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级管理的创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2
浅析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级管理的创新■黄秉钧 (广东省普宁市大坝镇大坝小学 515345)
【摘 要】在当前新课程背景下,非常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不仅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同样在班级管理中也应该坚持这样的指导思想,只有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班级管理,才更能让学生主动接受教育,最终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新型教育理念,努力建立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采取多样化的管理手段,不断完善班级管理制度,同时还要注重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从而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成长。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班级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5-0122-01
引言
小学阶段是学生一个极为重要的人生阶段,此时学生正处于习惯养成时期,思想、性格也将在这一阶段成型,而且对于外界环境具有强大的回应能力。
因此,营造一个良好的小学班级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在当前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主任要改变落后的班级管理模式,认清自己在班级活动中的位置,然后在实践中不断长信班级管理方法,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小学生更好的学习成长。
一、建立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人格
传统的教育观念下,确定了师者的权威形象,而正是由于中国两千多年来的传统观念影响,学生与家长眼中的老师都是高高在上的,平等交流对话几乎是妄想。
学生必须遵从老师的教导,不可反对老师的吩咐与安排,无论对错,都需要无条件的服从。
这种不平等的现象,时时刻刻体现在班级管理中,因而导致班级管理的效果不甚理想。
而在新课改的要求中,师生观完全颠覆了以往的传统观念,学生的被动地位已成为过去。
学生和老师之间必须要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也就是平等、自由、尊重、同情、关心和信任的关系[1]。
只有在这种关系的调和下,学生才可以发挥主体地位,主动参与班级管理,为班级管理和教学建言献策。
教师也需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毕竟学生是一个独立的人,教师不能够对学生进行体罚或者变相体罚,不能够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这也是“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教师应当发挥引导作用,主动引导学生和老师进行交流沟通,并且听取或采纳学生的意见,创新班级管理方式。
二、结合学生自身特点,采取多样化的管理手段
小学班级管理的方式多种多样,而且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与深入,逐渐产生了更多的新型班级管理方式,如目标管理、对比管理、奖惩管理、情感管理等,每一种班级管理方式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与特点[2]。
为此,小学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一定要充分了解班级现状,在此基础上选择合理恰当的管理模式,而且一定要突出班级管理的多样化与科学性。
班主任只有融合各种班级管理模式的优点,并且用真心去感染和感动每一个学生,老师才能够真正获得学生的信任,学生才会从内心感受班主任的关爱。
由此可见,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应该综合运用多种管理艺术,结合班级学生的特点,进而选择合理的管理方案,如此才能够真正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三、以学生为主体,不断创新管理制度
1.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
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已经不再是被动接受的被管理者,应该成为管理的参与者和执行者,小学班主任必须要注重始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也积极的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在这样民主氛围下,可以促进班级管理制度更加的完善。
比如对于班级纪律规章制度的制定,应该师生共同讨论决定,注意征求学生的意见和建议,确保班级奖惩机制更加的公平和合理,这样学生也会更加积极的去遵守,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
再比如对于班干部的选举任命,都应该由学生民主投票选择,挑选出在学生心目中更好的同学担任,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在小学这个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如果能够建立科学有效的班级管理制度,就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并且感受到班级大家庭的温暖,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2.以服务学生为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对于小学班级管理活动的实施,不能只是为了管理而去管理,班主任应该注重要以服务学生为主,要以为他们提供良好环境为目标,引导他们更好的学习和生活,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3]。
以往很多班主任都是运用强制命令式的管理模式,这只会让学生感到恐慌和不安,而且小学生的身心成长发育不成熟,如果此时对他们的心灵造成了伤害,很可能会让他们一生都会存在阴影,这样的班级管理模式显然是与教育目的相违背的。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主任要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班级管理的宗旨,要定位自身为服务者的角色,服务于学生未来的发展,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个性发展,平时多与学生讨论聊天,帮助他们疏导内心存在的一些问题,始终做学生心中那个最可信赖的人,成为他们人生道路上的启明灯,这样才能建立良好融洽的班级氛围。
四、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更多地给予鼓励式评价
如果说以前的小学班级管理评价是以成绩为主,而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的小学班级管理评价,则是重视小学生生长发展的过程,以发展过程评价为主,发展结果评价为辅,综合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4]。
因此,小学班主任要注重建立多样化的班级管理评价体系,还要注重学生自我评价形式的运用,从而做到客观评价和自我评价相结合,学生也会注重对自己行为的反思,认清自己还有哪些缺点和不足,当然班主任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更多地对他们进行鼓励式、发展性的评价,不要打击他们的自尊心,引导他们向着更高、更好的目标不断迈进,逐渐成长为一名对未来社会有用的人才。
结语
总之,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班主任不再是班级的管理者,而且是班级和学生的服务者,一切都是为了帮助学生的成长发展。
所以,小学班主任应当摒弃传统的班级管理观念,不再只是关注学生的纸面成绩,而是关注成长发展方面,要不断创新班级管理方法,构建积极向上的班集体,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为他们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倪艳平.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级管理的创新[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51):85.
[2]丛玲.新课程背景下班级管理的创新[J].文学教育(中),2016(04):134.
[3]刘凤伟.浅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方法与工作创新[J].文教资料,2016(07):25-26.
[4]周万权.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J].中外交流,2018(05):104-105.
小学语文长文短教的有效策略初探
■黄谨枫 (江西省永丰县城南学校 331500)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开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求教师要为学生构建高效课堂,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在语文教学中,常常会有一些篇幅字数较多,有一定阅读量的文章,虽然其丰富的内容深受学生们喜欢,但是如果教师面面俱到的详细讲解,难免会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
对此,长文短教的教学方法被提出并运用到了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对重点内容的讲解,对其他内容进行有效的取舍,极大程度上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使学生真正的了解所学知识的内海,并加强了学生对知识内容的记忆和理解。
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中长文短教的有效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长文短教;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5-0122-02
引言
在当前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人们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新教材的实施,更加突出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出现了不少的“长文”,教师如何在越来也多的“长文”中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成为当前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
作者认为,首先要理解课标中“整体把握”的要求,然后再采取分离重点的教学方法,要重点分析某一段落或者知识点,从而对文章的大意有所了解。
真正地做到长文短教,提升教学效率。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受到传统的教育理念影响,大多数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依旧占据主导的地位,灌输式的阅读教学模式依旧存在,课文朗读、生字认读、内容讲解的模式构成了当前语文阅读课堂,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和理解,这极大地限制了学生主体地位作用的发挥;其次,教师忽视了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感体验,过度注重对生字的认读和书写,以及形式上的课文通顺朗读,使得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并不牢固;最后,学生缺乏自主阅读兴趣和热情,这一时期学生的性格活泼好动,课堂学习的注意力分散,学习效率不高,而教师的阅读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导致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十分不理想。
二、小学语文长文短教的有效策略
1.教师要审清题目,明确主题。
文章的题目是全文的中心体现,尤其是题眼,学生可以通过它“窥一斑而见全豹”。
从文章的题眼切入,可以准确地把握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以此为主线展开语文能力的训练和优美语言的感染。
如《将相和》一文,是以“和”为线索贯穿全文的,作者的思路是将相由不和到和好。
教学时,紧紧抓住文眼中的关键词“和”,讨论“将相为什么不和?”,因为蔺相如在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上为赵国立了功,赵王封他为上卿,职位在廉颇之上,引起了廉颇的不满,导致将相不和。
一个问题理清了三个故事之间的关系,前两个故事是后一个故事的起因和铺垫。
最后讨论“将相怎样和好”,不仅突出了蔺相如对敌狠、对己和、识大体、顾大局的高尚品质,也突出了廉颇知错就改、勇于自责的精神。
再把人物思想升华到爱国主义高度———为了国家的利益,将相必须和好。
最后归纳出三个故事是围绕“和”而统领在一起的。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