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区软土地基概况及其设计施工问题

合集下载

上海中心大厦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上海中心大厦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上海中心大厦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上海中心大厦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一、引言上海中心大厦,作为上海的地标建筑,是中国乃至世界的奇迹之一。

它不仅展示了中国的工程技术与建筑创新,同时也承载着上海对未来的豪情壮志。

然而,在建设过程中,上海中心大厦面临了许多困难。

本篇文章将对上海中心大厦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及其解决方法进行深入探讨,并分享个人观点和理解。

二、上海中心大厦建设中的困难1. 地基问题上海中心大厦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地处软弱的水下沉积物层。

这就给地基工程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如何确保建筑物在软土地区的稳定性,是上海中心大厦建设过程中的首要难题。

2. 抗风设计高层建筑对抗风能力的要求非常高。

面临着台风和严寒的考验,上海中心大厦需要具备卓越的抗风设计和结构性能。

如何平衡建筑的美观性与结构的稳定性,成为了一项巨大的挑战。

3. 施工难度上海中心大厦的高度和复杂性使得施工过程异常困难。

施工区域狭窄,且周围交通拥堵,加剧了施工的难度。

如何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并保证有序的施工进展,成为了上海中心大厦建设中必须面对的问题。

三、上海中心大厦建设中的解决方法1. 地基处理为了解决地基问题,上海中心大厦的建设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他们通过注浆技术对软土层进行加固,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他们采用了钻孔灌注桩技术,使建筑物的基础更加稳固。

他们还利用海底隧道技术,将建筑物的重量分散到更深的地下,减轻了地基的压力。

2. 抗风设计优化为了提高上海中心大厦的抗风能力,设计师采用了多种方法。

他们通过对建筑物立面的线条进行优化,减少了风的阻力。

他们采用了交叉支撑系统,增加了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

他们还在建筑物顶部设置了风力感应器,及时调整建筑的结构,以适应不同风速的挑战。

3. 施工管理与技术创新为了解决上海中心大厦施工中的困难,建设者们采取了一系列创新的施工方法和管理措施。

他们使用了模块化建筑技术,将建筑物的各个部分提前制造好,减少了现场施工的难度。

上海地区某基坑问题分析

上海地区某基坑问题分析

摘要:深基坑工程是一个高风险、高难度,涉及多个学科和多种复杂因素相互影响的系统工程。

由于上海地区是典型的软土地基,其特点为强度低、含水量大、压缩性高以及流变特性显著,因而这种软土地层中的基坑工程存在问题更多,面临的风险更大。

本文通过一工程案例分析了基坑变形报警的原因和采取的相关措施以及取得的效果,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上海地区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随之而来的深基坑工程也大量出现。

高层、超高层建筑和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深基坑工程设计、施工技术的进步。

同时,上海地区地下水位多位于地下1m左右,地表下75m范围内土层主要由滨海-浅海相的粘性土与砂性土组成,尤其是40m以内以饱和软弱粘性土为主。

软土具有强度低、含水量大、压缩性高以及流变特性显著等特点,因而这种软土地层中的基坑工程存在问题更多,面临的风险更大。

本文通过一工程案例分析了基坑变形连续报警的原因和采取的相关措施以及取得的效果,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二、工程概况某深基坑工程位于上海市长宁区临空园区,东侧为协和路,西侧为外环路,北侧为北翟路,南侧为金钟路,拟建4幢11层主楼和1层裙房,整体设二层地下室。

基坑面积约为70000m2,周长约1215m,基坑裙楼开挖深度为10.95m,主楼区域开挖深度为11.35m,总土方量达到70多万立方。

周边环境条件较复杂,基坑东侧有上海市消防总队特勤支队2~4层建筑,距离基坑边线12.8m;北侧有2层砖混建筑和加油站,分别距离基坑边线27.2m和19.4m;西侧为s20公路;南侧金钟路下有300配水、1200雨水和400污水等管线,距离基坑边线约8.9~19m。

基坑平面图基坑围护采用900mm@1100mm钻孔灌注桩挡土,外设850mm三轴水泥搅拌桩止水帷幕。

周边设置两道临时支撑,中心岛法施工,分三级放坡,即先行施工第一道钢筋混凝土水平支撑,盆式开挖至坑底并施工基础底板后,在底板上设置斜抛撑,中心岛区域地下室结构完成之后再进行裙边的土方开挖。

浅谈上海地区河滩软土地基处理及施工技术

浅谈上海地区河滩软土地基处理及施工技术
高速 公 路 等设 施 时会 有 许 多工 程 问题 。
失 ,路 堤 边 坡 太 陡 、施 工 速 度 过 于 急 促 ,地 基 缺 乏
承 载力 等都 是造 成这 一 现象发 生 的影 响因素 。 1 . 2 上 海 地 区 河 滩 软 土 地 基 工 程 地 质 问 题 上 海 市埋 深 7 5 m 以 内 土 层 有 3个 海 相 软 土 层 ,其 工 程 地 质 特 性 均 属 天 然 含 水 量 高 ,孔 隙 比
的 处理 方 法和 新技 术 。
关 键 词 : 河 滩 软 土 ;地 基 处 理 ;施 工
0 引 言
我 国 地 域 辽 阔 , 幅 员 广 大 , 自然 地 理 环 境 不 同 , 土 质 各 异 ,地 基 条 件 区 域 性 较 强 。 随 着 我 国
有 如 此 才 会 提 升 公 路 的 安 全 指 数 , 大 大 降 低 由 于 路 基 高 度 过 高 ,而 造 成 地 基 四 周 发 生 凸 起 ,进 而
要 想 在 河 滩 软 土 地 基 地 上 进 行 公 路 修 建 ,一 定 要 对 河 滩 软 土 地 本 身 的特 性 做 好 充 分 考 虑 。河 滩 软 土 地 在 排 水 固结 方 面 、抗 剪 能 力 方 面 都 比较
系数 a 值在 1 . 0 ~1 . 4 MP a - ,属 高 压 缩 性 的 土层 , 室 内 试 验 及 原 位 测 试 资 料 表 明 ,其 灵 敏 度 介 于 2 ~
产 生 滑 塌 现 象 ,简 而 言 之 就 是 由 于 路 基 盆 形 发 生
变 形 , 发 生 沉 降 ,失 去 稳 定 性 而 引 发 的 路 基 沉 降 等 一 系 列 问题 。河 滩 软 土 地 的沉 降过 程 与地 表 荷 载 作 用 存 在 一 定 的 关 系 ,并 且 这 一 过 程 经 历 的 时 间 十 分 长 。 从 沉 降 速 率 来 看 ,在 荷 载 施 加 的 前 期

上海地区软土地基深基坑开挖与支护技术探讨

上海地区软土地基深基坑开挖与支护技术探讨

上海地区软土地基深基坑开挖与支护技术探讨上海地区软土地基深基坑开挖与支护技术探讨作者:邓平来源:《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1年第36期摘要:上海地区位于我国长三角地区,是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一部分,其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其土质大多数为淤泥质和杂填土,因此,上海是我国典型的软土地区。

软土地区的深基坑工程一直是岩土工程界的难题。

本文主要探讨上海地区的软土地基下的深基坑的开挖与支护技术。

关键词:淤泥;支撑;施工;开挖 1.前言上海地区是冲积平原这一特点,使得其地质地貌较为特殊,其浅部地层均为软土,多由淤泥质土、杂填土组成,这一类软土整体结构较为松散,含水量较高,工程性能很差,可压缩性较大,一般需要通过地基处理后才可以用作建筑物的地基。

此外,上海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心,其地下管网分布较为复杂,地下水河道较多,上海地区的深基坑工程的开挖与支护技术较为复杂,工艺繁琐。

因此,本文主要探讨上海地区的软土地基下的深基坑的开挖与支护技术。

2.深基坑工程的特点基坑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岩土工程问题,涉及范围较广,涵盖众多学科和专业,影响因素多且复杂,因此需要结构工程和岩土工程技术人员的密切配合。

基坑工程具有如下特点:深基坑工程安全储备小、风险高;深基坑工程的区域性很强。

不同地区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差异甚大,相应的,基坑工程的差异性也会很大;深基坑工程围护结构的设计和施工除了受地质条件制约外,还受基坑周边环境的影响,每个基坑所处的环境都会有所差异;深基坑工程具有较强的时空效应。

对于软土而言,土体含水量较高且强度低,有很大的蠕变性,因此基坑的设计施工设计中应考虑时空效应。

深基坑工程具有较强的环境效应。

基坑开挖会引起地下水位的改变以及周围土体应力场的变化,这将对基坑周围环境产生较大影响。

3.软土地基深基坑开挖施工工艺基坑工程的施工不仅与当地的地质条件和水文条件有关,还涉及到周边的建筑物、地下的管道埋设以及周围的场地条件等的影响。

浅谈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问题及解决措施

浅谈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问题及解决措施

浅谈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问题及解决措施建筑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问题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软土地基在建筑工程中广泛存在,其特点是承载能力低、易发生沉陷、变形较大等,给建筑工程带来了一系列的安全隐患。

解决软土地基处理问题,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是建筑工程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软土地基的特点、处理问题和解决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建筑工程人员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软土地基的特点软土地基是指由粘土、淤泥、湿地、沼泽等土壤组成的地基。

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承载能力低: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一般比硬土地基低,承受不了大型建筑的重压,容易出现沉陷和变形。

2. 液化现象:在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时,软土地基容易发生液化现象,出现类似液体的流动状态,对建筑物的稳定性造成威胁。

3. 变形大:软土地基的变形比较大,易引起建筑物的裂缝和变形,严重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4. 含水量大:软土地基中的水分含量较高,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导致地基的不稳定性。

二、软土地基处理问题软土地基在建筑工程中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其中包括但不限于:1. 地基坍塌:软土地基由于承载能力低,容易发生坍塌现象,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

针对软土地基处理问题,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措施:1. 地基处理:采用加固地基的方式,可以通过注浆、灌浆、振实等方法,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

3. 地基加固:采用地基加固材料,如地基梁、地基板等,加固软土地基,提高承载能力。

4. 水土平衡:通过减少软土地基中的水分含量,减轻软土地基的重量,提高其承载能力。

5. 土石方加固:通过在软土地基上铺设土石方等加固材料,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解决软土地基处理问题,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

建筑工程人员在处理软土地基问题时,还应注意合理选择解决措施,并进行合理的施工和监测,以确保软土地基处理效果的稳定和长久。

上海软土地基逆作法施工技术介绍

上海软土地基逆作法施工技术介绍
上海软土地基逆作法 施工技术介绍
目录
• 逆作法施工技术概述 • 上海软土地基的特点与处理方法 • 逆作法施工技术的具体实施步骤 • 逆作法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与安全措施 • 上海软土地基逆作法施工案例分析
01
逆作法施工技术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逆作法施工技术是一种在地下空间进 行施工的方法,通过在地面或地下设 置支撑结构,以承受施工过程中的荷 载,并逐步完成地下结构的施工。
底板混凝土浇筑与养护
混凝土制备
根据施工需要,制备适量的混凝 土,确保其强度和配合比符合要
求。
底板浇筑
将混凝土浇筑到底板模板内,并使 用振捣器振实,确保混凝土密实度。
养护
对浇筑完成的底板进行养护,保持 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促进混凝土硬 化。
墙体施工与节点处理
墙体模板安装
根据设计图纸,安装墙体模板,确保其位置、尺寸和垂直度符合 要求。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实施步骤
逆作法施工技术的实施步骤包括设置支撑结构、挖掘土方、浇筑混凝土、拆除 支撑结构等。其中,设置支撑结构是关键步骤,需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合 理设计。
逆作法施工技术的优势与局限性
优势
逆作法施工技术的优势在于能够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干扰,提 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此外,逆作法施工技术还能够 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减少对周围建筑的影响。
挖、支撑系统、混凝土浇筑等环节的具体操作。
人员与设备准备
03
组织专业施工队伍,配备必要的施工设备,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土方开挖与支撑系统安装
土方开挖
按照方案设计要求,使用挖掘机 等设备进行土方开挖,并注意控 制开挖深度和范围。

高层建筑基础施工以及施工中难题的解决

高层建筑基础施工以及施工中难题的解决

高层建筑基础施工以及施工中难题的解决摘要:首先简要阐述了高层建筑基础选型的重要性,依据以及具体的基础结构形式,然后以金茂大厦为例,具体阐述了在上海这种特殊的软弱地基条件下,基础的选择,如何施工以及在施工中各种问题的处理。

对于上海今后高层建筑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基础;高层建筑;金茂大厦1. 基坑开挖的支护问题随着建筑趋于高层化,基坑开挖向大深度方向发展,基坑开挖面积大,给支撑系统带来较大的难度。

建筑在软土地基上的的高层建筑对基础的埋深有更高的要求。

在软弱土层中,基坑开挖会产生较大的位移和沉降,对周围建筑,市政设施和地下管线造成影响。

所以基坑开挖后需要及时有效的支护。

对于上海地区的高层建筑,由于浅层土都是软弱土,地下水位高,房屋密集,这就给基坑开挖后的支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挖后基坑的支护要求更为严格。

根据工程的不同条件和要求,因地制宜,可以采用钢筋砼板桩、钢板桩、深层水泥搅拌桩、地下连续墙以及旋喷桩等多种支护结构;并将大口径钢、h型钢或土层锚杆支撑系统配套应用。

由于基坑深度日益加深,地下连续墙支护技术的应用已十分广泛。

与轻型井点、喷射井点及电渗井点等深层降水技术相结合的机械化挖土施工成为普遍基坑开挖方法。

金茂大厦的基坑维护采用了地下连续墙,总长为568.4米,厚1米,深36米,坑内设三条转孔灌注桩挡土墙,为主楼和裙楼的分区开挖创造了条件。

基坑开挖采用坑内深井降水,局部井点降水的方法。

支撑体系采用整个基坑分而治之的钢筋混凝土支撑方案,主楼部位与大坑之间暂由临时钢筋混凝土排桩分开,可以先将主楼基坑施工到底,其他部分再按施工力量、时间与空间的安排,以最优组合分步实施。

基坑的水平支撑在裙楼区布设三道,高程分别为-4.0m,-8.3m,-13.0m,在主楼区设置第四道水平支撑,高程为-17.1m,为平面桁架结构体系,中间留有三个空洞以利于施工,水平支撑及围檩在尺寸,结构强度上均有一定的安全系数。

垂直支撑在坑底以下为转孔灌注桩,坑底以上为格构式钢构柱,插入灌注桩5m,其间距一般在12m左右,垂直支撑在尺寸和机构强度上也有一定的安全系数。

上海地基处理加固的方法

上海地基处理加固的方法

上海地基处理加固的方法上海位于中国海岸线的中央南部,地处长江三角洲的入海口,地势平坦,土地质量不太坚固,所以地基处理成为了建筑施工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上海地基处理加固的方法。

1. 土壤加固法土壤加固法是地基处理中最常用的一种方式。

它的原理是通过加入各种物质改变土壤的特性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上海的土壤多为沙土和软土,所以常使用的土壤加固方法有:(1)加入固化剂:按照所需设计参数,加入固化剂,使土壤变得更加稠密,从而增强地基的承载力。

(2)针固法:这是一种运用高压水射流技术,将钢针穿过土层到达地下部分,然后根据所需设计参数定向注入水泥浆、石英砂等材料,从而便于加固地基。

2. 地基加固法地基加固法是利用桩基施工加强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的方法。

上海地区钢管桩和混凝土桩是浅层深度地基处理时最为常用的选择。

它们用于各种建筑工程项目,包括住宅、公共建筑和水利工程。

由于Shanghai的地面很坚硬,地基的钻掘工程其实不难开展。

3. 设计优化法地基加固并不是唯一的解决方案,设计优化也是很好的方式。

在施工前先进行地面许多工程技术的评估,然后通过计算机模拟设计创新解决方案,并将这些新设计整合到施工工程中。

这种方式适用于地部复杂、地质偏差较大的区域。

4. 现场勘探法现场勘探法是利用勘探工作获取地下情况资料,并据此设计和计算地基加固方案的方法。

在勘探之后,结合实际施工情况调整计划,在工程中加以应用加固技术。

总之,地基处理在建筑施工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我们应该根据不同地区的土地特性选择适合的处理方式,从而确保建筑在坚固基础上得以安全,稳定地运营。

上海地区工程地质地基土体简况

上海地区工程地质地基土体简况

上海地区工程地质地基土体简况城市的发展伴随着多种工程的建设,从高楼大厦到地下大型停车场,从高速公路到轨道交通,从越江隧道到跨海大桥……城市带给人们最为普遍的印象就是在钢筋水泥的丛林中体现出的恢宏与繁华。

城市是人类活动最为频繁的地区,与地质环境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也最为复杂,城市工程建设必须考虑到地质这一重要因素,城市规划远不是“平地起高楼”那样简单.对各类建筑、尤其是高层建筑物来说,必须要有支撑它们负荷的地质层,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持力层",如果所规划的地区浅部岩石或土层条件不好,建筑物就需要桩基并进入很深的坚硬岩层或土层来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这样无疑会增加建筑的成本和难度。

一些建筑地点可能由于基岩离地表比较近从而建筑物可以通过少量的挖掘工作或借助柱桩等基础构件将负载传递在基岩上。

例如,纽约曼哈顿地区作为美国重要的金融与商务中心,是高层建筑群密集的地方.这片城市“森林”的地基是坐落在坚实、稳固的曼哈顿片岩之上的。

由于岩石具有繁多的种类,是由矿物粒子复杂地复合而成的,因此即使以“坚硬的”岩层作为持力层,仍然要通过对当地岩石的整体地质评价和钻探取样的办法对持力层进行细致分析,像曼哈顿片岩这样的岩石也有可能因为倾角或者是节理面上的断裂而给建筑带来麻烦。

对城市的许多建筑来说,它们或者是比较轻(如道路或机场等地面建筑),没有必要把负荷传给下面的基岩,或者是基岩可能处于地表下很深的地方,完全把负荷传给基岩很不经济,这时候就必须对覆盖在基岩之上的土层进行分析,寻找合适的持力层作为建筑物的基础。

上海地区的基岩是由数十亿年来不同年代的岩石组成的,地质构造既有褶皱又有断裂,既有隆起又有凹陷,是个纷繁复杂的地质世界。

上海地区基岩上覆厚度达300余米的土体为第四纪泥沙松散堆积物,可以分为软黏性土、硬黏性土及砂性土三大类.与人类建筑工程活动(如建(构)筑物、交通与管道等市政工程)密切相关的主要产生在0~75米深的土体中,因此,对该段主体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研究,历来是上海地质工作的重点。

浅谈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问题及解决措施

浅谈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问题及解决措施

浅谈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问题及解决措施建筑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问题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话题。

软土地基指的是土壤的物理性质比较松软,抗剪强度较低的土壤。

在软土地基上进行建筑工程时,容易出现不稳定、沉降等问题,严重影响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性。

软土地基的处理成为工程建设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本文将浅谈软土地基处理问题及解决措施。

一、软土地基的特点软土地基的主要特点有:松软、含水量大、密实度低、抗剪强度低、承载性能差。

由于这些特点,软土地基往往容易出现沉降变形、不稳定、流变等问题。

在软土地基上进行建筑工程时,容易出现建筑物沉降、裂缝、倾斜等质量问题,对工程安全带来严重隐患。

二、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主要有:地基处理、预制桩基、换填、加固和加固桩等。

1. 地基处理地基处理是通过改善地基土壤的承载性能和变形特性,以提高地基土壤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地基处理的方法包括土石方加固、土壤改良、地下水控制等。

土壤改良是一种比较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土壤加固、压实、加固、预应力加固等。

2. 预制桩基预制桩基是通过在软土地基中安装桩或灌浆桩,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预制桩基在软土地基处理中应用广泛,能够有效改善软土地基的承载性能和变形特性,提高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换填4. 加固三、软土地基处理的关键技术及解决措施软土地基处理的关键技术包括:地基勘察、地基改良、地下水控制、质量检测和监测等。

地基勘察是软土地基处理的第一步,通过对软土地基的地质和工程性质进行详细的勘察分析,确定软土地基的特性和问题,为软土地基的合理处理提供依据和参考。

2. 地基改良3. 地下水控制地下水是软土地基处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过多的地下水会对软土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需要对软土地基的地下水进行控制,采取合适的地下水处理方法,保证软土地基的稳定和安全。

4. 质量检测和监测软土地基处理工程的质量检测和监测是软土地基处理工程的重要环节,通过对软土地基处理工程的质量和效果进行检测和监测,保证软土地基处理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632米上海中心项目施工概况及特色介绍

632米上海中心项目施工概况及特色介绍

632米上海中心项目施工概况及特色介绍一、上海地质概况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冲积平原上属于典型的软土地基, 主要由淤泥、淤泥质土、松软冲填土与杂填土,或其他高压缩性软弱土层构成的地基。

1、建筑概况上海中心大厦结构地下5层,地上121层,总建筑面积为574058m2,地上总建筑面积为410139m2,建筑总高度632m;2、结构概况主楼上部结构为钢筋混凝土和钢结构的混合结构体系;主要包括钢筋混凝土核心筒、巨型柱、外围钢框架及径向楼面桁架、环形带状桁架、伸臂桁架、屋顶皇冠、楼层系统;塔楼沿高度分为9个区每个分区的顶部两层为设备/避难层;主楼为钢筋混凝土和钢结构组合而成的混合结构体系。

竖向结构包括核心筒和巨型柱,水平结构包括楼层钢梁、楼面桁架、带状桁架、伸臂桁架以及组合楼板。

二、主楼基坑施工概况1.工程概况1.1 建筑概况“上海中心大厦”项目基地总面积约3.61万m2(含红线外花园石桥路、东泰路道路地下管廊公共通道面积0.57万m2)。

拟建塔楼总层数为121层,裙房地上8层,地下5层,塔楼建筑高度为632m,为超高层摩天大楼,建成后将成为中国第一高楼。

1.2 支护概况(1)本工程塔楼基坑开挖深度为31.10m,采用明挖顺作法的基坑施工方法。

(2)塔楼区围护采用121m直径的环形地下连续墙围护体系,围护地墙厚1200mm,支撑体系为6道环形圈梁。

2. 降水方案2.1 疏干井1)基坑内设置25m深的真空管井井点疏干降水井42口,25m深的观察井4口。

2)疏干降水井每250m设置1口。

2.2 减压降水井主楼基坑内设置55m深的减压降水井12口,45m深的观察井3口;基坑外设置65m深的减压降水井28口,裙房两墙合一的地下连续墙内侧设置45m深的观察井4口,裙房两墙合一的地下连续墙外侧设置45m深的观察井3口。

3、土方工程主要采用先开挖中部土方再挖环边土方的挖土顺序,总土方量约38万方。

4. 施工流程(塔楼)三、主楼大底板施工概况1、施工概况(1) 主楼基坑呈直径121m的圆形地下连续墙布置,基坑面积约11500m2。

上海地区软土地基桥台位移病害分析及防治措施

上海地区软土地基桥台位移病害分析及防治措施

上海地区软土地基桥台位移病害分析及防治措施摘要:上海地区软土地基广泛分布,经常遇到软土地基上修建高填土桥台的情况。

软土层会因压密下沉而发生塑性流动,从而使得桥台桩基承受附加水平压力并发生前移,若对此不采取有效措施,常常会引发严重的桥台病害等问题。

本文综合分析了软土地基桥台前移的原因,探讨了软土路基影响桥台桩基的几个关键问题,并从设计、施工两方面提出防治软土地基桥台前移的处理措施,这对软土地基桥台的设计、施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软土地基、桥台位移、病害、防治措施1、引言软土是指在静水和缓慢流水环境中沉积的以黏粒为主的近代沉积物,具有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扰动性大、土层层状分布复杂等多重特点。

软土地基是桥梁建设施工中较为常见且危害较大也是较难处理的一种土质形式。

上海濒江临海,位于长江三角洲入海口东南前缘,软土地基广泛分布,给桥梁工程的建设带来了极大不便。

软土地基由于其强度低、压缩性大,对桥梁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1]:(1)软土地基压密下沉;(2)填土引起软土地基塑性流动。

对于桥墩,软土地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第一方面,但对于桥台,后一问题更显重要。

赵利民[2]指出,软土地基上修建高路堤桥台时,软土层会因压密下沉产生塑性流动,使得桥台桩基承受附加水平压力而前移,若不对此采取有效措施,常常会引发严重的桥台病害等问题。

马少卿[3]针对软土地基桥台设计进行了研究探讨,并以工程实例分析软土地基桥台的受力情况。

孙文斌等人[4]结合淮安市桥梁建设实践,调查了软土地基中由桥台位移而造成的桥梁病害,并从设计、施工和养护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陈睿等人[5]分析了软土地基桩基桥台出现位移的原因,并简要介绍了几种防治措施,提出了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

软土地基桥台出现位移所产生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桩基破坏:软土地基发生侧向变形,从而挤压桩身,桩基发生挠曲甚至断裂破坏;(2)支座、伸缩缝破坏:软土地基塑性流动使得桥台向跨中方向移动,导致伸缩缝发生破坏或失去伸缩机理,同时较大的水平力也会造成支座的破坏。

基于上海软土地基工程项目设计及施工管理要点浅析 吴昊

基于上海软土地基工程项目设计及施工管理要点浅析 吴昊

基于上海软土地基工程项目设计及施工管理要点浅析吴昊摘要:本文提出基于上海地区软弱地基土层的特点,工程项目管理的难点在于地下工程阶段。

通过对具体项目地下工程从设计到施工阶段遇到各方面问题的分析与处理进行经验汇总,提出了应及时分析勘察报告,确定基础型式,并以实践证明合理安排试桩工程可在不影响工期的前提下节约成本。

同时分析了沉桩阻力与土体固结时间问题,并总结了本项目的地基处理方面的合理解决方案。

关键词:桩基础;试桩;沉桩阻力;地基处理上海地区属于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其地下土层一般属于软弱地基土层,总体表现为承载力低、含水量高、渗透性能差等特点,使得地下工程施工遇到极多困难。

笔者工作以来,一直在房地产开发公司做项目工程管理工作,能深刻体会到地下工程的设计及施工方案会对工程进度及造价产生很大影响,所以及时分析总结经验,会对后来的项目管理工作大有裨益。

故本文依据马陆镇42-05地块住宅项目的地下工程设计与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处理方案比较,及时作出总结,以为参考。

1.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上海市嘉定区马陆镇,东侧为规划育英南街、北侧为崇文路、南侧为规划崇慧路、西侧为马泾河。

本工程用地面积约36574.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25496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95678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29818平方米)。

项目由1~10#楼高层,S1#~S6#商铺及整体地下室组成,建筑物为3幢18层高层住宅楼(1#、2#、6#)、5幢27层高层住宅楼(3#、5#、7#、8#、10#)、1幢16层高层住宅、1幢22层高层住宅、6幢3层商铺及社区配套、1幢1层开关站。

基础采用桩基础。

2.地质勘察报告的基本数据分析本工程基础设计依据上海江南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提供的勘察报告《嘉定区马陆镇42-05地块住宅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报告编号:2013-5—09—08)。

2.1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本工程地基土的构成与特征情况如下第①1层杂色、灰黄色杂填土:为近代人工填土(Q34),层厚0.6~3.5m,该层在拟建场地地表均有分布。

软土地区大型基坑施工与变形分析探讨

软土地区大型基坑施工与变形分析探讨

软土地区大型基坑施工与变形分析探讨摘要:软土地区的大型深基坑施工,一般具有施工工艺复杂、作业条件差、制约因素多等特点。

且因其临时工程的性质,甲方一般对其预算投资相对紧张,设计安全储备较小,因此实际施工过程中对各种工艺工序需严格控制,从而将基坑变形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本文以上海某住宅项目深基坑实例,通过工程实践及过程中基坑变形分析,总结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为今后类似工况下的基坑施工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软土地区;大型基坑;施工控制;变形分析Construction and Deformation Analysis of Large-scale Foundation Pit in Soft Soil AreaMin JieShanghai Construction No.4(Group)Co.,Ltd. Shanghai 201103Abstract:Construction of large-scale deep foundation pits in soft soil areas generally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mplicate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poor operating conditions,and many constraints. And due to the nature of its temporary works,Party A generally has relatively tight budget investment,so it has a small design safety reserve. Therefore,in the actual construction process,various process procedures need to be strictly controlled to control the deformation of the foundation pit within the allowable range. This article takes the example of a deep foundation pitin a residential project in Shanghai,through engineering practice and analysis of foundation pit deformation in the process,sums up the experience and lessons in the process,and provides some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foundation pitunder similar working conditions in the future.Keyword:Soft Soil Area;Large-scale Deep Foundation Pit;Construction Control;Deformation Analysis引言软土地区土质较差,含水量较高,而且淤泥层分布较广、厚度较深,基坑开挖工程施工条件相对较差,在基坑开挖过程中,软土地基的土体很容易产生坍塌或基底隆起,引起工程事故。

浅谈上海郊区道路工程中软土路基处理

浅谈上海郊区道路工程中软土路基处理

浅谈上海郊区道路工程中软土路基处理摘要:在道路工程的施工中,软土路基修复与处理技术对项目的投资、进度、质量有重要的影响,是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该问题应受建设各主体密切的关注。

了解好道路工程中土质的特征,选择合适的处理技术是尤为重要的。

现针对上海东南部沿海郊区软土地基对道路工程损害的严重性,从施工的角度浅谈对软土地基的处理和预防。

关键词:路基处理、道路、置换、石灰土象上海这样的经济中心,道路的里程量亦在突飞猛进,道路通畅是郊区经济发展的硬件基础也在不断的建设完善。

而多年从事道路工程的施工工作,使我强烈的感受到软土地基质量在上海道路工程中的重要性。

尤其是与结构衔接地方,如桥接坡,河浜等地方,以及整个原状土路基施工,处理不到位,它的危害性是巨大的。

由此引起了上海地区的道路建设方、设计单位、勘察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等的重视,并经过多年的施工实践努力,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这里,浅谈几点我的认识和体会。

一、软土地基处理的关键部位⒈明暗浜塘部位上海郊区水网错综密布,新建道路工程施工,必须考虑对明暗浜塘的处理。

如果处理不到位,其后果就是导致在竣工通车一段时间后道路面层出现沉陷、网裂龟裂沉陷、网裂龟裂以及大中修时结构层未损坏但弯沉测试差等病害。

并且多次简单中修(即铣刨后黑色沥青摊铺或对路基不处理破损结构层直接翻挖后重做)后病害再现。

如:本地区的大叶公路、程河浜路等,均因施工时采用简单土石方回填且未严格清理浜塘淤泥,导致病害严重,后期简单大中修效果不理想。

因此,河浜暗塘的处理是保证道路未来正常使用的关键因数。

⒉路槽路基清表成型后路槽内路基的处理也很重要。

上海属于软土层城市,且地区地下水位高。

尤其是上海东南沿海区域,路基土主要为一类土,含沙量大,保水性差,暴晒后土层表面开裂多;内部含水量大,一般松软土强度低,如果有外力作用,就会发生沉降、变形等的现象,易造成“弹簧土”。

因此土层处理不当:⑴会造成通车后沉降不均匀,桥梁与道路接口处易出现“桥头跳车”,损坏桥接口。

上海地基处理(上海勘察设计志)

上海地基处理(上海勘察设计志)

上海地基处理(上海勘察设计志)第一节天然地基上海地区地基土为松软土,形成年代较新,固结度低,土质软弱,土层呈带状分布,有一定规律。

解放前,建筑物大都是2~3层的普通民宅,高层建筑不多,大型工业建筑也较少,因此采用天然地基较多,地基的容许承载力,传统采用每平方米8吨(80千帕),有“老8吨”的习惯用法,很多3层及3层以上的建筑采用木桩。

解放后,上海岩土工程技术有很大发展,对全市的地质勘察资料进行了汇总和分析,从承载力和沉降变形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使天然地基的合理利用达到较高水平,6层以下住宅等民用建筑大部分不打桩,节约了大量资金和材料。

1958~1960年,上海市城建局勘察总队副队长孙更生组织全市大部分勘察单位,进行了33个城乡规划地区的工程地质普查,共打钻孔约2000个,取土样2万个,进行室内土工试验资料的相关关系分析,发现各土层的固结快剪C、?值和压缩模量E1-2与土的类别和孔隙比有较好的关系,从而编制了统计值表格,列为1963年《上海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试行)》附件,两次再版中仍然保留。

由于软粘土中往往夹有粉砂薄层,固结快剪的C、?值不甚稳定,有时统计值反而更为合理。

同时编制的《1∶10000工程地质图集》,以地基容许承载力为主,划分小区,有分区工程地质剖面和土工指标统计值,并标明钻孔位置、暗浜位置、试桩和载荷试验位置图,还圈出可能产生流砂的地区和可利用的桩基持力层的埋深等,内容较为丰富,根据各区的不同地质条件,地基土的容许承载力范围为7~14吨/平方米(70~140千帕),有的地区容许承载力由传统的“老8吨”提高到13~14吨/平方米(130~140千帕)。

1960~1967年,上海民用院按照《工程地质图集》提供了700多项中小型工程的勘察报告,以后调查了数十幢按图采用地基容许承载力的住宅,平均沉降量为10~20厘米,未发现因不均匀沉降而发生裂缝。

1984年,上海地矿局勘察公司、上海勘察院、三航院勘察处等单位,汇总上海地区土层分布规律,结合土层的地质成因,土的工程分类和分布情况,汇总成《上海市1地基土层次名称表》,按垂直向分布和地质时代及成因类型,野外鉴别特征,给予地层编号,改变了过去地层编号混乱情况,对岩土工程人员不论勘察、设计和施工都提供了方便。

软土地区复杂基坑设计分析

软土地区复杂基坑设计分析

软土地区复杂基坑设计分析摘要:在我国城市建设用地、空间的日趋紧张的情况下,很多建筑由于被周围环境制约,只能逐渐向地下发展。

因此,加强对地下基坑围护结构的计算、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以上海一工程的地下围护结构为例,探讨软土地基情况下复杂基坑的设计。

关键词:基坑围护;地下水;连续墙;支撑;临时立柱Abstract: in our country’s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space is nervous, because many buildings by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restriction, can only gradually developing to the underground. Therefore, strengthens to the underground pit supporting structure calculation, analysis are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his paper takes Shanghai a project of underground palisade structur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oft soil foundation case complex of foundation pit design.Keywords: pit enclosure; Groundwater; Continuous wall; Support; Temporary pillar1.工程概况该工程位于上海铁路客车整备场内,东边是宝山路,北边是轨道交通三号线宝山路高架站,南边是铁路公安办公楼,场地内遍布着停车道,地下管线错综复杂。

地上6层,面积为26538.70 m2,地下2层,面积为12162.87m2,总建筑面积38701.57m2。

上海软弱地基上高层建筑基础设计中的若干问题

上海软弱地基上高层建筑基础设计中的若干问题

显然是不合理的, 应按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确定了桩与承台的分担比之后, 应对桩数、单桩强度以及承载力进行校核, 总桩数按 (3) 式计算, 即
n=
(1 -
K ) (N R
+
G ) × 1. 05,
(3)
式中: n 为总桩数, K 为承台的荷载分担比例, N 为作用于桩基上竖向荷载设计值, G 为承
台重力设计值和承台上土重力标准值, R 为单桩承载设计值。
第 3 期 刘志勇: 上海软弱地基上高层建筑基础设计中的若干问题
41
表 1 各种地基处理方法及适用范围表
序 处理方法

1 换填法 堆载预压法
2 真空预压法 3 强夯法
振冲法 4
沉管法
5 注浆法 6 高压喷射注浆法
深层搅拌法 7 水泥粉体喷搅拌 8 树根桩 9 锚杆静压桩
对各类地基地的适用情况
加固效果
提抗防 高 强震渗 度 减 小
常 用 处 理 深 度

m

特 点
O
223 适用于浅层软弱土处理与低洼区域的填筑
O O OO
OO
10 适用于油罐地基、堆场、机场、机场及港区陆 15 域大面积填土和建筑等工程
10 适用于堆场、港区陆域及大面积填土
10
适用于不排水抗剪强度大于 20 kpa 的淤泥 质土
1 基础型式和桩型选择
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是一个共同工作的整体, 解决软弱土地基的强度和变形问题的基 本原则, 须要从加强上部结构及基础和地基土两方面入手。 高层建筑竖向荷载大而集中, 重 心高, 倾斜敏感, 在风和地震水平荷载作用下产生巨大的倾覆力矩, 因此对基础的承载力、稳 定性及差异沉降要求很高。在上海地区软弱地基上, 只有在浅层土质较好, 周围环境影响小, 房屋刚度较大的情况下, 采用补偿式箱形基础。 对荷载较大的建筑, 采用天然地基上的浅基 础, 例如筏基与箱基往往也难以满足上述要求。 而桩基础以其巨大的承载力、抵御复杂荷载 的能力以及对各种地基条件的的适应性, 成为上海软弱地基上高层建筑的最主要基础形式, 常用的有桩箱2基础与桩2筏基础。布桩的方式常有满堂布桩和沿轴线布桩。桩型常用预制钢 筋砼桩、钻 (冲) 孔灌注桩及钢管桩。

上海软石施工方案设计

上海软石施工方案设计

上海软石施工方案设计一、项目背景与目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上海市对于城市景观和公共设施的品质要求日益提升。

本次软石施工项目旨在提升某公共区域的地面品质和视觉效果,为市民提供一个美观、舒适的休闲空间。

项目目标是在保证质量与安全的前提下,按时完成施工,同时实现成本的有效控制。

二、施工场地分析在施工前,将对施工场地进行详细的分析,包括地面的平整度、承重能力、排水系统、周边环境等。

通过对场地的全面了解,确保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和针对性。

三、材料选择与采购选择优质的软石材料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

我们将从国内外知名品牌中挑选符合项目需求的软石材料,并通过严格的采购流程,确保材料的质量、规格和数量满足施工要求。

四、施工流程规划本次施工将按照以下流程进行:场地准备→材料运输与存放→基层处理→软石铺设→细节处理→清洁与养护。

每个环节都将有专人负责,确保施工流程的顺畅进行。

五、质量标准与检测施工过程中,我们将遵循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质量标准和规范,确保施工质量。

同时,将定期进行质量检测,包括材料检测、施工过程检测、成品检测等,确保施工质量符合预期要求。

六、安全文明施工措施安全是施工过程中的首要任务。

我们将制定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施工人员和市民的安全。

同时,我们还将推行文明施工,保持施工现场的整洁与有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七、进度安排与监控为了确保项目按时完成,我们将制定详细的进度计划,并安排专人负责进度监控。

通过定期的进度会议和现场检查,确保施工进度按计划进行,并及时调整进度计划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

八、预算与成本控制在项目开始前,我们将进行详细的预算编制,包括材料费、人工费、机械费等各项费用。

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将严格控制成本,通过合理的资源调配和成本管理措施,确保项目成本控制在预算范围内。

通过上述八个方面的详细规划与管理,我们将确保上海软石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为市民打造一个高品质、美观舒适的公共休闲空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