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子有多长认识厘米、用厘米量20180618121031kjn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测量活动,使学生体会建立统一的长度单位的必要。

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3.会用计量工具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同时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4.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掌握用厘米量的方法。

[教学难点]在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的基础上,较正确的灵活的估测出较小物体的长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长度单位
1.童话故事设疑(由于厘米是长度单位中较小的,所以以蚂蚁为题编制童话故事)课件出示:在蚂蚁王国里有一座小桥,有一天,一阵狂风把小桥的一个扶手给刮断了,这可怎么办呢?小蚂蚁们准备在用木头做一根扶手,可是该选多长的木头呢?
2、测量扶手的长度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用桌上的工具(如橡皮、回形针等)量出“扶手”的长度。

3体会建立统一的长度单位的必要。

各小组展示测量的结果,并进行对比,使学生体会建立统一的计量单位的必要。

二、认识厘米。

1、认识尺子。

(1)四人小组观察、讨论,尺子上有什么?
(2)学生汇报,教师课件演示,使学生知道计量工具——尺子的基本构造,突出0刻度线和整厘米刻度线的认识。

2、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

(1)以童话为背景,引导学生观察1厘米的长度,初步感知1厘米。

(2)让学生用尺子量一个小正方体的棱长,进一步体会1厘米的长度。

(3)测量自己手指的宽度,看看哪一个手指宽约1厘米。

(4)引导学生以某些物体(长或宽约1厘米的)为参照物,闭眼想一想1厘米的长度,再用手比划出1厘米的长度,同桌互相检查是否准确。

(5)举例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约是1厘米的。

三、用厘米量
1、估一估桌上蓝纸条的长度约是几厘米,并介绍估法。

2、用尺子测量纸条的长度,并请几个学生在投影仪上展示量法。

3、学生量出童话故事中“扶手”的长度。

4、师生共同小结用工具测量物体长度的一般方法。

四、巩固练习
1、判断
学生给蚂蚁王国的“测量大赛”担任评委,判断每位选手的量法是否正确。

2、测量
完成练习一第2题。

让学生估计后,小组合作测量铅笔的长、练习本的宽和墨水瓶的高度。

3、拓展
(1)师:今天我们认识了厘米,学会了用厘米量,同学们的表现都非常出色。

老师想请你们帮个忙。

前几天,我做衣服的时候,需要知道手腕一圈的长度,可用直尺怎么量都不方便,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2)教师适时介绍皮尺、卷尺等,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尺子。

(3)学生选择最想量或最感兴趣的物体量一量,可以下位,也可以和小伙伴合作着量。

五、布置课外练习:
师:同学们都特别能干。

最后我还想给大家介绍个小知识:在很久很久以前,没有尺子的时候,人们是用什么进行测量的呢?他们有时是用手和脚来量。

(课件展示:一拃、一步图样)今天的课外练习,请大家量出自己一拃和一步分别有多长。

[评析]
1、充分利用实物材料,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

如利用大小回形针、橡皮、硬币等作为测量工具,使学生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又如,利用每人准备的直尺,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再如,利用不同功能的尺,测量所需物品的长度,如量衣服袖口的周长等等。

由于整节课自始至终都让学生应用各种实物材料进行观察、测量、估测等活动,使本节课的教学生动有趣、扎实有效。

2、活动过程安排得逻辑有序。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围绕这一教学内容,教师安排了几次主要的活动,它们的逻辑顺序如下:让学生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活动——建立1厘米空间观念的活动——用尺量物体长度的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测量活动。

这一连串有序的活动,使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条条都落到实处,使每位学生通过活动发展了时间观念,同时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3、计算机技术成为本课教学的强有力的工具。

为了使比较单调的“认识厘米、用厘米量”的活动变得活泼有趣,教师创设了优美动听的童话故事情境,制作了动、静结合的故事画面,使学生在一个十分轻松又乐于参与(帮助小蚂蚁测量断桥栏杆的长度、为小蚂蚁当评判员)的氛围中认识直尺、感知1厘米的长度、用直尺进行测量。

本课使用的计算机技术一方面以全新的面貌改变了学生学习的方式和教师教学的方式,另一方面又展示了教师应用现代技术手段的良好素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