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性失业

合集下载

失业的基本概念与类型

失业的基本概念与类型

失业的基本概念与类型
失业基本概念:在一定年龄范围内一个人愿意并有能力为获取报酬而工作,但尚未找到工作的情况。

失业的类型按失业的原因可以划分为技术性失业、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季节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

(1)摩擦性失业是指劳动者在正常流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失业。

如:劳动力正常换工作期间的失业,这种失业是不可避免的。

(2)结构性失业是指在经济结构的变化过程中,由于劳动力的供给和对劳动力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的不一致所引起的失业。

如:国家今年培养了1000万的毕业生,但是毕业生的结构是技能型人才比例偏少。

而市场提供的是更多的技能型岗位,这导致了人才的供给结构比例和需求结构比例不匹配,导致失业出现。

这种失业是不可避免的。

(3)季节性失业是指由于季节变化而产生的失业。

这个比较理想化,如旅游业的旺季和淡季。

(4)周期性失业是指在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阶段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

(5)技术性失业是由于技术进步所引起的失业。

如:智能无人驾驶公交车广泛运用后,将会有更多的公交车司机失业。

这种失业是不可避免的。

失业的种类及概念

失业的种类及概念

失业的种类及概念失业是指劳动力供给超过劳动力需求的现象,即有劳动者愿意工作却找不到工作。

失业种类主要包括结构性失业、摩擦性失业、季节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

首先是结构性失业,也称为技术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指的是由于经济结构变化或技术进步导致的岗位需求改变,从而使部分劳动者的技能或职业不再符合市场需求,从而失去工作机会。

这种失业形式需要劳动者通过再培训或学习新技能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其次是摩擦性失业,也称为搜索失业。

摩擦性失业是指由于信息不对称、劳动力市场信息流动不畅导致的失业现象。

例如大学毕业生初次进入劳动力市场时,由于他们需要时间去了解职位信息,与雇主进行沟通,可能出现较长时间的失业。

摩擦性失业对于整个劳动力市场来说是正常的,通过提高信息透明度和加强职业咨询等手段可以减少摩擦性失业的程度。

第三是季节性失业,也称为临时性失业。

季节性失业是指由于天气、季节或节假日等因素导致某些行业在某个特定时间内暂时性减少劳动需求,从而造成劳动者的失业。

例如农业、旅游等行业常常会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

季节性失业是一种短期性失业,但也会给部分劳动者带来收入下降和生计困难的问题。

最后是周期性失业,也称为景气性失业。

周期性失业是指由于宏观经济波动导致的失业现象。

当经济陷入衰退或经济增速下降时,企业面临市场需求减少的压力,往往会减少用工,从而导致部分劳动者处于失业状态。

经济恢复时,失业问题往往能够得到缓解。

周期性失业是整个经济体系中较为普遍的一种失业形式。

失业对个体和社会都会带来负面的影响。

对个体而言,失业会给他们带来经济压力、心理压力和社会排斥感,并可能导致其长期失业,从而造成剥夺其获得稳定收入和满足物质需求的能力。

对于社会来说,失业会导致社会不稳定、社会福利支出增加、社会犯罪率上升等问题。

因此,政府和社会应加强对失业问题的关注和管理。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就业政策、促进经济发展、加强职业培训等手段来缓解失业问题。

同时,社会也可以积极发展创业文化、支持创业者,为失业人员提供再培训和转岗转业的机会,以帮助他们重新就业和实现自我价值。

创造性破坏――科技带来的失业

创造性破坏――科技带来的失业

创造性破坏――科技带来的失业一、创造性破坏的内涵创造性破坏( creative destruction )一词最早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 Joseph A.Sehumpeter )提出,他指出:创造性破坏导致的动态失衡是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原动力,而企业才是世界创新的绝对主体,社会经济正是通过企业一次次对市场均衡创造性的破坏,完成了一次次跃迁。

这种理论还指出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根本定义和使命就是不断地进行创新和创造,因此这种力量认为“企业”在市场经济中是一个瞬时概念,不具有延续性和持续性。

一个企业只有在“科技制度革新” 或“重新组合”的瞬间才能称之为“企业”,而这一过程一旦完成并且开始按部就班经营的,就不再是一个“企业”了。

因此企业是一个稍纵即逝的实物,而是否创造是判断企业定义的唯一标准。

创造性破坏理论颠覆了古典经济学的一般均衡理论( GeneralEquilibrium Theory )。

一般均衡理论认为市场经济可以处于一个稳定均衡状态,在这个稳定均衡状态,社会总生产与社会总供给相等,各种社会资源可以达到最优的配置,企业可以得到最大的利润,工人可以得到最高的薪酬。

通过无数次个体的交易和交换,所有市场经济的参与者可以找到自己的最优位置,从而以资本要素为核心的市场经济可以稳定的存在和发展下去。

而创造性破坏理论则认为,市场经济的动态失衡是一种常态,这种常态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

技术性失业是因为科学技术的进步所引起的一种失业。

在经济的增长过程中,技术的进步使得在生产中越来越多地采用了新型技术,越来越多地先进的设备替代了劳动者,对劳动的需求相对减小从而导致了劳动者失业增加。

另外,在经济发展阶段,资本品的相对价格降低和劳动力价格相对上升也加剧了机器设备取代劳动者的趋势,从而也加重了失业。

技术性失业的工人往往是文化技术水平较低,很难适应现代化技术的劳动者。

在市场经济国家,即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当一次科技革新所带来的经济发展空间饱和时,随即会造成一场严重的经济失衡,当这种失衡呈现某种周期性时,也就形成了所谓的“经济危机”。

失业的分类及例子

失业的分类及例子

失业的分类及例子
失业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分类方式及例子:
1. 摩擦性失业:由于劳动力市场的信息不完全或求职者与雇主之间的匹配不当导致的暂时失业。

例如,一个人辞去了一份工作,但在寻找新工作的过程中需要一段时间,这期间他就处于摩擦性失业状态。

2. 结构性失业: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技术进步或产业转移等原因,导致某些行业或地区的就业机会减少,而求职者的技能或资质与新的就业需求不匹配。

例如,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一些制造业岗位可能被机器人取代,导致相关从业人员失业。

3. 季节性失业:某些行业或地区的就业需求随季节变化而出现的周期性失业。

例如,旅游胜地在淡季时可能会有较高的失业率,因为旅游相关的工作减少。

4. 技术性失业:由于新技术的出现或技术进步,使得一些传统行业或职业所需的技能过时,导致相关从业人员失业。

例如,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传统零售业的就业机会可能会减少。

5. 经济周期性失业:经济周期波动引起的失业,通常与经济衰退
或萧条相关。

在经济不景气时,企业可能会减少生产和雇佣,导致失业率上升。

这些是失业的一些常见分类及例子,不同类型的失业可能相互重叠或相互影响。

了解失业的分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和就业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来应对不同类型的失业。

当前我国失业的类型及对策(1)

当前我国失业的类型及对策(1)

当前我国失业的类型及对策(1)当前我国失业的类型及对策失业是一个经常出现的社会现象,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的生活质量。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其失业问题更加突出,当前我国失业的类型及对策是我们需要重视的问题。

一、当前我国失业的类型1.结构性失业: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高技术发达国家的竞争,导致部分产业和企业出现了裁员的情况,导致大量的结构性失业。

2.摩擦性失业:由于企业内部的改组和改变,人才流动性加强,来自农村的劳动力大量进入城市,导致了不可避免的摩擦性失业情况。

3.季节性失业:部分行业和岗位由于季节性的因素影响,导致个别员工暂时性失业,常在短时间内得以解决。

4.技术性失业: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部分传统产业的需求不断减小,失去了市场竞争力,导致了许多人失业。

5.瞪羚效应失业:企业因为追求最高效益和要求最高效能的员工招聘策略,导致了劳动力市场的剩余,误导其它企业长期无法招聘到合适的员工。

6.地域性失业:我国各城市和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由此导致了一些地区性的失业问题,这种失业也是我国失业问题中的一种。

二、对策我国应对失业问题,需要解决当下的失业类型,提出更加精准的对策。

1.积极调整经济结构:政府要积极调动资源、扶持新兴产业的发展,加强市场调查,协调企业的原始积累和市场发展的逻辑以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

2.提高劳动力素质: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让失业者提高自身竞争力;对具有创业意愿的失业者提供创业培训和资金支持。

3.加强就业服务:发挥各项公共就业服务的功能,为失业人员提供信息、咨询、岗位开发、平衡交换等服务。

4.扩大内需:从政府采购、道路、桥梁修建等方面增加公共投资,推动国内消费市场的提高,刺激内需,为失业人员奠定就业基础。

5.建立社保制度:加大社保投入力度,解决部分人员的失业问题,为失业人员提供临时性的生活补贴,减轻他们的负担。

6.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强边远和少开发地区的帮扶,实现区域平衡发展,打破经济发展的壁垒,减少地域性的失业现象。

谈谈对技术性失业的理解申论

谈谈对技术性失业的理解申论

谈谈对技术性失业的理解申论
一、周期性失业
周期性失业是指由于经济中的总需求减少,导致劳动人口过剩,从而出现失业情况。

经济不景气,总需求减少,自然不需要那么多人从事生产,结果会有人下岗。

常考典型例子:金融危机时期的失业。

二、摩擦性失业
摩擦性失业是指劳动力在正常流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失业。

成因在于当人们放弃原来的职业再寻找新的工作,可能需要花费一段时间,当中牵涉到就业市场的信息不流通。

一些企业未能在短期内找到适合的劳工,而劳工也未能在这段时间找到工作,于是造成短期的失业现象。

常考典型例子:跳槽。

三、结构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是指因为经济结构、体制、增长方式等的变动,改变了工作技能的要求,而工人不具备合适技能导致失业。

这种失业更爱考概念!
四、技术性失业
技术性失业是指由于科技进步引发的失业潮。

常考典型例子:工业革命引发的大量劳动人口的失业;近代的自动化机械手臂、ETC、各式自动化剪票口、未来的自动驾驶汽车等。

科技人才如何应对技术失业风险

科技人才如何应对技术失业风险

科技人才如何应对技术失业风险在当今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技术的进步日新月异,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创新。

然而,与此同时,科技的快速变革也给科技人才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其中技术失业风险便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所谓技术失业,是指由于技术的进步和应用,导致某些工作岗位被淘汰或不再需要大量人力,从而使得从事这些工作的人员失去就业机会。

对于科技人才来说,虽然他们身处科技前沿,但也并非能完全置身于技术失业风险之外。

那么,科技人才究竟该如何应对这一潜在的风险呢?首先,持续学习是关键。

科技领域的知识更新换代极快,新的技术、工具和理念不断涌现。

科技人才要有强烈的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时刻关注行业动态,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

这不仅包括与自己专业直接相关的领域,还应拓展到相关的交叉学科。

例如,一个软件开发人员,除了精通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还可以学习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相关知识,以拓宽自己的职业道路。

其次,培养多元化的技能至关重要。

在具备专业核心技能的基础上,发展多种辅助技能,能增强自己在职场上的竞争力和适应性。

比如,除了技术能力,沟通协作、项目管理、问题解决等软技能也不可或缺。

良好的沟通能力可以帮助科技人才更好地与团队成员合作,提高工作效率;出色的项目管理能力有助于确保项目按时、高质量完成;而强大的问题解决能力则能在面对复杂的技术难题时迅速找到解决方案。

再者,建立广泛的人脉网络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参加行业会议、技术交流活动、加入专业社群等方式,结识同行、专家和潜在的合作伙伴。

人脉不仅能提供最新的行业信息和潜在的工作机会,还可能带来合作创新的契机。

在面临技术失业风险时,人脉资源有时能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帮助自己顺利实现职业转型。

此外,科技人才要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在掌握了一定的技术和经验后,可以尝试自主创新,开发新的产品或服务,甚至创立自己的公司。

创新和创业不仅能够为个人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也有助于推动整个行业的进步。

中级经济师人力专业常考知识点失业的类型

中级经济师人力专业常考知识点失业的类型

中级经济师人力专业常考知识点:失业的类型20XX年经济师考试备考已渐渐开始,网校小编根据往年的考试情况整理了中级经济师人力专业考试常考的一些知识点,希望对您备考经济师有帮助!【真题】由于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属性以及信息不完善而形成的()失业是竞争性劳动市场的一个自然特征。

A.结构性B.摩擦性C.季节性D.周期性【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失业的类型。

产生摩擦性失业的原因是: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属性、信息不完善性,摩擦性失业是竞争性劳动力市场的一个自然特征。

所以本题选B.参见教材P212.【知识点扩展】失业的类型及其成因与对策(一)摩擦性失业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即便劳动力市场处在均衡状态,即在现行市场工资率下,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正好相等,也总会有些人处于“工作之间”或刚进人劳动力市场,正在寻找工作或与雇主洽谈而一时又未确定工作;或因企业之间需求的随机波动而造成一些工人不得不暂时处在工作变换甚至职业变换状态之中。

这些因劳动力市场运转存在“摩擦”或“不完善”而形成的失业,即为摩擦性失业。

摩擦性失业是因以下三方面原因而产生的:①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属性。

劳动力市场是处在流动之中的而不是静止的,即在任何时候总是会有人从就业者转变成失业者,同时又会有人从失业者转变为就业者,因此,如单纯考察某一时点上的情况,则必然会有人处于失业与就业的变动之中,这是造成摩擦性失业的一个基本原因。

②信息不完善性。

即劳动者不能迅速全面地了解到整个劳动力市场上哪些雇主对自己的劳动力有需求,而雇主也往往不能马上知道自己所需要的劳动者在哪里,因而劳动力供求双方都会受到信息缺乏的困扰,使一部分劳动力不能马上就业。

由于求职者与拥有职位空缺的雇主之间相互寻找、洽谈需要有一定的时间。

因此,即使劳动者了解到何处有适应于自己的职位空缺,但从一个职业、行业(企业)和地区向另一个职业、行业(企业)和地区流动也是需要成本的,从获知信息到双方经过协商达成就业合同这之间也需要一定的时间,从而也会造成一些暂时性的失业现象。

技术性失业

技术性失业

技术性失业什么是技术性失业技术性失业是由于技术进步所引起的失业。

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技术进步的必然趋势是生产中越来越广泛地采用了资本、技术密集性技术,越来越先进的设备替代了工人的劳动,这样,对劳动需求的相对减小就会使失业增加。

此外,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资本品相对价格下降和劳动力价格相对上升也加剧了机器取代工人的趋势,从而也加重了这种失业。

属于这种失业的工人都是文化技术水平低,不能适应现代化技术要求的工人。

技术性失业之争的历史回顾主流经济学对失业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劳动力市场。

不同流派分别基于对劳动力市场的不同假设,得出各自不同的结论,而很少注意劳动力市场以外的因素,特别是很少关注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

这主要是因为近几十年来学术界在宏观经济学分析中对技术进步因素的忽视和对一般均衡思想的普遍推崇。

而在经济思想史上,关于技术进步与就业的关系自大卫·李嘉图以来曾有过多次激烈争论,尤其在上世纪30年代和6O年代曾出现两次争论的高峰,并且出现了“技术性失业”这一概念,意指技术进步导致的失业。

萨伊以其著名的“萨伊定律”为基础,完全否认技术进步会导致长期失业:因为供给会创造自己的需求,采用新机器所导致的产品供给增加会引起产品需求的增加,产品需求的增加最终会引起劳动力需求的增加,从而使得被新机器排挤的工人重新获得就业机会。

马尔萨斯则认为机器的应用会通过需求不足、资本短缺等因素引起失业,但他同时又指出,开放的市场可以恢复充分就业。

李嘉图起初也相信市场的力量可以补偿机器对就业的排挤,但后来“由于他特有的科学的公正态度和热爱真理,断然收回了这种观点” ,并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第三版中特意增加了《论机器》一章,认为如果机器占用了流动资本,则会出现严重的就业问题。

19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暂时繁荣,技术进步与就业关系的争论暂时告一段落。

这一时期,普遍盛行的观点是技术进步不会影响就业。

到20世纪30年代,两个重要因素再次诱发了关于技术性失业的激烈争论:一是大萧条的出现,二是美国1919-1925年间生产率数据的第一次公开出版。

当前我国失业的类型及对策-V1

当前我国失业的类型及对策-V1

当前我国失业的类型及对策-V1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失业形势严峻,失业人数不断上升。

据统计,我国目前存在以下几种失业类型:一、结构性失业结构性失业是由于经济结构变化导致的失业。

我国早年主要是以农业为主,而现在经济已经转型到工业和服务业,导致一部分人因为技能过时无法适应新的经济环境而失业。

对策:政府可以推进技能培训计划,通过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让他们更好的适应新的经济形势。

二、摩擦性失业摩擦性失业是由于劳动力与工作职位不匹配而导致的失业。

例如,大学生毕业踏入职场,由于求职难度和缺乏经验等因素,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

对策:政府可以通过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实习机会,帮助年轻人更好地融入劳动力市场。

三、季节性失业季节性失业是由于某些行业或者地区在一些季节性工作时需要的劳动力增加,而另一些季节性工作时需要的劳动力减少,因此导致的失业。

对策:政府可以通过建设受季节性影响较小的工作岗位,缓解季节性失业问题。

四、技术性失业技术性失业是由于新技术或新品种的使用而导致的失业。

对策:政府和企业可以通过打造新产业和新技术,扶持劳动力转型、增加新就业岗位。

五、经济性失业经济性失业是由于宏观经济波动带来的失业。

经济低迷时期,很多企业裁员、停工,导致失业率上升。

对策:政府可以通过加大财政力度,支持企业渡过难关,增加就业岗位,缓解经济性失业问题。

总之,解决失业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合力。

政府可以加大投入力度,提供技能培训计划,缓解经济性失业问题;企业可以通过增加工作岗位,扶持新产业、新技术等,贡献就业增加;而劳动力本身也应该提高自身素质,增强适应能力,争取更多的就业机会。

只有当各方合作,才能有效解决我国失业问题。

现阶段有办法解决技术性失业吗?

现阶段有办法解决技术性失业吗?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技术性失业已经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这种失业形式是由于自动化、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广泛应用而导致的。

技术性失业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是巨大的。

解决这个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议题。

那么,现阶段有没有办法解决技术性失业呢?我们需要认识到,技术性失业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没有简单的解决方案。

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减轻其影响。

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措施是教育。

我们需要确保人们具备应对技术变革的技能和知识。

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投资于教育和培训,以确保人们具备适应新技术的能力。

也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以鼓励企业提供培训和学习机会。

我们需要推动技术的发展,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虽然技术性失业会导致一些工作的消失,但同时也会创造出新的工作。

例如,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发展,需要大量的程序员和工程师来开发和维护这些技术。

我们需要鼓励技术的发展,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还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缓解技术性失业的影响。

例如,可以提供失业保险和培训补贴,以帮助那些失业的人重新就业。

还可以鼓励企业提供灵活的工作安排,以适应新技术的发展。

这些措施可以帮助那些受到技术性失业影响的人们重新融入工作市场。

尽管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减轻技术性失业的影响,但我们需要认识到,这个问题不可能完全消失。

技术的发展是不可避免的,它会带来一些工作的消失。

我们需要寻找新的方式来应对这个问题。

例如,可以探索实行基本收入制度,以确保每个人都有足够的收入来满足基本需求。

技术性失业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我们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应对。

教育、技术的发展、的政策和基本收入制度等都是解决技术性失业的有效途径。

虽然我们不能完全消除技术性失业的影响,但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措施来减轻其影响,以确保每个人都能够适应新技术的发展。

27064932_技术性失业与财富不平等的动荡和变革——读《没有工作的世界

27064932_技术性失业与财富不平等的动荡和变革——读《没有工作的世界

MODERN SOE RESEARCH 现代国企研究May, 2022书名:《没有工作的世界:如何应对科技性失业与财富不平等》Copyright ©博看网95MODERN SOE RESEARCH 现代国企研究May, 2022些新工作还往往更加体面,收入也更加优厚。

第三,人与机器是否存在另外一种关系,或者能否成为工人在生产过程中的助力和补充,取决于替代力量与互补力量之间的相互作用。

正如人工智能专家马丁·福特所言,“智能机器能否有一天侵蚀一般人的工作,这个问题不能从历史中学到,而是要由未来的技术本质来回答。

”纵观技术革命历程,“我们往往会高估技术的短期影响,却又低估了它的长期影响”,技术革命或者新技术着实“取代”了一些“常规”“原始”的人类劳动,或者“职业”(jobs),却并没有消灭“工作”(work)。

研究显示,新技术和新机器所创造出的就业岗位其实远远超过它们所挤占的旧岗位。

故而,关于机器会消灭工作机会的担忧其实是不必要的—至少从工作机会的总量上看,“人们一再低估人类不断持续地对新增工作的需求。

总的来说,总会有足够多的工作需求来维持人们的就业岗位数量。

”从实践看,人们之所以“在一次又一次的选择中,不是完全忽视了互补的力量”,“就是错误地以为它会被替代的力量所压倒”,或者片面地“夸大机器替代人类劳动的程度,而忽视自动化和人类劳动之间强大的互补性”。

寻找生活的意义,增强社会公平与福祉技术是繁荣的源泉,也是不平等的肇因。

一项研究表明,疫情防控,从事高科技行业的企业或者个人拥有更多的科技红利。

而那些与科技行业无关的企业或者个人面临着“根本无法分享社会繁荣的风险”。

正如苏斯金德所言,“尽管并非所有不平等都是由技术导致的,但技术通常是这些不平等趋势的主要驱动力”,是“收入不平等”概念中“收入”和“不平等”二者的起因,不仅导致劳动力就业市场两极分化,还将加重分配及贫富差距。

“人类天生就是工作的。

科技人才如何看待技术失业

科技人才如何看待技术失业

科技人才如何看待技术失业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技术失业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对于科技人才来说,他们身处技术创新的前沿,对于技术失业这一现象有着独特而深入的看法。

科技的进步无疑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效率提升。

从工业革命时期的机器取代手工劳动,到如今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广泛应用,生产方式和工作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科技人才在推动这些变革的同时,也清楚地看到了其中带来的就业结构调整。

一方面,新技术的出现确实会导致一些传统岗位的消失。

比如,在制造业中,自动化生产线的普及使得大量重复性劳动的岗位不再需要人工操作。

这对于那些长期从事此类工作的劳动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冲击,他们可能会面临失业的困境。

科技人才明白,这种失业并非是由于劳动者个人的能力不足,而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科技的发展也会创造出全新的岗位和职业。

以互联网为例,它催生了电子商务、网络营销、软件开发等众多新兴领域,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科技人才深知,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会带来职业的更新换代,关键在于劳动者能否及时适应这种变化,提升自己的技能,以满足新岗位的需求。

对于科技人才自身而言,他们往往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能够在技术的不断变革中保持竞争力。

但他们也会担忧技术发展的速度过快,导致知识和技能的更新周期缩短,需要不断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提升,以避免被淘汰。

同时,科技人才也意识到技术失业不仅仅是一个个体层面的问题,更是一个社会层面的问题。

如果大量劳动者因为技术进步而失业,且无法及时找到新的就业机会,将会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如贫富差距加大、社会矛盾激化等。

因此,政府和企业在推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也需要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通过制定合理的政策和提供培训机会,帮助劳动者实现转型和再就业。

此外,科技人才认为教育体系的改革至关重要。

传统的教育模式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适应变化的能力方面存在不足。

技术失业与社会不稳定的经济后果

技术失业与社会不稳定的经济后果

技术失业与社会不稳定的经济后果在科技进步与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背景下,技术失业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

传统的劳动力不再能够满足现代社会对高效生产和创新的需求,许多工作岗位正在被自动化和机器人取代。

然而,技术失业带来的经济后果并不容忽视。

首先,技术失业将导致失业率上升和就业市场的竞争加剧。

许多传统行业的工人将面临被机器人或自动化系统替代的风险,使得这些岗位的需求减少甚至消失。

同时,技术革新带来的新兴产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则不断增长,但技术转型需要时间,人们又需要时间来接受相关技能的培训。

在这个过程中,大量的劳动力可能同时处于失业状态,造成社会经济稳定性受到冲击。

其次,技术失业还会导致财富分配不均。

随着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曾经需要大量劳动力的工作将变得较少,而掌握高科技技能的工作者将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他们的薪资也将相应上升。

这种情况下,技术失业可能会导致富人更富,贫穷地位更加严重。

这种不均衡的现象将进一步加剧社会不稳定性,引发社会矛盾和冲突。

此外,技术失业也将给社会保障体系造成巨大的压力。

随着失业率的上升,政府的福利支出将大幅增加,包括失业救济、医疗保险、社会救助等各项开支。

然而,政府面临的财政压力也会随之增加。

如果财政无法满足人们对社会保障的需求,社会稳定将受到威胁,民众的社会不满情绪可能会增加。

然而,技术失业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机遇。

新一轮科技革新将催生大量新兴产业和新的就业机会。

人工智能、云计算、生物技术等领域的发展将需要大量的研发人员和技术专家。

为了适应技术进步的变化,社会需要加强教育和培训,提供更多的技能转换途径和资源,以确保人力资源能够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同时,政府和企业也需要制定积极的政策和措施,扶持新兴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创业机会,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面对技术失业和社会不稳定问题时,我们不能够简单地通过保守和抵制科技进步来解决。

相反,我们应该积极地迎接科技进步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通过加强教育、提供更多的技能培训、推动创新等方式,我们可以帮助人们适应技术发展的变化,拓宽就业机会,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技术失业与社会不稳定的经济后果

技术失业与社会不稳定的经济后果

技术失业与社会不稳定的经济后果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技术时代,人工智能、自动化和机器学习等新兴技术正日益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

技术的进步带来了许多便利和创新,但与此同时,它也对就业市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引发了技术失业的问题。

技术失业不仅对个人造成困扰,还可能导致社会不稳定。

本文将探讨技术失业对经济的后果以及导致社会不稳定的可能性。

首先,技术失业对经济产生的直接影响是失业率的上升。

随着机器人和自动化技术的引入,许多传统的劳动力岗位受到了威胁。

在汽车工厂中,曾经需要数百名工人的生产线现在由机器人完成,大大减少了人力需求。

此类技术的应用可能使大量工人失去工作,导致失业率的上升,这将对社会经济产生巨大的冲击。

高失业率可能导致经济增长减缓,因为失业人口无法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消费能力下降,从而降低了国内生产总值。

其次,技术失业还会导致居民收入不平等的加剧。

通过自动化和机器替代工人,企业可以降低劳动力成本,使利润最大化。

然而,这也意味着失去工作的劳动者将面临财务困境,可能导致收入不平等的加剧。

富人会更加富有,穷人则更加贫困。

这种不平等的现象可能导致社会的分裂和紧张。

因此,政府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来缓解技术失业带来的负面经济后果,例如提供有效的再培训计划和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同时,技术失业也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

失业和贫困是社会不安定的根源之一。

当人们失去工作并且无法维持生计时,他们可能面临挣扎和绝望。

高失业率可能导致社会的紧张局势,包括社会动荡、犯罪率上升和社会不满情绪的增加。

这种不稳定可能对社会秩序产生严重的冲击,并导致政治和经济系统的混乱。

更进一步,技术失业可能使得社会出现分裂。

那些拥有技术专长和知识的人可能更容易适应新的经济形势,他们可能能够找到新的工作机会。

然而,那些缺乏相关技能和知识的人将很难找到新的工作,他们可能会被迫长时间依赖社会救助。

分裂的社会可能导致不同群体之间的隔阂和对立加剧,进而进一步加剧社会不稳定。

经济学基础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章节课后题库2024年四川商务职业学院

经济学基础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章节课后题库2024年四川商务职业学院

经济学基础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题库2024年四川商务职业学院1.随着技术的进步,设备越来越先进,那些素质较低、技能较差的工人难以掌握新设备的操作技术,从而沦为失业者,这种情况属于技术性失业。

()答案:对2.短期生产中,如果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值时,边际产量曲线与纵轴相交。

()答案:错3.企业在长期内,可以通过调整生产规模,从而寻找到使企业平均成本最低的那种产量和生产规模,并以此规模作为企业最佳的生产量。

()答案:对4.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政府降低购房贷款利率,商品房的需求会增加,需求曲线往左平移。

()答案:错5.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效用是主观的概念。

()答案:对6.经济利润是总收益与总成本之间的差额。

()答案:对7.我国数字经济中产业数字化已经涵盖智慧农业、智能制造、智能交通、智慧物流、数字金融、数字商贸、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数字化应用场景,体现了数字技术已经并将进一步与国民经济各行业渗透和融合。

()答案:对8.谷贱伤农是因为农产品是需求价格富有弹性的商品,丰收时候,价格下降的百分比率大于需求增加的百分比,总收益减少。

()答案:错9.同一杯奶茶具有相同的效用。

()答案:错10.对于短期生产而言,任何理性的生产者既不会将生产停留在第Ⅰ阶段,也不会将生产扩展到第Ⅲ阶段,因此,第Ⅱ阶段是企业进行短期生产的决策区间。

()答案:对11.当一种生产要素被用于生产单位某产品时所放弃的使用相同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得到的最高收入被称为机会成本。

()答案:对12.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总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可以反应一个国家或者家庭的富裕程度和生活水平。

()答案:对13.季节性失业是由于某些行业随季节变动而引起的失业。

()答案:对14.经济学理论中,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的切点是消费者均衡点。

()答案:对15.灯塔等纯公共物品必须由政府提供。

()答案:对16.限制价格一定高于均衡价格。

电子高等教育数字化,杜绝技术性失业

电子高等教育数字化,杜绝技术性失业

文章大意200多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技术性失业”从来就没有停止过,由于历史的局限,各派经济学家大都从客观上去找原因而无法得到根本的改善。

目前,第二次机器革命的序幕已经拉开,各国的首脑们不得不担心“技术性失业”的灾难性后果再次重演,使各种机器人的发展、推广与普及举步维艰,严重阻碍了全球尤其是中国这个发展中的大国的科技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个“家庭实验室+数字培训模块库+网络辅导模式”的免面授的国际网络电子大学能够轻而易举地改变“技术性失业”的主观因素,圆满地解决了这个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难题,数字技术人才爆炸式的增长,将迎来第二次机器革命快速腾飞的春天。

创新电子高等教育,杜绝技术性失业悲剧重演近半个世纪以来,数字技术与微电子技术一道一直按照摩尔定律的速度飞速发展,早早地拉开了第二次机器革命的序幕,作为高端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主阵地的全球常规大学的电子高等教育,在几十年来的创新探索过程中虽然硕果累累。

然而,由于多年来其封闭和不可复制的固有的低效率特性,再加上全球长时期缺乏先进的电子实验技术的影响,导致虽然数字技术的发展速度是在按几何级数增长,可是电子高端人才培养的速度几乎是止步不前。

世界各国的元首们不得不担心两百多年以来的每一次的技术进步所伴随的“技术性失业”的灾难性后果再次重演。

使各种机器人的发展、推广与普及举步维艰,严重阻碍了全球尤其是中国这个发展中的大国的科技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学习任何科学技术都离不开实验。

美国年轻的双项核试验专家“泰勒〃威尔森”成才的故事告诉我们,“家庭实验室+网络自学”,是信息时代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一种高效模式。

20多年前,英国利物浦大学等曾经让学员使用面包板实验箱与教材配合举办过电子远程国际高等教育,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随着互联网和多媒体数字技术的发展,各种科目的网络大学开展得轰轰烈烈,然而全球范围内却怎么也搜索不到电子网络大学的踪影了,难道是社会不缺电子人才了吗?当然不是,而是电子技术发展进步的太快,社会对电子人才的要求更高了,那种面包板实验技术已无法完成现代网络电子大学实验的使命,使用工业制板实验不仅费用高,而且等待的时间太长。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术性失业什么是技术性失业技术性失业是由于技术进步所引起的失业。

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技术进步的必然趋势是生产中越来越广泛地采用了资本、技术密集性技术,越来越先进的设备替代了工人的劳动,这样,对劳动需求的相对减小就会使失业增加。

此外,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资本品相对价格下降和劳动力价格相对上升也加剧了机器取代工人的趋势,从而也加重了这种失业。

属于这种失业的工人都是文化技术水平低,不能适应现代化技术要求的工人。

技术性失业之争的历史回顾主流经济学对失业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劳动力市场。

不同流派分别基于对劳动力市场的不同假设,得出各自不同的结论,而很少注意劳动力市场以外的因素,特别是很少关注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

这主要是因为近几十年来学术界在宏观经济学分析中对技术进步因素的忽视和对一般均衡思想的普遍推崇。

而在经济思想史上,关于技术进步与就业的关系自大卫·李嘉图以来曾有过多次激烈争论,尤其在上世纪30年代和6O年代曾出现两次争论的高峰,并且出现了“技术性失业”这一概念,意指技术进步导致的失业。

萨伊以其著名的“萨伊定律”为基础,完全否认技术进步会导致长期失业:因为供给会创造自己的需求,采用新机器所导致的产品供给增加会引起产品需求的增加,产品需求的增加最终会引起劳动力需求的增加,从而使得被新机器排挤的工人重新获得就业机会。

马尔萨斯则认为机器的应用会通过需求不足、资本短缺等因素引起失业,但他同时又指出,开放的市场可以恢复充分就业。

李嘉图起初也相信市场的力量可以补偿机器对就业的排挤,但后来“由于他特有的科学的公正态度和热爱真理,断然收回了这种观点” ,并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第三版中特意增加了《论机器》一章,认为如果机器占用了流动资本,则会出现严重的就业问题。

19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暂时繁荣,技术进步与就业关系的争论暂时告一段落。

这一时期,普遍盛行的观点是技术进步不会影响就业。

到20世纪30年代,两个重要因素再次诱发了关于技术性失业的激烈争论:一是大萧条的出现,二是美国1919-1925年间生产率数据的第一次公开出版。

大萧条造成的持续失业使得经济学家再次关注失业的原因,而美国l919-1925年的生产率数据表明,这一时期美国生产率(即每个工人的平均产出)提高了59%,而与此同时就业率大幅度下降了。

在美国,大萧条初期流行的观点是肯定技术性失业的存在,有人甚至提出暂停技术进步的建议,参议院和众议院甚至分别在1939年提出了对机器征税的议案。

大萧条后期,否定技术性失业的观点逐渐增多。

到大萧条结束时,基本上达成了理论上的一致性:认为两种极端观点都不正确。

这时,边际生产率理论取代萨伊定律而居于主流地位,价格的灵活性和恰当的信用与货币制度被看作劳动力再吸收机制的关键因素,只有当这些因素的作用受到干扰时,劳动力再吸收机制才会出现问题。

20世纪50年代末,自动化技术的普及和失业率的上升几乎同时出现,这使得一些经济学家再次关注技术进步与就业的关系。

60年代中期,由于菲利浦斯曲线被广泛接受,一部分学者相信:扩张总需求的政策虽然可以消除有效需求不足引起的总量失业,但同时会导致通货膨胀率上升,于是,在这一时期,技术进步是否会导致非加速通货膨胀失业率(NARU)上升成为争论的中心。

8O年代,当欧洲失业率从5O、6O年代的2-3%上升到当时的8-10%时,经济学家之间又发生关于技术进步就业效应的争论。

这场争论的中心在欧洲,争论的焦点在于:新兴的计算机技术是不是导致80年代欧洲失业率上升的主要原因。

80年代出现于欧洲的这一场争论主要有两类不同的观点:新古典主义和熊彼特主义。

前一类观点的持有者竭力找出就业补偿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条件,后一类观点的持有者则强调创新及其扩散的过程性,力图把技术进步的非均衡特征与就业增长的长期趋势联系起来。

由于技术进步与就业之间的关系极其复杂,上述关于技术性失业问题的争论一直没有取得完全一致的看法,对其作出一个严格的定义也十分困难。

本文将在综合各种不同观点的基础上,试图阐明技术进步与就业的关系,明确界定技术进步在什么条件下会产生什么样的就业后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技术进步就业效应的政策建议。

关于技术性失业的几种主要理论(一)“古典”和新古典主义的补偿理论“古典”经济学家认为,技术进步一方面破坏旧的工作岗位,另一方面又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并据此提出了多种补偿机制,声称在市场力量的作用下,这些补偿机制可以充分发挥作用,使得因技术进步而被排挤的劳动力可以获得新的就业机会,这就是所谓的补偿理论。

主要的补偿机制包括以下5种:1.新机器补偿机制:某种导致工人被排挤的技术进步必然要求有新机器出现,这将在生产这种新机器的资本品部门创造新的就业机会;解雇工人所节约的工资支出也可重新用于投资以雇佣新的工人,从而补偿被技术进步排挤的就业。

2.价格下降补偿机制:技术进步在导致工人被排挤的同时,也会使得生产的总成本下降;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这将引起价格下降,需求因此而增加,产出和就业也因此而上升,技术性失业最终得到补偿。

3.新投资补偿机制:如果价格下降补偿机制中所提到的成本下降与价格下降不是同时发生的,则在这一过程中,资本家会获得额外的利润;这些额外利润将被用于新投资,从而创造出新的产出和就业。

4.新产品补偿机制:由于技术进步不一定都是工艺改进型(即工艺创新)的,它还可能以新产品的发明及其商业化这种形式出现,这时就会出现新的生产部门,从而创造出新的就业机会。

5.工资下降补偿机制:威克塞尔认为,如果一种技术进步使劳动力变得过剩,工资便会相应下降,则原先使用的生产技术的盈利能力下降,生产者可以通过开发劳动力密集型技术减少成本,增加利润,这样,过剩的劳动力便会被吸收。

这是后面将要分析的引致创新理论的雏形,并且成为新古典经济学家解决一切失业问题的处方。

在上述5种补偿机制中,新资本的形成是关键,其他机制如果没有足够的资本供应都会因资本约束而失灵。

“古典”经济学家在提出这些补偿机制的同时也认识到资本刚性和资本短缺对补偿作用的制约,并认识到这些补偿机制存在滞后性。

当新古典主义成为经济学主流时,对补偿理论的乐观态度普遍盛行起来。

新古典主义者发展了一系列精致的数学模型,对“古典‟补偿理论的直观看法进行了更加形式化的分析。

与“古典”经济学家相比,他们更加注重经济体系中有关参数的取值,试图通过确定这些可测量的参数的取值范围来证实补偿机制的有效性。

新古典经济学家对5种传统“古典”补偿机制的发展和补充主要表现在:1.关于价格下降补偿机制:新古典补偿理论关注的是需求对价格的弹性11;补偿程度现在取决于11的值。

另外,新古典补偿理论还通过引入货币部门的作用,提出了价格下降的另一种效应——庇古效应:价格下降意味着实际货币供给增加,利率因而下降,这将产生投资激励的作用,从而增加产出和就业;而古典补偿理论则从萨伊定律直接得出完全补偿的乐观结论。

2.关于新投资补偿机制:新古典补偿理论在这里保留了“所获利润完全用于投资”的假定,但同样引入了需求的价格弹性11对最终补偿结果的影响。

3.关于新产品补偿机制:新古典补偿理论考虑了新旧产品之间的可替代性对就业补偿程度的影响,其结论仍然是乐观的。

4.关于工资下降补偿机制:新古典补偿理论考虑了要素替代弹性和工资弹性的作用,补偿程度因而依赖这两个参数的取值;另一方面,新古典主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引致创新”理论,认为技术进步是由生产要素相对价格引发的:当一种要素(比如劳动力)价格相对于另一种要素(比如资本)价格下降时,生产者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将选择一种新的生产技术,以增加相对廉价要素(劳动力)的使用量,而减少另一种相对昂贵要素(资本)的使用量。

这样,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动将引致一种特定的创新。

按照引致创新理论,劳动力节约型创新导致的失业可以很容易被解决,即降低劳动力价格,诱使生产者放弃劳动力节约型技术,代之以劳动力密集型技术;而且这一过程可以由市场机制自发完成。

以上是新古典经济学家对“古典”补偿理论的发展,关于新机器补偿机制,两种理论看法一致;除此以外,新古典经济学家还增加了两个新的补偿机制:5.收入增加的补偿机制:技术进步导致的成本下降的好处被工人和雇主分享,于是利润和工资都得到提高;在“即时支出”的假定下,利润和工资的提高会产生新的消费和投资,这二者同时产生就业补偿效应,前者通常被称为“收入效应”。

6.新投资激励补偿机制:技术进步会导致资本的边际效率提高,利润预期上升,投资因而增加,就业也随之增加,这一机制被称为“熊彼特效应。

”由此可见,新古典补偿理论与“古典”补偿理论相比并没有多少实质性的改进,只是以一种更精确的方式重新表述了“古典”补偿机制,并增加了两个新的补偿机制。

但新古典补偿理论重视各种参数取值对补偿程度的影响,这意味着承认补偿机制的作用在一定条件下是不完全和不充分的。

(二)非主流学派对“古典”和新古典补偿理论的批判“古典”和新古典补偿理论在微观层次和宏观层次上都受到非主流经济学家的批评。

1.微观层面的批判在微观层次上,每一种补偿机制都受到了西洛斯·拉比尼(Sylos Labini)、克利斯·弗里曼(Chris Freeman)和罗克·苏特(Luc Soete)等现代西方学者的批评。

Labini认为,在经济扩张期,技术进步通过额外投资被引入生产,但当经济处于停滞期时,正常的淘汰率就足以引进新技术,这时没有额外的资本品需求;在没有需求增加的情况下,垄断厂商倾向于对小规模创新的投资,这不会提高总成本,并可完全由折旧基金支持;这样,随着平均劳动生产率的上升,失业也同时上升,新机器的补偿机制因而失效。

又如,在对价格下降补偿机制的解释中,“成本下降转化为价格下降”依赖于完全竞争假设,但在现代经济中,这一假设过于随意:现实经济中存在垄断造成的价格刚性,价格下降的补偿机制将因此而失效。

另外,被解雇的工人收入下降会使得价格下降刺激需求的效应减弱,价格下降的补偿机制也因此而被削弱。

新投资补偿机制则是建立在“利润等于投资”这一假设基础之上的,这一点已经受到了凯恩斯的批判,但现在仍被新古典主义者或明或暗地接受。

在凯恩斯主义框架中,利润只是投资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厂商对资本“边际效率”的悲观预期可能严重阻碍投资决策,这时利润可能被贮藏起来或被用于非生产性支出。

即使在完全的瓦尔拉斯框架中,利润即时转化为投资,就业补偿也是得不到保证的,因为新投资本身也会导致进一步的劳动力节约型创新的出现,从而不可能完全补偿技术进步造成的失业。

作为补偿理论重要支柱的工资下降补偿机制是通过资本与劳动力之间的替代起作用的。

这一论点受到了两个方面的批判。

首先,技术进步本身的不可逆性(即“技术刚性”)使得资本与劳动力的可替代性受到怀疑,这时工资下降不会引起劳动力对资本的替代,资本与劳动力之间存在固定比例系数,工资下降的补偿机制因此而失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