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概论

合集下载

文学概论讲义(整理)

文学概论讲义(整理)

第一、第二讲:审美活动的发生一.审美发生原始人类的审美活动不同于现代意义上的审美活动。

史前艺术证明,原始人类的活动中已经内含审美活动,虽然他们的审美活动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独立的审美活动,绝大部分与劳动生产、巫术活动、生命活动以及游戏不能截然分开。

这说明了审美活动有一个发生的过程。

二.审美发生理论辨析研究文学的起源,不仅能从发生学角度来解释文学产生之谜,而且能由此阐明文学与社会生活、与各种社会意识形态的关系,历代理论家关于审美活动与艺术活动的发生问题提出了许多假说。

其中比较重要和具有代表性的大约有五种。

1摹仿说2 游戏说3表现说4巫术说5劳动说.6.神示说。

例证:1史前艺术遗迹,史前艺术已经有了按现代分类所说的造型艺术、舞蹈、工艺品、装饰品等。

2史前艺术与人类活动。

(一).摹仿说这是一种关于艺术起源问题的最古老的理论,始于古希腊哲学家。

这种学说认为:摹仿说是人类固有的天性和本能,艺术起源于人类对自然的摹仿说。

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首先提出艺术起源于对自然的摹仿说。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也认为诗歌起源于对自然和社会生活的摹仿说,而摹仿说的本能植根于人的天性之中。

古罗马的卢克莱修、贺拉斯,和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相似。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马佐尼,既把诗看成是摹仿说的艺术,又把诗看作是游戏,实际上把文学的起源归之于摹仿说的游戏。

稍后英国的锡德尼,通过对印第安人原始文学的论述,指出文学产生于含蕴着教育和愉悦意味的摹仿说。

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俄国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都不同程度地继承和发展了这一学说。

这种理论直到十九世纪末仍然具有极大的影响。

今天,用摹仿说作为艺术起源的动力的美学家已经不多了,因为事实上有很多现象,如人类的史前洞穴壁画是很难用摹仿说的冲动去解释的。

但摹仿说说仍有它一定的价值,它揭示了人类一种比较原始的心理倾向,这种倾向与艺术是相通的。

一方面,对客观事物的摹仿说也是一种对事物的把握方式,它使人从中看到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从而引起人心理上的快乐和满足。

《文学概论》学习指南

《文学概论》学习指南

学习指南一、导语文学理论是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也是文艺学学科中的重要课程。

作为中文系的学生,只有学好了这门课程,才能够登堂入室,真正进入其他课程的堂奥。

一般说来,文学理论课程的内容要素是由专业术语(概念)、知识和问题构成的。

术语,是构成文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元素;知识,是构成文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材料。

这两者是需要准确记忆的。

至于问题,则是文学理论体系的骨架、血脉和灵魂,十分重要。

学习这门课程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认识和理解这些问题,并掌握论证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更高一点的要求则是要学会文学理论的基本思维方法。

教材是必读书,同学们要通过预习,在熟记术语和知识的基础上,对照思考题通读教材和听课,并将两者紧密地结合进行。

在听课中,关键是听老师是通过哪些思路、观点和材料来论证问题、解决问题的。

只要这样,才能学会、学好、学活,学到根本。

通过阅读参考书目要达到三种效果,一是巩固和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二是培养专业兴趣,拓展知识视野和思维空间;三是供考研的同学提升知识水平与拓展思维能力。

因此,在操作中,必须将阅读教材与听课结合起来,将必读书与阅读书结合起来,将精读与泛读结合起来,将结业考试的近期目标与丰厚知识修养的长远目标结合起来,真正“掌握”这门课程。

“掌握” 是一种很高的学习境界,只有经过学会→学好→学活→学到根本,从而形成一种内在的能力,才算达到了这种境界。

显然,要通过课堂教学达到此种境界是不现实的,这需要每位同学长期艰苦的努力。

如果说,文学理论是一座美丽而神圣的殿堂,我们教师所做的一切努力,只是想交给每位同学一把智慧的钥匙。

那么,就请同学们自己打开圣殿之门,该登堂者登堂,欲入室者入室吧!二、怎样学习文学理论课程?常常听到同学们说:“文学理论难学”、“听不懂”、“不知道该怎么学”等等。

作为一位任课的老师,有必要向同学们谈谈这方面的问题。

(一)文学理论课程为什么难学?我认为,有两方面的原因。

从客观方面看,文学理论研究的问题相当广泛(诸如文学创作问题,文学欣赏问题,文学批评问题,文学本质问题,文学发展问题等),相当微妙(诸如创作思维、文学风格、艺术价值等)和相当复杂(涉及到哲学、心理学、文化学、艺术学、美学等)。

中国当代文学史概论2012

中国当代文学史概论2012


(1)1937年抗日战争的爆发,战争不仅改变 了中国的社会生活,同时也改变了中国新 文学原有的发展进程 (主要是广大农民承担了最主要的民族 解放任务)在几千年被压抑的人性中爆 发出自我牺牲的“美的极致”,(孙犁 语)

a)战前:”五四”新文化传统以启蒙主义为 特征的“五四”文化传统是一种一元化 价值取向的知识分子的运动.一方面,知 识分子不断抗争来自国家权力所支撑的 主流意识形态; 另一方面,又对长期蒙受了封建意识侵 蚀的民间大众采取启蒙教育和精神批判 的态度。
中国当代文学史
1949___2000 19
中国当代文学史 序论
一.当代文学的概念: 1. “现代文学” 时间段落上指的是 “五四”新文 化运动前 后到40年代末期的 文学 “当代文学” 指50年代以后的文学 当代文学概念最早出现在50年代后期的文学 研究机构和大学教材中 “当代文学”概念提出的原因主要是为1949 年以后的中国大陆文学“命名”是主要功能。

第一章 制度、组织、运动与话 语领导
§1.1 第一次文代会的召开 中国大陆的当代文学大致可分为两个时 段,其分水岭是1976年“文化大革命” 的结束。 第一时段的总体趋势是文学一体化的确 立和不断强化。 第二时段的总体趋势是文学一体化的逐 步解体和多元化的初步形成。

沈从文、巴金、张兆和、章靳 以、李健


继续使用“当代文学”的研究者,则已赋予它各 不相同的含义。以当初的意识形态分类法,把 “社会主义文学”作为“当代文学”的质的规定 性,仍是一种重要理解。
二.当代文学的发生和来源:

1.标志性事件: (1)1949年7月北平召开的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 者代表大会 ;(第一次文代会) (2)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中国现当代小说史概述

中国现当代小说史概述

中国现当代小说史概述编者按:2012年3月,邵宁宁老师在西北师大现当代文学专业,开设了中国现代小说史论这门课程,课程对中国现代小说的发展轨迹做了综述式的介绍,对于各个时期的文学思潮,代表的作家作品,做了一定的脉络式讨论,其中也穿插着涉及了当代小说的内容。

课程分三个课时进行,现在就课堂内容做一简要梳理,以期为大家提供一种对中国现当代小说发展的全新思考。

第一讲现代小说概论中国小说源远流长,从远古时期的神话传说开始,再到后来的志人志怪小说,唐传奇,话本,拟话本,文言章回小说的出现,小说作为一种世人的文学题材,在中国已经有了千年的发展历史。

孔子说:“虽小道,却亦有可观者”,就表明了小说在古代并不是一种能登大雅之堂的作品,但是也有“可观”的地方,从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时代各阶层人们的生活状态,风俗习惯,乃至历史事件也会在小说这种题材中得到反映与体现。

到了近代,小说的社会价值被深刻挖掘,无论是作为改良派的梁启超,还是作为左翼文学家的鲁迅,看到了小说作为一种文体之于当时的社会价值。

梁启超在很早就发表了《论小说与群治的关系》就第一次深刻揭露了小说反映民情民意的作用,同时也指出小说能成为社会改良武器的作用。

鲁迅更是弃医从文,创作了大量的短篇小说,深刻批判了国民性,成为无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先锋人物。

因此,可以看到,中国的小说经历了一种从个人到大众,从庙堂到社会的锐变,小说不再成为人们消闲的工具,而是越来越成为反映社会现实,有益于民生的文学样式。

这与五四以来的白话新文学的发展不无关系,正是白话文学的提倡,才使得人们从华丽辞藻,追求韵律的古典文学写作中解放出来,关注文学本身,关注“为人生”的文学,因此,现当代小说的发展时间并不长,确在这很短的时间中,诞生了众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一方面源自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向前发展,为广大作家提供了广泛的创作平台,也提供了丰富的创作题材,另外一方面新时期以来,对“人”自身的发觉,也为作家表现人生,挖掘人性,提供了很好的意识导向。

中国文化概论中国现代文学史

中国文化概论中国现代文学史

中国文化概论中国现代文学史
(原创版)
目录
1.中国文化的概述
2.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发展
3.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作家和作品
4.中国现代文学对社会的影响
正文
中国文化概论中国现代文学史
中国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深厚的文化之一。

它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道德观念、艺术形式和社会制度。

中国现代文学史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发展可以追溯到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重大的变革,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变革。

这些变革为文学的创新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山之作是鲁迅的《狂人日记》。

它通过一个“狂人”的眼睛,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愚昧。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作品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大批重要的作家和作品。

例如,茅盾的《子夜》、巴金的《家》、老舍的《茶馆》等。

这些作品反映了
中国社会的历史和现实,表达了中国人民的苦难和希望,成为中国现代文
学的经典之作。

中国现代文学对社会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它不仅揭示了社会的黑暗面,而且唤起了人们的觉醒和反抗。

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下,中国人民开始了对封建社会的彻底批判和反抗,为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奠定了
基础。

概论、中国现代文学史.

概论、中国现代文学史.

概论关于课程一、互相介绍:点名二、文学与广告的联系:广告在生活中无所不在,它可以用来辨识、提供信息、互通有无、帮助销售、说服大众等等。

除了具体的效能之外,广告可以说是一种艺术形式的表现,透过图片、影像、文字、声音等元素的连接搭配以引起大众的目光以及注意,而其中最吸引人之处就是广告的创意表现,因此我们说广告是创意产业。

重视美感基础和创意思考是广告和文学的相同之处,也是开设这门课程的起点。

杨振昆:昆明风驰广告(集团公司副总裁,2000年风驰与李嘉诚和记黄埔联营机构香港上市公司TOM集团合资,并组建了分公司遍及全国十六个城市的TOM户外传媒集团,并出任集团副总裁。

中国杰出广告人,中国优秀民营科技企业家,多次应邀在中国广告高峰论坛作演讲嘉宾,媒体也多次专访,频频曝光。

生前是云南大学中文系主任,云南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昆明作家协会副主席。

坦言,是利益促使他下海,也坦言“文学的功底会帮广告很好的忙;说不定广告提供的人生经历将会成为生长真文学的土壤。

”江南春:广告界的传奇人物,他在全国高档公务楼宇遍设液晶显示屏广告,组建了“分众传媒公司”,并争取到风险投资基金的支持,在美国纳斯达克股市上市,身价一路攀升达数十亿美元。

曾经是诗人,出过诗集。

(一文学与广告都以引起读者(受众的审美反应为目的: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中,有这样的描写:“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往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很努力的样子。

”朱自清的笔墨饱含着这样真挚的感情,仿佛一石激起千层浪,在读者的意识中唤起了共鸣,这种情感并不会因为时空的转变而消失,因此,“在真正强烈的审美体验中,人们感到了时间的凝固与空间的定格,即使是短暂的片刻,也有一种天长地久之感。

”广告作品中也有这样广泛引起受众共鸣的成功例子。

有一支电视公益广告,它的口号是“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讲述的是一位年轻的母亲为自己的长辈洗脚,这一场景被自己年幼的孩子看见,于是孩子学起母亲的做法也端来了水要为母亲洗脚,片末,年轻的母亲脸上洋溢着欣慰的微笑。

文学概论名词解释

文学概论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实用说:从功能的角度界定文学,认为文学是道德和政治教化的手段.实用说肯定了文学的工具性,但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文学独立的审美价值。

结构:是指先于个体存在的、体现了某种文化规范的语言形式,如语言规则、叙述模式、文体等。

互文性:是指任何文本的形成都与该文本之外的符号系统相关联,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换.文学:是作家借助于虚构和想象,通过语言形象来表现他对人生的审美感受和理解的一种艺术样式.文学形象:凡是能够将审美意识通过语言外化为使他人在接受过程中产生审美想象或联想的感性对象,都可称之为文学形象。

文本:文学文本是文学存在的现实形态,文本以书面语言或口头话语的形式使文学成为一个可以感知的实在对象.现代文论把它理解为一个独立自足的艺术世界,一个有待解释的开放对象。

诗歌:是一种语词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

意境:中国古典诗学的重要范畴,指诗人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相互交融而形成的一种重要艺术境界或审美境界,具有“境生于象而超乎象”的特点.小说:用散文形式写成的、有一定长度的、虚构的叙事文体.戏剧冲突:是指表现在戏剧中的、因矛盾双方的意志对抗或人的内心矛盾而造成的、能够推动剧情发展的矛盾冲突。

戏剧冲突是戏剧艺术表现矛盾的特殊艺术形式,是戏剧性的集中体现。

文学思潮: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文化思想的影响下,为适应社会变革和艺术创新的需要而形成和发展起来、并产生了广泛社会影响的文学思想潮流。

文学流派:是指一批作家因为在思想倾向和文学观念上有相近的见解,在创作实践上有共同的艺术追求,并以他们的创作实绩显示了相似的风格特色而形成的创作群体。

典型:即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是现实主义叙事文学所创造的、在整体个性的表现中显示了某种社会历史蕴意的、具有高度审美价值的人物形象或人物性格。

浪漫主义:是一种以充满激情的艺术形象来表现理想追求、主观情感和某种社会心理的文学类型。

自然主义:是19世纪后期以左拉为代表的一种文学思潮,它是对于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的一种片面、扭曲的延续和发展,主张以自然科学方法来观察和表现社会人生。

文学概论重点整理

文学概论重点整理

1. 文学流派:由思想倾向、文学见解、艺术风格相近或相似的作家群,自觉或不自觉形成的、并以有影响的文学成果作为标志的创作派别。

2. “期待视野”:是接受美学代表人物尧斯提出来的。

指文学接受者事先拥有并作为标准或框架而带入接受活动的全部经验和知识积累,包括接受者从已读过的文学作品中获得的经验、知识,对不同文学形式和技巧的了解以及接受者的生活经历、文化水平、欣赏趣味等,它相当于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中的先在的“图式”。

3. 文学批评:在鉴赏的基础上,运用某种理论对文学文本及其相关的文学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和评价的阐释活动。

4. 原型: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所提出的概念。

是一种源于历史文化传统的原始意象。

文学理论所说的原型,是指对不同时代的文学创作产生影响、并激发了读者情感反应的那种构思、形象、意象或情节类型。

5. 俗文学 俗文学:为满足读者娱乐、消遣需要创作的文学 ,与雅文学相对。

其特征是通俗性、传奇性和娱乐性。

6. 典型化:现实主义文学的艺术概括的基本方式。

即通过收集、分析大量的生活材料,从中提炼出最能体现某种人物或某种生活现象特点的素材进行整合、虚构,在艺术加工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艺术形象。

经过艺术加工,文学所创造的艺术形象既是个别的,又因为体现了同类现象共有的特点而具有普遍的意义。

7. 母题:源于传统的、不可再分的最基本的情节因素。

来自民俗学,原本是指反复出现于不同文本的、与叙事类型化特征相关的最小单元或成分。

母题源于传统,显示了文化传统向叙述形式的转化、浸渗和凝聚。

可以突破时代、地域、文化等限制而不断出现,从中可以见出文学和文化传统、民族文化和审美心态的深刻影响。

8. 文学活动:文学活动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形态之一,既是人类审美活动的高级形态,又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二、填空1.现实主义是一种以_写实性的形象和形态,通过_典型化的艺术概括来表现社会现实和人生经验的文学类型。

2.西方的创作天才论源于柏拉图的“_诗灵神授”说。

教案大学一年级文学课程中国现代文学概论

教案大学一年级文学课程中国现代文学概论

教案大学一年级文学课程中国现代文学概论教案:大学一年级文学课程——中国现代文学概论一、引言中国现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了解中国社会、文化和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本教案旨在为大学一年级学生提供一门系统介绍中国现代文学的课程,帮助他们全面了解和掌握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轨迹、主要作家和作品。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时代背景、文化特点和创作理念;2. 认识中国现代文学的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3. 掌握阅读和解析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的基本方法和技巧;4. 培养学生对中国现代文学的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

三、教学内容与安排本课程将围绕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展开教学:1. 中国现代文学概述- 中国现代文学的定义和时代划分;- 中国现代文学的文化背景和思潮;- 中国现代文学的创作主题和特点。

2. 中国现代文学的代表作家与作品(1) 鲁迅- 了解鲁迅的生平和思想背景;- 分析鲁迅的主要作品如《狂人日记》和《阿Q正传》等。

(2) 胡适- 介绍胡适的思想理念和文学成就;- 分析胡适的代表作《无名之辈》等。

(3) 钱钟书- 了解钱钟书的学术成就和文学风格;- 分析钱钟书的作品如《围城》等。

(4) 茅盾- 认识茅盾的背景和贡献;- 分析茅盾的代表作品《子夜》和《红岩》等。

3. 中国现代文学的阅读与解析- 学习阅读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分析并讨论中国现代文学的代表作品。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听课与讨论大部分时间以教师讲述和学生听课为主,注重讲述中国现代文学的概念、历史背景、主题特点等重要内容,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2. 文本阅读与分析配发相关的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给学生,并指导学生通过阅读和分析文本来理解和解读作品中的思想、主题和情感。

3. 辅助材料与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幻灯片、视频片段等辅助材料和资源来展示相关文学作品和作家的生平背景,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

五、教学评估与考核1. 课堂参与与表达能力: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看法和理解。

文学概论

文学概论

2、话语五要素 话语是人与人之间通过语言而从事沟通的具体行为或活动,即一定 的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在特定语境中通过本文而展开的沟通活动。 ①话人,是话语的两主体之一,是体现在本文中的叙述者或抒情者 角色和作家因素。 ②受话人,是话语的另一主体,指阅读本文的接受者角色和读者因 素。 ③本文,是供阅读以便达到沟通的特定语言构成物。 ④沟通,是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通过本文阅读而达到相互了解或融 洽状态。 ⑤语境,是说话人和受话人的话语行为所发生于其中的特定语言关 联域,包括具体语言环境和更广而根本的社会生存环境。
文学概念辨析
文学的 审美意 识形态 性质
文学的一般意 识形态性质 文学的审美意 识形态性质
一、文学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
文学是社会结构的组成部分。社会结构是由人类社会生活过程的各 种要素或各个方面的总和构成的总体组织,包括经济、政治、历史、哲 学、宗教、文学等。社会结构由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组成。经济基础是 与一定物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由来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的、社会赖 以生存和发展的现实物质基础。 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影响和制约的各种制度及情感、信念、幻想 、思想方式和世界观的总和。上层建筑本身又包含两个层面:一是政治 、法律制度,二是社会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与经济基础相对的一种上 层建筑形式,指上层建筑内部区别于政治和法律制度的话语活动,如哲 学、伦理学、宗教和文学及其他艺术等。 文学属于上层建筑中的社会意识形态。
三、文学与话语
1.话语的概念: 文学作为一般意识形态,首先是指文学是人们的说、写、听、读、 思等活动及其作品,这就是具体语言活动及其作品,简称话语。瑞士现 代语言学家索绪尔把“语言”区分为“语言结构”和“言语”。前者指 社会集团的语言规则系统,后者指个人的具体语言行为。文学中的“语 言”由于主要是作家个人的创造性活动的产品而更多地相当于“言语” ,文学是言语的艺术作品。 按照兴起于法国的“话语”(discourse)理论,文学存在于特定 的社会语境中,这种社会语境交织着特定的个人与个人之间、社会集团 与社会集团之间的权力关系和权力冲突,后者必然要渗透到个人的言语 行为之中。相比而言,文学更相当于“话语”而不是“言语”。“话语 ”既强调文学语言行为的个人性,又认为这种个人性根本上是受制于社 会性的,是在个人性中渗透着社会性。

文学概论

文学概论

思考题
思考题: 1、如何理解文学理论的学科性质? 2、艾布拉姆斯提出的“文学四要素”是什么? 3、文学理论有哪几种基本形态? 4、如何理解文学理论的实践性?
第二章 文学活动的特征
一、文学活动的精神意义 1、文学活动与人类活动 人类掌握世界的方式:哲学、宗教、实 践精神、艺术 (1)、文学是一种社会和历史的产物 和现象,文学是社会活动的一个维度。 (2)、文学的表达机制来看,文学与 作家的生活活动的关系非常密切。
(3)、现代文学含义的深化 “形式”与“本体”意义上的文学 ◣文学是一种本体存在,关注的是文学 和非文学的界限。 ◣强调的是审美形式 P54 例:
二、“文学”、“文学理论”与“文 艺学”
1、什么是“文学理论” 韦勒克和沃伦的区分: a、“文学是一个与时代同时出现的秩 序”,区别于历时的“文学史” b、区别于具体文学作品研究的文学批评 c、文学理论是研究文学原理、文学的范 畴和判断标准等类问题的。
第二章 文学活动的特征
3、文学发展与社会物质生产的平衡与不平衡 关系 (1)、问题提出:马克思、恩格斯 (2)、不平衡的两种情况: a 、某些文艺类型只能兴盛在生产发展的 相对低级阶段:古希腊神话 b、艺术发展与社会物质生产不成比例:18 世纪德国和19世纪俄国
第二章 文学活动的特征
第三章 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
3、文学创造主体的各种解释 (1) 主体即“摹仿者”与“创造者” (2) 主体即“旁观者”和“移情者” 游戏说与移情论
第三章 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
4、文学创造主体的特征 (1) 艺术生产者 (2) 美的体验者、评判者和创造者 (3) 具体的社会的人
第三章 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

汉语言文学专科自考科目表

汉语言文学专科自考科目表

汉语言文学专科自考科目表一、中国古代文学1. 古代文学概论2. 先秦文学3. 宋代文学4. 元代文学5. 明代文学6. 清代文学二、中国现当代文学1. 现代文学概论2. 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新文学3. 鲁迅与鲁迅文学4. 20世纪30年代文学5. 1949年以后的中国文学6. 当代文学三、世界文学1. 世界文学概论2. 古希腊文学3. 古罗马文学4. 英国文学5. 法国文学7. 美国文学四、文艺理论基础1. 文艺概论2. 文艺批评理论3. 文艺创作理论五、文学批评与鉴赏1. 文学批评方法论2. 古代文学批评与鉴赏3. 现代文学批评与鉴赏六、文学与社会1. 文学与社会变革2. 文学与文化传承3. 文学与时代精神4. 文学与社会问题七、文学与心理学1. 文学与心理学基础2. 文学与人性探索3. 文学与心理治疗八、文学与传媒2. 文学与电视剧3. 文学与新媒体九、文学与教育1. 文学在教育中的作用2. 文学教育理论与实践3. 文学素养培养以上是汉语言文学专科自考科目表,涵盖了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世界文学以及文艺理论基础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科目,可以深入了解文学的起源、发展和变革,掌握文学批评与鉴赏的方法与技巧,了解文学与社会、心理学、传媒等领域的关系,以及文学在教育中的作用。

这些科目的学习将使我们对文学有更深入的认识,提升我们的文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通过自考取得汉语言文学专科学位,将为我们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发展空间。

《文学概论》教学大纲

《文学概论》教学大纲

《文学概论》教学大纲课程编码:021*******课程名称:文学概论学时/学分:48/3先修课程:《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开课教研室: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教研室一、课程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文学概论是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2.课程任务:文学概论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系统的课堂讲授,使学生了解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文学理论知识,树立马克思主义文学观,提高欣赏、分析、评论文学作品的能力,了解文学活动的基本规律和特点,为进一步探讨文学理论的有关问题、学好其他的相关课程打下基础。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作为文学的基本原理和文学理论基础,文学概论将中西方文学现象作为研究对象,用具有代表性的观点阐明文学的性质、特点和基本规律。

它的主要特点是抽象性、广博性和对实践的依赖性。

因此设置的主要教学环节有课堂讲授、文学文本评析、课堂讨论等。

以课堂讲授为主,研制电子教案和多媒体课件,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采用现代教育技术。

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明确概念,领会原理,掌握体系,学会抽象思维,注重分析与应用。

成绩考核形式:课程成绩=期终成绩(70%)+平时成绩(期中考试、作业、课堂提问等)(30%)。

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三、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文学是语言的艺术1.教学基本要求理解和掌握文学的性质和特征;认识文学与生活的关系及语言在文学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些基本问题。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准确理解感物说、诗言志和诗缘情、模仿说、文学的主体性、艺术真实、文学的审美性及文学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

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文学与生活的关系、文学的审美性及语言艺术的特点。

教学难点是审美是文学的根本特征。

4.教学内容第一节文学与生活的关系一、文学源于生活二、文学高于生活三、文学的主体性四、艺术真实第二节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一、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二、文学是人学三、文学的审美性与对象化第三节语言的艺术一、语言在文学活动中的地位二、文学活动中的言意矛盾三、语言艺术的特点第二章文学形象1.教学基本要求了解言、象、意三者的关系及文学形象的特点、类型。

00321《中国文学概论》重点名词解释整理

00321《中国文学概论》重点名词解释整理

00321《文化概论》重点名词解释1、广义文化。

答: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2、南人。

答: 元朝把统治下的人民分为四等并分别对待,其中的第四等人是南人,即南方最后被征服的汉族和其他民族,是地位最低下的一等。

3、坐商经营。

答:是一种由买主向卖主主动汇合的经营方式。

坐商经营有固定资产、流动资金和相对稳定的劳资关系,有钱庄、银号、商行等规模较大的贸易集团。

4、对偶。

答:是用字数相等、句法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一对语句,表现相对或相关的意思的一种修辞格。

5、中体西用论。

答: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缩略,这是中国近现代洋务派和早期改良派的文化主张与基本理论。

主张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为“本”,以吸收西方科技和具体文化为“用”,从而达到制夷图强、振兴中华的目的。

6、通漕四渠。

答:指的是以宋都汴京为中心开凿的四条用于漕运的人工运河,即汴河(或称通济渠)、广济河、金水河、惠民河。

7、丝绸之路。

答:是横贯欧亚大陆的东西方交通要道。

从西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到东汉明帝派班超出使西域,汉朝共用二百余年的时间,打通了通往西域各国的“丝绸之路”。

这条“丝绸之路”不仅交流着物质,也沟通着中外的文化。

中国文化经西域传到中亚乃至欧洲,异域文化如音乐、舞蹈等大量传来,而佛教的东传,是打通西域最明显的结果之一。

8、地缘凝聚。

答:是家族共同体的文化功能之一,指的是家族共同体的情感归属离不开特定地域。

在农耕社会中,人们的定居生活必须以土地为基础,而共同的土地资源是家庭分享生命快乐的依据,是养育所有定居家庭的同一条血脉。

9、“三礼”。

答:指的是《周礼》《仪礼》《礼记》,它们是记录与阐释先秦礼仪制度的三大礼书,俗称“三礼”。

10、佛教。

答: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

相传由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王子悉达多·乔答摩所创立。

其基本教义是“四谛”法,有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之分。

现代汉语文学概论知识点

现代汉语文学概论知识点

现代汉语文学概论知识点2、文学文本和文学作品:文学文本是构成文学这种语言艺术品的具体语言形态。

文学文本是有待读者阅读的包含完整意义的实际语言系统。

文学作品是指已经被读者阅读并赋予特定意义的语言系统。

3、文学文本的层面:中国古代:言象意三层面(周易庄子王弼刘大櫆姚鼐);西方:但丁黑格尔;波兰英加登四层面(字音及其高一级语音组合、意义单元、多重图示化面貌、再现的客体)现代:文学语言组织、文学形象系统、文学意蕴世界。

4、文学文本的语言性:文学文本所具有的基本的语言特性。

5、文学语言组织:是文学文本的最基本层次和直接现实,它是一种具有表现性目的和个性特征的整体性语言结构。

它有三个基本特性:语言性、整体性和表现性及个性。

6、文学语言组织的层面:三个,分别是语音层面、文法层面和辞格层面。

7、语音层面:是文学语言组织的基本层面之一,它是文学语言组织的语音组合系统,主要包括节奏和音律两种形态。

8、节奏:是文学语音层面的基本形态之一,是语音在一定时间里呈现的长短、高低和轻重等有规律的起伏状况。

节奏有三种类型:长短型、高低型和轻重型。

9、音律:也称声律、声韵或韵律,是文学的语音层面的基本形态之一,是由声调、语调和韵的变化和协调而形成的内部和谐状况。

10、文学层面:是文学语言组织的基本层面之一,它是文学语言组织在语词、语句和篇章方面的构成法则。

文法通常有三类:词法、句法和篇法。

11、词法:又称字法,是文法层面的类型之一,是特定文本内语词的构成法则。

12、句法:是文法层面的类型之一,是特定文本内语句的构成法则。

13、篇法:又称章法,是文法层面的类型之一,是特定文本的整体语言构成法则。

14、辞格层面:是文学语言组织的基本层面之一,它是富有表现力并带有一定规律性的表现程式的运用状况。

15、三对六种基本辞格:比喻(明像暗是借没有)和借代(局部代替整体);对偶(当邻隔句对)和反复;倒装和反讽。

16、文学语言组织的审美特征:体现在内指性、音乐性、陌生化。

文学概论

文学概论

名词解释1 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再现现实的矛盾和本质规律。

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

2 理想型文学: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

基本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

3 象征型文学: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

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

4 文本(text):由作者写成而有待于阅读的单个文学作品本身,文本具有由表及里的多层次审美结构。

5 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也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

6 意象:专指一种特殊的表意性艺术形象或文学形象。

是指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性或荒诞性为其基本特征的,在某些理性观念和抽象思维的指导下创造的具有求解性和多义性的达到人类审美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

7 叙事:文学的叙事(narration)是用话语虚构社会事件的过程。

8 故事时间:指故事发生的自然时间状态。

9 文本时间(叙事时间):指故事内容在叙事文本中具体呈现出来的时间状态10视角:是作品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视角的特征通常是由叙述人称决定的。

传统的叙事作品中主要是采用旁观者的口吻,即第三人称叙述。

较晚的叙事作品中第一人称叙述的多了起来。

第二人称叙述是较为罕见的特殊现象。

11为什么说“一切景语皆情语”?答:近代学者王国维曾说过:“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

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在抒情性作品中,景是由抒情话语组织和表现出来的,被赋予了情感内涵的画面,它有灵性,情趣盎然。

而抒情性作品中的情,也不是空洞抽象的东西,它常常附丽于写景的话语上,由景象征性地表现出来。

所以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12文学风格:是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中通过言语结构所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者持久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

13创作个性:是作家在创作实践中养成并表现在他的作品中的性格特征,它制约和影响着文学风格的形成和表现。

文学概论

文学概论

文学概论第一章:文学观念与文学本体一、章节学习目标与要求:1、掌握文学史上曾经存在过的文学观念的内涵,并能分析其得失;2、理解文学是“人学”的理论命题;3、理解文学的虚构性与真实性的关系;4、掌握意象、意境、典型三个概念的含义以及文学形象的特点;5、理解文学语言与非文学语言的差异与联系、类型与特点;6、在语言艺术与图像的艺术的相互关系中理解语言艺术的特点。

二、本章难点、重点:1、理解文学是“人学”、艺术真实、意象、典型、意境的内涵。

2、在语言艺术与图像的艺术的相互关系中理解语言艺术的特点。

三、章节练习:(一)、名词解释:1、艺术真实答案要点:艺术真实是按照文学与生活的特殊关系来检验文学,判断其意识属性的一种尺度,艺术真实并不等同于生活真实。

对艺术真实的判断要考虑不同民族的审美观念以及不同文类的要求。

艺术真实实际上包括了三个不同的测度,并以满足三种不同的需要:即通过反映的测度以满足理解生活的需要,通过表现的测度以满足对真情实感的需要,通过心理的测度以满足读者接受的需要。

答案要点:所谓有我之境,比较偏重于主观情思的直接流露,作家移情入景,景物受情感的渲染而被赋予较明显的主观色彩,所表现的情感也比较具体、确定和强烈,其长处易于感染和打动读者。

3、无我之境答案要点:所谓无我之境,是指作家比较客观冷静地描绘景物,渲染点化出特定的氛围和境界,情感比较隐约深藏,内蕴可能具有某种程度的不确定性和多义性,其长处是给读者的想象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4、典型环境答案要点:充分体现了现实关系真实面貌的人物生活环境,它首先是个人生活的具体环境,其次这种具体环境能够反映出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关系总情势的大环境。

典型环境能够有效促成典型人物的行动,表现其性格。

不充分展示环境,人物性格的发展就失去了依据,没有必然性。

典型环境是由典型人物的活动构成的,离开了人,就无所谓环(二)、简答题:1、为什么说文学是“人学”?结合你所阅读的文学作品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大学语文中国文学史概论

大学语文中国文学史概论

大学语文中国文学史概论中国文学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独特的精神。

从远古时期的神话传说到现代的文学创作,中国文学历经沧海桑田,不断迭代发展。

本文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以及不同的文学流派中探讨中国文学的发展脉络和特点。

一、古代文学1. 先秦时期:先秦时期的文学主要是以经典为主,包括《诗经》、《论语》等。

这些作品深刻地反映了先秦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思想观念,以及对于生活、道德、伦理等方面的关注。

2. 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学以乐府民歌和琵琶曲为代表,以民间艺术尤为盛行。

乐府民歌是人们情感抒发和思想表达的重要方式,琵琶曲则是以音乐和歌词结合的形式来叙述故事和感悟。

3. 唐宋时期: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鼎盛时期,代表作品众多。

唐代的《长恨歌》、《静夜思》等诗歌作品,以及宋代的《红楼梦》、《水浒传》等长篇小说都成为了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

二、现代文学1. 鲁迅时期: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作品批判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关注社会的不公和人民的疾苦。

《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作品反映了他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2. 新文化运动时期:新文化运动是中国文化变革的重要阶段,代表人物如胡适、陈独秀等提倡新文学、新思潮。

在这一时期,诗人辛弃疾的《革命军进行曲》、小说家鲁迅的《狂人日记》等作品逐渐崭露头角。

3. 当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呈现出多元化和国际化的趋势,作品涵盖了各种文学流派和题材,包括现实主义、后现代主义等。

莫言的《红高粱家族》、余华的《活着》等作品在国内外都获得了广泛的认可。

三、文学流派1. 诗歌:中国古代诗歌以丰富的意象和深挚的感情打动着读者。

从唐诗宋词到现代散文诗,诗歌一直都是中国文学的重要表达方式。

2. 小说:小说是中国文学中最具影响力和创作热情的流派之一。

从古代的《红楼梦》到现代的《围城》,小说通过讲述故事和描绘人物塑造了丰富的文学世界。

3. 散文:散文注重真情实感,反映了作家对于生活的独特感悟。

《文学概论》 课程笔记大纲

《文学概论》 课程笔记大纲

以研究和评价,所以文学具有人文性。 (中国古人说“诗言志”、“诗缘情”,作家的情志体验 和创造以及读者欣赏作品时的再创造,都是发现和挖掘人 的精神力量的过程,充满了人文情怀和人文价值。 不同的文学理论工作者其价值倾向是不同的,同样的文学 现象会因为研究者的价值倾向不同而得出不同的结论。 文学理论研究不可能做到“价值中立”。 在阶级社会里,热问性还反映着阶级性不同,阶级判断人 文价值的标准是不同的。 在当代中国文学理论人文性的最重要体现,就是坚持以人 为本,就是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把是否有利 于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虚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人的全 面发展,作为文学价值判断的根本标准,把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体系融入文学理论研究的全过程。) 3、文学理论家是的是文学活动的客观规律,具有科学性。 (文学理论的科学性是从既有文学活动的事实出发,通过 观察、感悟和研究,借助概念、判断、推理和理论概括, 来揭示文学活动的特征和规律,建立相应的知识系统。 文学理论的科学性,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 论,研究分析和科学总结文学活动的实践,透过复杂繁多 的文学现象把握其内在本质,提炼出规律性认识。 文学理论是否具有科学性,必须接受文学活动实践的检验,
六、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特点: 在文学理论上强调文学的革命现实主义性质,主张文学作 品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表现劳动人民反 抗压迫和剥削的斗争,塑造工人阶级的积极形象,展示人 民群众追求自由生活和美好理想的精神风貌。
七、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产生的思想来源: 1、德国古典哲学; 2、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3、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3、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深刻阐明了文学的价值和功能。 (马克思主义强调,从人类改造自然和求得自身全面解放 的社会实践中来认识文学的价值和功能,赋予其崭新的内 涵和评判标准,使人们对文学的价值和功能形成科学认识。) 4、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高度肯定了人民在文学中的主体地 位。 (一方面,人民是文学表现的主体。 以人民为主体创造历史所形成的社会生活,是文学创作的 唯一源泉,脱离了人民及其生活,文学创作就会成为无本 之木,无源之水。 另一方面,人民是文学服务的主体。 一切文学作品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是否深受人民欢迎、是否对人民有深刻影响始终是评价文 学作品优劣的重要标准。 人类文学发展的历史表明,只有经受住人民检验又给予人 民美的享受和深刻启迪的作品,才能成为优秀之作。)

文学概论讲义老舍

文学概论讲义老舍

文学概论讲义老舍
老舍是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的著名作家和剧作家。

他的作品
涉及小说、剧本、散文等多个领域,深刻地描绘了上世纪中国社会的种种现实与人性问题,被称为“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先行
者之一”。

老舍的小说,如《四世同堂》、《骆驼祥子》、《茶馆》等,描写了中国社会底层人物的生活,以及他们的痛苦、希望和努力。

作品不仅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而且深刻体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对中国文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老舍的剧本,如《茶馆》、《雷雨》、《日出》等,不仅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而且语言生动、具有强烈的表现力。

他的作品被誉为现代中国戏剧史上的经典之作,对中国戏剧的发展与革新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老舍还是一位杂文家,他的散文如《我的母亲》、《七夕节》、《水乡》等,娓娓道来,富有生活气息,既传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也表达了他对现实的深刻思考。

总之,老舍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巨匠,他的作品反映了中国
社会的变迁和人性的命运,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人文内涵。

他的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和文学创作者,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无病之呻吟。五曰,务去烂调套语。
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 曰,不避俗字俗语。
Company Logo
一曰,须言之有物。
情感。《诗序》曰:“情动于中而形诸言。 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
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
蹈之也”。认为情感是文学的灵魂。 思想:包含见地、识力、理想三者。
【文学社团】
• 文研会:现实主义
• 创造社:浪漫主义
如:鲁迅后期的杂文、茅盾《子夜》、“左联 五烈士”(指柔石、胡也频、殷夫(白莽)、
李伟森、冯铿五位左翼革命作家。)
还有东北作家群(如萧红、萧军、端木蕻 良、舒群、骆宾基、罗烽、白朗、李辉英)

萧军 萧红
端木蕻良 骆宾基
舒群
2.风格独特的作家作品
【风格流派】
“问题小说”
“乡土小说” “语丝文体”
初期象征主义诗歌
(二)第二个十年(1928-1937)的发展特征: 成熟期、发展期(左翼时期的文学) 1.左翼文学的强劲发展。1928年前后,
由创造社、太阳社正式发起了无产阶
级革命文学的运动,推进革命文学的 发展。出现了一大批密切配合社会现
实社会革命的作品。
的民主革命运动,具有讽刺性、
揭露性、批判性很强的特征。
四、中国现代文学的本质特征
1.古今冲突又继承:
继承:现代文学的发展是中国几千年文 学发展和演 进的必然结果。“没有晚清
何来五四?”
冲突:从思想内容上和艺术表现形式上, 都彻底打破传统旧文学的格局。
但是,尽管现代文学显示了崭新的
特点,但它依然显示出和传统旧文 学的种种联系,依然显示了几千年
的《命命鸟》,王统照《春雨之夜》,郁达夫《沉沦》 等;诗歌方面,有胡适的《尝试集》,郭沫若的《女
神》,汪静之的《蕙的风》等。【抄下来,课后阅读】
Company Logo
(五)文学革命的性质和意义
文学观念上:否定“文以载道”、游戏消遣
等传统的文学思想,共同倾向表现人生、反
刊400多种,1920年,教育部颁令,凡国 民学校低年级国文课教育也统一运用语体
文。
2.外国文学思潮的广泛涌入和文学社团的 蜂起。
Company Logo
4.创作成绩。小说方面,有鲁迅《狂人日记》、《孔
乙己》、《药》等小说,叶绍钧《这也是一个人?》, 杨振声的《渔家》,冰心的《斯人独憔悴》,许地山
一、文学革命的发生、发展 (一)文学革命发生的背景与动因 1.文学革命前的准备——晚清文学革新运
动:
新诗派:以黄遵宪为代表,主张“我手写 我口,古岂能拘牵”,他提出诗应表现“古
人未有之物、未辟之境”,又将自己的诗
Company Logo


黄遵宪【1848~1905,晚 清诗人,外交家、教育家。
年1月号改为由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刘半
农、沈尹默、钱玄同等轮流编辑。周作人、鲁
迅也给该刊撰稿,实际上形成了反封建的思想
文化战线。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A 发刊词《敬告青年》
陈独(1879—1942),
字仲甫,安徽怀宁 人。新文化运动的
倡导者之一,中国
共产党早期的主要
字公度,广东梅州人,著
有《人镜庐诗草》《日本 杂事诗》等。被誉为“近代
黄遵宪
Company Logo
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诗界革命:
主张让诗歌“适用于今,通行于俗”。代表诗 人夏曾佑、谭嗣同、梁启超等。
夏曾佑
谭嗣同
梁启超
Company Logo
• 诗界革命冲击了长期统治诗坛的拟古
主义、形式主义倾向,在当时都起了
⑥清末民初域外小说译介大潮
从1896年《时务报》开始译介外国小 说,到文学革命发生之前,翻译出版
的域外小说约有800种。
文学革命的倡导者与新文学的第一代 作家,大都从晚清的文学翻译中获益。
Company Logo
(二)文学革命的直接动因—新文化运动 1.背景: A 结束帝制,促进社会转型 B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增长 C 废科举、兴学堂,形成新型知识者群体 D 印刷业和出版业的发展,导致现代文学 市场的形成。 E 现代稿费制度的规范化 F 既混乱又自由的文化氛围
2.中国文学分期的几个概念
中国文学:包含古代、近代、现代、当代文学。 古代文学:先秦——清末的文学(1840年前)。 近代文学:1840-1917的文学。
现代文学:1917年——1949年的文学。
当代文学:1949年7月全国第一次文代会-至今 的文学
•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黄子平、陈平原、 钱理群在80年代后期提出。
的整体发展进程,包括所有的文学运
动、文学论争、文学思潮以及在此期
间出现的文学社团、文学流派和不同 类型、风格的作家作品。
这一概念也存在的缺陷:
• 对近代文学的不重视 • 和当代文学存在纠缠不清、交叉 • 不讲通俗文学
张恨水
二、现代文学的历史分期
①第一个十年: 1917-1927年 以“五四”为 代表的20年代文学 ②第二个十年: 1928-1937年 左翼革命文学、 人文主义文学并存的30年代文学 ③第三个十年: 1938-1949年 以全民族的抗 战文学开端,以及承继、发展的多地域、 多元化、大众化的40年代文学
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
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
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
会文学。
Company Logo
4.白话文运动的提倡和推广
钱玄同:选学妖孽,桐城谬种”
刘半农: 双簧信:(钱玄同、刘半农)
Company Logo
5.对黑幕小说与鸳鸯蝴蝶派的批判
“覆孔孟 铲伦常”,北大校长蔡元培
在致林纾的公开信《答林琴南书》中重 申“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
义”。
Company Logo
7.与学衡派的论争
此派以大型学术杂志《学衡》而得名,同 仁有梅光迪、胡先骕、吴宓等人。
胡先骕
吴宓
Company Logo


吴宓(1894-1978),陕西
省泾阳人。字雨僧、玉 衡,中国现代著名国学
领导人。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发刊词《敬告青年》
就怎样区分“孰为新鲜活泼而适于今巨之争
存,孰为陈腐朽败而不容留置于脑里”呢? 陈独秀提出了六项标准。
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
进取的而非退陷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 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Company Logo
三、各个发展阶段以及特征:
(一)第一个十年(1917-1927)的发展特点: 开创期和奠基期(“五四”时期的文学) 【理论倡导】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 (《文学革命论》)、钱玄同、刘半农、 周作人等。
【创作实践】
小说:鲁迅等人
诗歌:胡适、郭沫若等 散文:周作人、林语堂、俞平伯等
话剧:陈去病、柳亚子李叔同、欧阳予倩
2.作家作品
• 易于宣传、通俗易懂
• 郭沫若的历史剧创作
3.两个文学区域
• 解放区文学: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
上的讲话》的指引下,出现了赵树理、
孙犁、丁玲、周立波以及《白毛女》、
《王贵与李香香》这样一系列地具有 民族风格、民族气派的作家作品。
• 国统区文学:文学作品密切配 合国统区的反压迫,争取民主
• 关于现代文学课程:1932年周作人在清
华大学讲新文学的源流;1940年代,朱 自清把现代文学作为中文系课程开设, 一直延续至今。
学习目的
• 考察文学史的变迁
• 在促进人的现代化方面发挥的作用 • 在文学的语言形式、审美的观念方面
是如何创新和变革的
现代文学的概念
指的是1917-1949这三十年间中国文学
第一章 中国现代文学概论
2013年9月6日
为什么专门讨论?
1.衡量文学的价值,并不完全从时
间的长短来判定。
2.中国文学发生根本转变
3.出现了一系列独特而宝贵的作家作品
作家作品
一、现代文学概念的界定及缺陷
1.中国的历史分期 古代:1840年前,分远古、中古、近古
近代:1840年—1919年
现代:1919年-1949年 当代:1949年后
Company Logo
二曰,不摹仿古人。 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
今日之中国,当造今日之文学。实写
今日社会之情状。才能成为真正的文 学。
Company Logo
三曰,须讲求文法。不讲文法结
构,是为不通。
Company Logo
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
五曰,务去烂调套语。
Company Logo
力求借鉴日本和西方的思想内容和语
言形式,创造出一种“新文体”。 “文界革命”催生了大量政论散文的
诞生。
Company Logo
⑤ 白话文的提倡
裘廷梁【1857-1943,江 苏无锡人。清末举人。 他是倡导白话文运动的
先驱。】 晚清开始的白
话文运动为后来的文学 革命中大力提倡白话文
造成一种蓄势。
Company Logo
周作人《论黑幕》 沈雁冰 《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
Company Logo
鸳鸯蝴蝶派
Company Logo
6.林蔡之争
林纾【1852~1924,
近代文学家、翻译家。 福建闽县(今福州市)
人。博学强记,能诗,
能文,能画,有狂生的
称号。】
Company Logo
他反对白话文取代文言文,写了《致蔡 鹤卿太史书》攻击北京大学新派人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