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欧阳文忠公文》阅读附答案
颍州祭欧阳文忠公文
颍州祭欧阳文忠公文
篇一:
祭文曰:
颍州之地,山川秀美,人文荟萃。
今日之祭,乃为纪念我朝一代文宗欧阳文忠公。
公之为人,才华横溢,品德高尚。
其为政之道,以民为本,以德为先。
公之文章,高妙绝伦,流传百世。
公生于颍州,长于颍州,曾掌此地,深知民情。
公之治颍,政简刑清,民安国泰。
公之教化,以礼为先,以教为本。
公之德政,深得民心,至今仍为百姓称颂。
今日之祭,非仅为纪念公之功德,更为弘扬公之精神。
愿我辈能继承公之遗志,以公为榜样,为建设美好颍州而努力奋斗。
祭毕,伏惟尚飨!
篇二:
祭文
维年月日,颍州府谨以清酌嘉果之仪,致祭于欧阳文忠公曰:
颍州之地,人杰地灵,文人墨客,荟萃于斯。
公乃一代文豪,名扬天下,崇文尚德,垂范千秋。
昔日欧阳文忠公,莅颍州而施教化,振兴文化,泽被后世。
今逢公之忌辰,特此敬献牲醴,以表达颍州府对公之敬仰与缅怀。
公之德业,永垂不朽。
公之文章,光耀千古。
公之教化,恩泽颍州。
念公之伟业,世人皆敬仰;思公之教诲,后人皆受益。
颍州人民因公之教化而崇尚礼仪,因公之治理而安居乐业。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回首往事,公之遗风依然可见。
颍州人民秉承公之遗志,崇文尚德,砥砺前行。
愿公之英名永传于世,愿公之恩德长留人心。
敬献牲醴,以慰公灵。
尚飨!。
苏轼祭欧阳文忠公文
苏轼祭欧阳文忠公文
欧阳公文忠,文教元老,站立山岗,植栋川阜,四十年出功,一
时失宠,离心离德,先帝以公为忧,后主以公为恩,家国亦因公而得
复兴,公之功德,忠孝两全,不能彰显,则有过人之憾。
茫茫大海,
何处寻公之等身?
公之文、公之字、公之心,都是士林式样,我辈千秋,固得拜访
忠碑。
今公之道,存乎文而不死,流乎笔而不灭。
文君之言:一人之
力虽微,九州之圣依旧。
诚哉斯言。
夫易经之大,亦在一变;书之奥,亦因一字而启。
昔人有言:用心之微,道理之深,当代难知,后人易明。
公之所以为忠公者,莫过于爱国、爱民,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祸
患而动摇。
以笔为剑,以文为兵,唤醒死气沉沉的文化事业,发扬士
林风气。
百年来士林之表,谁与欧阳君之传?
公以字载文,不拘章法,因循自然。
问天地、问神人、问人心、
问方圆,无不入笔端而为之成书。
生逢今日,公之著作,言所、集、传、编,亦成为中学之扞格,成为读书人必读的经典。
人生百岁,匹
夫无一言,不道欧阳君之含章天寿,久远不灭,何以寄情而不尽?
此次虽没幸得一觞一语,可怀念公先师之佳节,见公子之奇恩,
感所受之教诲,门人之崇敬,私感手书之惠,今兹在此,肃然起敬,
呼君之灵,欲奏三感之音。
公之忧国忠魂,常偲常新;公之著作经书,常寂常新;我辈之崇敬,亦常新常偲。
欲写敬状,先作敬文,愿闻龙颜之所谓荣枯得失!。
祭欧阳文忠公文原文及翻译
祭欧阳文忠公文原文及翻译
原文:夫事有不可不忘者,亦有不可不忘之者。
余贫时,有一将校,人皆敬之。
余亦敬之。
然请谒不至,实有敬不尽之。
何也?以其请益无益于我,而求损益于我,此其心非复常人。
又余昔年,有一亲信之仆,所受赏赐,或以受于人者半。
果不免。
以半赐人之言,此仆亦皆能预知,其取益偿者非一,疑有异耳。
文忠公之在蔡也,天方讨元而夺其柄,虽形移势易,而有不可动者。
此则事之不可不忘者也。
公去人日浅,而世谓公已矣,此则事之不可不忘之者也。
余是以有请益不敢不尽之诚,与人亦不敢不为久要不忘之契。
翻译:有事情有不能不记住的,也有不能不忘记的。
我也尊敬他。
为什么呢?因为他请求我对他没有益处,而请求我对他损减益增,他的心不是平常人的心。
又我过去有一个亲信的仆人,他所受的赏赐,有时是我从别人那里接受过来转给他一半。
有人告诉我说:“这个仆人必定出卖身体给别的人。
”我本来就担心他难免要这样。
果然难免。
以给一半赏赐别人的话来看,这个仆人也能预先知道,他获取益处抵偿不了几次,怀疑他有什么不同寻常的。
文忠公在蔡的时候,朝廷正在讨伐元朝而剥夺他的兵权,虽然形式改变而实质已非,仍然有不能动摇的人。
这就是事情不能不记住的方面。
文忠公离开人们的时间很短,而社会上认为文忠公已经完了,这就是事情不能不忘记的方面。
我因此有请求加倍努力不敢不尽的诚心,对待别人也不敢不守久要不忘的盟约。
唐宋8大家散文选读教 精品学案:专题10 第30课 祭欧阳文忠公文(自读课) Word版含答案
第2课桐叶封弟辩(自读课)(对应学生用书P4)走近作者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唐德宗贞元九年(793)进士,官至监察御史。
顺宗时王叔文执政,他任礼部员外郎,锐意政治改革。
不久,王叔文失败,他亦被贬为永州司马,迁柳州刺史。
卒于柳州。
他与韩愈皆倡导古文运动,同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并称“韩柳”。
其文章风格清峭,内容有反映人民生活疾苦的,有表现西南少数民族风情的,较多的是抒发内心的牢骚抑郁和去国离乡的悲哀。
现存有《柳河东集》。
相关背景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花费大量精力阅读古今史书,对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辨其误,指其失,其中充满着对现实政治的关怀。
这篇史评,就是这样一篇短小精当而见解甚深的力作。
据《吕氏春秋·重言篇》和《说苑·君道篇》记载,周成王在一次与幼弟叔虞的嬉戏中,指着一片桐叶说要封他为诸侯。
后来成王的叔父周公便以此为据,说“天子无戏言”,要求成王兑现诺言,结果叔虞被封于唐。
对这样一件史事,前人不过读读而已,从未提出疑问,但柳宗元却从中发现一个事关重大的“王者之德”的问题。
古之传者有言, 成王以 桐 叶 与小弱 弟,古书上记载说,周成王拿着一片桐树叶子给年幼的弟弟,戏 曰:“以 封 汝。
”开玩笑说:“把这个作为封地给你。
”⎣⎡传(zhuàn )者:编写史书的人,或指吕不韦和刘向等,因为 ⎦⎤《吕氏春秋》和《说苑》都载有此故事。
小弱弟:幼弟,指武王幼子叔虞。
戏:开玩笑。
封:分封,古代帝王赐爵位和土地给臣子。
周公入 贺。
王 曰:“ 戏也。
”周公曰:“天子不可周公入宫庆贺。
成王解释说:“我是开玩笑呀。
”周公说:“天子不可戏。
”乃 封 小弱弟于唐。
以随便开玩笑。
”于是成王就把唐地封给了年幼的弟弟。
⎣⎡⎦⎤唐:西周国名,晋的前身,故地在今山西翼城县西。
吾意 不 然。
我认为这件事不可能是这样的。
⎣⎡⎦⎤意:认为。
王之 弟成王的弟弟如当封耶,周公宜 以时 言于王, 不 待其 戏果应当受封,周公就应及时地告诉成王,而不必等他开了玩笑而 贺以 成 之也; 不 当封耶,再去庆贺,趁机促成这件事;成王的弟弟如果不应当受封,周公 乃 成其不中之戏, 以周公这种做法就使一个不恰当的玩笑变成了事实,使成王把地以人 与小弱 者 为 之主, 其土地和百姓封给年幼的弟弟,让一个小孩成为一国之主,周公 得 为圣 乎?这样做能算是圣人吗?⎣⎡⎦⎤宜:应当。
王安石《祭欧阳文忠公文》原文和译文
xx《祭xx公文》原文和译文原文:夫事有人力之可致,犹不可期,况乎天理之溟漠,又安可得而推!惟公生有闻于当时,死有传于后世,苟能如此足矣,而亦又何悲!如公器质之深厚,知识之高远,而辅学术之精微,故充于文章,见于议论,豪健俊伟,怪巧瑰琦。
其积于中者,浩如江河之停蓄;其发于外者,烂如日月之光辉。
其清音幽韵,凄如飘风急雨之骤至;其雄辞闳辩,快如轻车骏马之奔驰。
世之学者,无问识与不识,而读其文,则其人可知。
呜呼!自公仕宦四十年,上下往复,感世路之崎岖;虽屯?困踬,窜斥流离,而终不可掩者,以其公议之是非。
既压复起,遂显于世;果敢之气,刚正之节,至晚而不衰。
方仁宗皇帝临朝之末年,顾念后事,谓如公者,可寄以社稷之安危;及夫发谋决策,从容指顾,立定大计,谓千载而一时。
功名成就,不居而去,其出处进退,又庶乎英魄灵气,不随异物腐散,而长在乎箕山之侧与颖水之湄。
然天下之无贤不肖,且犹为涕泣而?[欷。
而况朝士大夫,平昔游从,又予心之所向慕而瞻依!呜呼!盛衰兴废之理,自古如此,而临风想望,不能忘情者,念公之不可复见而其谁与归!译文:人的力量能够做到的事情,还不一定成功,何况天理渺茫不可捉摸,又怎么能把它推测知晓呢!先生生时,闻名于当代;先生死后,有著述流传后世。
有这样的成就已经可以了,我们还有什么可悲切的呢!先生具有那样深厚的气质,高远的见识,加以精微的学术功力,因此作为文章,发为议论,豪放、强劲,英俊、奇伟,神奇、巧妙、灿烂、美好。
在心胸中的才力,浩大有如江水的积储;发为文章,明亮有如日月的光辉。
清亮幽雅的韵调,凄凄切切如急雨飘风的突然来到;雄伟宏广的文辞,明快敏捷如轻车骏马的奔驰。
世上的学者,不问他是否熟识先生,只要读到他的著作,就能知道他的为人。
唉!先生做官四十年来,升升降降,调出调进,使人感到这世上道路的崎岖不平。
虽然处境艰难困苦,到边远州郡流放,但到底不会埋没无闻,因为是是非非,自有公论。
既经压抑,再又起用,就名闻全国。
苏东坡全集《祭欧阳文忠公文》原文及鉴赏
苏东坡全集《祭欧阳文忠公文》原文及鉴赏(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苏东坡全集《祭欧阳文忠公文》原文及鉴赏【导语】:呜呼哀哉,公之生于世,六十有六年。
祭欧阳文忠公文 北宋苏轼
祭欧阳文忠公文北宋•苏轼呜呼哀哉!公之生于世,六十有六年。
民有父母,国有蓍龟;斯文有传,学者有师;君子有所恃而不恐,小人有所畏而不为。
譬如大川乔岳,不见其运动,而功利之及于物者,盖不可以数计而周知。
今公之没也,赤子无所仰芘;朝廷无所稽疑;斯文化为异端,而学者至于用夷;君子以为无为为善,而小人沛然自以为得时——譬如深渊大泽,龙亡而虎逝,则变怪杂出,舞 鱓而号狐狸。
至其请老而归也,莫不惆怅失望,而犹庶几于万一者,幸公之未衰。
孰谓公无复有意于斯世也,奄一去而莫予追!岂厌世混浊,洁身而逝乎?将民之无禄,而天莫之遗?昔我先君怀宝遁世,非公则莫能致;而不肖无状,因缘出入,受教于门下者,十有六年于兹。
闻公之丧,义当匍匐往吊,而怀录不去,愧古人以忸怩。
缄词千里,以寓一哀而已矣!盖上以为天下恸,而下以哭其私。
呜呼哀哉!尚享!悲痛啊!(文言叹词),先生到这世上来,已经有66年了。
因为有了先生,百姓有了父母官,国家有了可以象蓍草和龟甲一样解决疑问的人;文化因而得到传授,求学的人有了老师;有德行的人有所依仗因此不会害怕,小人因为害怕先生所以还有不敢做的事情。
先生就象高山大川,看不到他运动,但受他恩惠的事物,不能够用数字来衡量、不能全部的知晓。
现在先生逝世了,有报复的人没有了仰仗庇护的人,朝廷没有了查找疑问的人。
文人被说成了异端,学者被用到了边远的地方;君子只能以不作为来为朝廷做贡献(保存实力),小人高兴的认为时机来了——就象深渊沼泽,神龙没有了老虎也离开了,变端和怪异就层出不穷,象 鱓飞舞又象狐狸号叫。
又认为先生跟不上形势;到了先生放弃官职的时候,没有不希望他再次得到起用的;到了先生告老还乡,没有不惆怅失望的,又还抱着期望的心情,是因为先生还没有老去衰弱。
谁知道先生不再留恋这世间,就这样不给我们追赶机会的走了。
难道是厌倦了世间的混浊,洁身自好的走了吗?又难道是百姓没有这样的福分,上天不肯留下先生来?以前我的父辈胸怀大略隐居于世,不是先生就不能够招致到他;而那时没有才能的我,因为这样才得以跟随先生,在先生的门下受到教育,到现在都16年了。
王安石祭欧阳文忠公文
王安石祭欧阳文忠公文夫事有人力之可致,犹不可期,况乎天理之溟漠,又安可得而推? 惟公生有闻于当时,死有传于后世,苟能如此足矣,而亦又何悲?如公器质之深厚,智识之高远,而辅学术之精微,故充于文章,见于议论,豪健俊伟,怪巧瑰琦。
其积于中者,浩如江河之停蓄;其发于外者,烂如日星之光辉。
其清音幽韵,凄如飘风急雨之骤至;其雄辞闳辩,快如轻车骏马之奔驰。
世之学者,无问乎识与不识,而读其文则其人可知。
呜呼! 自公仕宦四十年,上下往复,感世路之崎岖,虽屯邅困踬,窜斥流离,而终不可掩者,以其公议之是非。
既压复起,遂显于世,果敢之气,刚正之节,至晚而不衰。
方仁宗皇帝临朝之末年,顾念后事,谓如公者可寄以社稷之安危;及夫发谋决策,从容指顾,立定大计,谓千载而一时。
功名成就,不居而去,其出处进退,又庶乎英魄灵气,不随异物腐散,而长在箕山之侧与颍水之湄。
然天下之无贤不肖,且犹为涕泣而歔欷,而况朝士大夫,平昔游从,又予心之所向慕而瞻依?呜呼!盛衰兴废之理自古如此,而临风想望不能忘情者,念公之不可复见而其谁与归!鉴赏:熙宁五年(1072)八月,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卒于颍州。
其讯犹如一颗巨星陨落天穹,致使朝野无不震惊。
虽然谥号为“文忠”,文坛终已痛失一代大师。
后人每叹其“以文章风节负天下重望”(蔡上翔《王荆公年谱考略》),皆多志哀崇敬,而学林士子则更以文无宗法愈加慨叹不已。
一时间祭哀、凭吊的文章蜂起,其文或吐倾慕,或寄悼念,或颂品格,或抒伤怀,文学篇章往往直泄胸臆。
其中唯有王安石此篇《祭欧阳文忠公文》,前人评价最高。
作者以其语出肺腑,情文相生的艺术魅力,给人以强烈的感染。
直如古人所赞:“欧公薨,而安石为文祭之,于是欧公之其人其文,其立朝大节,其坎坷困顿,与夫平生知己之感,死后临风想望之情,无不具见于其中。
”(同上) 王安石此文与诸家的祭奠文章不同,作者以议论张本,在对死者的吊慰志哀中赞扬欧阳修的文章、学识与道德,借以寄托自己的仰慕和悼念之情。
祭欧阳文忠公文的原文阅读及翻译
祭欧阳文忠公文的原文阅读及翻译《祭欧阳文忠公文》是明朝时期欧阳修所作的一篇祭文,用来悼念欧阳文忠公。
欧阳文忠公是明朝初期一位大文豪,以他的诗文成就而闻名于世。
他的逝世对于当时的文坛而言,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损失。
在他去世之后,欧阳修写了这篇祭文,以表达对于文忠公的追思与缅怀。
本文旨在通过解读《祭欧阳文忠公文》的原文,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这篇经典文章,同时也能对其翻译过程有一定的认识。
欧阳修的祭文以哀悼之情为主要表达方式。
文中不仅表达了对欧阳文忠公过去所创作的文学作品的赞美,也表达了对他逝世的伤感和思念。
以下是《祭欧阳文忠公文》的原文:文忠公埋凤阁,东山春又绿。
愁容似有言,悠悠动离曲。
佳作寄谁托,幽怀今向谁。
千年等闲百度,一旦付与东流去。
这首诗的开头,可以看出欧阳修十分惋惜文忠公的去世,认为他的才华和文学作品值得后人继承,因此他说“佳作寄谁托”,表达了他希望有人可以把文忠公的文学遗产传承下去。
接着,他说“千年等闲百度,一旦付与东流去”,表示文忠公走了之后,他留下的遗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逝,这是件让人感到十分伤心的事情。
继续往下看,欧阳修接下来提到了文忠公的离别之情,写到“愁容似有言,悠悠动离曲”,表达了他对于文忠公的缅怀之情。
再看最后两句,他说“文忠公埋凤阁,东山春又绿”,这里的东山是指文忠公的墓地,而“凤阁”则是文忠公为自己建造的一座殿堂。
最后一行为“一旦付与东流去”,说明文忠公已经离开人世,留下的东西也只能和时间一起逝去了。
对于这篇祭文的翻译,为了更好地传达出作者的思感,译者应该注重字眼的选择和语言的表达。
例如,第一行“文忠公埋凤阁,东山春又绿”,应该把“凤阁”和“东山”翻译成中文;第二行“愁容似有言,悠悠动离曲”,应该通过适当的词汇和语法表述,让读者更好地体会到作者悲痛的心情;最后一行“千年等闲百度,一旦付与东流去”,要注重表达其中的思想内涵和情感色彩。
总的来说,《祭欧阳文忠公文》是一篇充满哀思和思念的文章,通过对逝者的缅怀,向读者表达了对文忠公生前所做的贡献和创作的赞美。
《欧阳文忠公文集》阅读理解附答案
《欧阳文忠公文集》阅读理解附答案《欧阳文忠公文集》阅读理解附答案欧阳修公讳育,字春卿。
公为政简严。
初,秦悼王葬汝州界中,其后子孙当从葬者与其岁时上冢者不绝,故宗室、宦官常往来为州县患。
公在襄城,每裁折之。
由是宗室、宦官凡过其县者,不敢以鹰犬犯民田。
其治开封,尤先豪猾,曰:“吾何有以及斯人?去其为害者而已。
”居数日,发大奸吏一人,流于岭外,一府股栗。
由是京师肃清。
方元昊叛河西,契丹亦乘间隳盟,朝廷多故。
公数言事,献计画。
自元昊初遣使上书,有不顺语,朝廷亟命将出师,而群臣争言竖子即可诛灭。
独公以谓元昊虽名藩臣,而实夷狄,其服叛荒忽不常,宜示以不足责,外置之。
且其已僭名号,夸其人,势必不能自削,以取羞种落,第可因之赐号若国主者。
且故事也,彼得其欲,宜不肯妄动。
然时方锐意于必讨,故皆以公言为不然。
其后师久无功,而元昊亦归过自新,天子为除其罪,卒以为夏国主。
由是议者始悔不用公言,而虚弊中国。
庆历五年三月,拜参知政事。
与贾丞相争事上前,上之左右与殿中人皆恐色变,公论辩不已,既而曰:“臣所争者,职也;顾力不能胜矣,愿罢臣职,不敢争。
”上顾公直,乃复以为枢密副使。
居岁余,大旱,贾丞相罢去。
御史中丞用《洪范》言大臣廷争为不肃,故雨不时若。
因并罢公,以给事中知许州,又知蔡州。
州故多盗,公按令,为民立伍保而简其法,民便安之,盗贼为息。
自公罢去,上数为大臣言吴某刚正可用,每召之,辄以疾不至,于是召还,始侍讲禁中。
庞丞相经略河东,与夏人争麟州界,亟筑栅于白草。
公以谓约不先定而亟城,必生事。
遽以利害牒河东移书庞公且奏疏论之,皆不报。
已而夏人果犯边,杀骁将郭恩,而庞丞相与其将校十数人皆以此得罪,麟、府遂警。
公前在河南,逾月而去,河南人思之,闻其复来,皆欢呼逆于路,惟恐后。
其卒也,皆聚哭。
公享年五十有五,以嘉祐三年四月十五日卒于位,诏辍朝一日。
(节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5.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4分)(1)去其为害者而已(2)上顾公直(3)皆不报(4)皆欢呼逆于路6.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祭欧阳文忠公文》原文和翻译
《祭欧阳文忠公文》原文和翻译原文:标题:祭欧阳文忠公文作者或出处:王安石夫事有人力之可致,犹不可期,况乎天理之溟漠,又安可得而推!惟公生有闻于当时,死有传于后世,苟能如此足矣,而亦又何悲!如公器质之深厚,知识之高远,而辅学术之精微,故充于文章,见于议论,豪健俊伟,怪巧瑰琦。
其积于中者,浩如江河之停蓄;其发于外者,烂如日月之光辉。
其清音幽韵,凄如飘风急雨之骤至;其雄辞闳辩,快如轻车骏马之奔驰。
世之学者,无问识与不识,而读其文,则其人可知。
呜呼!自公仕宦四十年,上下往复,感世路之崎岖;虽屯邅困踬,窜斥流离,而终不可掩者,以其公议之是非。
既压复起,遂显于世;果敢之气,刚正之节,至晚而不衰。
方仁宗皇帝临朝之末年,顾念后事,谓如公者,可寄以社稷之安危;及夫发谋决策,从容指顾,立定大计,谓千载而一时。
功名成就,不居而去,其出处进退,又庶乎英魄灵气,不随异物腐散,而长在乎箕山之侧与颖水之湄。
然天下之无贤不肖,且犹为涕泣而歔欷。
而况朝士大夫,平昔游从,又予心之所向慕而瞻依!呜呼!盛衰兴废之理,自古如此,而临风想望,不能忘情者,念公之不可复见而其谁与归!译文或注释:人的力量能够做到的事情,还不一定成功,何况天理渺茫不可捉摸,又怎么能把它推测知晓呢!先生生时,闻名于当代;先生死后,有著述流传后世。
有这样的成就已经可以了,我们还有什么可悲切的呢!先生具有那样深厚的气质,高远的见识,加以精微的学术功力,因此作为文章,发为议论,豪放、强劲,英俊、奇伟,神奇、巧妙、灿烂、美好。
在心胸中的才力,浩大有如江水的积储;发为文章,明亮有如日月的光辉。
清亮幽雅的韵调,凄凄切切如急雨飘风的突然来到;雄伟宏广的文辞,明快敏捷如轻车骏马的奔驰。
世上的学者,不问他是否熟识先生,只要读到他的著作,就能知道他的为人。
唉!先生做官四十年来,升升降降,调出调进,使人感到这世上道路的崎岖不平。
虽然处境艰难困苦,到边远州郡流放,但到底不会埋没无闻,因为是是非非,自有公论。
《祭十二郎文》阅读练习2
《祭十二郎文》阅读练习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亡儿曾羽孙圹志①(明)归有光呜呼!余生七年,先妣为聘定先妻。
一年,而先妣弃余。
余晚婚,初举吾女,每谈先妣时事,辄夫妇相对泣。
又三年,生吾儿。
先妻时已病,然甚喜。
临死之夕,数言二儿,时时戟二指②以示余,可痛也。
时吾儿生甫三月,日夜望其长成。
至于今十有六年,见吾儿丰神秀异,已能读父作书,常自喜先妻为不死矣。
而先妣晚年之志,先妻垂绝之言,可以少慰也。
不意余之不慈不孝,延祸于吾儿,使吾祖、吾父,垂白哭吾儿也。
吾儿之亡,家人无大小,哭尽哀。
今母之党③,皆哭之愈于亲甥。
其与之游者,相聚而哭。
其性仁孝,见父母若诸母④,尚有乳哺之色。
慈爱于人,多大人长者之言。
故其死莫不哀。
一日,余与学者说书⑤退食,方念诸子天寒日已西,尚未午飱,使人视之,则儿已白母为具食矣。
洞庭有来学者,贫甚,余馆之。
儿时造其室视食饮,殷勤慰藉,其人为之感泣。
余与妻兄市宅,直已雠而求不已,儿每从容言:“舅舍大宅而居小宅,可念,吾父终当恤之,他勿论也。
”余误笞一人,儿前力争之。
余初不省,而后悔。
笞者闻儿死,为之大哭。
余穷于世久矣,方图闭门教儿子,儿能解吾意,对之口不言而心自喜,独以此自娱;而天又夺之如此,余亦何辜于天耶?岁之十二月,余病畏寒,不能蚤起,日令儿在卧榻前诵《离骚》,音声琅然,犹在吾耳也。
会外氏之丧⑥,儿有目疾,不欲行,强之而后行。
盖以己酉往,甲子死也。
前死二日,余往视之。
儿见余夜坐,犹曰:“大人不任劳,勿以吾故不睡也。
”曰:“吾母勿哭我,吾母羸弱,今三哭我矣。
”又数言:“亟携我还家。
”余谓:“汝病不可动。
”即颦蹙甚苦。
盖不听儿言,欲以望儿之生也。
死于外氏,非其志也。
呜呼!孰无父母妻子,余方孺慕,天夺吾母。
知有室家,而吾妻死。
吾儿几成矣,而又亡。
天之毒子,余何其痛耶!吾儿之孝友聪明,与其命相,皆不当死。
三月而丧母,十六而弃余,天之于吾儿,何其酷耶!(《选自《中国古代十大散文家精品全集》,有删改》【注释】①圹(kuàng)志:墓志。
【素材】祭欧阳文忠公文
自主导学欧阳修与王安石在唐宋八大家中,欧阳修和王安石之间的关系是非常特殊的。
欧阳修对王安石曾有知遇提携之恩,王安石曾经对友人曾巩说:“非欧公无足以知我。
”曾巩在1044年开始向欧阳修推荐这位叫王安石的才子,而他们第一次见面却是在十几年后的1055年。
1069年,王安石被特拔为参知政事,1070年升为宰相,积极推行新法。
欧阳修于青州上疏反对王安石推行青苗法,并指出青苗法推行过程中出现的弊病。
在革新变法过程中,因政治见解不同,两人之间存在抵牾。
两年后,也就是1072年,欧阳修去世,时人韩琦、范镇、曾巩、苏轼、苏辙等都有祭文,而以王安石写的这篇为最:感情最真挚,评论最公允,概括最全面。
欧阳修是北宋文学革新运动的领袖人物,“自宋天圣、明道以来,欧阳公以风节负天下重望”。
早年王安石就对友人曾巩诉说过“非欧公无足以知我”的感慨。
“至和二年(1055),欧公始见安石,自是书牍往来与见之章奏者,爱叹称誉,无有伦比。
”自此,二人结下“知己之交”(上引均见《王荆公年谱考略》)。
后来,在革新变法中,因政治见解不同,两人之间又确有过抵牾。
鉴于这样的背景,王安石为欧公所写的这篇祭文,没有像苏轼的《颍州祭欧阳文忠公文》那样,更多着墨于自己与故者相遇相知的私人情意,而是正面赞颂欧公的文章、学问、道德、品行,直接表达自己对他的仰慕与缅怀。
全文以议论张本,辅以简洁的叙述,却能将“欧公之其人其文,其立朝大节、其坎坷困顿,与夫平生知己之感,死后临风想望之情,无不具见于其中”(同上引)。
读来仍是感人至深。
作为一位标领一世风骚的文豪,一位品行为人们仰慕的名臣,一位与自己有过“知己”之情的长者和挚交,欧阳修溘然长逝,王安石内心是十分悲痛的。
然而,祭文却偏偏迂回起笔,似有意慰藉故者的亡灵,似开导劝解众人的痛心,又似消释自己的哀情,凭空谈了一番“何须悲痛”的“道理”。
浩瀚的宇宙间,“天理”渺茫莫测;万般事物,尽人力以达到尚不可预想,何况还要顺应“天理”,又怎能推测揣度呢?在这样一种难以把握的人生过程中,只有欧公这样的杰出者,才能以一生的功绩,达到“生有闻于当时,死有传于后世”的人生的最高境界。
祭欧阳文忠公文苏轼注释
祭欧阳文忠公文苏轼注释1、祭欧阳文忠公文苏轼原文:夫事有人力之可致,犹不可期,况乎天理之溟漠,又安可得而推!惟公生有闻于当时,死有传于后世,苟能如此足矣,而亦又何悲!如公器质之深厚,知识之高远,而辅学术之精微,故充于文章,见于议论,豪健俊伟,怪巧瑰琦。
其积于中者,浩如江河之停蓄;其发于外者,烂如日月之光辉。
其清音幽韵,凄如飘风急雨之骤至;其雄辞闳辩,快如轻车骏马之奔驰。
世之学者,无问识与不识,而读其文,则其人可知。
呜呼!自公仕宦四十年,上下往复,感世路之崎岖;虽屯邅困踬,窜斥流离,而终不可掩者,以其公议之是非。
既压复起,遂显于世;果敢之气,刚正之节,至晚而不衰。
方仁宗皇帝临朝之末年,顾念后事,谓如公者,可寄以社稷之安危;及夫发谋决策,从容指顾,立定大计,谓千载而一时。
功名成就,不居而去,其出处进退,又庶乎英魄灵气,不随异物腐散,而长在乎箕山之侧与颖水之湄。
然天下之无贤不肖,且犹为涕泣而歔欷。
而况朝士大夫,平昔游从,又予心之所向慕而瞻依!呜呼!盛衰兴废之理,自古如此,而临风想望,不能忘情者,念公之不可复见而其谁与归!2、祭欧阳文忠公文苏轼注释:人的力量能够做到的事情,还不一定成功,何况天理渺茫不可捉摸,又怎么能把它推测知晓呢!先生生时,闻名于当代;先生死后,有著述流传后世。
有这样的成就已经可以了,我们还有什么可悲切的呢!先生具有那样深厚的气质,高远的见识,加以精微的学术功力,因此作为文章,发为议论,豪放、强劲,英俊、奇伟,神奇、巧妙、灿烂、美好。
在心胸中的才力,浩大有如江水的积储;发为文章,明亮有如日月的光辉。
清亮幽雅的韵调,凄凄切切如急雨飘风的突然来到;雄伟宏广的文辞,明快敏捷如轻车骏马的奔驰。
世上的学者,不问他是否熟识先生,只要读到他的著作,就能知道他的为人。
唉!先生做官四十年来,升升降降,调出调进,使人感到这世上道路的崎岖不平。
虽然处境艰难困苦,到边远州郡流放,但到底不会埋没无闻,因为是是非非,自有公论。
祭欧阳文忠公文的原文阅读及翻译
祭欧阳文忠公文的原文阅读及翻译祭欧阳文忠公文是一篇历史文献,被广泛认为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篇伟大的碑文。
这篇文献记录了明代文学家欧阳修逝世后,他的学生们为他举行的一次隆重的祭奠仪式。
这篇文献书法精美,文笔流畅,语言华丽,被誉为中华文化的极品之一。
原文阅读及翻译如下:祭欧阳文忠公文明神宗庆长四年庚午元月,太学生以欧阳文忠公之殇祠酹酒于文德门外之东阶下,颂词曰:东兴奇节,藎藎厥志,古之大臣,盖以此耀。
营营斗志,克勤克俭,谓其滞者,日夜之忧。
九层之上,霜雪横陈,六亿之民,争伏其辙。
书香门第,工品垂范,匡时兴化,未尝不勤。
而子孙嗣乎纷繁,终非闲坐,各有练达。
而四夷再服,七十有三,成熟之年,狃于昔年。
乘时敏智,以神方于宰相之台域。
充公任兹力,稽厥教典。
黜陟辅弼,有以区别,并下孔闵,择才授官。
诣阗寥无几,竭忠节之所在。
凡行非其事,优游不其业,弗解石灵,燕行即死。
奉祭惟馀孝,享之以清酌,虔乎瞻天,瞻诸神明,精思当轴,荷馨陈设,欣欣其声,惟响无乐,希哀戚之议。
文忠公出仕于庭,举官十有八年,生平做了很多有益于国家的事情,因此他的很多学生、朋友和支持者对于他的逝世感到非常遗憾。
为了表达他们的哀思,一些太学生在明神宗庆长四年元月,在文德门外的东阶下为他举行了一场盛大的祭奠仪式。
在这个仪式中,学生们读了一些诗歌来祭奠欧阳文忠公,并为他献上了清酒和其他的供品。
学生们非常虔诚地祈祷,祈求神明保佑欧阳文忠公的灵魂一路平安,并表示自己非常感恩欧阳文忠公的教诲和指导。
整个祭奠仪式庄重而悲缅,充满了哀思和感动。
总评:祭欧阳文忠公文是一篇非常珍贵的历史文献,记录了欧阳修逝世后他的学生们为他举行的一次庄重的祭奠仪式。
这个祭奠仪式表达了学生们对欧阳修先生的哀思和感激之情,同时也抒发了他们对于当时社会和政治状况的思考和关注。
整篇文献语言华丽,文笔流畅,极富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篇不朽之作。
祭欧阳文忠公文
呜呼自公仕宦四十年,上下往复,感世路 之崎岖。虽屯邅困踬,窜斥流离,而终不可掩者, 以其公议之是非。既压复起,遂显于世,果敢之 气,刚正之节,至晚而不衰。 上下往复:官职的升升降降,反反复复。 屯邅(zhūn zhān ):处境困难 困踬:遭受挫折。 掩:淹没,埋没 以其公议之是非:因为公众的议论是非自有分晓 压:压抑,贬谪 起:起用
翻译
先生具有那样深厚的才气,高远的见识,来辅 佐学问的精粹深邃,因此充实在文章里,表现于议 论中,就能豪迈雄伟,精巧奇特。蕴藏在心胸中的 伟力,浩大有如江水的积储;发为文章,明亮有如 日月的光辉。清亮幽雅的韵调,凄凄切切如急雨飘 风的突然来到;雄伟宏广的文辞,明快敏捷如轻车 骏马的奔驰。世上的学者,不问他是否熟识先生, 只要读到他的著作,就能知道他的为人。
翻译
现在全国上下无论是不是贤人,都在痛 哭流涕,更何况朝中的士大夫同僚,长期交 游往来的像我这样的人,失去又是我一向衷 心仰慕的师长呢! 啊!事物兴盛衰废的规律,从古以来就 是如此,而临风伥想,往事不能忘怀,就是 因为,从此再也见不到先生了,我将还能和 谁在一起呢?
写作特色
1、大处着眼,高瞻远瞩,全面揭 示欧阳修的成就贡献,选材构思富 有创意。
疏通字句
第一段:溟漠 苟 第二段:器质 精微 闳辩 第三段:屯邅 困踬 窜斥流离 第四段: 指顾 出处 庶乎 湄 瞻依 第五段: 念公之不可见,而其谁与归
段落大意
1、评价欧公人生境界 2、推崇欧公文学成就 3、赞颂欧公道德人格 4、肯定欧公政治作为 5、直抒敬仰之情
思考题
1.文中有四个比喻句概括了欧阳修的 文学成就,从课文中找出来,说明这四句 话分别表现了什么特点。 2.作为一篇祭文,为什么作者一开篇 就强调“亦又何悲”?
祭欧阳文忠公文
祭欧阳文忠公文欧阳文忠公,是一位忠肝义胆,筑鼓断金的英雄人物,功绩显赫,可堪称为中国历史上极具传奇色彩的“英雄楷模”。
欧阳文忠公有“俯首拥护宋元,抗击金兵西南如潮”的勇烈战斗精神,至死未死忠义的坚贞精神,他以智略、勇力和死士的精神,为宋朝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在史册上流芳百世。
在中国古代史上,欧阳文忠公的一生令人倍感敬佩,他是宋朝的一份子,一生抗击金兵,守卫国土,他的勤勉、忠义被历史铭记,为此,中山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学府,还曾专门设置“欧阳文忠公学术奖”,以彰显其忠义文武之精神,以赞颂其为宋朝抗击金兵而献身的忠贞行为,以及以不朽的精神世世流传,不朽的英雄楷模形象传承至今。
传奇欧阳文忠公,原名欧阳竹,字文忠,宋代军事家。
他出身书香门第,有志学习军事,见状有理,从政廉仁,益有英雄豪杰之名。
欧阳文忠公在宋初,朱温登基时,他力辅摆脱金兵威胁,利完成大明王朝的复辟。
他在宋徽宗政权的维持中,也为国家的统一做出了贡献,其守卫西南地区,威慑金兵,拯救宋朝,堪称一件大业,令英雄流芳千古,在史册上留下辉煌的英雄事迹!欧阳文忠公后来发现金人船只已到山上,为了把金兵拦下,他用绳子把船上的木板紧紧地拴住,使敌舰的攻击无法继续,随后,他还写下勉言,请求大家以死士的精神维护宋元的抗击金兵,他被封爵为“扬声侯”,把威信传承到后世。
功勋欧阳文忠公在宋朝期间,把金兵拦下,使其实现了收复西南地区的大胜利,他自称“为宋朝抗金英雄”,因此,他也被封为“扬声侯”,被尊为宋朝的英雄楷模。
另外,欧阳文忠公也用自己的行动,向全国英雄宣言,他说:“一个真正的英雄,不必看他的文凭,而要看他的一言一行,以及他的死忠,才能体会他的勇猛!”他的话,令众人深思,有人从此不再谈论文凭,而是要以灵魂决定一个人。
祭欧阳文忠公欧阳文忠公是中国历史上极具传奇色彩的一位“英雄楷模”,也是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他千疮百孔地告诉我们:忠贞、勤勉以及不懈的精神,才是一个人的真正精神,他的表现,让人们深受鼓舞,可以说,他至死未死忠义的坚贞精神,让我们懂得什么叫忠肝义胆,让我们以他为榜样,勇敢地把责任和苦难担负起来。
《祭欧阳文忠公文》阅读附答案
《祭欧阳文忠公文》阅读附答案夫事有人力之可致,犹不可期;况乎天理之溟漠,又安得而推?惟公生有闻于当时,死有传于后世,苟能如此足矣,而亦又何悲!如公器质之深厚,知识之高远,而辅学术之精微,故充于文章,见于议论,豪健俊伟,怪巧瑰琦。
其积于中者,浩如江河之停蓄;其发于外者,烂如日月之光辉。
其清音幽韵,凄如飘风急雨之骤至;其雄辞闳辩,快如轻车骏马之奔驰。
世之学者,无问乎识与不识,而读其文,则其人可知。
呜呼!自公仕宦四十年,上下往复,感世路之崎岖;虽屯邅困踬,窜斥流离,而终不可掩者,以其公议之是非。
既压复起,遂显于世;果敢之气,刚正之节,至晚而不衰。
方仁宗皇帝临朝之末年,顾念后事①,谓如公者,可寄以社稷之安危;及夫发谋决策,从容指顾②,立定大计③,谓千载而一时。
功名成就,不居而去。
其出处进退,又庶乎英魄灵气,不随异物腐散,而长在乎箕山之侧与颖水之湄。
然天下之无贤不肖,且犹为涕泣而歔欷。
而况朝士大夫,平昔游从,又予心之所向慕而瞻依!呜呼!盛衰兴废之理,自古如此,而临风想望,不能忘情者,念公之不可复见,而其谁与归!【注】①顾念后事:仁宗无子,欧阳文忠公议立仁宗侄子赵曙为皇子。
②指顾:手指眼看,形容动作极其迅速。
③大计:指立赵曙为帝一事。
22.王安石,字,号半山;文题中“文忠”是的谥号。
(2分)2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没有蕴含遭受贬谪之意的一项是(2分)()A.上下往复,感世路之崎岖B.窜斥流离,而终不可掩者C.既压复起,遂显于世D.功名成就,不居而去24.对文末“而其谁与归”一句的作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抒发自己内心的痛苦与迷茫。
B.赞颂逝者高远的追求与归宿。
C.寄托自己对逝者的哀思与缅怀。
D.感慨世事的无常与命运的多舛。
25.首段说“公生有闻于当时,死有传于后世”,从全文看,“公”的不朽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概括)。
(3分)26.本文第二段的语言很有特点,请简要评析。
高三语文祭欧阳文忠公文
王 安 石 书 法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表达的思念追慕之情。 2、品味课文善用修辞辞采纷呈气韵充沛的语言。 3、学习文章运用形象语言阐发抽象道理的写法。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作为祭文,作者淡化一个“悲”字的用意。
理解本文深刻的议论,体会作者丰富的感情。
前提测评
下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溟漠(mí n) 踯躅(zhí zhú) B.瑰(guī)琦 停蓄(xù) C.峥嵘(róng) 闳(hóng)辩 D.颍水之湄(méi) 社稷(jì )
思考问题
(指导学生在文中找出具体语句,即“其积于中者……骏 马之奔驰”。概括的特点分别是:积累丰厚;文彩华美; 语言优美飘逸;文词雄浑有力)
1.文中有四个比喻句概括了欧阳修的文学成就,从 课文中找出来,说明这四句话分别表现了什么特点。
2.作为祭文,文章开头却用议论的笔调 强调“亦又何悲”,原因何在?
清亮幽雅的韵调,凄凄切切如急雨飘风的突然来到
其雄辞闳辩,快如轻车骏马之奔驰 辞辩快捷
他雄伟的言辞闳大的辩论,明快敏捷如轻车骏 马的奔驰
欧阳子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 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 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 , 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 但闻人马之行声。
呜呼,自公仕宦四十年,上下往复,感世 路之崎岖。虽屯邅困踬,窜斥流离,而终不 可掩者,以其公议之是非。既压复起,遂显 于世,果敢之气,刚正之节,至晚而不衰。
上下往复:官职的升升降降,反反复复
屯邅:处境困难 困踬:遭受挫折
掩:淹没,埋没
以其公议之是非:因为公众的议论是非自有分晓。
压:压抑,贬谪。
起:起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祭欧阳文忠公文》阅读附答案
夫事有人力之可致,犹不可期;况乎天理之溟漠,又安得而推?惟公生有闻于当时,死有传于后世,苟能如此足矣,而亦又何悲!
如公器质之深厚,知识之高远,而辅学术之精微,故充于文章,见于议论,豪健俊伟,怪巧瑰琦。
其积于中者,浩如江河之停蓄;其发于外者,烂如日月之光辉。
其清音幽韵,凄如飘风急雨之骤至;其雄辞闳辩,快如轻车骏马之奔驰。
世之学者,无问乎识与不识,而读其文,则其人可知。
呜呼!自公仕宦四十年,上下往复,感世路之崎岖;虽屯邅困踬,窜斥流离,而终不可掩者,以其公议之是非。
既压复起,遂显于世;果敢之气,刚正之节,至晚而不衰。
方仁宗皇帝临朝之末年,顾念后事①,谓如公者,可寄以社稷之安危;及夫发谋决策,从容指顾②,立定大计③,谓千载而一时。
功名成就,不居而去。
其出处进退,又庶乎英魄灵气,不随异物腐散,而长在乎箕山之侧与颖水之湄。
然天下之无贤不肖,且犹为涕泣而歔欷。
而况朝士大夫,平昔游从,又予心之所向慕而瞻依!
呜呼!盛衰兴废之理,自古如此,而临风想望,不能忘情者,念公之不可复见,而其谁与归!
【注】①顾念后事:仁宗无子,欧阳文忠公议立仁宗侄子赵曙为皇子。
②指顾:手指眼看,形容动作极其迅速。
③大计:指立赵曙为帝一事。
22.王安石,字,号半山;文题中“文忠”是的谥号。
(2分)
2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没有蕴含遭受贬谪之意的一项是(2分)()
A.上下往复,感世路之崎岖B.窜斥流离,而终不可掩者
C.既压复起,遂显于世D.功名成就,不居而去
24.对文末“而其谁与归”一句的作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抒发自己内心的痛苦与迷茫。
B.赞颂逝者高远的追求与归宿。
C.寄托自己对逝者的哀思与缅怀。
D.感慨世事的无常与命运的多舛。
25.首段说“公生有闻于当时,死有传于后世”,从全文看,“公”的不朽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概括)。
(3分)
26.本文第二段的语言很有特点,请简要评析。
(3分)
参考答案:
22.(2分)介甫/欧阳修。
23.(2分)D.
24.(2分)C.
25.(3分)①学识精微、文章灿烂;②气节刚正、品德高尚;③有安邦定国之才略。
(答对1点得2分,答对2点得3分)
26.(3分)角度有:语言风格上雄浑豪放;句式上整散结合;修辞手法上有比喻、对偶、排比等。
(任选一个角度,特点1分,举例1分,作用1分)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