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覆盖解决方案(信号通讯)
隧道无线通信系统解决方案

讯罗通信的隧道无线通信系统解决方案详细介绍在隧道无线通信系统中,通常有几种覆盖方式,比如:1:采用光纤直放站近端机+光纤直放站远端机+漏泄电缆覆盖方式2:采用光纤直放站近端机+光纤直放站远端机+天线覆盖方式3:采用综合光纤直放站近端机+综合光纤直放站远端机+无线覆盖方式等等,各有各的优势和劣势,今天作为无线通信系统厂家的讯罗通信来介绍一下隧道无线通信系统中,综合光纤直放站近端机+综合光纤直放站远端机+无线覆盖方式。
一:隧道无线通信系统构成无线通信系统覆盖地下隧道和附属设备用房,所有无线通信系统的射频信号均合并到一套综合光纤传输设备中。
即在管理中心通过综合光纤近端机可以输入100MHz调频广播信号、450M调度对讲信号、350M公安集群和消防本地信号、800M公安集群信号,用一根光纤传输到地下隧道中的综合光纤远端机;综合光纤远端机每400m左右放置一台(每个弱电间放置1台),输出的4个频段的信号接4个频段的天线分别覆盖隧道,天线覆盖半径为200m,取代泄漏电缆,实现节能和便于维护的目的。
综合光纤近端机与综合光纤远端机一台设备既可以实现调频广播、调度对讲、350M公安集群与消防等多个频道的信号覆盖,节省了安装空间。
二:隧道无线通信系统功能1、调频广播在管理中心,调频广播直放站接收室外空中的调频广播信号,根据每个城市的广电部门要求,需要引入8/12/16个调频广播信号(87~108MHz):比如87.9、89.9、90.9、91.4、93.4、94.0、94.7、97.2、97.7、98.1、99.0、101.7、103.7、105.7、107.2、107.7。
射频直放站的信号传送至无线通信综合光纤近端机的调频广播端口,通过无线通信综合光纤近端机将信号数字化处理后将无线RF转换成光信号,通过光纤送往各个部位的无线通信扩展机,通过扩展机对光信号的分配,将送到安装在地下隧道里的无线通信综合光纤远端机,有远端单元完成将光信号转换成无线RF信号,并对其信号放大,通过安装在综合光纤远端机上的FM天线,将FM信号辐射到通道内。
隧道无线通讯系统解决方案

无线对讲机系统隧道解决方案随着国家的经济高速增长,我国交通运输业也迎来了快速的发展,铁路、公路、轨道交通尤其发展迅速,面对日益发展的交通运输业,交通通讯迎来了新的难题,特别是一些隧道区域,驾驶环境复杂,视野不开阔,往往是成为事故多发区域,因此专业无线通讯设备已经成为隧道日常工作、应急救援以及指挥调度必不可少是设备。
隧道通讯一般采用移动通讯设备,因此电话不太适合隧道使用。
手机、公网对讲机、专业对讲机成为选择,由于手机和公网对讲机依托运营商网络,很多隧道没有信号覆盖,有覆盖的地方一旦遇到应急事故网络必然拥堵,经常无法通信,而且公网本身存在不稳定性,因此国内隧道的通讯都不采用这俩种方式。
专业对讲机有自己的频率范围,专网专用。
因此在日常通讯中,信号稳定,通讯及时,是隧道日常通讯和应急救援以及指挥调度的最佳选择。
由于隧道本身特殊地理环境,对所有的无线电信号屏蔽很严重,但是不同的隧道又有不同的特点,但是几乎所有的隧道都要做无线通讯系统的覆盖,终端对讲机才可以使用。
隧道覆盖主要分为铁路隧道、公路隧道、地铁隧道等,每种隧道具有不同的特点,一般来说公路隧道比较宽敞,对隧道里面的覆盖状况,有车通过与无车通过时差别不大。
车辆通过时,隧道内剩余空间较大,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尺寸大一些的天线,以获取较高的增益,使覆盖范围更大。
而铁路隧道一般来说要狭窄一些,特别是当火车经过时,剩余的空间很小,火车对隧道的填充会对信号的传播产生较大的影响,且天线系统的安装空间有限,使天线的尺寸和增益受到很大的限制。
另外,不管是哪种隧道,都存在长短不一的状况,短的隧道只有几百米,而长的隧道有十几公里。
在解决短隧道覆盖时,可采用灵活经济的手段,如在隧道口附近用普通的天线向隧道里进行覆盖。
但是,这些手段可能在解决长隧道覆盖时不起作用,对于长隧道的覆盖必须采取其它一些手段。
因此,对于每段隧道的解决方案可能都会有所区别,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来选定覆盖解决方案。
隧道信号覆盖方案

隧道信号覆盖方案引言随着城市交通的不断发展,隧道工程越来越普遍。
然而,在隧道内保持良好的信号覆盖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隧道信号覆盖方案可以确保在隧道中的通信设备能够正常工作,并提供稳定的无线信号覆盖。
本文将介绍隧道信号覆盖的重要性,并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案。
问题描述在隧道中,由于信号传播的衰减、干扰和多径效应等原因,常常会导致信号质量下降以及通信中断的情况。
这不仅给隧道内的通信设备造成了问题,也对交通管理和紧急救援等方面带来了困难。
因此,如何解决隧道信号覆盖的问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隧道信号覆盖方案1. 选择合适的信号传输技术在隧道信号覆盖方案中,选择合适的信号传输技术是关键的一步。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有线或无线传输技术。
有线传输技术包括光纤和电缆,可以提供稳定的信号传输和较高的带宽。
无线传输技术包括Wi-Fi、蓝牙等,可以提供灵活的无线连接。
2. 增设信号中继设备为了增强隧道内的信号覆盖范围,可以在隧道内增设信号中继设备。
这些设备可以增强信号的传播能力,延长信号传输距离,以确保信号能够覆盖到隧道的各个角落。
中继设备应根据隧道的特点和信号需求来选取,并进行合理布置。
3. 优化信号传播路径为了减小隧道中的信号衰减和多径效应的影响,可以通过优化信号传播路径来改善信号质量。
具体的方法包括优化天线布置、调整中继设备位置、增加反射板等。
利用射频预测软件进行模拟和优化,可以帮助确定最佳的传播路径,并提供指导方案。
4. 定期维护和监测隧道信号覆盖方案不仅需要定期进行设备维护,还需要进行信号覆盖效果的监测。
定期维护可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及时处理故障。
监测可以评估信号覆盖效果,发现并纠正潜在问题。
定期维护和监测是保障隧道信号覆盖效果的重要环节。
方案实施1. 需求调研和方案设计在实施隧道信号覆盖方案之前,需要进行需求调研和方案设计。
需求调研包括对隧道内通信设备和信号覆盖情况进行评估,了解隧道特点和用户需求。
方案设计包括选择合适的信号传输技术、确定信号中继设备布置方案等。
将RRU与思想一起拉远——中兴通讯GSM-R隧道盖解决方案

将RRU与思想一起拉远——中兴通讯GSM-R隧道覆盖解决方案设施如机房、铁塔可以共用,这样形成的两个无线网络层,每一层将各由一套BSC控制管理。
不同站址交叉覆盖双层网方式,则是在铁路沿线上,两套BSC下的BTS 交错分布,形成双层交织冗余的覆盖方式。
2.2 天线与泄漏电缆为了实现隧道内部信号的良好覆盖、解决隧道出入口的切换问题,在隧道场景GSM-R组网中,建议采用BBU+RRU方式,天馈部分主要涉及到天线和泄漏电缆:◆天线在隧道出/入口建议利用天线做冗余覆盖,避免在隧道内和隧道口切换重选,尽可能使小区间的切换重选发生在空旷平坦的地带。
对于天线的选择,建议采用高增益高指向性的天线,比如增益21dBi、水平波瓣角35度左右的天线。
天线挂高根据隧道的高度而定,一般建议挂高20米左右为宜。
◆泄漏电缆泄漏电缆具有特殊的信号泄漏功能,因此,在隧道中采用泄漏电缆覆盖方式能很好的解决隧道的覆盖问题。
在实际组网中,需要根据隧道长度和覆盖电平要求,计算出泄漏电缆的长度和输入功率要求。
泄漏电缆的电平计算公式如下:Pr=Po-Lc-La-Lm-d*Lt其中:Pr为移动台接收到的电平强度,Po为输入泄漏电缆的功率,Lc为泄漏电缆的耦合损耗,La为附加损耗(即连接电缆加上连接电缆头的损耗),Lm为预留的余量(包括列车损耗、人体损耗、宽度因子等),Lt为泄漏电缆线路衰减(通常以百米计)。
2.3 隧道覆盖设计新尝试根据GSM-R系统在隧道场景的三个主要覆盖设计目标,结合RRU可拉远的设备类型,中兴通讯在GSM-R无线网络覆盖设计方面有了新的尝试:◆采用BBU+RRU的方式◆隧道的出入口放置RRU连接定向天线,解决出入口的切换问题◆隧道内采用RRU连接泄漏电缆,实现隧道内的无缝覆盖◆采用2个RRU连接泄漏电缆覆盖同一段隧道实现RRU的互相备份◆采用最末端RRU连接邻近BBU的方式实现BBU之间的互相备份◆每个B B U连接的多个R R U配置成同一个逻辑小区,即多RRU共小区3 隧道覆盖解决方案铁路沿线隧道长短不一,因此隧道的覆盖也不可一概而论。
隧道无线通信系统施工方案

隧道无线通信系统施工方案工程背景与目标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发展,隧道作为连接地理障碍两端的重要通道,其安全性与通信的可靠性日益受到关注。
隧道无线通信系统旨在提供稳定、可靠的通信服务,以满足隧道内紧急救援、交通管理、监控等需求。
本施工方案将围绕隧道无线通信系统的建设,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和高效运营。
施工前期准备在施工前,需完成以下准备工作:实地考察:对隧道环境、地质条件、交通流量等进行详细考察,收集相关数据。
方案设计:根据考察结果,设计合理的无线通信系统方案,包括信号覆盖范围、传输带宽、设备配置等。
预算编制:根据方案设计,估算项目成本,编制详细的预算表。
施工队伍组建:选择有经验的施工队伍,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
设备选型与采购根据方案设计和预算,选择性能稳定、质量可靠的通信设备。
采购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设备兼容性:确保所选设备能够与现有系统兼容,减少后期维护成本。
设备性能:选择满足隧道通信需求的高性能设备,确保通信质量和稳定性。
安全性:确保设备符合国家及行业标准,具有相应的安全认证。
施工流程规划施工流程规划包括以下几个阶段:现场勘查:对隧道内部进行详细勘查,确定设备安装位置。
设备安装:按照方案设计,进行设备的安装和调试。
系统调试:完成设备安装后,对整个系统进行调试,确保通信质量。
验收与交付:系统调试通过后,进行项目验收,交付使用。
技术难点与解决方案隧道无线通信系统施工中可能遇到的技术难点包括信号衰减、干扰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可采取以下措施:信号增强:在隧道内部增设信号增强设备,提高信号覆盖范围。
抗干扰措施:采用先进的抗干扰技术,降低外界干扰对通信质量的影响。
质量控制与安全保障在施工过程中,需加强质量控制和安全保障措施,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具体措施包括:质量控制:制定严格的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控,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安全保障: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确保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同时,对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确保通信系统的稳定运行。
隧道公网覆盖解决方案

隧道公网覆盖解决方案隧道协议选择是隧道公网覆盖解决方案的第一步。
常用的隧道协议有IPSec、GRE、L2TP等。
IPSec是一种广泛应用的隧道协议,它提供了强大的加密和认证功能,可以保证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GRE是一种基于IP 隧道的协议,可以在IPv4和IPv6之间传输数据,具有较高的可伸缩性。
L2TP是一种基于PPP和IP隧道的协议,支持跨网段传输,适用于企业内部或不同地域之间的隧道连接。
选择合适的隧道协议需要考虑网络规模、安全性要求、性能等因素。
隧道设备选择是隧道公网覆盖解决方案的关键环节。
常见的隧道设备包括路由器、防火墙、VPN网关等。
路由器是网络中的核心设备,可以实现隧道连接的转发和控制功能。
防火墙可以对隧道传输进行过滤和安全监控,增强系统的安全性。
VPN网关是一种专门用于隧道连接的设备,可以提供高性能的数据传输和安全保证。
在选择隧道设备时,需要考虑设备的性能、可靠性、管理功能以及对应的技术支持与服务。
隧道配置与管理是隧道公网覆盖解决方案的核心内容。
隧道配置包括隧道的建立、参数的设置、安全策略的配置等。
在建立隧道时,需要确定隧道的两端地址、加密算法、密钥协商方式等参数。
在设置安全策略时,需要定义允许通过隧道的内网地址范围、限制隧道流量的带宽、设置访问控制列表等。
隧道管理包括对隧道的监控、故障诊断和性能优化等。
通过对隧道设备和隧道流量的监控,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隧道公网覆盖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隧道公网覆盖解决方案还需要考虑网络拓扑结构和路由配置。
网络拓扑结构包括星型、环形、全网状等,不同的拓扑结构对隧道公网覆盖的性能和可靠性有不同的影响。
路由配置则涉及到隧道设备之间的路由表设置,以实现数据包的正确转发。
此外,隧道公网覆盖解决方案还需要考虑网络安全。
在建立隧道连接之前,需要进行密钥协商和身份认证,以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同时,还需要对隧道设备和隧道流量进行监控和管理,及时发现和防止安全威胁。
隧道信号覆盖解决方案及分析

隧道信号覆盖解决方案及分析京信山西办梁永红1 概述移动通信网络建设的目标就是实现无缝覆盖,以保证随时随地通信。
保障重要的公路、铁路全线移动通信信号覆盖是塑造运营商网络品牌、提高运营商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环节。
目前大多数隧道都是覆盖盲区,因此需要制定专门的隧道信号覆盖解决方案。
隧道信号覆盖根据隧道功用可以分为:公路隧道信号覆盖、铁路隧道信号覆盖、地铁隧道信号覆盖等,根据隧道结构特点可以分为:直隧道、多弯道隧道、短隧道、长隧道、单线隧道、复线隧道等。
各种环境又有其各自特点,针对各种应用环境需要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
隧道信号覆盖常用的解决方案包括:同轴分布式天馈系统隧道信号覆盖解决方案、泄漏电缆系统隧道信号覆盖解决方案、光纤分布式天馈系统解决方案等。
对具体的隧道,需要根据其长度、宽度、结构、功用、入口处信号电平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提出合理的建设方案。
因此,本人就此问题进行讨论。
2 各种隧道的特点2.1 公路隧道的特点公路隧道一般来说比较宽敞,隧道中的覆盖状况在有车通过和没车通过时差别不大。
隧道弯曲度较小、高度较高。
2.2 铁路隧道的特点铁路隧道一般来说要狭窄一些,特别是当火车通过时,四周所剩余的空间很小,而且火车通过时对信号的传播影响也较大。
此外,铁路隧道的弯曲度小、高度低。
地铁隧道和铁路隧道情况基本接近,仅在隧道长度上有较大差别。
3 隧道内无线电波传播特点室内无线链路衰耗主要由路径衰耗中值与阴影衰落决定。
隧道内环境封闭,外部信号很难进入,采取内部覆盖时,对外界电磁环境影响也很小。
隧道可以认为是一个管道,信号传播是直射与墙壁反射的结果,直射为主要分量。
ITU-R建议P.1238提出室内适用的传播模型,这个公式为:L path=20lgf+30lgd+Lf(n)-28dB其中:f代表频率(MHz);d代表移动台和发射天线间距离(m);Lf代表楼层穿透损耗因子(dB);n代表移动台与天线间的楼层数。
在隧道信号覆盖情况中,Lf(n)可以不做考虑。
隧道无线通信系统

隧道无线通信系统对于在设计隧道无线通信系统时,通常会有一些常规的要求和实现的功能,今天讯罗通信就带大家一起了解隧道无线通信系统设计说明,供大家参考。
隧道无线通信系统是一个多系统、多频段的综合移动通信系统。
它包括隧道管理专用无线对讲调度通信系统、350MHz消fang模拟通信系统及350MHz公an数字通信系统系统、调频广播通信系统。
由于隧道管理专用无线对讲调度通信系统、调频广播通信系统和消fang及公an用无线信号引入子系统在频段上较接近,故可将几个系统传播平台合并,统一满足隧道内治an、消fang、调度、运营、an全要求的需求,称为隧道无线通信系统。
隧道无线通信系统由350兆消fang公an射频直放站、消fang公an光纤直放站、专用调度转发台、专用调度光纤直放站、网管终端、分合路器、功分器、漏泄同轴电缆、射频同轴电缆及其连接器件、手持台等组成。
1 隧道管理专用无线对讲调度通信系统专用无线对讲调度通信系统可实现控制中心与无线对讲机的通信,无线对讲机用户可在隧道内,亦可在隧道口附近通信。
无线对讲机用户之间也可互相通信。
采用150M或450M异频通信工作方式,并通过基地台转接。
2 消fang模拟通信系统消fang无线信号引入系统、消fang本地转发系统可转接指挥员移动手机与其相应的中心台的通信。
本系统采用350M双向异频单工方式工作。
本系统通过引入外部消fang无线信号,通过本系统将信号引入隧道,覆盖隧道内的消fang无线信号盲区。
消fang移动手机之间可在隧道内与其他消fang移动手持台进行通话,并通过其相应的中心台或转接台转接。
消fang本地转发系统通过在控制中心本地转发台,将信号引入隧道,覆盖隧道、变电所等,消fang移动手持台之间可在隧道内、变电所等与其台消fang手持台进行通话。
3 公an数字通信系统系统公an常规无线信号引入子系统可转接指挥员移动手机与其相应的中心台的通信。
本系统采用350M双向异频单工方式工作。
隧道内无线通信方案

1. 引言隧道是一种特殊的环境,通常由混凝土或岩石构成,具有封闭的特性。
在隧道内进行有效的无线通信是一项技术挑战。
本文档将介绍一种可行的隧道内无线通信方案,以提供可靠的通信服务。
2. 系统架构system_architecturesystem_architecture上图展示了隧道内无线通信方案的系统架构。
该方案由以下主要组件组成:•基站:位于隧道入口和出口位置,负责与隧道内的无线终端进行通信。
基站采用LTE技术,提供高速、稳定的无线连接。
•中继器:位于隧道内部,增强基站信号的覆盖范围。
中继器通过有线连接与基站通信,并通过无线信号覆盖整个隧道区域。
•无线终端:隧道内的移动设备,通过与中继器通信,实现与基站的无缝连接。
3. 技术选择3.1 LTE技术LTE(Long Term Evolution)是一种4G移动通信技术,具有高数据速率、低延迟和广覆盖等优点。
在隧道内无线通信方案中,采用LTE技术作为基础通信技术可以提供稳定可靠的数据传输。
3.2 中继器选择中继器起着扩大信号覆盖范围的作用,因此需要选择具有较大覆盖范围和高抗干扰能力的中继器。
同时,由于隧道环境通常狭窄且密闭,中继器应具有小型化设计和低功耗特性,以适应隧道环境的限制。
3.3 无线终端选择隧道内的无线终端应支持LTE通信,并具备高抗干扰能力。
由于隧道内移动设备的数量可能较多,无线终端还应支持多用户接入,以满足隧道内的通信需求。
4. 方案实施4.1 基站布置基站应布置在隧道入口和出口位置,以覆盖整个隧道区域。
基站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以确保无缝切换和接力传输的可靠性。
4.2 中继器安装中继器应布置在隧道内部的适当位置,以实现基站信号的传输和覆盖。
中继器与基站之间通过光纤或其他有线连接进行通信,确保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安装过程中,需要考虑隧道内的环境限制和通信需求,选择合适的安装方案。
4.3 无线终端配置隧道内的无线终端需要配置相应的网络参数,以实现与基站和中继器的连接。
隧道信号覆盖解决方案及分析

隧道信号覆盖解决方案及分析京信山西办梁永红1 概述移动通信网络建设的目标就是实现无缝覆盖,以保证随时随地通信。
保障重要的公路、铁路全线移动通信信号覆盖是塑造运营商网络品牌、提高运营商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环节。
目前大多数隧道都是覆盖盲区,因此需要制定专门的隧道信号覆盖解决方案。
隧道信号覆盖根据隧道功用可以分为:公路隧道信号覆盖、铁路隧道信号覆盖、地铁隧道信号覆盖等,根据隧道结构特点可以分为:直隧道、多弯道隧道、短隧道、长隧道、单线隧道、复线隧道等。
各种环境又有其各自特点,针对各种应用环境需要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
隧道信号覆盖常用的解决方案包括:同轴分布式天馈系统隧道信号覆盖解决方案、泄漏电缆系统隧道信号覆盖解决方案、光纤分布式天馈系统解决方案等。
对具体的隧道,需要根据其长度、宽度、结构、功用、入口处信号电平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提出合理的建设方案。
因此,本人就此问题进行讨论。
2 各种隧道的特点2.1 公路隧道的特点公路隧道一般来说比较宽敞,隧道中的覆盖状况在有车通过和没车通过时差别不大。
隧道弯曲度较小、高度较高。
2.2 铁路隧道的特点铁路隧道一般来说要狭窄一些,特别是当火车通过时,四周所剩余的空间很小,而且火车通过时对信号的传播影响也较大。
此外,铁路隧道的弯曲度小、高度低。
地铁隧道和铁路隧道情况基本接近,仅在隧道长度上有较大差别。
3 隧道内无线电波传播特点室内无线链路衰耗主要由路径衰耗中值与阴影衰落决定。
隧道内环境封闭,外部信号很难进入,采取内部覆盖时,对外界电磁环境影响也很小。
隧道可以认为是一个管道,信号传播是直射与墙壁反射的结果,直射为主要分量。
ITU-R建议P.1238提出室内适用的传播模型,这个公式为:L path=20lgf+30lgd+Lf(n)-28dB其中:f代表频率(MHz);d代表移动台和发射天线间距离(m);Lf代表楼层穿透损耗因子(dB);n代表移动台与天线间的楼层数。
在隧道信号覆盖情况中,Lf(n)可以不做考虑。
移动通信信号隧道覆盖问题及解决方案

9 d 63 B 10 1B 0 .d 15 d 0 3 B
12 1B 0 .d 16 d O 1 B l14 g 1 d
安装 的天 线尺 寸 、隧道 长 度 等 因素 ,在 某 些长 度 稍 大 于
5 0 ( 6 0 ) 隧 道 , 可 以通 过 选 择 增 益 更 高 一 些 的 天 线 0 m 如 0m 的 也 来 进 行 覆盖 。
以被 利 用 和 隧道 附近 是 否 有 传 输 线 路 可 被 利 用 。
一
( )隧道 的长短 比一 ,宽窄不 同; 3
( )隧 道 的 类 型 不 同 :有 铁 路 隧 道 ,公 路 隧 道 和 地 铁 隧 4
道:
般来说 ,若隧道 口附近 ( 包括附近的山头 等较 高的地
() 5 还有就是隧道本身 的环境不一样 ,由此它将对所用
估算
隧道进行覆盖 ,对于较短的隧道来 说,这种方案 是一种低成
本解决方案 。 ( ) 泄 露 电缆 2 采 用 泄 漏 电缆 进 行 隧道 覆 盖 ,是 一 种 最 为常 用 的方 法 ,
这种方法 的优点在于:
1 可 减 小 信 号 阴影 和 遮 挡 。 复 杂 的 隧道 中采 用 分 布 式 ) 在 天 线 ,手 机 与 某 特 定 天 线 之 间 可 能会 受 到遮 挡 , 导致 覆 盖 不
射为主要分量 。T— 建议 P 13 提 出室 内适用的传播模型, IU R .28
这 种 传 播 模 型 对 隧 道 覆 盖 也 是有 效 的 ,这 个 公式 为 :
L a h 2 1 f 3 1 dL ()2 d p t= 0 g + 0 g + f n 一 8 B
其 中:
f代 表 频 率 (H ) M z d代 表距 离 ( ) m
隧道内移动通信信号覆盖问题及解决方法分析

隧道内移动通信信号覆盖问题及解决方法分析摘要:隧道移动通信信号差成为相关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首先从隧道的特点出发,分析移动通信信号隧道覆盖的原则,然后提出信号源和天线系统两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并针对不同差长短的隧道提出信号覆盖问题的解决方案,以期为实际隧道信号覆盖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移动通信;信号;隧道覆盖;解决对策目前,移动通信网络基本实现全覆盖,其目标是让大众在使用移动信号时可以无缝衔接,打破空间限制,实现随时通信,这对通信网络在城市空间的覆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实际工作中,移动通信网络覆盖的难点主要体现在一些典型区域,尤其是针对长度较长、弯道较多的隧道部分。
1 结合隧道特点分析移动信号覆盖的原则从我国交通网络布置现状来看,为了缓解交通压力,隧道出行变得越来越普遍,但由于隧道内部有电磁波信号的干扰,对通讯信号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屏蔽,隧道内部移动通信信号的全面覆盖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1.1 隧道的特点①隧道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信号传输不像开阔空间那么简单快捷,需要对其采取内部信号覆盖的方式;②隧道主要是供车辆通行,移动通信信号的使用者多为车内用户,实际业务量并不高;③不同类型、不同用途的隧道长度不同、宽窄不一,铁路、公路和地铁隧道的信号覆盖技术需有所区别;④隧道内部环境差异较大,不同环境下设备功能的发挥也不一致,针对特殊地段还要考虑到防震设计。
针对其不同的隧道特点,移动通信信号的覆盖需要采用不同的解决方案。
铁路隧道和地铁隧道在设计时,一般将宽度设计的比较狭窄,除火车和地铁经过时占据的空间外,额外空间较小,因此,对移动信号传输的影响也比较大。
相比来说,公路隧道的空间较为宽敞,汽车通过时占据的空间在隧道内部空间的占比不大,天线系统的安装也较为简便,可以通过增加天线尺寸来获取移动信号传输增益。
1.2 移动通信信号隧道覆盖的原则结合隧道特点,在进行隧道移动通信信号覆盖时要按照因“距”制宜的原则,根据隧道环境、隧道长度等选择覆盖方案,同时要考虑到灵活、经济的原则。
轨道交通5G网络隧道覆盖方案

轨道交通5G 网络隧道覆盖方案一、 现有隧道的5G 覆盖改造1、 现有隧道的覆盖现状轨道交通大部分情况下在地下的隧道中运行,属于封闭的空间,地面上的移动通信网络信号无法穿透,目前一般采用泄漏电缆(也称漏泄电缆,简称漏缆)专门覆盖。
漏缆是在同轴馈线的结构上,以一定的形状和间隔开槽,使信号在沿漏缆传输的过程中通过槽孔向外辐射或接收电磁信号。
漏缆需要挂装在合适的高度,槽孔朝向列车方向。
现有隧道的2/3/4G 覆盖,一般采用2根13/8型漏缆。
由于传输能力的限制,漏缆会以一定的长度为断点(如500米),在两端分别将RRU 的信号馈入。
为了能支持不同运营商的多个频段的信号同时在漏缆上传输,需要通过POI (多系统接入平台)将各频段的射频信号合路之后,再分别向左右两个方向的漏缆馈入。
典型的漏缆覆盖方案示意如下图所示。
图3-1 传统漏缆覆盖方案示意图 2、 5G 改造方案目前已安装的13/8漏缆可以支持到2.6GHz 频段(部分可能只支持到2.5GHz POI-POI-POI-POI-RRU(2T2R)RRU(2T2R)频段)。
对于中国移动,若漏缆支持5G 频段,只需要在断点处接入5G 信源,同时替换POI 即可(原POI 的2.6GHz 只支持60MHz 带宽)。
图3-2 5G 漏缆改造方案(中国移动2.6GHz 频段)对于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由于5G 频段为3.5GHz ,现有的漏缆无法支持,需要新增或替换成可支持3.5GHz 频段的5/4型漏缆。
但实际上,地铁隧道对工程改造有较严格的限制,且地铁自身的通信等系统也需要采用漏缆覆盖,现有的空间等条件往往很难支持漏缆的替换或新增。
因此,对于不支持5G 频段的漏缆,隧道的改造可以采用更为经济便捷的天线方案。
针对隧道的狭长特点和低风阻的安全要求,采用定向性强的端射型天线是较为理想的选择,典型的如八木天线。
为了支持多流能力,产业界推出了四通道八木天线,通过集成2个双极化八木天线阵列,实现了对4T4R 的支持。
地铁隧道天线覆盖方案

地铁隧道天线覆盖方案引言随着城市地铁的发展,地铁隧道内无线信号覆盖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地铁隧道信号覆盖不仅关乎乘客的通信体验,更涉及到应急救援、列车运行调度等重要问题。
本文将探讨地铁隧道天线覆盖的方案,以提高地铁隧道内的无线信号覆盖质量。
问题背景地铁隧道由于地形、建筑物等原因,通常会受到无线信号的干扰,导致地铁隧道内的无线信号覆盖质量较差。
这不仅会影响乘客的正常通信,还可能影响应急救援等重要工作的进行。
因此,需要寻找一种有效的方案来解决地铁隧道天线覆盖的问题。
方案一:传统铺设天线法传统的地铁隧道天线覆盖方案是通过直接在地铁隧道内铺设天线来进行信号覆盖。
具体步骤如下:1.隧道规划:根据地铁隧道结构和线路规划,确定每个隧道段的天线铺设位置。
2.天线铺设:在每个隧道段的天花板或者墙壁上安装天线,确保天线的布局合理,覆盖范围广。
3.连接设备:将天线与地铁隧道外的基站连接,确保无线信号能够传输到天线。
4.测试调试:完成天线铺设后,需要对信号进行测试和调试,确保信号覆盖质量达到要求。
传统的铺设天线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地铁隧道天线覆盖的问题,但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铺设天线需要对地铁隧道进行改造,成本较高。
其次,隧道内的电磁环境较差,会对信号传输产生干扰,导致信号质量下降。
此外,传统的铺设天线法无法兼顾覆盖范围和成本的平衡,因此需要寻找其他方案。
方案二:光纤分布式天线系统光纤分布式天线系统是一种新兴的地铁隧道天线覆盖方案,通过光纤网络将基站与隧道内的天线连接起来,解决了传统铺设天线法的不足之处。
具体步骤如下:1.光纤网络布置:在地铁线路的上方或者地下布置光纤网络,建立与基站之间的传输通道。
2.天线布置:在地铁隧道内的适当位置安装天线,与光纤网络相连。
3.基站设置:在地铁站台或者控制中心设置基站设备,通过光纤网络与地铁隧道内的天线进行通信。
4.故障排查:建立完光纤分布式天线系统后,需要定期对系统进行故障排查和维护,保证系统稳定运行。
洞内外通讯方案

四、实施与验收
1.实施步骤
-现场勘查:详细了解隧道工程特点,评估通讯需求。
-设备采购:根据设计方案,采购符合标准的通讯设备。
-系统部署:按照设计方案,进行设备安装与网络配置。
-调试优化:完成系统调试,确保通讯系统达到设计要求。
2.验收标准
-通讯系统达到设计规定的性能指标。
二、目标与需求
1.目标
-实现洞内外高效、可靠的通讯连接。
-确保通讯系统满足隧道工程安全、质量、进度等方面的需求。
-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保障通讯内容的机密性与安全性。
2.需求
-满足洞内外实时数据传输与通信需求。
-适应隧道内复杂环境,确保通讯设备稳定运行。
-提供灵活的扩展能力,以适应工程规模及需求的变化。
2.提高通讯效率,缩短信息传递时间。
3.合法合规,确保通讯设备安全可靠。
4.优化通讯网络布局,降低运营成本。
三、方案内容
1.通讯方式
(1)有线通讯:采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实现洞内外网络互联。
(2)无线通讯:利用无线局域网技术,实现洞内外移动设备的接入。
2.通讯设备
(1)洞内设备:
①光缆:选用抗老化、抗拉伸、抗挤压性能优良的光缆。
3.通讯网络布局
(1)洞内网络:采用星型拓扑结构,以光纤为传输介质,将各洞内设备连接至洞口交换机。
(2)洞外网络:采用星型拓扑结构,以光纤为传输介质,将各洞外设备连接至洞口交换机。
(3)洞内外网络互联互通:通过光缆将洞内外网络连接,实现数据的高速传输。
4.通讯协议
(1)有线通讯:采用TCP/IP协议,实现洞内外网络的稳定连接。
(2)故障处理:建立完善的故障处理机制,快速响应并解决通讯故障。
隧道通讯工程方案

隧道通讯工程方案一、前言隧道通讯工程是为了在隧道内实现通讯功能,保障隧道内的人员和车辆的安全,提高通讯的效率和便利性。
本方案主要介绍了隧道通讯工程的主要内容和技术方案。
二、隧道通讯工程的意义和要求1. 意义隧道通讯工程是为了实现隧道内的通讯功能,保障隧道内的人员和车辆的安全。
隧道通讯工程的实施可以提高隧道内的通讯效率和便利性,对于交通安全和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2. 要求(1)通讯技术方面:通讯技术要求具有高可靠性和稳定性,能够满足隧道内的通讯需求。
(2)安全性方面:通讯设备和系统要求具有高安全性,能够保障隧道内的人员和车辆的安全。
(3)可维护性方面:通讯设备和系统的设计要求具有良好的可维护性,能够方便维护和管理。
三、隧道通讯工程的内容和技术方案1. 隧道通讯工程的内容(1)隧道通讯网络规划:对隧道通讯网络进行规划设计,确定通讯设备和系统的布局和配置。
(2)通讯设备和系统的选型:选用适合隧道通讯的设备和系统,包括通讯设备、通讯系统、通讯信号灯、通讯应急设施等。
(3)通讯信号的传输和接收:对隧道内的通讯信号进行传输和接收处理,保障通讯的稳定和可靠。
(4)通讯安全保障:保障隧道内通讯的安全和稳定,防止通讯设备和系统的受到破坏。
(5)通讯设备和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对通讯设备和系统进行定期维护和管理,确保通讯设备和系统的运行稳定。
2. 技术方案(1)通讯网络规划根据隧道的实际情况进行通讯网络规划,确定通讯设备和系统的布局和配置,确保通讯网络的覆盖和稳定。
(2)通讯设备和系统的选型选用具有高可靠性和稳定性的通讯设备和系统,满足隧道内的通讯需求。
(3)通讯信号的传输和接收采用先进的通讯技术和设备,对隧道内的通讯信号进行传输和接收处理。
(4)通讯安全保障对通讯设备和系统进行安全防护,防止通讯设备和系统的受到破坏。
同时加强对通讯设备和系统的监控和管理。
(5)通讯设备和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对通讯设备和系统进行定期的维护和管理,确保通讯设备和系统的运行稳定。
隧道手机信号实施方案

隧道手机信号实施方案一、前言。
隧道是交通运输中常见的一种交通设施,然而在一些较深、较长的隧道中,由于地形、材料等因素的影响,手机信号往往会出现不稳定甚至完全无法接收的情况。
这不仅给隧道内的交通安全带来潜在风险,也给隧道内的通讯和救援工作带来了不便。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的隧道手机信号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隧道手机信号实施方案。
1. 信号增强器的安装。
在隧道内设置信号增强器是提高手机信号覆盖的有效手段。
通过合理布设信号增强器,可以有效增强隧道内的手机信号,保障通讯的畅通。
在选择信号增强器时,需要考虑隧道的长度、地形、以及用户的信号需求,以确保信号增强器的覆盖范围和信号增强效果。
2. 天线的优化设置。
合理设置天线也是提高隧道手机信号的重要手段。
在隧道内设置合适数量和位置的天线,可以有效提高手机信号的接收和传输效果。
同时,还可以通过优化天线的方向和角度,减少信号的干扰和衰减,进一步提高信号的稳定性和覆盖范围。
3. 信号覆盖测试与调整。
在实施手机信号增强方案后,需要进行信号覆盖测试与调整。
通过专业的测试设备和技术人员,对隧道内的手机信号进行全面、系统的测试,了解信号的覆盖情况和信号强度分布。
根据测试结果,对信号增强器和天线进行合理调整,以达到最佳的信号覆盖效果。
4. 应急通讯设备的配备。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手机信号可能会受到严重干扰或中断,此时需要有应急通讯设备进行备用。
在隧道内配备应急通讯设备,可以在手机信号不稳定或中断的情况下,保障隧道内的通讯畅通,为紧急救援和通讯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5. 定期维护与检测。
隧道手机信号实施方案的有效性和稳定性需要定期进行维护与检测。
定期对信号增强器、天线等设备进行检测和维护,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信号的稳定覆盖。
同时,也需要定期对隧道内的手机信号进行测试,了解信号的变化和覆盖情况,及时调整和优化信号实施方案。
三、结语。
隧道手机信号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障隧道内的通讯畅通和交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隧道信号覆盖解决方案

隧道信号覆盖解决方案方案一:无线直放站+八木天线适用范围:长度不超过600m的笔直隧道,且隧道外可以接收到较强的无线信号。
特点:1、采用无线引入方式,对接收信号强度要求较低;2、具有很好的隔离度,便于站址的选择;3、发射功率大;4、选频灵活,最多可以提供八载频的选频方式。
典型案例:下图为浙江某地的铁路单轨隧道,长度为410m,在隧道西边隧道顶上可以接收到基站信号,隧道内信号基本为盲区,在采用直放站+八木天线的覆盖方式后,火车内信号场强大于-90dB,话音质量良好。
方案二:隧道两端均采用无线直放站+八木天线适用范围:长度不超过1000m的笔直隧道,且隧道口两端均可以接收到较强的无线信号。
特点:1、采用无线引入方式,对接收信号强度要求较低;2、具有很好的隔离度,便于站址的选择;3、安装方便,灵活;4、发射功率大;5、选频灵活,最多可以提供八载频的选频方式。
典型案例:下图为浙江某铁路单轨隧道,长度为950m,隧道两端顶上均可以接收到同一基站信号。
在下图中,分别将无线直放站放置于离隧道口各50m的隧道避难洞内,八木天线固定于隧道壁上,采用7/8英寸电缆作为传输馈线。
注:如果在隧道口两端接收到的分别为两路不同信号,则在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信号的重叠覆盖区,否则会因重叠覆盖区长度不够而导致切换掉话。
(关于重叠覆盖区长度的选取,详见第6章中的切换分析)方案三:无线直放站+泄路电缆+干放+八木天线适用范围:隧道长度在600~1100m的笔直隧道,且仅有隧道一端可以接收到基站信号。
特点:1、采用无线引入方式,对接收信号强度要求较低;2、具有很好的隔离度,便于站址的选择;3、安装方便,简单;4、采用泄缆覆盖的区域信号分布均匀;5、发射功率大;6、选频灵活,最多可以提供八载频的选频方式。
典型案例:下图为河南某铁路单轨隧道,长度为1080m,隧道西顶上可以接收到基站信号。
在下图中,将无线直放站放置于离隧道西口50m的隧道避难洞内,泄漏电缆固定于离地2m高的隧道壁上,将干放放置于离隧道西口650m的隧道避难洞内,采用八木天线作为重发天线覆盖离隧道西口650~1080m的隧道。
不同长度地铁隧道无线信号覆盖解决方案的对比分析

不同长度地铁隧道无线信号覆盖解决方案的对比分析1 隧道无线信号覆盖概述1.1 地铁隧道无线信号覆盖说明通常地铁隧道中,短的隧道只有几百米,而长的隧道有十几公里。
在解决短隧道的覆盖时,可采用较多灵便经济的手段,如在隧道口附近用板状天线或八木天线向隧道里进行覆盖等。
而这些方法可能在解决长隧道覆盖时不起作用,对于长隧道的覆盖必须采取另外一些手段。
因此对于每段隧道的解决方案可能都会有所区别,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来选定覆盖解决方案。
下面分别给出单线地铁隧道及复线地铁隧道的截面示意图。
截面越小,当列车经过时损耗越大。
以下的分析计算都是基于复线地铁隧道的,对于单线隧道可以考虑在复线地铁隧道计算的基础上考虑5dB的保护裕量。
1.2 地铁隧道无线信号的传播地铁隧道无线链路衰耗主要由路径衰耗中值与阴影衰落决定。
隧道可以认为是一管道,信号传播是墙壁反射与直射的结果,直射为主要分量。
ITU-R建议P.1238提出地铁隧道适用的传播模型,而且这种传播模型对地铁隧道覆盖是非常有效的,这个公式为:Lpath=20lgf+30lgd+Lf(n)28dB。
其中:f为频率(MHz),d为距离(米),Lf 为楼层穿透损耗因子(dB),n 为终端与天线间的楼层数。
本文所讨论的隧道覆盖场合,Lf(n)可以不用考虑。
因此在隧道中无线传播可以用下式进行估算,即Lpath=20lgf+30lgd28dB。
2 地铁隧道覆盖天馈系统的选择在选择好了信号源以后,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配置不同的天馈系统来对隧道进行覆盖。
通常有三种不同的配置,即同轴馈电无源分布式天线、光纤馈电有源分布式天线、泄漏电缆。
在本文中主要讨论同轴馈电无源分布式天线及泄漏电缆的解决方案。
2.1 同轴馈电无源分布式天线采用同轴馈电无线分布式天线进行覆盖是室内覆盖常用的方式,这种覆盖方案设计比较灵活、价格相对要低些、安装较为方便。
同轴电缆的馈管衰减较小,天线的增益的选择主要是取决于安装条件的限制,在条件许可时,可选用增益相对高些的天线,覆盖范围会更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隧道覆盖解决方案
宋卫峰
阅读:7 次
上传时间:2006-06-28
推荐人:KIBA(已传资料488 套)
简介:对重要的公路、铁路实现全线覆盖是运营商提高网络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提高综合竞争力的一个有力手段。
从交通角度来看,目前大多数隧道的目的是覆盖盲区,因此需要结合交通线路的覆盖设计来制订专门的隧道覆盖解决方案。
关键字:隧道覆盖,覆盖规划,铁路隧道,公路隧道
一、概述
对重要的公路、铁路实现全线覆盖是运营商提高网络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提高综合竞争力的一个有力手段。
从交通角度来看,目前大多数隧道的目的是覆盖盲区,因此需要结合交通线路的覆盖设计来制订专门的隧道覆盖解决方案。
隧道覆盖主要分为铁路隧道、公路隧道、地铁隧道等,每种隧道具有不同的特点,一般来说公路隧道比较宽敞,对隧道里面的覆盖状况,有车通过与无车通过时差别不大。
车辆通过时,隧道内剩余空间较大,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尺寸大一些的天线,以获取较高的增益,使覆盖范围更大。
而铁路隧道一般来说要狭窄一些,特别是当火车经过时,被火车填充后所剩余的空间很小,火车对隧道的填充会对信号的传播产生较大的影响,且天线系统的安装空间有限,使天线的尺寸和增益受到很大的限制。
另外,不管是哪种隧道,都存在长短不一的状况,短的隧道只有几百米,而长的隧道有十几公里。
在解决短隧道覆盖时,可采用灵活经济的手段,如在隧道口附近用普通的天线向隧道里进行覆盖。
但是,这些手段可能在解决长隧道覆盖时不起作用,对于长隧道的覆盖必须采取其它一些手段。
因此,对于每段隧道的解决方案可能都会有所区别,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来选定覆盖解决方案。
在进行隧道覆盖规划之前,一般需要知道以下数据:
隧道长度、隧道宽度、隧道孔数(1、2)、覆盖概率(50%、90%、95%、98%、99%)、隧道结构(金属、混凝土)、载频数目、隧道中最小接收电平(一般为-85dBm到-102dBm)、隧道孔间距、AC/DC是否可用、墙壁能否打孔、隧道入口处的信号电平、隧道内部已有信号电平等。
二、隧道覆盖的信号源选择
为了提供隧道覆盖,一个GSM信号源与一套分布式系统是必要的。
信号源的选择,需要根据隧道附近的无线覆盖状况和传输、话务、现有网络设备等情况来决定。
隧道覆盖所采用的信号源包括宏蜂窝基站、微蜂窝基站、直放站等。
对于铁路、公路隧道覆盖来说,由于其话务量小,宏蜂窝基站作为信号源较为少用。
但是,在城市地铁隧道中,人流量大,话务量也高,这种场合不仅要覆盖站台,而且还要覆盖铁路系统出口等地方,可采用容量较大的宏蜂窝基站。
使用宏蜂窝基站的优点是可以提供更多的信道资源、扩容较为容易、单个基站覆盖能力强;缺点是需要用电缆从BTS设备所在的机房引入信号覆盖隧道、增加了馈线损耗、需要较大的机房等配套设备、总的投资费用高。
对容量要求不是很高的隧道覆盖,可采用微峰窝基站。
使用微蜂窝基站的优点是所需设备空间小、所需配套设备少、总的投资费用低。
如果附近有信号源可以利用,则可采用无线直放站来作为隧道覆盖的信号源。
采用直放站往往是网络拓展的第一步,在网络容量上升后再用GSM基站来替换。
采用直放站作为信
号源的优点包括:无需传输、综合成本低、可将远处的话务带给施主小区,使小区的信道利用率更高、安装速度快等。
无线直放站有宽带直放站和选频直放站两种,采用无线直放站会使得网络管理复杂度增加,不便维护,另外在采用选频直放站时,施主小区的频率发生变更后,直放站的频率也要进行调整,不利于整网规划和优化,施主天线和重发天线需要有足够的隔离度,造成安装空间上有些困难等缺点。
除采用无线直放站以之外,也可采用光纤直放站作为信号源对隧道进行覆盖。
在实际工程之中,必须根据隧道长度、隧道附近的覆盖状况、基站分布、话务分布、建站条件等因素选择信号源,微蜂窝基站和直放站是隧道覆盖建设常用的信号源。
三、隧道覆盖的天馈系统选择
在选择好了GSM信号源之后,则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配置天馈系统,对隧道进行覆盖。
通常有三种不同配置的天馈系统:同轴馈电无源分布式天线、光纤馈电有源分布式天线、泄漏电缆。
1、同轴馈电无源分布式天线
这种覆盖方案的设计比较灵活、价格相对低、安装较方便。
同轴电缆的馈管衰减较小,天线增益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安装条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选用增益相对较高的天线,来提高覆盖范围。
该方案的简化版就是采用单根天线对隧道进行覆盖,对于较短的隧道来说,这种方案确实是一种低成本解决方案。
2、光纤馈电有源分布式天线系统
在某些复杂的隧道覆盖环境中,可采用光纤馈电有源分布式天线系统来替代同轴馈电无源分布式天线系统。
它更适用于覆盖地下隧道(地铁隧道)和站台。
采用光纤馈电有源分布式天线系统的主要好处包括在室内安装的电缆数减少、可适用更细的电缆、采用光缆可降低电磁3、泄露电缆
采用泄漏电缆进行隧道覆盖,是一种最为常用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
※可减小信号阴影和遮挡,在复杂的隧道中采用分布式天线,手机与某特定天线之间可能会受到遮挡,导致覆盖不好;
※信号波动范围减少,与其它天线系统相比,隧道内信号覆盖均匀;
※可对多种服务同时提供覆盖,泄漏电缆本质上是宽带系统,多种不同的无线系统可以共享同一泄漏电缆,考虑到在隧道中经常使用某些无线系统(寻呼系统、告警系统、广播等),采用共享一条泄漏电缆的方法,可省去架设多条天线的工程。
泄漏电缆覆盖设计是一项非常成熟的技术,其设计方案相对简单,本文不作重点分析。
下面重点分析采用普通同轴馈电无源分布式天线进行隧道覆盖的设计方案。
四、隧道的无线传播
无线电波在隧道中传播时具有隧道效应,信号传播是墙壁反射与直射的结果,其中直射为主要分量。
华为公司基于ITU-R建议,根据试验数据对传播模型进行了修正,得出一简单实用的隧道传播模型,用于进行隧道覆盖设计,该传播模型为:
Lpath = 20lgf + 30lgd―8dB
其中:
f: 频率(MHz)
d:距离(米)
干扰、在复杂的网络中设计更灵活等,缺点是成本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