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能传感网的交通信号灯的仿真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智能传感网的交通信号灯的仿真设计
[摘要] 本文在分析目前流行的智能交通信号灯的流行技术下,结合智能传感器技术,使用FT-search算法形成传感器的网络拓扑,设计了类似于ActiveX 的智能控件,对宁波某路口的车流量进行监控,根据现实数据的测试说明本算法现实可行,提高了网络的吞吐量,降低了延迟。
[关键词]物联网;ActiveX控件;智能信息化
0 引言
随着设计的不断进步和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城市智能化交通系统(ITS)的普及必然是一个大的趋势,现在各个国家和城市都在开始运行相关的智能交通系统。
ITS是21世纪地面交通运输科技运营和管理的主要发展方向,是交通运输的一场革命。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西欧、北美和日本竞相发展智能运输系统,制订并实施了开发计划,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也开始ITS的全面开发与研究。
ITS是将信息技术、通讯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等有效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交通运输系统,而建立的一种大范围、全方位的交通运输综合管理和控制系统,能够准确、实时地定位车流量的变化,有效地控制城市的车辆变化。
1 常用交通流参数比较
目前,ITS检测的方法有很多,主要包括超声波检测、红外检测、环形地理检测以及计算机检测和超声波检测,在检测的过程中,容易受到车辆遮挡和行人行动的影响,检测的距离一般不超过12m;红外检测受到车辆本身热度的影响,抗噪声的能力不好。
环形地理线圈的测量精度比较高,所以要求设置在路面的土木结构中,路面就有一定的破坏。
计算机检测在近些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物联网技术、人工识别技术的不断提升,最终在交通检测中获得越来越多的应用。
2 拓扑维护
FT-search算法是基于数据采集的拓扑结构,各图像传感器能够独立地完成数据采集,选择距汇聚节点邻居的节点作为父节点,各图像传感器节点能够独立完成数据采集,选择汇聚点最近的领节点作为据点传送到Sink节点的路径,形成一个树状拓扑结构的初始化分布式的拓扑学习,然后依照广度优先的遍历方式,从Sink开始,节点依次被触发,广播包含了网络拓扑深度参数的Hello数包,并且根据收到的Hello数据包建立一个邻居节点的列表,同时选择最靠近Sink的邻节点作为相应的父节点。
3 智能控制功能开发
为了实现交通信号灯的优化配置,本工作组开发了一组Matlab的组件,其实现形式是采用Microsoft的ActiveX,可以适用于VC++、VB、Delphi等语言的开发。
基于COM组件的技术,采用二进制标准实现和开发语言无关,通过运行精英法则和淘汰法则,改进传统遗传算法的流程,提供了多种群并行优化的机制。
ActiveX控件的设计原理是封装了COM对象中的功能模块,将遗传算法封装到相应的ActiveX中去,形成通用控件来考虑。
其中有两点要求:第一,用户可以调用控件的方法,向控件传递参数或者执行某个功能。
第二,用户要在自己的开发过程中提供目标函数,并以事件的方式来调用目标函数。
4 应用分析
本例根据宁波市中山东路和环城西路交叉口为了实例,第一相位:东西方向左转;第二相位:东西方向直行和右转;第三相位:南北方向左转;第四相位:南北方向直行和右转。
每个相位的实际流量为q,饱和流量为S,
q=[400240801202702406060]
S=[2000200080080015001500500500]
设置最大饱和度为0.8,最小绿灯时间为10s,周期为120s,总的损失为13s。
遗传算法的参数为1000,交叉概率为0.6,变异概率为0.05,种群数量为200。
针对用遗传算法进行目标函数的优化编码策略,分别采用自然数编码和二进制编码,对于二进制编码的每个参数的精度为20,根据上述的数据来定义各个车道的实际流量和饱和流量,优化所需输入的参数和相位。
各进口的饱和度满足最大饱和度要求,第二相位西进口的饱和度为0.9023(>0.90),在于最小绿灯时间采用了四舍五入的计算方法,从目标函数的变化结果来看,在进行422步迭代后目标函数收敛,总的延误时间为38923.9s,由于采用了多群迭代的设计思想,目标函数的收敛次数保持不变。
5 结论
本文从智能交通传感网图像信息量大、实时性要求高的角度出发,提出了采用综合TDMA/FDMA调度的FT-Sch调度算法,文中指出,使用遗传算法设计和实现FT-Sch,通过实例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相比单信道的TDMA,进一步提高了网络的吞吐量,降低了延迟。
主要参考文献
[1]魏瑶,陈闳中.基于无线城域网的智能公交系统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9,27(2).
[2]杨俊,王润生.智能交通视频图像处理技术研究[J].电视技术,2007(9):7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