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歌剧中音乐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歌剧中音乐的作用
摘要:音乐在歌剧中承担起了它的重要责任,如承载剧中的发展;展示人物性格感情;塑造情节、人物心态和心理活动以及用音乐的感性思维来营造建立歌剧的独特世界等。
所以,歌剧的本质无论是在细节上还是在整体上都是由音乐的表达所决定的,都必须借由音乐这个中心艺术媒介来展示出来。
人们通常对歌剧的认识为“歌剧是将音乐、戏剧、文学、舞蹈、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舞台艺术”。
这个概括无疑是正确的,但正是因为这是一个“概括”,所以令人忽视了歌剧和其他艺术形式和题材所不同的根本特征。
美国著名音乐学家约瑟夫·科尔曼认为:歌剧是一种有其内在的艺术完整性,有其自身的特殊限制、有其自身创造性程式的艺术形式。
而这种具有完整性、特殊限制和创造性的根本特征——那就是音乐。
所以科尔曼尖锐的指出:“音乐在其中没有发挥中心表现作用的戏剧艺术作品,应该被冠以其他名称,而不是歌剧。
”
在歌剧中,音乐为戏剧服务,这是毫无疑问的。
但戏剧是什么?戏剧不等于诗歌,戏剧不等于脚本,戏剧不等于情节的冲突,戏剧甚至不等于“有戏剧性”,因此,没有严格履行音乐意义的歌剧,就算视觉效果再好看,音乐再优美动听,情节再精心安排,那也只是一部“二流作品”。
在一部好的歌剧中,音乐为推动剧情承担起了重要作用,他承载起戏剧的发展,展示出人物的性格和感情,反映人物的心态和心理
活动,用音乐的感性思维来营造氛围,建立起一个如同戏剧背景般的独特世界。
也就是说,在一部歌剧中,好的音乐可以完全不借助其它力量便将歌剧中的戏剧展示在观众面前,推动着戏剧的发展。
首先,音乐支持着舞台上的人物,音乐能够深入洞悉人物角色的内在感情,以此来全面地展示他的思想和行为。
比如威尔第的著名歌剧《茶花女》,在第一幕中面对阿尔弗雷德的求爱时,威尔第用了一个花腔女高音来表现当时女主角薇奥列塔的轻佻,再在薇奥列塔独处时用一个宣叙调音乐表现了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渴望,但随即乐声一转,一个卡巴列塔《永远自由》巧妙出现,表示薇奥列塔的心情的变化,她要自由和纵情快乐,不相信爱情。
但在薇奥列塔选择的自由生活中,音乐中却隐约出现了阿尔弗雷德的爱情主题穿插在卡巴列塔中,这真是太巧妙了,在这时完全不需要剧本和语言,只需音乐我们就知道,在薇奥列塔表面选择“纵情自由”的心中仍然存在着对爱情的渴望,这也为她后来能够为了爱人放弃一切埋下了伏笔,表示出她真正性格中盼望得到爱情的一面。
在施特劳斯的《玫瑰骑士》中,元帅夫人在思索和害怕着自己衰老的时候,最初的音乐轻描淡写,表现出元帅夫人虽然担心自己的衰老,但却有着对自己情绪的克制而不放纵,但随后调性转为小调,女高音的乐句断续下行至最低音域,结束在反复的低音c上,显示出元帅夫人情绪上的绝望。
随后作品为体现她拒绝沉溺于忧郁,乐句这时由一个琶音上行至另一个琶音,表达了她的坚定信心,同时丰满了元帅夫人这个角色,将这个人物升华成为一个不被自我怜悯
所打倒的具有崇高性格特点的人物。
同样的也为后面在元帅夫人面对她年轻情人的移情别恋时所表现出来的镇定提供了一个性格依据。
其次,音乐在歌剧中还能引发行为动作。
由于音乐始终贯穿在时间中,所以它可以很好的反映、支持、塑造或修饰各种独特的动作,如实施行动,采取步骤,处理事件展示各类心理活动等。
在音乐随戏剧的发展中,能够非常卓越并且自然的完成引发动作的任务。
在普契尼的《蝴蝶夫人》里就有许多这样的例子,在第一幕最后的爱情二重唱《亲爱的,你的眼睛闪着光辉》时便在其中出现了令人恐惧的不和谐的音响,普契尼在这里便暗示了在甜蜜爱情下巧巧桑以后悲惨的结局。
该剧著名咏叹调《晴朗的一天》在亚伯拉罕林肯号终于靠岸时出现的再现,象征了巧巧桑的等待和期望。
而在领事先生为巧巧桑读信时这种对音乐对情节的推动更是到了极致,乐队奏出的单调的伴奏音型,微弱的滴答声,这样的音乐连同蝴蝶夫人一起,一切都在安静而耐心的等待着......而在领事先生读信时,乐队奏出一个悄悄的不祥的伴奏旋律,滴答声听上去更加紧张,巧巧桑唱起的“等待我”这样的温暖旋律在不详的伴奏中消失,代表着蝴蝶夫人消失的希望。
可以说,在蝴蝶夫人还没有意识到的时候,音乐已经将不详的阴影即暗示铺在了歌剧中,一步步的引发、展示、支持着动作。
音乐除呈现个性化的感情、细节动作的特定性质之外,还能在歌剧里营造出特殊的氛围,建立一个特别的世界,让某种类型的思想、
感情和动作在这个特殊的世界里真实的存在。
比如穆索尔斯基的《鲍里斯.戈杜诺夫》中塑造的俄罗斯气氛;莫扎特在他的《魔笛》的序曲中,先由强有力的庄严和弦展示了夜女王的威严,再由各种乐器反复展开精巧的赋格,描写了一副绮丽的景色,仿佛温暖的阳光、甜美的花香就在他的音乐世界里。
在比才的《卡门》中,浓烈的西班牙风情也由始贯穿到终,特别的是,在第四幕的最后,比才用了一个很独特的音乐来营造整个气氛:在观众对胜利的斗牛士的狂欢声中唐.何塞手中的利刃刺进卡门的身体,在斗牛士之歌的背景上大提琴奏出缠绵悲怆的曲调。
比才用音乐和欢呼塑造的这个氛围不仅没有降低整部歌剧的悲剧气氛,反而正是这种鲜明的对比,让观众从音乐中得到强烈的感觉,所有的爱与恨夹杂着扑面而来,追求的自由与得到的死亡,明亮的阳光与阴暗的命运混合在一起,音乐把它们赤裸的呈现在人们面前。
同样的,音乐在歌剧中也具有“反面”的戏剧作用,比如对人物产生破坏,抵消动作和破坏一个世界的氛围。
但我认为这些并不仅仅具有负面作用,这也是音乐的功能之一。
歌剧作为一种戏剧形式,它的本质存在着无论在细节上还是在整体上都由音乐的表达所决定。
所以,音乐能推动歌剧情节的发展变化,而我们在了解这一观点后,在观赏歌剧的同时,也能将其中音乐发挥的作用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那就是得到非常大的收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