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花之歌》教学设计(部编版)

合集下载

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花之歌》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

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花之歌》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

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花之歌》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1.花之歌教学设计之一教学目标:1.认识“穹”、“孕”等10个生字。

会理解“苍穹”、“旖旎”、“琼浆”等词语的意思。

2.阅读诗一般的语言,并展开丰富的想象,感悟花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花的赞美与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理解花的形象,感受生活中的美。

2难点:借助语言文字展开丰富想象,体会花儿向往光明,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的人生态度,流露出作者对花的赞美之情。

教学准备:1.关于花的诗句。

2.黎巴嫩纪伯伦的《啊!风》的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请看下面一组诗。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这三首诗中都写到花。

花是美丽的,带给大自然以多姿多彩,带给大自然以芬芳。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一首散文诗《花之歌》,诗人纪伯伦有一颗敏感而多情的心,所以他笔下的花有生命,有灵气,有个性,它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构成了生生不息的美妙世界。

这花给人以启迪,富有生命的内涵,接下来请跟随诗人,走进花的世界吧!2.书写课题:4.花之歌3.介绍作者。

纪伯伦是黎巴嫩诗人、作家、画家,被称为“艺术天才”、“黎巴嫩文坛骄子”,是阿拉伯现代小说、艺术和散文的主要奠基人,20世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

其主要作品蕴含了丰富的社会性和东方精神,不以情节为重,旨在抒发丰富的情感。

代表作品有《我的心灵告诫我》,《先知》,《论友谊》。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出示自学提示,借助字典等工具书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1)检查生字读音。

苍穹( qióng )孕育(yùn )摇曳( yè)馥郁(fù)赠予(yǔ)硕大(shuò)琼浆(qióng )鸣啭( zhuǎn )婆娑( suō)冠冕(miǎn )(2)检查词语的理解。

统编版教材《花之歌》小学语文教案设计

统编版教材《花之歌》小学语文教案设计

统编版教材《花之歌》小学语文教案设计✧ 1.教材分析1.1《花之歌》是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散文诗。

本单元的主题是“触摸自然”,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不同的文学作品,感受自然之美,体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1.2这篇课文以花的口吻,运用第一人称展开叙述,讲述了花的成长、芬芳以及凋谢的过程,展现了花积极乐观的态度。

文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如“我是大自然的话语,大自然说出来,又收回去,藏在心间,然后又说一遍……”将花比作大自然的话语,形象地写出了花是大自然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

这些优美的语句不仅体现了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也有助于学生学习和运用修辞手法,提高语文素养。

同时,通过对花的描写,课文也传达出一种对生命的热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无私奉献的精神内涵。

✧ 2.学情分析2.1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初步理解一些较为复杂的文学作品。

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对修辞手法的概念和作用有了一定的了解。

2.2然而,对于散文诗这种体裁,学生可能还存在理解上的困难。

散文诗既有诗歌的韵律美、意境美,又有散文的自由性和灵活性,学生可能难以把握其结构和内涵。

另外,文中一些富有哲理的语句,如“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学生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深度,需要教师引导挖掘。

✧ 3.教学目标3.1知识与技能目标3.1.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1.2认识“穹、孕”等6个生字,会写“冠、冕”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苍穹、孕育”等14个词语。

3.1.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并能仿照课文进行简单的句子创作。

3.2过程与方法目标3.2.1通过反复朗读课文,感受散文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提高朗读能力。

3.2.2借助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4课花之歌教学设计、导学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4课花之歌教学设计、导学案
二、问题引领、尝试自学
1.朗读课文:要求读出感情和节奏,初步体会两首诗表现作者怎样的感情。
2.文章前四句歌颂了花的什么?
3.文章前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三.讨论交流、合作互学
1.《花之歌》中描绘的花,是“大自然的话语”“星星”“诸元素之女”,也是“礼品”“冠冕”“祭献”。结合原文,联系生活,说说你眼中的“花”又是怎样的形象。
结学
拓学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4花之歌
成长芬芳凋谢
积极乐观
( 语文 )学科导学案课题4源自花之歌定学导

目标及重、难点:
1、了解课文内容,领悟诗中拟人形象的情感内涵。
2、2、品析文中意味深长的语句,理解诗中多样化的象征手法。
3.学习本文作者抓住景物特征,以优美词句描写景物的手法。
4.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情境导入
诗人有一颗敏感而多情的心。在他笔下,浪和雨有生命,有灵气,有个性,它们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构成生生不息的美妙世界;同时,它们又闪烁着理性的光辉,给人以启迪。
2.想一想,最后两段表现了花的怎样的精神特质?
四、启发引导、多媒体助学
播放音乐纪伯伦的《花之歌》,在音乐声中读散文,体会作者寄予诗歌的特殊情感。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全班汇报,展示评价




练习:
本诗开篇连用四个比喻“我是……”,构思精巧,语言清新。请你也运用比喻的修辞,写一写你心目中的“花之歌”吧。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花之歌》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花之歌》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花之歌》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花之歌》课文原文我是大自然的话语,大自然说出来,又收回去,藏在心间,然后又说一遍……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

我是诸元素之女: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

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

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

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

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

我饮着朝露酿成的琼浆,听着小鸟的鸣啭、歌唱;我婆娑起舞,芳草为我鼓掌。

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

而这些哲理,人类尚未完全领悟。

________本文作者是黎巴嫩的纪伯伦,译者仲跻昆。

【篇二】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花之歌》教案1教学目标1.在朗读中品味优美的语言,理解课文内容。

2.整体把握这首散文诗独特精巧的构思。

3.学习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体会以物喻人、寄托诗人心中美好情感的写法。

4.把课文与“阅读链接”中的材料进行比较阅读,体会作者想象的奇妙。

教学重点在朗读中品味优美的语言,感受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难点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句子,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1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教师播放以花为主题的音乐片段(如民歌《茉莉花》、世界名曲《花之圆舞曲》等),让学生静静倾听,并谈谈听曲的感受。

导语:同学们,老师刚才给你们播放了几段乐曲,它们都是以花为主题的,有民歌,有流行歌曲,还有西方的古典音乐。

你们的脑海中是不是浮现出了曾经见过的花朵的模样呢?这些都是名副其实的“花之歌”。

今天我们要学习纪伯伦的《花之歌》,这是一首散文诗,是一首花的赞歌。

学习这篇文章,也需要我们发挥想象力,就像刚才大家听那些美妙的音乐一样。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程《花之歌》教案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程《花之歌》教案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程《花之歌》教案设计一、内容分析《花之歌》是纪伯伦的一篇散文诗。

文章通过花语的倾心吐诉,构建了一幅大自然美丽和谐的画卷。

文中以花自喻,运用第一人称,从花的视角描绘了四季更迭花开花落的现象,展现了花的日常生活、品质追求以及理想抱负等。

例如“我是大自然的话语,大自然说出来,又收回去,把它藏在心间,然后又说一遍……”这一句,将花比作大自然的话语,形象地表达了花是大自然表达情感和信息的一种方式,体现了花与大自然的紧密联系。

同时文中充满了对光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如“我饮着朝露酿成的琼浆,听着小鸟的鸣啭、歌唱;我婆娑起舞,芳草为我鼓掌。

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

”表达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语文要素阅读训练要素: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 体会课文中蕴含的哲理和丰富的想象。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认识“穹、孕”等7个生字,会写“冠、冕”等14个字,正确读写“苍穹、孕育”等10个词语。

2.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花儿向往光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的品质。

过程与方法1. 通过朗读、想象画面等方式,感受散文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 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表达情感的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仿写。

情感态度价值观1. 感受花积极乐观的态度,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 引导学生学习花的品质,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花的品质。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难点1. 体会课文中蕴含的哲理。

2. 学习文中修辞手法的运用,进行简单的仿写。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包含花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六、教学媒体选择采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花的形象和品质。

七、教学活动小组合作学习、角色扮演等活动贯穿课堂。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4 花之歌》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4 花之歌》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4*花之歌》教案【教材分析】本课是一首散文诗,也是一篇充满哲理的美文。

诗人通过花语的清新流露,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四季更迭的自然变化,塑造了花朵作为自然的使者和奉献者,向往光明、与万物和谐共处的形象。

本文表面上是关于花的描写,实际上是借花喻人,作者已与花融为一体,洋溢着对花的欣赏和赞美,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文章文辞优美,意味深长,发人深思。

这是本册书的第一篇自读课文,一方面需充分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另一方面教师也要把握“放手”的方向和标准,注重提供给学生一些具有现实可行性、操作性强的学习策略或建议,如设计自主学习卡等,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自学的方法。

另外,本课是一首散文诗,要充分发挥朗读的作用,引领学生通过朗读想象文字所描绘的画面,领悟诗情,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还可以让学生仿写文中的语句,有效提升其语言运用能力。

【教学目标】1.在朗读中品味优美的语言,理解课文内容。

2.整体把握这首散文诗独特精巧的构思。

3.学习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体会以物喻人、寄托诗人心中美好情感的写法。

4.把课文与“阅读链接”中的材料进行比较阅读,体会作者想象的奇妙。

【教学重点】在朗读中品味优美的语言,感受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难点】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句子,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教师播放以花为主题的音乐片段(如民歌《茉莉花》、世界名曲《花之圆舞曲》等),让学生静静倾听,并谈谈听曲的感受。

导语:同学们,老师刚才给你们播放了几段乐曲,它们都是以花为主题的,有民歌,有流行歌曲,还有西方的古典音乐。

你们的脑海中是不是浮现出了曾经见过的花朵的模样呢?这些都是名副其实的“花之歌”。

今天我们要学习纪伯伦的《花之歌》,这是一首散文诗,是一首花的赞歌。

学习这篇文章,也需要我们发挥想象力,就像刚才大家听那些美妙的音乐一样。

2.出示课题,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题并引发思考。

4花之歌(教学设计) 语文六年级上册

4花之歌(教学设计) 语文六年级上册

《花之歌》一、教材分析《花之歌》是部编人教版教材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第 4课,是一篇略读课文。

本单元属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

语文要素是“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旨在培养学生阅读时不仅能把握文章内容,体会思想感情,还能由课文展开联想,在深入理解课文的同时,活跃思维,激发创造力。

在阅读与鉴赏的过程中,整体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学情分析本单元的主题是“触摸自然”,前三篇是精读课文《草原》《丁香结》《古诗词三首》,这篇《花之歌》是一篇略读课文。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旨在培养学生阅读时不仅能把握文章内容,体会思想感情,还能由课文展开联想,在深入理解课文的同时,活跃思维,激发创造力。

三、设计思路《花之歌》是黎巴嫩诗人纪伯伦写的一首充满哲理的散文诗。

散文诗在小学阶段鲜有出现,第一次出现是在三年级,同样是关于“花”的主题,是印度诗人泰戈尔所写的《花的学校》。

纪伯伦和泰戈尔并称“站在东西方文化桥梁上的两位巨人”,《花之歌》诗人以花自喻,运用第一人称,从“我”的视角描绘了四季更迭花开花落的现象,表现了花的日常生活和品质追求,塑造了花向往光明、与万物和谐共处的鲜明形象,抒发了其对人生态度的独特感悟:人生要像花一样,失意时不顾影自怜,得意时不孤芳自赏。

无论处于哪种境遇,总是积极地向往和追求光明。

文后的“阅读链接”是宗白华的散文诗《杨柳与水莲》。

这篇短文运用拟人的手法,以杨柳和水莲对话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的肯定。

四、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能说出对花的各种形象的理解。

2.感受并交流课文和“阅读链接”中想象奇特的地方,体会作者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五、教学重点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品读优美语句。

六、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悟,培养自己以豁达胸怀对待人生中的“结”的能力。

七、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一、导入(一)单元导入1.同学们,写景的文章我们读过很多,在这个单元中我们还学会了联想,在阅读时度进来、想出去,和作者一起去触摸山川湖海的心跳。

部编版六年级(上)第一单元花之歌教案完美版

部编版六年级(上)第一单元花之歌教案完美版

4*《花之歌》《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一、课文内容分析语文园地一一共安排了三个大板块的内容。

“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回顾整理如何从阅读中想开去的方法。

以《草原》中由“主客相聚与惜别的场景”想到“生活中自己与别人相聚与惜别的场景”和《丁香结》中由“丁香结引发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想到生活中“其他有象征意义的植物”为例,说明了在读懂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可以联系生活经验想开去,还可以从课文内容联想到更多,并让学生说说具有象征意义的梅、兰、竹、菊等植物,进一步对这一方法进行巩固和强化,并在以后的阅读中加以运用。

这样的阅读不仅可以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可以活跃思想,激发创造力。

“词句段运用”安排了三项内容。

第一项内容是引导学生学习排比句,体会排比句的特点和表达效果。

第二项内容是了解分号的用法。

分号介于逗号和句号之间,主要用以分隔存在一定关系的两句分句,用法较为复杂。

教材展示了几种分号最常见的用法,让学生了解分号最常用于并列的用法。

第三项内容是引导学生关注汉语拼音在生活中的运用。

教材中绿色的图片为高速公路路牌,蓝色的为街道路牌,两个泡泡引导学生关注路牌上的地名拼写规则以及生活中的人名拼写规则。

“日积月累”编排的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本单元的《古诗词三首》中也出现了孟浩然的一首诗。

这首诗描写作者到乡村做客,见到乡村风光旖旎,老朋友杀鸡烹酒热情不已,主客把酒言欢,对谈农事,表现了朋友间深厚的友谊以及田间生活的简朴亲切。

每句诗句可见一幅画面,插图也生动再现了“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画面。

二、学情分析学习语文园地主要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学习交流平台时,提供图示让学生小组合作整理已学方法,并与同桌共同选择一种象征意义的事物,比如:梅、兰、竹、菊,讨论它们又象征着什么。

整个板块的学习以生为本,夯实本单元语文要素。

“日积月累”重在积累,丰富语言,积淀文化。

学生可借助插图理解诗句大意,再运用由诗句想开去的方法想象画面,感受诗人与朋友间深厚的友谊以及田间生活的简朴亲切。

部编小学语文六年级花之歌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小学语文六年级花之歌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小学语文六年级花之歌优秀教学设计一、课文内容分析《花之歌》是黎巴嫩诗人纪伯伦写的一首充满哲理的散文诗。

诗人以花自喻,运用第一人称,从花的视角描绘了四季更迭花开花落的现象,表现了花的日常生活和品质追求,塑造了花向往光明、与万物和谐共处的鲜明形象,抒发了其对人生态度的独特感悟:人生要像花一样,失意时不顾影自怜,得意时不孤芳自赏。

无论处于哪种境遇,总是积极地向上和追求光明。

本文语言清新,哲理隽永。

全文无一“花”字,却句句在写花。

作者以第一人自述的方式,运用奇特的想象,为花描绘出一个个积极向上的形象,营造出丰富雅致的诗文意境。

此外,作者连续使用大量结构整齐的句式,使本文语言富于节奏感和音韵美,不仅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层次清晰地将作者的想象一一铺陈开来,使画面丰富而有气势。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自主探究能力。

对于教师提出的学习任务他们有主动学习的内驱力,能根据具体要求有序地展开思考、讨论获得丰富的知识,将尚不清晰的有关知识加以整理、内化整合,形成体系。

针对本单元“从阅读的内容想象开去”的语文要素,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具备有进阶式的能力训练过程:二年级上册对于想象有“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三年级下册“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四年级上册“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都已经为学生“阅读时不仅能把握文章内容,体会思想感情,还能由课文展开联想,在深入理解课文的同时,活跃思维,激发创造力”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本篇是一篇略读课文,应以学生自学为主。

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读懂阅读提示,在此基础上,了解文章内容。

教师还可以组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体会花向往光明、与万物和谐共处的鲜明形象,感悟人生要像花一样,失意时不顾影自怜,得意时不孤芳自赏——无论处于哪种境遇,总是积极地向往和追求光明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节奏感和音韵美。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花之歌教案(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花之歌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花之歌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花之歌教案第【1】篇〗设计说明《花之歌》是黎巴嫩著名诗人纪伯伦的一首散文诗。

文中尽显“纪伯伦风格”中的轻柔、凝练、隽秀与清新,也展现出纪伯伦“平易中发掘隽永,以美妙的比喻启示深刻的哲理”这一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

诗人通过花语的清新流露,构建了一幅大自然活生生的图画。

这首散文诗表面是写花,但真正是写人,诗人利用花这种大自然的语言来寄托自己的伟大情操。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学课文,以课文前的导读为自学提示,引导学生以读促思,读中感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大自然中的“花语”,体会作者奇特的想象。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纪伯伦的及介绍资料,作者的及介绍资料。

2.课件:不同情境中花的。

学生准备:搜集描写花的其他文字。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板书课题,引导质疑。

生1:花会唱什么歌?生2:这里的“花”是什么花?生3:作者是谁?2.通过课前搜集的资料,说说对作者的了解:纪伯伦,黎巴嫩著名的诗人,是黎巴嫩的文坛骄子,作为哲理诗人和杰出的画家。

纪伯伦的散文诗轻柔、凝练、隽秀、清新,“平易中发掘隽永,以美妙的比喻启示深刻的哲理”,这一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被称为“纪伯伦风格”。

他的作品以散文诗为主,通过奇特大胆的想象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3.引导学生根据这段文字说说自己准备怎样学习课文。

预设:生1:我想通过课文前的提示去思考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诗人的想象。

生2:我想通过多读来体会作者抒发的情感。

生3:我想了解诗里有没有蕴含什么哲理。

生4:我想把它背下来,感受纪伯伦语言的美。

……设计意图:让学生讨论怎样学习课文,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目标。

有了目标,就会有针对性的学习,从而感受到如果阅读目的不同,就要选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二、自学课文1.小组合作,进行自学。

(1)借助拼音读准课文中注音的字词。

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字词的意思。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花之歌优秀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花之歌优秀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花之歌优秀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花之歌优秀教案第【1】篇〗花之歌【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主要内容。

2.整体把握这首散文诗独特精巧的构思。

3.体会以物喻人,寄托诗人心中美好情感的写法,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

【教学重点】在朗读中品味优美的语言,把握作品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整体把握这首散文诗独特精巧的构思。

【教学课时】1课时【教具准备】课件(朗读音视频建议使用荣德基小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吗?是啊!一朵朵娇艳美丽的花朵,带给人们的是美的享受,也被赋予了更多的含义。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散文诗《花之歌》,这首诗的作者是黎巴嫩诗人纪伯伦,让我们跟随诗人一起感受花的美好,花的灵性吧!二、介绍作者纪伯伦(1883~1931)黎巴嫩诗人、散文作家、画家,被称为“艺术天才”、“黎巴嫩文坛骄子”,是阿拉伯文学的主要奠基人,20世纪阿拉伯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

主要作品:《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

三、初读感知1.听范读。

边听边画出文中的难读的字,注意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

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查初读情况(1)认读生字苍穹坠落孕育冠冕赠与祭献摇曳旖旎馥郁凝视琼浆婆娑心驰神往顾影自怜孤芳自赏(2)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四、自读课文,整体把握。

1.自由读课文,思考:作者将花比做什么?2.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

(大自然的话语、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的星星、诸元素之女、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婚礼的冠冕以及生者赠与死者最后的祭献。

)五、品读释疑1.同学自由朗读,注意读出文章的感情和节奏,感性体会纪伯伦散文诗清丽流畅的语言风格。

2.默读课文,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是花,请将有关句子画下来。

(“大自然的语言”、“诸元素之女”、“亲友间的礼品”、“原野上摇曳、清风中呼吸、星星陪伴微睡、太阳凝视中醒来”“饮朝露、听鸟鸣”等等,都是作者运用象征的手法,写出花的形象,渗透了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花之歌》优质教案【最新】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花之歌》优质教案【最新】

4*花之歌【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节奏感和音韵美。

2.边读边想象画面,能说出对花的各种形象的理解。

3.感受并交流课文和“阅读链接”中想象奇特的地方,体会作者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1.想象画面,能说出对花的各种形象的理解,体会作者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感受并交流课文和《杨柳与水莲》中想象奇特的地方。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时预习卡。

2.准备资料:查找关于作者的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板块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多幅鲜花的图片)同学们,一朵朵娇艳美丽的鲜花,带给我们美的感受。

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首散文诗《花之歌》,让我们跟随诗人纪伯伦一起去感受花的美好和花的灵性吧。

2.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

(花之歌散文诗)3.介绍作者。

(1)教师简介作者:有一位诗人,美国前总统罗斯福曾称赞他是“东方刮起的第一次风暴,席卷了西方,给我们西海岸带来了鲜花”。

而他带有强烈东方意识的作品,被称为“东方赠给西方的最好礼物”。

这位诗人就是——纪伯伦。

课件出示:纪伯伦,黎巴嫩诗人、画家、作家,被称为“艺术天才”“黎巴嫩文坛骄子”,是阿拉伯文学的主要奠基人,20世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

主要作品有:《泪与笑》《沙与沫》等。

与印度诗人泰戈尔齐名,被并称为“站在东西方文化桥梁上的两位巨人”。

纪伯伦和鲁迅、泰戈尔一样,是推动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者。

(2)学生默读资料,根据自己查找的资料,进行相应补充。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用赏花的方式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这样,既能激发学生阅读的期待,又为接下来理解文本作铺垫。

此外,本环节对作者的介绍,也能使学生对这首散文诗的写作特点有初步的了解。

板块二初读课文,感受音韵美1.读通课文。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词,读通句子。

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字词的意思。

(2)同桌互读,提醒注意“旖旎”“冠冕”“婆娑”“摇曳”的读音。

4《花之歌》小学语文教案

4《花之歌》小学语文教案

《花之歌》小学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花之歌》。

(2)理解诗歌中花的特点和象征意义。

(3)学会通过诗歌描绘画面,培养想象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理解诗歌内容。

(2)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培养审美能力。

(3)学会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感情,培养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诗歌《花之歌》。

(2)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花的特点和象征意义。

(3)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培养审美能力。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花的特点和象征意义的理解。

(2)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感情,培养写作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诗歌《花之歌》的课件或黑板。

(2)与诗歌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诗歌朗诵音频资料。

2. 学生准备:(1)预习诗歌《花之歌》。

(2)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学习心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诗歌朗诵音频,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花的认识和印象。

2. 学习诗歌:(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2)分析诗歌内容,让学生理解花的特点和象征意义。

(3)学生讨论,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3. 欣赏与创作:(1)展示与诗歌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让学生欣赏大自然的美。

(2)学生模仿诗歌的写作手法,创作自己的诗歌。

4.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花的特点和象征意义。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大自然,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感情。

五、课后作业:1. 背诵诗歌《花之歌》。

2. 观察大自然,写一首关于花的诗歌。

3. 家长协助孩子完成作业,鼓励孩子分享自己的创作。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讨论时的表现以及诗歌创作的积极性,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花之歌》教案设计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花之歌》教案设计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花之歌》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并学习《花之歌》这首诗歌的内容,领悟诗歌所传达的情感,探究诗歌的美好与思索。

2.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培养学生的诗歌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有助于提高语文成绩。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协作能力和语言交流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呈现诗歌内容,学习诗歌背后的情感,探究诗歌所表达的美好。

2.难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理解抽象的诗歌内容,真正从心底领会诗歌的美好。

三、教学过程1. 热身引入(5分钟)通过引入几首儿童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美好。

鼓励自由朗诵,提高学生的诵读和语音表达能力。

此环节的核心在于打开学生的心扉,让他们喜欢上诗歌,从而更好地学习《花之歌》。

2. 导入新课内容(10分钟)在操作台上播放一段精彩的音乐,让同学们静心聆听,带领他们进入《花之歌》的世界。

通过能激发他们兴趣的方式进行导入,让他们充分树立信心,对于接下来的课程充满期望。

3. 教学过程(35分钟)3.1 需要用到的材料1.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

2.课本上的《花之歌》一节。

3.2 基本信息1.课前可以让学生自己先朗读一遍《花之歌》,让他们在朗读时感受到这首诗的美好。

2.梳理《花之歌》的结构,并开始领悟诗歌所传达的情感。

3.探究《花之歌》用到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使用目的和美好效果。

4.分组朗读《花之歌》,逐句领会词句的歌唱之美。

3.3 课后扩展回家后可以让他们画下自己心目中的花朵,因为美妙的诗歌往往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美丽。

让学生在绘画中找回诗歌的感觉,并通过自己的感性认识加深对课堂内容的领会。

4. 课堂小结(5分钟)通过总结当天的知识点,巩固学生的记忆力,让他们进一步了解与记忆此堂课程的精华,从而为下一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同时,让学生知道这是为了更好地学习《花之歌》而努力奋斗的一步。

四、课堂任务1.让学生在课堂朗读《花之歌》一节。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花之歌》优质语文要素教案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花之歌》优质语文要素教案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花之歌》优质语文要素教案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节奏感和音韵美。

2.边读边想象画面,能说出对花的各种形象的理解。

3.感受并交流课文和“阅读链接”中想象奇特的地方,体会作者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4. 感受文中想象奇特的地方。

人文主题感悟花的形象,体会作者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重点:感受并交流课文和“阅读链接”中想象奇特的地方,和同学交流。

难点:边读边想象画面,能说出对花的各种形象的理解。

课前准备配套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花入课,导入新课1.出示课件:各种花的图片。

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吗?是啊,一朵朵娇艳美丽的鲜花,带给我们美的享受。

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首散文诗《花之歌》,诗人纪伯伦有一颗敏感而多情的心。

在他的笔下,花有生命、有灵性,它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同时又闪烁着理性的光芒,给人以启迪。

让我们跟随诗人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能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

学生参与收集作者资料的过程,能激发他们对于文本内容及创作背景的兴趣。

一起感受花的美好吧!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交流资料,介绍作者:学生交流自己收集到的纪伯伦的资料,教师适时补充、总结。

二、交流预习,提问检查1.同桌交换“预习卡”,互相检查生字的读写。

2.同桌互看,对方提出的课堂探究能不能解决。

3.选择一两位同学的问题在全班交流。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交流指导。

(1)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碰到不会读的字、不理解的词语可以采取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

(2)预设难词,教师相机指导。

苍穹:天空。

冠冕:古代帝王、官员戴的帽子。

这里泛指帽子。

旖旎:柔和美好。

馥郁:形容香气很浓。

硕大无朋:形容无比的大。

朋,伦比。

婆娑:盘旋舞动的样子。

(3)朗读展示:①指名个人朗读。

②小组合作朗读。

③老师学生对读。

2.再读课文,引导思考。

(1)默读课文,一边思考一边简单批注: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是花?(2)用“读到……时,我仿佛看到花儿……”的句式,学生小组内交流。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花之歌》教案设计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花之歌》教案设计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花之歌》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花之歌》的基本内容和主旨,并学会朗读课文;2.了解“比喻”的概念,掌握一些常见的比喻表达方式;3.形成自己的审美情趣,培养爱美爱花的良好习惯;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描述自己周围的景物,写出简短的描写文章。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常见的比喻表达方式,培养爱美爱花的良好习惯;2.教学难点:理解比喻的概念,掌握比喻表达的技巧。

三、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教学内容学时安排课文朗读10分钟课文解读20分钟比喻的概念及举例20分钟课本练习15分钟小组合作练习30分钟课堂总结5分钟1. 课文朗读老师可以先带领学生集体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中的鲜花盛开的美好景象,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同时,对于语文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可以再加强一些语音、语调的训练,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2. 课文解读在这部分内容中,老师要着重解读课文的内容和主旨,并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比喻表达方式。

同时,根据学生的理解情况,可以适当讲解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除此之外,老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课文感受作者对花的热爱,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花朵能够给人们带来愉悦及其他美好的感受。

3. 比喻的概念及举例首先,老师可以简单地介绍比喻的概念,并通过几个生动的例子来让学生初步了解比喻的表达方式。

接着,老师可以进一步讲解更多关于比喻的知识,如比喻的作用、比喻的分类等。

学生们需要自己思考一些常见的比喻表达方式,并且在解释和举例的过程中运用自己的思维,以达到更好的理解和记忆。

4. 课本练习在本小节中,老师可以利用教材中自带的一些题目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和比喻表达方式。

这些题目可以包括“填比喻”、“找比喻”等,可以通过小组自主讨论或交流的形式来完成答题。

5. 小组合作练习在这部分内容中,老师可以让学生组成若干个小组,并自由发挥创造力,以花为主题,进行交流、描述和观察。

1小学语文教材同步统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4花之歌

1小学语文教材同步统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4花之歌

《花之歌》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理解《花之歌》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

2.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能够正确读写。

3. 学习诗歌中的特殊句式和修辞手法。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2.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诗歌的结构和语言,提升理解和鉴赏诗歌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以及对和谐共生的追求。

2. 激发学生对光明和希望的向往,鼓励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 课文《花之歌》的主旨理解。

2. 诗歌中的象征意义和哲理思考。

(二)教学难点1. 诗歌中的多义词和生僻字词的理解。

2. 诗歌中特殊句式的分析和运用。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激发兴趣(1)展示花朵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花朵的形状、颜色,激发学生对花朵的兴趣和好奇心。

(2)通过提问的方式,如“你们知道这些美丽的花朵在诗人眼里是什么吗?”引入课文主题。

2. 介绍作者和背景(1)简要介绍纪伯伦的生平和文学成就,让学生对作者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讲述《花之歌》的创作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诗歌背后的文化和情感。

3. 课文朗读(1)教师示范朗读,注意语音、语调和停顿,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学生跟读,注意模仿教师的朗读技巧,提高朗读能力。

4. 初步感知(1)让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初步理解诗歌的大意。

(2)小组讨论,每组分享对诗歌的初步感受和理解,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和点拨。

(二)新课呈现1. 课文导入与朗读(1)展示花朵图片,激发学生兴趣。

(2)简单介绍纪伯伦及其创作背景。

(3)教师示范朗读,注意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2. 生字新词学习(1)列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如“旖旎”、“琼浆”等。

(2)逐字讲解,强调正确读音和书写。

(3)学生跟读,教师纠正发音。

3. 课文内容解析(1)逐句分析课文,解释“我是大自然的话语”等关键句的含义。

(2)讨论花在四季中的状态,理解其象征意义。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花之歌》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花之歌》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花之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六年级语文上册《花之歌》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花的形象及课文的思想内涵。

2.整体把握这首散文诗独特精巧的构思。

3.体会诗人运用以物喻人来寄托内心美好情感的写法,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

教学重难点重点:在朗读中品味优美的语言,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难点:朗读课文,体会其中蕴含的哲理。

教学设想1.字词教学字音方面,强调“硕、啭”是翘舌音;“娑”是平舌音。

词语解释方面,让学生借助工具书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苍穹、冠冕、旖旎、馥郁、心驰神往、顾影自怜、孤芳自赏”等词语的意思。

2.阅读理解这是一篇自读课文,主要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为重点,让学生多读几遍,体会作者的情感,以此不断摸索朗读的语调、语速、语气。

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出指导,让学生在大声朗读和实践中,把文本读通,读熟,感受散文诗独特的音韵美。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结合生活和阅读经验,边读边想象画面,说说作者笔下的花是什么,从哪里可以看出作者写的是花,从而理解课文内容。

最后引导学生联系背景知识,交流“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这句话的含义,领悟作者是在以花自喻,借花来表达他坚持追求光明和理想,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3.表达运用在学完这篇课文后,让学生以“一一之歌”为题(如“小草之歌”“白云之歌”“春风之歌”等),仿写一首散文诗。

学生习其言,悟其法,仿写他物,可谓是读写联动,相得益彰。

学前准备1.预习提纲(1)课前搜集纪伯伦的相关资料。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3)再读课文,思考: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是花?2.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欣赏一段散文诗,引出课题。

(出示课件)我是大自然的话语,大自然说出来,又收回去,把它藏在心间,然后又说一遍……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

花之歌-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小学)教案

花之歌-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小学)教案

花之歌-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小学)教案一、教材背景《花之歌》是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中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作者观察花的特点和对花的喜爱之情。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然界的美丽和细微之处,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了解花的形态、颜色、芬芳和生长环境等知识点。

(2)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并能正确运用。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和感知的能力,通过观察和体验,感悟自然之美,从而增强对自然界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的能力,通过课文的解读和复述,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表达方式。

3.情感目标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对自然、生命和美好的事物产生浓厚的情感,进一步塑造学生乐观、向上、积极的人生态度三、教学重点1.掌握课文内容,了解花的特点和作者的情感。

2.掌握重点词汇和表达方式。

四、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花的美丽,提高观察和感知能力。

2.引导学生正确运用语言表达花的美丽。

五、教学过程1. 预习让学生预习课文《花之歌》,了解文章大致内容,掌握生字词汇和重点表达方式。

2. 导入通过观察图片或教师现场携带花卉,让学生体验花的美丽并回忆一节课文的中的内容。

3. 学习(1)师生共同朗读课文。

(2)边读边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话解释下面的句子,搭建知识框架。

(3)辅导学生分析课文的重点表达方式、重点语言点和重点词汇,采用课内或课后渐进训练的方法加深学生的印象。

4. 讲解详细讲解每个语言点和生字词汇的意思和正确的解释方式,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表达方法,并为学生展示表达方式的多样性,引导学生多方面思考和分析。

5. 实践(1)听录音朗读并跟读课文,强化语感,提高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2)组织学生对比不同花卉的异同,了解花的形态、芳香、颜色等方面的不同,并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出来。

(3)通过学习和讲解,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形容词和形容状语的表达方式,能够描述不同种类的花卉。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花之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朗读中品味优美的语言,把握作品的主要内容。

2.整体把握这首散文诗独特精巧的构思。

3.体会以物喻人,寄托诗人心中美好情感的写法,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朗读中品味优美的语言,把握作品的主要内容。

难点:整体把握这首散文诗独特精巧的构思。

【教学过程】
一、体验隐趣,导入新课
1.读诗谜,猜猜我是谁。

我是大自然的话语,大自然说出来,又收回去,藏在心间,然后又说一遍……
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

我是诸元素之女: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

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

2.作者简介:
有一位诗人,美国前总统罗斯福曾称他“是东方刮起的第一次风
暴,席卷了西方,给我们西海岸带来了鲜花”。

而他带有强烈东方意识的作品被称为“东方赠给西方的最好礼物”。

这位诗人是谁?
纪伯伦,是美籍黎巴嫩阿拉伯诗人、画家、作家。

被称为“艺术天才”“黎巴嫩文坛骄子”,是阿拉伯文学的主要奠基人,20世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

其主要作品有《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蕴含了丰富的社会性和东方精神,不以情节为重,旨在抒发丰富的情感。

与印度诗人泰戈尔齐名,被并称为“站在东西方文化桥梁上的两位巨人”。

纪伯伦、鲁迅和泰戈尔一样是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者。

二、新课学习
(一)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重点生词注音与释义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先带领学生过一遍本课重点字词。

(1)读写下列字词
苍穹坠落绿茵祭献旖旎馥郁琼浆领悟
硕大无朋心驰神往顾影自怜孤芳自赏
(2)字词释义
苍穹:天空。

孕育:怀胎生育,比喻已经存在的事物中酝酿着新事物。

冠冕:古代帝王、官员戴的帽子。

这里指婚礼的礼帽。

摇曳:摇荡。

旖旎:柔和美好。

馥郁:形容香气浓厚。

硕大无朋:形容无比巨大。

琼浆:指美酒。

啭:鸟婉转地叫。

婆娑:盘旋舞动的样子。

2.朗读诗歌,理清文章思路。

课文共7段,从内容及语言表达上来看,可分为两部分。

第1至4段为第一部分。

这部分以“我是……”的句式对花的形象展开描画。

第1段写“我是大自然的话语”,第2段写“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以星喻花,突出花的高洁夺目。

第3段写“我是诸元素之女”,诸元素指春夏秋冬,写出了花孕育、生长的过程。

第4段写“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写出了花对人类无私的奉献。

第5至7段为第二部分。

这部分主要围绕“我在做什么”,继续描写花的形象。

分别写了“我”的一天如何度过,我怎样和周遭世界和谐相处,以及我在享受世界无私给予是同时,坚持追求光明的决心与行动。

(二)读想结合,发现隐喻。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是花?
这是一篇借物抒怀之作,全诗都是“花”的隐喻,前四段尤其可以看出花的特征。

“我是大自然的话语,大自然说出来,又收回去,藏在心间,然
后又说一遍……”是说在自然界中循环往复的花开花落。

“大自然说出来”喻指花开,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又收回去”喻指花落,“然后又说一遍”喻指这个过程的循环往复。

“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这是交代花的整体形貌和生长环境,远观犹如草坪中亮丽的星星点点。

“我是诸元素之女: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

”是说花的四季变化。

“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

”是说花的功用,可以作为表达情意的礼物,可以作为婚礼的装饰,可以作为葬礼的祭献。

三、拓展延伸
联系背景,读懂诗情。

阅读最后三段,边读边想象作者描写花的形象,说说哪一个形象最能打动你,为什么?
【作业布置】
拓展阅读《浪之歌》《雨之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