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中学2018年高二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中学2018年高二化学期末试卷含解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丙酸的键线式:B.CH4分子的球棍模型:
C.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D.乙醇的结构式:
参考答案:
A

2. 容量瓶是用来配制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定量仪器,其上标有:①温度、②浓度、③容量、④压强、⑤刻度线、⑥酸式或碱式这六项中的
A.②④⑥ B.③⑤⑥ C.①②④ D.①③⑤
参考答案:
D
3. 在一定条件下,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反应:2NO2(g) 2NO(g) + O2(g);△H >0,达到平衡。

当改变其中一个条件X,Y随X的变化符合图中曲线的是( )
A.当X表示温度时,Y表示NO2的物质的量
B.当X表示压强时,Y表示NO的转化

C.当X表示反应时间时,Y表示混合气体的密度
D.当X表示NO2的物质的量时,Y表示O2的物质的量
参考答案:
A

4. 下列做法不利于食品安全的是()
A.用聚氯乙烯塑料袋包装食品
B.在食用盐中添加适量的碘酸钾
C.在食品加工中科学使用食品添加剂
D.研发高效低毒的农药,降低蔬菜的农药残留量
参考答案:
A
解析:A项,聚氯乙烯塑料难降解,污染环境,降解时释放出有毒气体,危害人体健康。

5. 有一处于平衡状态的反应:X(s)+3Y(g)2Z(g),ΔH<0。

为了使平衡向生成Z 的方向移动,应选择的条件是
①高温②低温③高压④低压⑤加正催化剂⑥分离出Z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②③⑥
D.②④⑥
参考答案:
C
6. 下列各组有机化合物中,肯定属于同系物的一组是()
A、C3H6与C5H10
B、C4H6与C5H8
C、C3H8与C5H12
D、C2H2与C6H6
参考答案:
C

7. X、Y-、Z+三种微粒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一定不能再相等的是()。

A.中子数 B.质量数 C.电子数 D.核电荷数
参考答案:
D

8. 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稀溶液,pH最小的是
A.乙醇 B.乙酸 C.碳
酸 D.苯酚
参考答案:
B
9. 甲烷和丙烷混和气的密度与同温同压下乙烷的密度相同,混和气中甲烷和丙烷的体积比是( )
(A)2:1 (B)3:1 (C)1:3 (D)1:1
参考答案:
D

10. 下列叙述中,可以用来判断金属性强弱的是()
A.一个金属原子失去电子的多少
B.1mol金属跟酸反应放出氢气的多少
C.金属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
D.金属氢化物形成的难易
参考答案:
C
考点: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版权所有
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
分析:A、金属性强弱与失去电子的难易程度有关,与失去电子数目多少没有关系;
B、物质的量相同,生成的氢气越多,金属失去的电子越多,金属性强弱与失去电子的难易程度有关,与失去电子数目多少没有关系;
C、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则失电子能力越强;
D、金属一般不容易形成金属氢化物.
解答:解:A、金属性强弱与失去电子的难易程度有关,与失去电子数目多少没有关系,如Al、Mg与盐酸反应,Al失去的电子多,但金属性Mg强于Al,1mol金属单质失电子的多少由原子结构决定,与失电子能力强弱无关,故A错误;
B、物质的量相同,生成的氢气越多,说明金属失去的电子越多,金属性强弱与失去电子的难易程度有关,与失去电子数目多少没有关系,故B错误;
C、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则失电子能力越强,可以通过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强弱判断金属性强弱,故C正确;
D、金属一般不容易形成金属氢化物,不能根据金属是否易形成金属氢化物来判断金属性强弱,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元素性质和元素周期表的递变规律知识,注意把握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难度并不大.
11. 具有单双键交替长链(如:)的高分子有可能成为导电塑料。

2000年诺贝尔(Nobel)化学奖即授予开辟此领域的3位科学家。

下列高分子中可能成为导电塑料的是
A.聚乙烯 B.聚丙炔 C.聚丁烯 D.聚氯乙烯
参考答案:
B

1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于1869年发表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B.现代化学常利用原子光谱的特征谱线来测定分子的结构
C.DNA双螺旋的两个螺旋链是用氢键相结合的
D.区分晶体和非晶体最可靠的科学方法是X﹣射线衍射实验
参考答案:
B
【分析】A、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由门捷列夫编制;
B、用光谱仪器摄取各种元素的电子的吸收光谱或发射光谱总称原子光谱;
C、N元素的电负性较大,分子之间易形成氢键;
D、x射线衍射可以看到物质的微观结构.
【解答】解:A、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由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于1869那年发表,故A正确;
B、用光谱仪器摄取各种元素的电子的吸收光谱或发射光谱总称原子光谱,不同元素原子的吸收光谱或发射光谱不同,所以可以利用原子光谱上的特征谱线来鉴定元素种类,而不能测定分子结构,故B错误;
C、N元素的电负性较大,DNA中的碱基互补配对是通过氢键来实现的,故C正确;
D、晶体与非晶体最本质的区别是组成物质的粒子在微观空间是否有序排列,x射线衍射可以看到微观结构,故区分晶体和非晶体最可靠的科学方法是X﹣射线衍射实验,故D正确.
故选B.
13. 对可逆反应4NH3(g) + 5O2(g) 4NO(g) + 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达到化学平衡时,4v正(O2) = 5v逆(NO)
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的同时,消耗x mol NH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与原平衡相比,则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正向移动
D.反应温度不变时,若物质的平衡浓度改变,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也会发生改变
参考答案:
A

14. 下面是小王在医院做的血常规检查报告单的部分内容。

小王应注意补充的微量元素是()
A.硒
B.锌
C.铁
D.碘
参考答案:
C
从报告单可知,小王的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偏低,应补充铁。

15. 某温度下,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X(g)bY(g)+cZ(g),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压缩到原来容积的一半,当达到新平衡时,物质Y和Z的浓度均是原来的1.8倍。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可逆反应的化学计量数:a>b+c B.压缩容器的容积时,v正增大,v逆减小
C.达到新平衡时,物质X的转化率减小 D.达到新平衡时,混合物中Z的质量分数增大
参考答案:
C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实验室用下面装置测定FeO和Fe2O3固体混合物中Fe2O3的质量,D装置的硬质双通玻璃管中的固体物质是FeO和Fe2O3的混合物。

(1)如何检查装置A的气密性----。

(2)为了安全,在点燃D处的酒精灯之前,在b处必
须。

(3)装置B的作用是-----

装置C中装的液体是-----
(4)在气密性完好,并且进行了必要的安全操作后,点燃D处的酒精灯,在硬质双通玻
璃管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5)若FeO和Fe2O3固体混合物的质量为23. 2g,反应完全后,U型管的质量增
加7.2g
则混合物中Fe2O3的质量

_。

参考答案:
(1)略(2)验纯(3)除HCl、浓H2SO4(4)
Fe2O3+3H2=2Fe+3H2O FeO+H2=Fe+H2O(5)16g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在2400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在一首诗中表达了物质不灭的观点:“无中不能生有,任何存在的东西也不会消灭。

看起来万物是死了,但是实则犹生;正如一场春雨落地,霎时失去踪影;可是草木把它吸收,长成花叶果实,——依然欣欣向荣。

”请你从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说明物质不灭的原因。

参考答案:
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

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不改变;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虽然分子改变,但原子没有变。

因此,在世间万物的变化中物质是不灭的。

18. 下列化合物:①HCl ②NaOH③CH3COOH ④NH3·H2O ⑤CH3COONa ⑥NH4Cl
⑦C2H5OH ⑧SO2
(1)属于弱电解质的是,溶液呈碱性的有(填序号)。

(2)常温下0.01mol/L NaOH溶液的pH= ;pH=11的CH3COONa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OH-) = 。

(3)用离子方程式表示CH3COONa溶液呈碱性的原因,其溶液中离子浓度按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4)常温下,向100 mL 0.01 mol·L-1HA溶液逐滴加入0.02 mol·L-1MOH 溶液,图中所示曲线表示混合溶液的pH变化情况(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回答下列问题:
①由图中信息可知HA为_______酸(填“强”或“弱”)。

②在滴加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的变化是先后(填“增大”、“减
小”或“不变”)
③K点对应的溶液中, c(M+)+c(MOH)= mol·L-1。

(5)在25 ℃下,向浓度均为0.01 mol·L-1的FeCl3和Cu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先生成__________沉淀(填化学式),当测得溶液pH=11时,则此温度下残留在溶液中的c(Cu2+):c(Fe3+)= 。

(已知25℃时Ksp[Fe(OH)3]=4.0×10-38, Ksp[Cu(OH)2]=2.2×10-20)
(6)25℃时,将bmol NH4NO3溶于水,向该溶液滴加aL氨水后溶液呈中性,则所滴加氨水的浓度为_______mol·L-1。

(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取K b = 2×10-5mol·L-1)参考答案:
(1)③④、②④⑤
(2) 12 、1×10—3 mol/L
(3)CH3COO ̄ + H2O CH3COOH + OH ̄、
c(Na+)>c(CH3COO ̄)>c(OH—)>c(H+)
(4)①强②增大减小③ 0.01
(5)Fe(OH)3 5.5×1014(6)b/200a
19. (8分)经X射线分析鉴定,某一离子晶体属于立方晶系,其晶胞参数a = 403.1 pm。

晶胞顶点位置为Ti4+ 所占,体心位置为Ba2+ 所占,所有棱心位置为O2-所占。

请据下图回答或计算:
(1)用分数坐标表达诸离子在晶胞中的位置:
(2)写出此晶体的化学组成:
(3)指出晶体的点阵型式、结构基元:
(4)指出Ti4+ 的氧配位数与Ba2+ 的氧配位数及O2-的配位情况:
(5)计算两种正离子半径值:
(6)Ba2+ 和O2-联合组成哪种型式堆积:
参考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