而且一般不会引起他们的兴趣。
信息技术导入的必
要性三年级是孩子对小动物和游戏比较有兴趣,我用课件插入三只瓢虫爬树叶的游戏情境导入,采用信息技术后,用游戏和动画的方式相结合,不但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在判断谁遵守了游戏规则的过程中认识了”一周“,这是学习周长的基础,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到了相应的知识。
而且还能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什么是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