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材料性能与评价概论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分子材料性能与评价
中石化北京燕山分公司 骆献辉,2014年6月
目录
第一章 高分子基础知识 第二章 高分子材料的力学性能 第三章 高分子材料的化学分析方法 第四章 高分子溶液
第一章 高分子基础知识
高分子概念
• 高分子 分子质量1万以上的有机化合物称为高分子材料。它
是由许多小分子聚合而成,故又称为聚合物或高聚物。
15
高分子的分子量
平均分子量的概念
• 数均分子量Mn:体系总重量为分子总数所平均 • 重均分子量Mw: 各分子量分子的重量分数与其相应的分
子量的乘积的总和。
Mn对低分子敏感,Mw对高分子敏感
• 粘均分子量Mη :[η]=K( M η) α,可通过高分子溶液 的特性粘数[η]测定。
• Z均分子量Mz:按Z量统计平均,没有具体的物理意义。
13
2.橡胶:
天然橡胶
(聚异戊二烯)
合成橡胶
( 顺丁,丁苯,丁腈, 氯丁橡胶)
室温弹性高;形变大(可达1000%),外力去除后,能迅速恢复原状;弹性模量小, 约105~104Pa。
14
3.纤维
聚酯纤维(涤纶,如PET) 聚酰胺纤维(如尼龙,锦纶)
腈纶(PAN) 丙纶(PP) 维纶(PVA)
弹性模量较大,约109~1010Pa。 形变小,机械性能随温度变化不大
• 1932年施陶丁格又总结了自己的大分子理论,出版了划时代的巨著 《高分子有机化合物》,成为高分子化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建立的标 志。
• 1926年 瑞典化学家斯维德贝格等人用超离心机测量出蛋白质的分 子量:证明高分子的分子量的确是从几万到几百万。
• 1926年 美国化学家 Waldo Semon合成了聚氯乙烯(PVC),并 于1927年实现了工业化生产。
• 1950s 德国人齐格勒(Karl Ziegler)与意大利人纳塔(Giulio Natta)分 别用金属络合催化剂合成了聚乙烯(PE)与聚丙烯(PP)。
• 1955年 美国人利用齐格勒-纳塔(Ziegler Natta)催化剂聚合异戊二 烯,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结构与天然橡胶基本一样的合成天然 橡胶-异戊橡胶。
• 4. 粘弹转变Tf :链段热运动剧烈导致大分子的重心发生位移,聚合物呈现流动性,模量 再次下降。对应温度为Tf
• 5. 粘流态:T>Tf,分子链运动,形变大且无法回复,模量低,与小分子液体类似。
玻璃化转变温度及其影响因素
Tg是表征聚合物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塑料的最高使用温度和 橡胶的最低使用温度。从分子运动的角度看,它是链段开始 “冻结”的温度,因此 凡是使链的柔性增加,使分子间作用力降低的结构因素均导致 Tg下降; 凡是导致链段的活动能力下降的因素均使Tg升高。
齐格勒
纳塔
• 1971年 Stephanie Kwolek 发明可耐300℃高温的Kevlar。
材料分类
• 金属材料 • 无机非金属材料 • 高分子材料 • 复合材料
12
1.塑料
热固性塑料
(酚醛、脲醛等)
热塑性塑料
(PE,PP,PVC,PS,PMMA等)
塑料的弹性模量介于橡胶和纤维之间,约 107~108Pa;受力形变可达百分之几至几百。
• 1909年 美国人贝克兰 (Leo Baekeland)用苯酚与甲醛反应制造出第 一种完全人工合成的塑料--酚醛树酯。
• 1920年施陶丁格 (Hermann Staudinger)发表了“关于聚合反应” 的论 文提出:高分子物质是由具有相同化学结构的单体经过化学反应(聚 合),通过化学键连接在一起的大分子化合物,高分子或聚合物一词 即源于此。
对单一纯物质: 对高聚物:
三大材料中橡胶分子量最大
高分子的力学三态(三态两转变)
e
E

高弹态


玻璃态 高弹态



粘流态
Tg
Tf T
Tg
Tf T
• 1. 玻璃态:温度低,链段被“冻结” ,只有小运动单元的运动。质硬而脆,类似玻璃。受 力后,形变(e)很小,弹性模量(E)高,外力去除形变恢复,普弹性。
1.化学结构的影响: (1) 主链结构(主链的柔顺性): ●饱和主链
天然的聚合物有 木材、橡胶、棉花、丝、毛发和角等。 人工合成聚合物有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
聚合物的基本结构
长支链 短支链 线型交联分子链 三维交联分子链
5
高分子发展史
• 15世纪 美洲玛雅人用天然橡胶做容器,雨具等生活用品。
• 1839年 美国人古德伊尔 (Charles Goodyear)发现天然橡 胶与硫磺共热后明显地改变了 性能,使它从硬度较低、遇热 发粘软化、遇冷发脆断裂的不 实用的性质,变为富有弹性、 可塑性的材料。
• 1930年 聚苯乙烯(PS)发明。
• 1935年 美国杜邦公司(Du pont)卡罗瑟斯 (Wallace H. Carothers, 合成出聚酰胺-66,即尼龙-66。
• 1930年 德国人用金属钠作为催化剂,用丁二烯合成出丁钠橡胶和 丁苯橡胶。
• 1940年 英国人温费尔德 (T.R.Whinfield,1901-1966)合成出聚酯 纤维(PET)。
原子之间由共价键结合,称为主价键; 分子之间由范德华键连接,称为次价键。 由于分子太大,分子间次价键力之和远超过分子中原子间主价键 的结合力。拉伸时常常先发生原子键的断裂,而不是分子链之间的滑 脱。
• 聚合物 聚合物的小分子化合物称为单体,组成聚合物长链的
基本结构单元则称为链节。 聚合物长链的重复链节数目,称为聚合度。
• 1869年 美国的海厄特(John Wesley Hyatt, 1837-1920)把硝化纤维、樟脑和乙醇的混 合物在高压下共热,制造出了第一种人工 合成塑料“赛璐珞”(cellulose)。
• 1887年 Count Hilaire de Chardonnet用硝 化纤维素的溶液进wenku.baidu.com纺丝,制得了人造丝。
• 2. 玻璃化转变Tg -玻璃态到高弹态的转变 ,链段的运动被激发,形变增加,模量下降。
• 3. 高弹态(橡胶-弹性平台区):当T >Tg,链段运动, 受力后形变很大,模量低,外力去 除后形变恢复(可逆形变),聚合物表现出橡胶行为,呈现高弹性。高弹态是聚合物特有 的力学状态。高弹形变是链段运动使高分子链发生伸展或卷曲运动的宏观表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