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选修课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一、绪论思考题管理心理学的内容与特征(一)内容1+2+4维度1=领导的事业2=人性的估计文化心理4=个体、群体、组织、领导1.给出你对人或物的一个个判断,如人是自私的2.自我思考:你的这个看法是如何得出?(重点)二、研究方法思考题1.为什么说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是管理心理学研究的操作重点?主要通过自变量和因变量来反映,无论是实验法、观察法、调查问卷法还是其他方法,研究组织行为学都以两量的考查AHA12GAGGAGAGGAFFFFAFAF为重点。

2.管理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类型有哪些?(1)实验法(2)观察法a.非参与观察法b.参与观察(3)调查方法a.问卷调查法通过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调查者了解情况,根据人们的回答,对其态度与情况作一定数量方面的分析的方法。

b.问卷与量表的区别问卷是根据研究目的、基础而设计的一套题目,答案往往是质上的区别。

量表是经过标准化的问卷及其使用标准,设计出的答案选择,答案往往是量上的区别。

三、个体心理与管理思考题AHA12GAGGAGAGGAFFFFAFAF1.个体的心理构成要素有哪些?(1)动力系统:需要、动机(成就动机)、态度、价值观、信仰(2)心理过程:感知、记忆、思维(3)个性心理特征:人格、能力2.知觉如何应用在管理中?(可能会考)(1)绩效评估:较理性客观的过程,当然有距离(2)招聘面试:第一印象,可改变的面试结构(3)企业形象塑造:广告宣传、印象(4)员工行为塑造:人对自己或他人的预期,通常会在以后的行为结果中应验(希腊神话皮革马利翁)AHA12GAGGAGAGGAFFFFAFAF3.什么是态度?其结构是什么?和社会认知的倾向、情感的倾向和意图的倾向,比如赞成或反对、喜欢和厌恶、肯定或否定等,这些倾向已经形成就比较稳定,比较持久地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判断和看法,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向和方式。

4.(1)要认识员工态度在管理中的作用及其复杂性态度影响认知与判断、行为效果、忍耐力、影响力(2)运用多种方法及时对员工态度调查(3)对员工加强教育,改善员工的态度5.价值观的内涵是什么?如何将其运用于管理中?价值观的内涵描述的是信念系统而非行为倾向。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00163)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00163)

1、客观性原则
2、发展性原则
3、系统性原则
4、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5、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原则
十五、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P58
1、实验法
2、观察法
3、问卷法和测验法
第 2页 共 30页
4、个案研究法 5、宏观和微观环境结合分析法 6、经验总结法 第二章 管理和管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与人性观的发展 一、韩非在《八经》篇提出:“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其阐述管理理论的哲学基础
十、平衡与协调心理健康的原则:P50
1、认知改组
2、理顺关系
3、情绪调节
4、认知调节税
5、人际调节
十一、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的特点:P51
1、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企业与行政管理的内部结构系统。
2、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着重是企业与行政管理的内部社会心理系统。
3、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工业心理学中的工程心理学相比较,是研究更纯粹的人的因素方面的问题。
第 3页 共 30页
五、管理心理学的发展:P72 1、需要、动机和激励问题的研究: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弗鲁姆“期望理论” 2、同企业有关的人性问题的研究:麦格雷戈“X 理论与 Y 理论” 3、企业中的非正式团体与人际关系问题的研究:勒温“团体动力学理论” 4、组织理论与组织行为的研究 5、领导方式的研究
3、克服内部和外部的困难是意志行动最重要的特征。 4、意志行动是以随意动作为基础,它是和自动化的习惯动作既有联系又相区别的行动。 七、人的心理特点:P47
1、是物质世界长期演化与发展的产物,是心理发展的高级阶段。
2、有主观和能动的特点
3、不断变化发展与受社会制约性的特点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

管理心理学复习重点第一编1、人性假设(P61—P74)【掌握】⑴“经济人”假设:从一种享乐主义的哲学观点出发,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私利。

人都要争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工作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

⑵“社会人”假设:人们在工作中得到的物质利益,对于调动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只有次要意义,人们最重视在工作中与周围的人友好相处。

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是决定性因素。

⑶“自我实现的人”假设: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只有人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人的才能充分表现出来,人才会感到最大的满足。

⑷“复杂人”假设:人是很复杂的,不仅每个人都不相同,而且同一个人本身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地点会有不同的表现,人的需要和潜力,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加、地位的改变,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而各不相同。

第二编1、霍兰德个性与工作匹配理论(P102)【理解】一个人的志趣跟他所从事的行业是否匹配,决定着他的工作满意度感和离职倾向。

六个类型:实际型、研究型、社交型、传统型、有魄力型、艺术型。

2、归因理论(P131)【理解】①心理活动的归因,即人们的心理活动的产生应归结为什么原因②行为的归因,即根据人的行为和外部表现对其心理活动的推论,这是社会知觉归因的主要内容③对人们未来行为的预测,这就是说,根据人们过去的行为表现预测他们以后在类似情境中会产生什么样的行为。

3、需要动机理论包括(P141—P162)【理解】需要层次论、ERG理论、双因素论、麦克里兰的权力、合群和成就需要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强化理论。

4、双因素理论(P149)【掌握】①赫茨伯格认为造成职工非常不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公司政策、行政管理、监督、与主管的关系、工作条件、与下级的关系、地位、安全等方面的因素处理不当。

这些因素改善了,只能够消除职工的不满,还不能使职工变得非常满意,也不能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这一类因素被称为保健因素。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

1、管理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心理过程及其规律,使个人或组织提高效率的一门科学。

2、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⑴个体心理⑵群体心理⑶组织心理3、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⑴美国的泰勒⑵法国的法约尔⑶德国的韦伯4、科学管理之父—泰勒⑴理论产生背景:资本家和工人矛盾激化,导致生产效率低下。

⑵泰勒认为有三个方面的原因①首先是工人抱有错误的观念,怕提高效率会导致失业的增加;②管理体制上有缺陷,使工人“磨洋工”;③劳动方法不科学,造成事倍功半。

⑶实验研究:⑴铁锹实验⑵搬运生铁块的实验⑶金属切割实验5、⑴科学管理理论的贡献①科学管理理论在管理哲学上取得了重要的突破,泰勒堪称为管理哲学大师。

②泰勒将科学引入管理领域,提高了管理理论的科学性。

③科学管理理论提出的有科学依据的作业管理、管理者同工人之间的职能分工、劳资双方的心理革命等,为作业方法和作业定额提供了客观依据,使得劳资双方有可能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扩大生产成果来协调双方的利害关系,从而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④科学管理运动加强了社会公众对消除浪费和提高效率的关心,促进了经营管理的科学研究,其后的运筹学、成本核算、准时生产制等,都是在科学管理理论的启发下产生的。

⑵科学管理理论的局限性①科学管理理论的一个基本的假设就是:人是“经济人”。

②劳资关系协调缺乏社会基础和规律,其实质是为资本家剥削工人效劳。

③其工人观是错误的,认为工人不能也不必参加管理。

④机械的管理模式,实质上忽略了人的因素在管理中的作用。

6、韦伯的组织理论⑴传统权威①传统型权威是一种最古老的权威形式,来自于习俗、惯例、经验、祖训等等。

②传统型权威支配下的社会组织有三种亚形态,即族长制、世袭官僚制与封建制。

⑵魅力权威①这种权威又可称之为超人权威或神授权威,它建立在非凡人格、英雄气概、创业奇迹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它来自于对领袖个人魅力的崇拜。

②魅力型权威的核心是个人崇拜,这种组织所依赖的是往往是某种信仰,而不是强制性因素。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1)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1)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第一章:管理心理学概论1.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单选)2.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可分为三个方面:个体心理、群体心理和组织心理(多)3.管理心理学的相关学科包括:普通心理学、工程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组织心理学(多选)4.管理心理学形成的理论准备包括:心理技术学、霍桑实验、群体动力理论和需要层次理论(多)5. 霍桑实验第一次把工业中的人际关系问题提到首要地位(单)6.管理心理学以学科的面貌出现大约是20世纪50年代。

(单)7. 管理心理学应坚持以下几个原则:(简答)客观性原则、联系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

8. 管理心理学研究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验法和个案法(多)9.观察法的特点是:(简答)观察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的;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进行的。

10.实验法可分为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两种。

(单)11.常用问卷量表有三种:是非法、选择法和等级排列法。

12.学习管理心理学的意义:(简答)理者的树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概念;有助于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的统一;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助于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工作。

第二章:管理学理论1.科学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古典管理、行为科学和现代管理这三个阶段(多)2.现代管理理论可分为:(多)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学派、经验主义学派、权变理论学派和管理科学学派。

3.感觉是对事物个别性的认识,是认识过程的开端。

(单)4.人的意志过程具有以下的一些特征:(简)能够自觉的独立目的;自觉的能动性;意志具有对行为的调节作用;意志具有对心理调节的作用;意志具有坚持的作用;第三章:个性与管理1.个性的心理特征包括气质、性格和能力。

2.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主要有(简):先天遗传因素;家庭因素;文化传统因素;阶级和阶层因素。

3.气质是个人与神经过程的特性相联系的行为特征(单)4.神经过程的基本特征包括三个方面(多):神经过程的强度;神经过程的均衡性;神经过程的灵活性。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1、管理心理学:又称为行为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2、心理学:一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3、个性:是个体带有的倾向性的、本质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4、气质:指某个人典型地表现于心理过程的强度、心理过程的速度和稳定性以及心理活动的指向性特点等方面的特点。

5、性格:是指一个人表现在态度和行为方面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6、能力:能力是与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有关的心里特征,通常是指个体从事一定社会实践活动的本领。

7、欲望:是指人的需要尚未得到满足的一种反映形式。

8、期望:指一个人根据以往的经验在一定时间里希望达到目标或满足心理需要的一种心理活动。

9、挫折:当个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在环境中遇到障碍或干扰,其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的情绪状态。

10激励:指激发人的动机,使人有股内在的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动过程。

11、领导:可以引导和激励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去实现组织目标的行动过程。

12、组织:指对人员及事物进行有效的组合工作。

13、人群关系:在一定的社会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是个人同上级、同事、下层及顾客等之间的关系。

14、团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组成的,团体内的成员在工作上互相依附,在心理上彼此意识到对方,在感情上交互影响,在行为上有共同的规范。

二、填空题:1、西方管理科学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古典管理、行为科学、现代管理等三个阶段。

2、心理现象划分为三个方面,即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3、按基本表现形态,可将情绪分为三类:激情、心境、热情。

4、按社会性内容,可将情感分为三类: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5、个性的特点:独特性、综合性、稳定性。

6、个性的形成经历三个时期:儿童时期、学生时期、走向社会。

7、能力的影响因素有素质、知识和技能、教育、社会实践、勤奋、兴趣。

8、欲望的特性有无限性、关联性、反复性、竞争性。

9、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管理心理学复习材料

管理心理学复习材料

管理心理学复习材料1.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对象是个体心理、群体心理、领导心理、组织心理2.学习管理心理学的意义1.有助于管理者树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2.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3.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管理的具体要求提高决策的科学性3.霍桑试验乔治?梅奥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他对对古典管理理论作了重要的补充和发展。

20世纪20到30年代,梅奥和他的同事做了著名的霍桑试验。

得出结论:人们的生产效率不仅受物理、生理引述的影响,而且还受社会环境、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

这与“科学管理”之中物质条件,忽视社会环境、心理因素对工人生产效率影响的观点相比,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在霍桑试验的基础上,梅奥创立了人际关系学说,提出乐于古典管理不同的新观念、新思想。

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是:职工是“社会人”;满足公认的社会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气,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企业存在着“非正式组织”等。

人际关系学说的出现,开辟了管理理论研究的新领域,纠正了管理理论中忽视人的因素的不足。

人际关系学说也为以后的行为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气质、四种气质类型及突出特征气质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之一,它是指在人的认识、情感、言语和行动中,心理活动发生时力量的强弱、变化的快慢盒均衡程度等稳定的动力特征。

1)体液说人的气质可分为4种类型: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2)体型说人的气质可分为肥胖型;瘦长型;筋骨型;虚弱型。

3)血型说人的气质可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

4)激素说人的气质可分为甲状腺型、垂体腺型、肾上腺型、和性腺型。

多血质的特征:活泼、好动、敏感、反应迅速、喜欢与人交往、注意力容易转移、兴趣容易变换胆汁质的特征:直率、热情、精力旺盛、情绪易于冲动、心境变换剧烈粘液质的特征:安静、稳重、反应缓慢、沉默寡言、情绪不易外露、注意力稳定且又难于转移、善于忍耐抑郁质的特征:孤僻、行动迟缓、体验深刻、善于觉察别人不易觉察到的细小事物5.性格、四种典型性格及特征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1.人性的含义与管理的关系。

对人性的理论一定要看,要有自己的理解与看法。

(P29)人性就是在一定社会制度和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本性。

人性是从根本上决定并解释着人类行为的那些人类天性。

2.X理论与Y理论的含义X理论的基本观点:第一,多数人天生是懒惰的,都尽可能逃避工作;第二,多数人胸无大志,不愿负担任何责任,甘愿受别人领导和指挥;第三,多数人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是相矛盾的,必须用强制惩罚的办法才能迫使他们达到组织目标而工作;第四,多数人干工作是为了满足基本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因此只有金钱和其他的物质利益才能激励他们努力工作;第五,人大致可分为两类,大多数人具有上述特性,属于被管理者,少数人能克制自己情感冲动而成为管理者。

Y理论主要观点:第一,一般人都是勤奋的,如果环境条件有利,工作如同游戏或休息一样自然;第二,限制和惩罚不是实现组织目标的唯一方法。

人们在执行任务中能够自我指导和自我控制。

第三,一般人在适当条件下,不但能够接受责任,而且会追求责任。

逃避责任、缺乏抱负以及强调安全感,不是人的本性。

第四,在人群中广泛存在着高度的想像力、智谋和解决组织中各种问题的创造性。

第五,在现代工业社会条件下,普通人的智力只得到了部分的发挥。

3.双因素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目标设置理论(P68——P78)双因素理论(赫茨伯格提出):双因素理论认为引起人们工作动机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保健因素,二是激励因素。

只有激励因素才能够给人们带来满意感,而保健因素只能消除人们的不满,但不会带来满意感。

激励因素是指能造成员工感到满意的因素。

激励因素的改善而使员工感到满意的结果,能够极大地激发员工工作的热情,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但激励因素即使管理层不给予其满意满足,往往也不会因此使员工感到不满意,所以就激励因素来说:“满意”的对立面应该是“没有满意”。

保健因素是指造成员工不满的因素。

保健因素不能得到满足,则易使员工产生不满情绪、消极怠工,甚至引起罢工等对抗行为;但在保健因素得到一定程度改善以后,无论再如何进行改善的努力往往也很难使员工感到满意,因此也就难以再由此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所以就保健因素来说:“不满意”的对立面应该是“没有不满意”。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

《管理⼼理学》复习资料《管理⼼理学》复习资料⼀、绪论思考题管理⼼理学的内容与特征(⼀)内容1+2+4维度仁领导的事业2=⼈性的估计⽂化⼼理4=个体、群体、组织、领导1?给出你对⼈或物的⼀个个判断,如⼈是⾃私的2?⾃我思考:你的这个看法是如何得出?(重点)⼆、研究⽅法思考题1?为什么说⾃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是管理⼼理学研究的操作重点?主要通过⾃变量和因变量来反映,⽆论是实验法、观察法、调查问卷法还是其他⽅法,研究组织⾏为学都以两量的考查为重点。

2?管理⼼理学研究⽅法的类型有哪些?(1)实验法(2)观察法a. ⾮参与观察法b. 参与观察(3 )调查⽅法a. 问卷调查法通过统⼀设计的问卷向被调查者了解情况,根据⼈们的回答,对其态度与情况作⼀定数量⽅⾯的分析的⽅法。

b. 问卷与量表的区别问卷是根据研究⽬的、基础⽽设计的⼀套题⽬,答案往往是质上的区别。

量表是经过标准化的问卷及其使⽤标准,设计出的答案选择,答案往往是量上的区别。

三、个体⼼理与管理思考题1. 个体的⼼理构成要素有哪些?(1 )动⼒系统:需要、动机(成就动机)、态度、价值观、信仰(2 )⼼理过程:感知、记忆、思维(3)个性⼼理特征:⼈格、能⼒2. 知觉如何应⽤在管理中?(可能会考)(1 )绩效评估:较理性客观的过程,当然有距离(2)招聘⾯试:第⼀印象,可改变的⾯试结构(3)企业形象塑造:⼴告宣传、印象(4)员⼯⾏为塑造:⼈对⾃⼰或他⼈的预期,通常会在以后的⾏为结果中应验(希腊神话⽪⾰马利翁)3. 什么是态度?其结构是什么?态度⼈们在认识和⾏为上相对固定的倾向,包括⼈对事物和社会认知的倾向、情感的倾向和意图的倾向,⽐如赞成或反对、喜欢和厌恶、肯定或否定等,这些倾向已经形成就⽐较稳定,⽐较持久地影响着⼈们对事物的判断和看法,影响着⼈们的⾏为⽅向和⽅式。

态度的结构:认知、情感、意图三因素4?如何将态度应⽤于管理中?(1 )要认识员⼯态度在管理中的作⽤及其复杂性态度影响认知与判断、⾏为效果、忍耐⼒、影响⼒(2)运⽤多种⽅法及时对员⼯态度调查(3 )对员⼯加强教育,改善员⼯的态度5?价值观的内涵是什么?如何将其运⽤于管理中?价值观的内涵描述的是信念系统⽽⾮⾏为倾向。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一、管理心理学概述1、科学管理心理学之父(泰勒)其著作(科学管理原理)中阐述了科学管理理论2、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改进管理工作,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的一门科学。

其研究重点是组织管理中的具体的社会、心理现象,以及个体、群体、领导、组织中的具体心理活动的规律性。

3、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实证研究和个案研究(a.观察法b.谈话法c.活动产品分析法)4、西方管理发展四阶段:①早期管理(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②科学管理(泰勒)③行为科学学派(马斯洛、华生)④人际关系理论(梅奥)二、管理心理学的理论基础1、人际关系学派代表人物梅奥,其贡献是再哈佛大学任职期间,发起并领导了一系列科研项目,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对芝加哥的西方电气公司霍桑工厂的为期5年的调研(被称为“霍桑试验”。

)梅奥被人们称之为人际关系论和工业社会学的创始人。

在1933年出版了《工业文明中得人性问题》一书,并提出了人际关系学说。

2、人性假设的代表人物是格拉斯?麦格雷戈3、X理论的人性假设是指:①一般人均对工作具有天生的厌恶,故只要可能,便会规避工作②由于人类具有不喜欢工作的本性,故对多数人必须予以强制、控制、督导,给以惩罚的威胁,才能促使他们朝向达成组织的目标而努力③一般人大都宁愿受人监督,性喜规避责任,志向不大,但求生活的安全。

4、X理论的管理思想:①任何一个组织绩效之低下都是由人的本性所致。

②人必须在强迫与控制之下才肯工作,因而在管理上要求由分权化管理回复到集权化管理③由X理论推导出的一项组织的基本原则称为“阶梯原则”,即透过权威的运用以执行督导与控制。

④从X理论出发,强调“组织要求”重于“个人需要”。

5、Y理论的人性假设是指:①一般人并非天生厌恶工作,工作终究是一种满足的来源。

②人为了达成其本身已经承诺的目标,自将“自我督导”和“自我控制”。

③人对于目标的承诺,就是达成目标后产生的一种报酬。

管理心理学复习参考资料

管理心理学复习参考资料

管理心理学复习参考资料《管理心理学》考前复习指南1、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2、心理的含义:心理,是感觉、记忆、思维、情感、意志和气质、能力、性格等心理现象的总称。

3、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以活动形式存在的。

4、心理过程,即心理活动的过程,是心理现象的不同形式对现实的动态反映。

心理现象可划分为三个方面,即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即知、情、意)。

5、情感与情绪:(1)情感是人脑的机能,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的体验,是对事物好恶的一种倾向。

由基本需要引起的情感,如爱好、快乐、无奈、愤怒、恐惧和悲哀等,是最基本的情感;由社会需要引起的情感,如社交、尊重、承担更多的责任等,是高级的情感。

情感产生的原因是客观现实。

人的情感具有社会历史性。

(2)情绪与情感既有区别又有一定的联系。

它们都是人们对客观现实是否能满足需要的体验,都能使人产生一定的生理变化和外部表现。

所谓区别主要表现在强度的不同,情绪是较强的情感,生理变化和外部表现较之情感更明显。

有时两者也会相互转化。

(3)按基本表现形态,可将情绪分为以下三类:激情(一种爆发迅速强烈而时间短暂的情感或情绪,如狂欢、暴怒、痛哭等)、心境(一种微弱平静而持续的情感或情绪,如心情舒畅、内心喜悦、闷闷不乐等)、热情(一种强有力的、稳定而深刻的情感或情绪,如人与人之间长期相处产生的感情等)。

6、认识、情感与意志是密切联系的、彼此渗透的。

发生在实际生活中的同一心理活动,通常既是认识的,又是情感的,也是意志的。

任何意志过程总包含有认识成分和或多或少的情感成分。

而认识和情感过程也包含有意志成分,实际上并不存在纯粹的、不与任何认识和情感过程相关联的意志过程。

7、意志行为的心理过程分为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阶段。

采取决定阶段,是意志行为的开始阶段,它决定意志行为的方向,规定未来意志行为的轨道,它是一个过程,有着丰富的心理内容,体现出人的意志品质。

管理心理学选修课复习资料

管理心理学选修课复习资料

管理心理学选修课复习资料选修课《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管理心理学:是一个研究领域,它探讨组织中个体、群体的心理和行为规律,以及对组织行为的影响,以便改善组织的有效性。

2、心理:人们在与环境、事物相互作用时所产生的主观活动和行为表现称为心理,如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意志和气质、能力、性格等。

3、心理过程:心理过程即人的心理活动过程,它是在人脑中发生、发展和完成的一系列动态心理现象,包括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过程。

4、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是一个人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点,是个性的心理倾向稳固化和概括化的结果,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5、个性倾向性:个性倾向性又称个性心理倾向性,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意识倾向和人对客观事物的稳定的态度。

它是人从事各项活动的基本动力,决定着人的行为的方向,主要包括需要、动机、态度、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

6、感觉:感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7、知觉: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8、首因效应:是指在社会知觉过程中,第一印象对认识具有极重要的影响,它甚至使人形成一种偏见,干扰以后一系列有关的认识。

9、近因效应:是指在社会知觉过程中,认识对象留下的最近印象影响人们对他的认识的心理效应。

10、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是指在社会知觉过程中,认识者形成了一个人某个方面好或坏的印象后,据之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特征的心理效应。

11、定型作用:又称刻板印象,是指在社会知觉过程中,人们以对某类人的固定印象为根据,评价和判断他人的心理效应。

12、个性:是指在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的总和。

它是在个体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13、气质:是指某个人典型地表现于心理过程的强度、速度、稳定性及心理活动的指向性等动力方面的特点。

管理心理学资料

管理心理学资料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1. 管理心理学:研究组织中的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用科学的方法改进管理工作,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的一门科学。

2.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内容:1)研究个体心理2)群体心理3)领导心理4)组织心理3.研究管理心理学的意义1)推动管理现代化2)提高劳动生产效率3)加强思想工作4)有利于管理者树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强调人在现代化生产中的作用;强调研究人的动机和心理活动规律;强调研究企业管理中如何有效的调动人们劳动积极性的途径;强调研究领导行为的问题5)有利于管理理论体系的完善4.研究管理心理学的基本原则:客观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系统性原则5.研究管理心理学的重要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产品分析法;测验法;6.个性:个性是指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面貌,即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的总和。

7.个性的心理结构:主要由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组成。

个性倾向性是心理结构的动力部分,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

个性心理特征是心理结构的特点类型,包括能力、气质、性格、态度8.个性形成与发展的因素:1)生物因素: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的影响;内分泌腺机能的影响身体外表的影响2)社会因素:家庭环境的影响;社会化过程的影响;主体活动因素的影响9.气质的含义:是指个人行为的全部动力特点的总和。

气质是人典型的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它表现了一个人与生具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方面的自然特征,明显带有个人色彩,也称脾气。

10.气质的类型及其特征1)胆汁质型(、动作迅猛):兴奋>抑制性,积极开朗热情乐观外向善于交往,但易冲动性情暴躁,情绪波动比较大。

2)多血质:兴奋性≈抑制性,积极开朗热情乐观,灵活适应性强3)黏液质:兴奋性<抑制性,反应缓慢沉默寡言,情绪内向不易激动,注意力稳定且不易转移,善于自制,不够灵活。

4)抑郁质:兴奋性<抑制性,内向羞怯,谨小慎微,情感感受比较深刻,稳定性11.气质与管理的关系:(1)气质无好坏之分,它不决定人的社会价值和成就高低。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1章绪论1. 什么是管理:管理是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运用一定的管理方法和手段,调动组织内的各种资源去实现组织目标的实践活动。

2.心理学概念,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具体而言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3.管理心理学: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用科学的方法改进管理工作,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的一门学科。

4、心理现象的内容: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心理过程情感过程:喜怒哀乐惧意志过程:主动被动心理现象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信念个性心理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5.研究原则:a客观性原则b系统性原则c发展性原则6.研究方法:a观察法b实验法c访谈法d问卷法第2章管理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1、管理心理学产生背景:a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必然。

b缓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要求。

C管理科学本身发展的需要。

2. 霍桑实验人际关系理论包括照明实验、福利实验、访谈实验、群体实验的一系列实验研究表明,职工的士气、生产效率和积极性主要取决于社会、心理因素,取决于职工与管理人员及职工之间是否有融洽的关系。

而其它因素如物理环境、物质刺激只具有次要意义3.人际关系理论:a工人是“社会人”b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c企业应采取新型的领导方法,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气。

4. 行为科学阶段:激励理论,人性假设理论,群体行为理论,领导行为理论5. 现代管理心理学阶段:社会系统理论,决策理论学派,权变理论学派,学习型组织理论,第五代管理理论第3章管理心理学的理论基础1. 人是什么一.人的自然属性:(1)人属于自然界,这是人的自然化;(2)人统治自然界,这是自然界的人化。

--人的本质是客观的,因而是可以认识的。

2、人的社会属性: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1)人不能离群索居,必须在社会中生存;(2)人除了生存需要外,还有许多社会需要--安全、交往、尊重、自我实现等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得到满足;(3)人的需要存在着客观的社会衡量尺度;a.人的需要具有时代性;b.人的需要具有阶级性;c.人的全面发展取决于社会的高度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修课《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管理心理学:是一个研究领域,它探讨组织中个体、群体的心理和行为规律,以及对组织行为的影响,以便改善组织的有效性。

2、心理:人们在与环境、事物相互作用时所产生的主观活动和行为表现称为心理,如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意志和气质、能力、性格等。

3、心理过程:心理过程即人的心理活动过程,它是在人脑中发生、发展和完成的一系列动态心理现象,包括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过程。

4、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是一个人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点,是个性的心理倾向稳固化和概括化的结果,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5、个性倾向性:个性倾向性又称个性心理倾向性,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意识倾向和人对客观事物的稳定的态度。

它是人从事各项活动的基本动力,决定着人的行为的方向,主要包括需要、动机、态度、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

6、感觉:感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7、知觉: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8、首因效应:是指在社会知觉过程中,第一印象对认识具有极重要的影响,它甚至使人形成一种偏见,干扰以后一系列有关的认识。

9、近因效应:是指在社会知觉过程中,认识对象留下的最近印象影响人们对他的认识的心理效应。

10、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是指在社会知觉过程中,认识者形成了一个人某个方面好或坏的印象后,据之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特征的心理效应。

11、定型作用:又称刻板印象,是指在社会知觉过程中,人们以对某类人的固定印象为根据,评价和判断他人的心理效应。

12、个性:是指在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的总和。

它是在个体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13、气质:是指某个人典型地表现于心理过程的强度、速度、稳定性及心理活动的指向性等动力方面的特点。

14、需要:需要是人缺乏某种必需的东西时,在内在心理上产生的一种具有紧张感的主观状态。

需要是个体积极性的基础和根源。

15、动机:是指引起个人行为, 维持该行为, 并将此行为导向某一目标的心理过程,是直接推动个体行为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动力和主观原因。

动机是由需要转化而来的,是行为的直接原因。

16、期望值:是采取某种行为可能导致的绩效和满足需要的主观概率,即主观上认为采取某种行为对实现目标可能性的大小。

17.激励:激励是指激发人的动机,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动过程。

18.挫折:挫折是个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由于遇到障碍和干扰,其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的一种消极情绪状态。

19.退化:本来个人的行为是随着发展的过程有一定的模式的,但当一个人受到挫折时,其行为的表现往往比其年龄应有的表现显得幼稚,此种成熟的倒退现象,称为退化,尤其是情绪方面的表达。

20.从众行为:是指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不仅在行为上与其他人保持一致,而且在信仰上也改变原来的观点,放弃原有意见的现象。

二、单选题1.管理心理学是研究( C ) 过程中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A.变革B.行为C.管理D.心理2.管理心理学将有助于领导者掌握人的( A )规律,对人采取科学分析方法与科学管理措施,提高管理效能与组织业绩。

A.心理B.经济C.活动D.行为3. ( D )心理是指组织整体动态变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现象。

A.非正式组织B.个体C.群体D.组织4. ( B )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A.管理心理学B.普通心理学C.工程心理学D.社会心理学5.管理心理学在20世纪50年代产生于( B )。

A.意大利B.美国C.英国D.德国6.心理现象包括( D )两个方面。

A.心理过程和意志过程B.心理过程和情绪、情感过程C.个性心理和认识过程D.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7.个性心理是通过( B )形成并表现出来的。

A. 认识过程B. 心理过程C. 意志过程D. 情绪、情感过程8.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 D )。

A.心理过程B.个性心理C.心理状态D.心理现象9. 现代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C )。

A. 弗洛伊德B.亚里士多德C.冯特D.柏拉图10.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 C )。

A.社会科学B.自然科学C.既是社会科学,又是自然科学D.哲学11. 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 C )。

A.理论科学B.应用科学C.既是理论科学,又是应用科学D.以上都不是12. 心理现象又被称为( B )。

A.心理规律B.心理活动C.心理过程D.个性心理13.心理现象主要包括( D )两个方面。

A.心理过程和意志过程B.心理过程和情绪、情感过程C.个性心理和认识过程D.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14.个性心理是通过( B )形成并表现出的。

A.认识过程B.心理过程C.意志过程D.情绪、情感过程15.感觉是一种( A )。

A.认识过程B.情感过程C.个性倾向性D.个性心理特征16.关于心理过程,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D )。

A.认知是心理过程的基础B.认知总是与情感相伴C.意志过程对认知有影响D.知、情、意是无关联的17.( D )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解释和推测其原因的过程。

A.晕轮B.定型C.推论D.归因18.( A )即根据人们过去的行为表现,预测他们以后在有关情境中会产生什么样的行为。

A.对人们未来行为的预测B.行为的归因C.心理活动归因D.情境的归因19.在人的个性组成中,较多受生物因素的影响,较少受社会因素的影响的是( C )。

A.性格B.能力C.气质D.以上三者都不是20.根据气质的分类,一般认为( C )。

A.多血质的人较适合做会计工作;B.粘液质的人较适合做会计工作;C.胆汁质的人较适合做会计工作;D.抑郁质的人较适合做会计工作。

21.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需要的各种能力的结合叫( D )。

A.天才B.特殊能力C.一般能力D.才能22.以热情但急躁易冲动,刚强但较粗暴为特征的人其气质属于( A )。

A.多血质B.粘液质C.胆汁质D.抑郁质23.最早的气质学说是由希腊的哪一位学者提出来的( D )。

A.亚里士多德B.柏拉图C.苏格拉底D.希波克拉特24.气质和性格在心理学研究中都属于( D )。

A.个性倾向性B.心理过程C.心理状态D.个性心理特征25.张三属多血质类型,李四属抑郁质类型,张三和李四谁的气质类型。

( D )。

A.张三气质好B.一样好C.李四气质好D.无好坏之分26.善交际、开朗、活泼具有领导力的人的气质,一般属( A )。

A.多血质B.粘液质C.胆汁质D.抑郁质27.需要是人缺乏某种必需的东西时,在内在心理上产生的一种具有紧张感的( B )状态。

A.客观B.主观C.单纯D.多重28.将需要分为天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是按需要的( D )划分的。

A.满意条件B.对象C.内容D.起源29.对( C )的需要不属于精神需要。

A.道德B.审美C.劳务D.理想30.如果某人满足自身需要并不以他人或社会利益受损为前提或结果,其需要就是( A )的需要。

A.合理B.天然C.社会D.物质31. ( C )的主要贡献在于,揭示了需要的满足状态与不满足状态的后果对人的行为的影响,提出了如何消除或减少不公平与挫折之消极影响的方式和措施。

A.内容型激励理论B.双因素理论C.状态型激励理论D.强化理论32. 某领导同志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信,决定狠狠地打击本厂的一些不良现象,来个“杀一儆百”。

这对广大职工来说起到了什么强化作用( B )?A.正强化B.负强化C.惩罚D.衰减33.与工作任务本身直接相关的因素叫做( D )因素。

A.不满意B.双因素C.保健D.激励34.心理学中将人们在通向目标的道路上遇到不能克服时产生的紧张状态称作( D )。

A. 心理过程B. 体验C. 不安D. 挫折35.下列表述当中不正确的是( D )。

A.人在遇到挫折时容忍力是有差异的B.人对挫折的感受受主观判断的影响C.历尽艰辛的人比一帆风顺的人更能耐挫折D.抱负水平高的人遇挫折时不易受到打击36.一个个性较强、自信并自我感觉良好的人遇到挫折后一般易产生( A )。

A. 直接攻击B. 转向攻击C. 自我攻击D. 放弃攻击37.将群体分为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的人是( B )。

A.海曼B.梅奥C.勒温D.谢里夫38.凝聚力高的工作群体,工作效率( C )。

A.必然高B.必然低C.可能高可能低D.以上三者都不是39. ( B )是指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量。

A.群体士气B.群体凝聚力C.群体规范D.群体压力40.群体的特征之一是,各成员具有( D )意识。

A.服务B.竞争C.保护D.群体三、问答题1.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是什么?答:①管理过程中的个体心理。

个体心理是指处在组织管理过程中的个人的心理活动,如个体的知觉过程、个体的价值观与态度、个体的需要、动机与激励、个体的个性特点等。

个体心理活动及其规律是管理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

②管理过程中的群体心理。

群体心理不同于个体心理。

群体心理是群体成员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下形成的心理活动,如群体的动力、群体的沟通、群体的人际关系等。

③管理过程中的组织心理。

组织心理是指组织整体动态变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现象,如组织中的领导心理、组织结构与设计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现象及特点、组织文化建设过程中应考虑的心理因素、绩效考核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组织变革与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现象等。

2.学习管理心理学的意义是什么?答:体现在:①有助于管理者树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

学习管理心理学的知识,不仅有助于管理者掌握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性知识,而且有助于管理者树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

②有助于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的统一。

学习管理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有助于企业管理者协调物质奖励方式与精神奖励方式,更好地满足职工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

③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管理心理学研究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其目的在于激发动机,推动行为,改造行为,提高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④有助于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工作。

我们可以使管理心理学成为落实党的各项经济政策和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有力科学助手。

3.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答: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的心理现象。

人们在生活实践中与周围环境、事物相互作用,必然有这样或那样的主观活动和行为表现。

这就是人的心理现象,简称为心理。

人的心理是由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部分组成。

心理过程即人的心理活动过程,它是在人脑中发生、发展和完成的。

人的心理过程就其性质与功能的不同,分为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